第286章 白蛇傳(下)

鄭朗轉了一圈後,又來到西湖西側獅峰山腳下的壽聖寺。

寺中方丈熱情的迎出來。

鄭朗合了一什,道:“大師,嘮憂則個。”

“不敢,鄭施主,請進。”

進了寺中,鄭朗道:“我刻意是想討貴寺的茶水一杯。”

“鄭施主果然是一個雅人,”大和尚懂的,笑咪咪道。

此時沒有龍井茶這一名詞,杭州茶葉很賤,普通的茶市價一斤只有三十文錢,建州則有五六百文錢,是它的二十倍。但有一些名種,比如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的白雲茶與葛嶺寶雲山的寶雲茶,皆列爲貢品。

但它們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在獅峰側面懸崖上幾十株老茶樹,屬於壽聖寺的私產,除一些貴客與寺裡的大和尚外,其他人根本就喝不到。

大和尚取來一個小茶團,開始沏茶,動作很優雅,一邊問道:“鄭施主,從何聞知?”

“有便會早遲有人聞,無早遲人不聞。”鄭朗打了一個禪語。

“也是,”大和尚見他不答,也不追問,繼續笑笑煮茶。

其實不但壽聖寺的茶,其他幾處名茶,鄭朗也都知道,原因簡單,龍井茶也。後世鼎鼎大名的大龍井茶,非是在龍井邊上的茶樹,最好的是在獅峰,也就是懸崖上那十幾株老茶樹,什麼味道,非是他前世一個小宅敢夢想喝到。

其次是龍井邊一些茶樹,產量也很可憐。這是龍井的一獅二龍,再次雲棲,四虎的虎跑,五梅的梅家塢。雖產自五地,總產量也不大,其他地方生產的龍井茶是不是還能稱爲龍井,很讓人可疑了,可大多數人所買的龍井恰恰是這一獅二龍三雲四虎五梅之外的龍井。雖喝着,不要當真,那不叫龍井茶,而叫杭州茶,甚至連杭州茶都不是。

一會兒香氣溢出來。

也有區別,宋茶分爲兩種,一是挑選好茶葉的蒸後壓成團與片,二是散茶,散茶有經過簡單加工過的,比如略略發酵,或者曬乾,還有炒青。

並且炒青技術漸漸成熟,可對此宋人不喜歡。

不是會了炒茶,到宋朝會賺大錢,根本不可能。

宋人對炒青那種濃香不大喜歡,而茶餅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細微發酵,使茶味更濃郁馥內斂,這種味道纔是宋人所愛。包括鄭朗也漸漸淡忘後世炒青的清香,愛上這種茶餅的味道。

茶水煮好,大和尚給鄭朗與他四個學生,還有兩個隨從斟了一杯,很小的杯子,可大和尚動作非常小心,省怕溢出來。來之太不易了,僅是於懸壁上摘這數斤茶葉,就擔負着很大的危險。

“謝過大師。”鄭朗又合一什,呷了一小口,然後細細的品味。

一股淡香甘甜慢慢地從喉嚨間涌出,象小股甘泉在輕輕的滋潤。嘆息道:“好茶。”

又呷了一口道:“我都不敢喝了。”

“爲何?”

“我是怕喝了此茶後,以後對他茶味同嚼蠟……是人,果然不能太放縱自己……”然後遙想,後來蔡襄去福建後,獻了小龍茶餅給宋仁宗,每斤制十餅,一斤市價兩兩黃金。休說貴,有這個錢,無這個市。即便放在皇宮之中,宮內太監也飾以金絲綴於其上。僅是大郊祭之時,賜少量於東西兩府,四人分其一餅。

喜歡濃茶的,一斤的四十分之一,一杯茶就煮完了。

也不是喝的,這幾個大佬得後,放於家中,貴客到來,將其拿出來,供貴客賞看。它不是茶,是絕世工藝品美術品!

後來還有更好的密雲龍與翔雲龍,不知價幾何。

但不知道那種小龍團與這種獅茶,拋去壓團的工藝不談,那種味道更好一點。

三口喝完,合什離開,絕不拖泥帶水。

小沙彌看着他們的背影,對方丈說道:“這個新知州好無禮。”

方丈微笑,道:“你不懂,他來喝茶,是爲茶也。”

“爲茶?”

“不是爲此茶,乃是爲彼茶。”大和尚也聽聞一些鄭朗的事蹟,知道他轉了一大圈子,馬上要回去,可去城中的時候,特地繞過來,當真貪戀寺中這一杯好茶水?

可茶乃國家專營,他如何插手?

想了一下,又是微笑道:“收拾茶具吧。”

與我沒有關係,大約這個新知州只想見識杭州最好的茶葉,然後給它定位……在路上王安石也開始問:“鄭大夫,難道你想對茶法插手?”

“不知道,只是看一看。”鄭朗道,又說:“大和尚很熱情,我都不好意思將那本白蛇拿出來。”

但王安石沒有當真。

鄭朗一本中庸之道,已經說明很多問題。比如貧富不均,嚴重分化時必須做一些調節,阻止貧富分化的惡劣,若是太均,會阻止一些精英人士的創造力,又要默視一些人先行富裕,但後面往往是不可能的。就象人的五指一樣,大拇指很粗,這是應得的,可比小指粗上十倍怎麼辦?比如中指很長,比大拇指長上十倍,又成了什麼?

再比如釋老,它們對百姓的感化很重要,也會給百姓帶來信念,但如果發展到唐朝中葉以後,或者宋朝這種情況怎麼辦?人人出家,寺觀佔田放貸。這失去它的本義。

因此要將它撥回去。

所以說與時俱進。

在這種大背景下,給一百斤獅茶,老師也不會放棄一些糾正的宣傳。

上了船。

天氣不大好,飄着細雨,這種天氣在杭州的八月,還是很少見。大多數是暴風雨,一月以來,經過數次暴雨。

然而西湖景色很好,水色清墨,能看到水底的水草,以及魚兒的遊動。

西邊是連綿的羣山,東邊是鱗次櫛比的房屋,時不時有船兒經過,掠起數只沙鷗飛起,湖邊又長滿了大片片的茭白與葑草。湖上還有一些蓮藕與菱角。水色清澈,葑菰青青,徐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

但這一切,皆是一個假像。

鄭朗從船伕手中討來了一根竹篙,測了測湖水的深度,大多數地方僅七尺深。

有的地方因爲葑草淤積,連他們所乘座的這船小船也不得不繞道而行,防止擱淺。

倒是大片大片的葑草根部絞纏在一起,讓百姓得以利用,開出許多葑田,可能水份充足的關係,長勢比圩田裡的水稻似乎還要旺盛。

但西湖不難。

難的是未來自己的安排,以及鹽、茶、酒……暫時沒有想,從行李裡面拿出瑤琴,吟了一句:“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一曲《廣陵散》激烈悲壯的迸出。

範純祐忽然低聲對王安石說道:“王三郎,我從鄭大夫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

都是以身作則,都是一個人在戰鬥,在悲壯的舞蹈,是一個人在釣秋天。只是父親手段更激勵,鄭朗手段更溫和。

恐怕這是鄭朗所說的家世,父親出身貧苦,所以手段直接。而鄭朗出身富貴,所以手段更委婉,更雅趣。但途殊道同,最終目標都是一樣。

王安石不作聲。

能不能成功,就看這一次老師能不能將這個史無前例的大幻術變出來。

不變出來,會成爲一個天大的笑話。即便變出來,後面也未必全是好的。但政績會促使更多人重視老師的思想,可王安石心中疑問也沒消失,當真用溫和的舉措,能解決宋朝的時弊?

下船回到家中。

富弼聽到後,立即趕來。

杭州城快吵翻了天。不知道鄭朗是什麼大買賣,集那麼多大戶人家的財富,僅是一成半的契股,問,這些人沒有一個回答的。不能告訴你,一告訴你,馬上我的資格就沒有了。

富弼卻十分擔心。

太平州是奇蹟,可那是人力能實現的,如今越玩越大,已經超過他能理解的範圍之外。除非用鬼神來解釋,那可能嗎?

假如出了什麼事,自己可是通判,脫不了的干係。

“坐,”鄭朗道。

江杏兒給富弼沏茶。

但非是獅峰茶,乃是建州茶餅,非是那種頂尖的,也值幾千文錢一斤。

喝了一口茶,富弼說:“鄭知府,你說吧,究竟有何安排?”

“還有十天,十天後,我會將謎度揭開。不用想得那麼神奇,比如我問鬼,比如我在太平州讓人送錢送物過來,揭開後便是如此。不過這一回,是很麻煩。我正要考慮一些細節。”

“十天?”

“我要等兩批人過來,算算行程大約還要十天時間。”

富弼無可奈何,只好再等。又說道:“正好呂知縣與韓知縣遞了一份案子過來,給你看一看。”

韓絳爲錢塘知縣,這個縣設立時間很早,秦已置,原爲錢唐,唐改爲塘,縣於州城南,管理着杭州城的南廂以及南面一些少量的農村地區。呂公弼爲仁和知縣,錢越割置,治所於武林門內,宋改治所於城北,管理着杭州的北廂。形式如同唐朝長安的萬年、長安二縣。

諸位新進士爲知縣,陸續地出現一些問題。

做得比較好的是呂公著,一切稟程着無爲而治,在等待鄭朗的變革。

司馬光做得最好,想立即發展起來那是不可能的,發揮地緣優勢,在鼓勵百姓種桔、板粟、核桃,這是當地的特產。特別是板粟,在牙刷未出來之前,百姓用板粟香嘴。用牙刷的人多了,可對板粟的愛好不減。

有的在大山之中,比如光州一帶,運出來成本很高。於潛也有山,但藉着河流之便,很容易地將它運到杭州城。

並且不象另一特產枇杷,不易貯藏,這些都是乾貨,易貯藏易運輸,損耗也小。

然後發動工匠互動,相互交流竹蔑技藝。

其他的沒有動,但就是這項若做好了,幾年後百姓收成會增加。

韓絳與呂公弼沒有那麼多優勢,他們主要職責還是維護杭州城的治安。

兩人立功心切,上任後不約而同地將矛頭對準了一件事,私鹽。

宋朝對鹽的管理,一是國家經營,二是買撲制,允許一小批商人用向北方支付糧草形式,換取鹽的配給經營。

除這兩種形式外,皆是私鹽,法制也很酷嚴,宋太祖下詔曰,私煉三斤者死,擅貨官鹽入禁法地分者十斤死,以蠶鹽貿易及入城市者二十斤以上杖脊二十,配役一年。

到宋太宗時稍寬一些,法制然很嚴,自煎鹽一斤兩即決杖十五,二十斤者配役一年至一年半,一百斤者刺面押赴闕。

可是法不能決,因爲利潤太高,轉一下手,就能賺取八九倍的盈利,於是全國各地皆有私鹽者,往往因爲法重,多勾結成羣,以武力變相反抗官府機構。

杭州也有。

不一定是杭州本戶的百姓,有許多是內陸地區,或者他州,本州也有一些商戶參與,特別是那些大亭戶們。

而杭州一帶的鹽場,除了昌化紫溪鹽場是內陸礦鹽外,多是錢塘江的煮鹽。

想要將鹽走私出去,一是從海上,繞道長江,從海船翻運於江船之上。這一條走私商道最安全,對海上官府盤查無能爲力。不但是私鹽,還有一些番貨也是這麼做的,海船來到杭州後,將大部分的番貨在海外卸到小船上,僅留一小部分供宋朝的市舶司抽解。

可是海上風波無常,走私私鹽的船隻又小,常有船隻被突然到來的颶風沉沒。

於是改從另一條道,大運河,或者浙江。走浙江的道很少,幅射的範圍不大。多是走大運河,將船通過大運河與長江運往各地謀利。

先是呂公弼查的。

還不是有意查的,想要打通這一條線,必須與官吏勾結。因爲分贓不均,一個衙差舉報了這個團伙。鹽多從越明二州來,然後運到杭州,經過一些漂白,改成買撲鹽,正大光明的從杭州裝上江船,運向各地。

牽連有些廣,不得不與韓絳聯手。

鹽販子勢力不可小視,但這兩人豈是幾個小鹽販子能嚇倒的。秘密盤查十幾天,一下子抓捕了四十多人。有私鹽販子,還有與之勾結的大大小小的亭戶,本地的一些小吏。

案子有些大,牽連的範圍很廣,不得不將案卷交到富弼手中。

富弼看到案子經過後,有些頭痛,不僅是杭州本地,若是如此,依法判決就是。抓不到你發財,抓到了你倒黴,就這麼簡單。然而這些鹽販子來自各州,包括勾連的大大小小亭戶也有明州與越州兩處。

正好鄭朗回來,一道交給鄭朗處理。

鄭朗看了看,也是頭痛。

案件很簡單,想擴大化,繼續深查下去,還有許多人蔘與私鹽,以這些人爲突破口,會找到更多的人犯出來。若想事件變小,就此斷案,附近各州的讓他們過來提人犯,本州的依法處執,砍頭的砍頭,流放的流放,笞杖的笞杖。

可是發生在這當口上,全不是鄭朗所想。

是暴利,國家機器根本沒有辦法杜絕。不用多大的本錢,一船五六十噸重的小船,幾個不要命的人,至於鹽的成本,不需要考慮,一斤鹽才幾文錢那是成本嗎?一艘船能爲他們帶來近百貫的利潤,而這僅需要一夜功夫。

一年四十船,包括成本打點費用,除去二十船所得,還有四千貫巨利。富陽那個作坊主一年才盈利七八十貫。這是何等的暴利?

並且又牽連到海上番貨的走私。

不審則己,一審牽連會很廣。

就此斷案,都會給許多人造成岐義。

這當口上,鄭朗更不想。

若說走私,那麼配給就正確嗎,這些大商人入邊以後,艹縱物價,使一斗米價達四百多文到七百多文,是太平州的十倍以上,京城米價七倍有餘,然谷多秕惡,溼腐不可食。

所以對鹽,鄭朗根本不想碰它。

只要不明目張膽進行販運,由你去。

韓絳與呂公弼卻將這個潘多那魔盒打開了。

將卷宗看完,鄭朗道:“富兄,不用去審,先將他們關上五六個月,等我另一件事完成,再審問此案。”

“……”

“將欲取之,必欲予之。私鹽由來已久,已是積弊,你也來到杭州很久,看到聽到一些情況。我先予之,再警告之,若還不悔改,到明年可以動一動。”

反正今年動它不適宜。

不要談律法,這時候律法還算法嗎?

即便動,也是對那些中小鹽戶進行一些幫助,這纔是國家最不公平的一個羣體。

“不過你來了,也正好,四天後,我會邀請諸位官僚與各個大戶,於西湖賞月。”

“賞月?”

“跑了一月有餘,累了,想放鬆一下,富兄難道反對否?”

“當真是賞月?”

“你猜?”

富弼搖了搖頭離開。

又將九縣縣令重新召集在一起。

廣邀了諸大商戶,有的人在太平州已聽到鄭朗說過一些計劃,有些期盼,還有些擔心,神情複雜,更多人是一頭霧水。

帶着大家來到西湖東北白堤,各艘船舫陸續地在斷橋將船隻泊好。

鄭朗帶頭,將桌子酒水瓜果,搬到堤岸上。如今只有北邊的一道白堤聯於孤山與堤岸之間,至於蘇堤與楊堤、趙堤一個沒有出來,整個西湖除了漫天的蓮花外,空蕩蕩的一片。

但接近月圓之時,清風吹來,水波不興,別有一番美麗的韻味。

鄭朗說道:“諸位,我來到杭州,有可能要做出一件大事,諸人這些天,在心中多有疑問,不過事情沒有證實之前,恕我保密則個。在這之前,我藉着今天晚上的明媚月色,說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鄭朗要講故事,全部來了興趣。

鄭朗又說道:“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潤州有一湖,湖中有一條小白蛇,有一天雨天到來,空中溼悶,白蛇冒出水面上來透氣。正好天空中一隻老鷹經過,將它抓了起來。在湖邊有一村莊,叫許家溝,許家溝裡住着一個許姓人家,他出來打獵,看到這條小白蛇可憐,於是彎弓搭箭,嚇跑老鷹,將小白蛇救了下來。八百年後,就在這裡,斷橋……”

白蛇傳說已經出現,但故事發生在河南境內,還有一本傳奇小說,卻讓鄭朗搬到了杭州。但它以後遲早還要來杭州。

這一說大家更來了精神。

就在這裡啊。

於是從斷橋相會開始說起,一直說到祭塔結束。

感人的故事,這時同樣能打動人心,這個蕩氣迴腸的傳說說完後,江杏兒與四兒哭得泣不成聲。

可大家一起沉默不語。

然後看着南邊,湖南邊便是南屏山,臨湖前有峰,名雷峰,上面的塔便叫雷峰塔。

崔嫺還不知道,恨恨道:“這個法海真可恨。”

富弼苦笑,若是真的,這個大和尚是太可恨了,但它只是一個故事。

鄭朗道:“杏兒,我明天組織一些行首與記子,你教她們唱這個。”

說着,遞過來一個小冊子,正是宋話版的《白蛇傳》,能不能唱原來的越劇效果就不知道了,鄭朗也在小冊子裡用繩楷小字寫了一些袖法與步伐的表演。曲詞儘量雅化,一些俚語與一些過份的男歡女愛詞語一略節去不用,在這基礎上填詞或者寫曲子。

基礎還是原來的越劇《白蛇傳》。

這是這一個月來,藉着空餘時間,晚上鄭朗寫出來的。

但這一天晚上鄭朗將大家興師動衆的召集過來,除講了這個故事外,其他的話什麼也沒有說。

與諸人敬了幾杯酒,聊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後,各自散去。

這讓富弼更加一頭霧水。

倒是有人在離開時,忍不住看了一下斷橋,非是斷開的橋,橋是好好的圓拱橋,讓百姓取的名字。有人忍不住想,當年許仙與白娘子在此相會時,是何等的風情萬種。

江杏兒不由看着垂柳輕擺,不由癡了。

鄭朗道:“回去吧。”

“好可憐,那個許仙好懦弱。”江杏兒還沉浸在憂傷的故事情節中,這時才反應過來,不僅是法海的可恨,還有許仙的怯弱,才讓法海有機可趁。

“不能怪他,人妖不同,得知真相,害怕終歸有的。”說完,望着東邊,東邊是千家萬戶,再過去便是錢塘江,似乎隱隱聽到江潮聲。月漸圓,潮水始大。

許仙不能忍受妻子是蛇精,宋人能不能忍受自己驚世賅俗的舉動?

不知道,先等東風來吧。

東風便來了。

還是王昭明。

是鄭朗無奈之下的人選,對趙禎忠心,王昭明有了,無恥,手段狠毒,這是太監無師自通的本能。不要多,只要將他曰後對付歐陽修的手段拿出來,足以應付。

最擔心的就是他怕死。

王昭明還不知道,笑嘻嘻地問:“鄭府尹,你有什麼安排,必須要我去辦?”

感覺很光榮。

“陛下有沒有對你說,這一行會有一些危險。”

“說過了,但能爲朝廷辦事,雖死猶榮。”還在笑,這在杭州,能有什麼危險啊?那可是主持鄭家子變出杭州五六倍收入大舉措,若成功,自己豈不可以加官進爵?

“既如此,我就將這副重擔託負於你。”

“請。”

鄭朗對衙役說道:“去將富通判喊來。”

富弼進來,鄭朗讓衙役下去,屋內只留下王昭明與富弼,道:“事情未功之前,還望二位不要張揚。”

兩人點頭。

“這一次計劃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王內侍,做得不好,我會被人恥爲笑柄,五六倍收益也永遠成了泡影。但做得好,不但是五六倍的收益,它的意義……五六十倍收益也換不回來。王內侍,可能你會永遠留青名於中國史冊。”

只一句,王昭明笑容收斂,狐疑地問道:“鄭府尹,你讓我做何事?”

第302章 殺雞(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六十章 魔術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158章 撫琴(上)第296章 韓信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91章 橄欖枝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301章 拼爹第257章 菜刀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200章 放榜(中)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307章 鄭體第60章 道(四)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232章 割(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259章 問鬼(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298章 失信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183章 美人(上)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72章 糊塗八百十三章 捅第100章 區別(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84章 臨江仙第291章 吹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158章 撫琴(上)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55章 鳴天下(四)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第292章 點將(上)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7章 坐禪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76章 最要得第120章 內定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700章 逆轉(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75章 興趣第62章 召見
第302章 殺雞(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六十章 魔術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158章 撫琴(上)第296章 韓信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91章 橄欖枝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301章 拼爹第257章 菜刀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200章 放榜(中)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307章 鄭體第60章 道(四)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232章 割(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259章 問鬼(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第298章 失信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183章 美人(上)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72章 糊塗八百十三章 捅第100章 區別(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84章 臨江仙第291章 吹打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158章 撫琴(上)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55章 鳴天下(四)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第292章 點將(上)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三十六章 金龍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7章 坐禪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76章 最要得第120章 內定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700章 逆轉(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75章 興趣第62章 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