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千秋

溫香軟玉,青絲交纏,蓁娘沉溺於這種極樂的世界中,李暉也樂在其中,就像兩個旗鼓相當的劍客過招,比一個人自舞自樂更加酣暢淋漓。

待倆人氣息平穩下來,李暉仍舊伏在她的身上,蓁娘摟住他,細細親吻他的耳後及肩頸,李暉像個吃飽的孩子一般,享受着她的安撫,片刻後,他懶洋洋的睜開眼,翻身將蓁娘摟在懷裡…那一晚蓁娘半夜纔回自己的院子,被周嬤嬤攙扶下車時差點腿軟摔倒,引得衆人都露出曖昧的笑來。

周嬤嬤滿面笑容的安排蓁娘沐浴,又親自服侍她歇息,見蓁娘一落枕頭就睡着了,才點點頭出去了,“這還是第一次呢!希望菩薩保佑能一舉懷上!”周嬤嬤不禁雙手合十喃喃唸叨。

第二日下午,太子妃召了她們去花園裡看蜃子學打鞦韆,蓁娘不經意間碰觸到了太子的眼睛,想起昨夜,忙低下頭,耳朵有些紅了。

李暉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揚起。

花園裡搭着數張長牀,太子和太子妃坐一張,兩邊坐着妾侍女官,還有好些年紀小的宮女在拔河,十來個身強體壯的婆子挽起袖子護在蜃子的周圍。

打鞦韆這個活動可不是坐着玩,而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站在上面蕩,看看是誰蕩得高,誰的技術就好,宮裡民間都喜歡這個遊戲。

蜃子的鞦韆是專門爲她做的,小小巧巧的,她握着兩邊的繩索滿臉緊張,一個嬤嬤在她身後輕輕的推。

等她累了,才歡呼着跑向父母,依偎在太子懷裡嘰嘰喳喳的比劃着,大郎看着眼饞,也鬧着要去坐一坐,他的個頭大,奶母差點就抱不住了。

太子妃便點頭讓人抱着他去玩了一會兒,這下好了,怎麼也不肯下來!

太子妃向太子抱怨:“怕是以後每天都要去坐一坐才能哄得住!”

蜃子向弟弟揮揮手,纔對母親道:“阿孃,讓弟弟快點長大跟我一起玩,鞦韆就是要兩個人才好玩!”

太子妃擦擦她的額頭,“那你就跟弟弟說,讓他多吃飯,這樣就能長大了!”

蜃子認真的點點頭,“他不吃飯就不給他坐鞦韆!”

童言童語引得衆人都笑起來,太子愛憐的摸摸女兒的小辮子,親暱道:“吃塊棗泥糕好不好?吃飽了再去玩!”

蜃子歡呼着點頭,吃了一塊糕突然想起了什麼,忙跑到惠氏身邊,揚起粉白的小臉道:“我生辰那天庶母盪鞦韆蕩的好高啊!庶母教教我好不好!”

惠氏不敢輕易答應,可蜃子的請求也不能隨意拒絕,她一時爲難,只得求助太子妃,太子妃看了眼太子,才點點頭,“你的確是高手,就教她吧!小心些就是了!”

說起打鞦韆,惠氏的確是高手,站在鞦韆上,腿和腰在合適的時候彎曲然後發力,鞦韆一下一下就蕩起來了,不過不能慌,不然很容易就摔下來,所以比較考量人的膽量。

不光是蕩的高,有技術高超的人還能一邊蕩一邊轉身或表演,看得人真是既刺激又激動。

眼看着惠氏蕩的越來越高,衆人都坐不住了,忙下牀圍在鞦韆四周,蜃子仰着頭張大嘴巴發出驚叫,圍觀的人也都鼓掌喝彩。

親自示範了一遍,惠氏才把蜃子抱起站在鞦韆上,“慢慢的,一下一下用力,眼睛不要盯着地上,要看着遠處,不然容易頭暈!”

蜃子還是有些怕,惠氏扶住她的腿道:“別怕,腳下站住了,別踮腳,腿彎一點,對!就是這樣…“蓁娘等人專心的看着,等蜃子自己蕩起來之後,都爲她歡呼鼓掌!惹得蜃子小臉紅紅的,大郎受了冷落,哇哇叫着也要來!

李暉和太子妃看着這邊親密的靠在一起說話…蓁娘是怕了昨年的冬天,而今年的秋天來的特別早,一下子就冷起來了,這不是個好兆頭,長安雖地處北方,但四季氣候溫和,很少有這麼大冷大熱的天氣,連着下了好幾日的雨,真是下的人心煩。

十月二十六日,是皇后千秋節,太子妃作爲長媳,忙裡忙外的,連大郎也顧不上,每天早出晚歸往西宮去,即使沒有她的事也要跟妯娌們坐在一起,方顯得出孝心。

爲怕今年天氣繼續惡化,天子決定今年的皇后千秋辦的節儉些,皇后也發了話,只讓京城五品官員以上誥命夫人進宮賀壽,外地官員不必進獻壽禮。

天子大爲讚賞之餘又覺得愧疚,千秋節前一日冊封齊王爲登州刺史。

延嘉殿內,齊王妃周氏對諸王妃宮妃的祝賀顯得很是低調:“都是承陛下的恩德,大王年紀輕,陛下也是想讓他多加歷練!”

“外人都看着他出風頭,豈不知這幾日他的頭髮都掉了不少,不做吧又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做吧又怕做不好給父親母親丟臉,任憑怎麼勸說,大王心裡還是惶恐…”

太子妃冷眼瞧着周氏在那兒說天書,餘光瞥見皇后臉上淡定的笑容,心裡冷哼一聲臉上卻是露出笑來:“你呀!說這話我都要替三叔抱不平,他是個能做事的人,不然父親怎麼放心把這個位置交給他,這是能幹的事交給能幹的人!”

衆人都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周氏嗔道:“大嫂這話別讓他聽見了,不然他倒是心裡有數了,還是得壓着些他纔會兢兢業業!”

又轉頭對皇后道:“母親你說對不對?”

皇后抱着周氏的長子——今年六歲的太原王李承懋,正聲道:“做事只要腳踏實地,那就夠了,多給他些壓力也對,不然他輕狂的找不着北,還沒出京城就惹下一堆的禍事了!”

太子妃感覺到投在她臉上的目光是多麼的讓人難受,不過倒也還忍得住。

這些年來任憑胡皇后一派的人怎麼排擠下絆子,她只要一想到夫君臉上永遠溫潤謙和的表情,心裡就更加憤怒。

這種憤怒非但沒有使她大亂陣腳,反而是讓她的腰彎得更低,她明白,頭磕在地上只是一時的,總有一天,她要爲這些年夫君受過的苦十倍百倍的討回來。

太子妃看了一眼李承懋手裡的九連環,對皇后笑道:“母親既然決定了今年一切從簡,不過咱們做兒女媳婦的該盡的心意還是要盡。”

“今年只宣誥命夫人進宮,而官員免了宴席,既是如此,不如我們幾個妯娌親自動手給父親母親做幾道菜!”

“聽說二叔果園裡的棗子已經熟了,收些來做點心不錯!”

“三叔騎射最好,圍場裡禽獸正是體壯膘肥,親自獵來更有孝心…”

“四叔自己就愛好飲食,給我們也出出主意…”

“妹妹們是公主,從小也沒有進過廚房,心意都各自拿主意!”

“母親看這樣行不行?”

沒等皇后開口,周氏便驚喜的叫了起來:“哎呀!這真是個好主意,說起來咱們都是做媳婦的,在孃家也學習過廚藝,如今做了母親的兒媳都忘了柴米油鹽了!母親定要給我們這個機會!”

東海王妃小王氏也接話道:“大王早前就選了幾棵最好的棗樹,說結了果子是要送給父母兄弟們嚐嚐鮮,前幾天下雨,他怕棗子淋壞了,還冒着雨去巡視了一番…”

一時間殿裡又熱鬧了起來,陳貴妃樂呵呵道:“殿下,看你多有福氣啊!這麼多能幹的兒媳婦,我可真是羨慕的眼睛都疼了!”

陳貴妃膝下無子,這也是皇后能與她交好的原因之一,最近頗受盛寵的何美人笑道:“殿下也要我們表表心意吧!不然宮裡就沒有我們站的地方了!”

太子妃注意到東海王的生母馬婕妤見兒媳小王氏說的興高采烈,臉上也露岀討好的笑容,嘆了口氣:兒子已經是郡王了,馬婕妤在皇后面前仍然表現得比宮人還恭敬。

何美人連陛下的臣子都敢戲弄,對胡皇后卻不敢張揚…可見胡氏的威風了…一時大家又討論起什麼東西好吃什麼不好吃,那山珍或是海味該怎麼做,還是皇后發了話:“這也是你們的一番孝心,我豈有不受之理,誰要是做的好我就賞…”

“那要是做的不好呢?母親要罰我們嗎?”周氏撒嬌道。

“做的不好…”皇后淡定的道:“就罰她天天吃自己做的菜!”

衆人鬨堂大笑,都知道皇后這是在開玩笑,何美人接着道:“這下可好,估計今晚幾個王府的廚房都要敞開個通宵了!”

太子妃也捂嘴笑,等點了燈回到東宮,她才放鬆的倚在隱囊上,陳嬤嬤給她揉腰,心疼道:“娘子也是的,本來事情就忙不完,何苦要出這麼個主意!”

往常太子妃做什麼決定身邊人是都知曉的,大家也會反覆斟酌商量,這一次太子妃卻是不聲不響的做這麼個決定。

陳嬤嬤嚇了一跳,那膳房的事豈是容易的?

本來大家就在對立面,真要有人做了手腳,太子妃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太子妃應酬了一天,覺得臉都要僵了,仍是耐心跟陳嬤嬤解釋道:“我不說總有人會說的,與其那時候應和還不如我先提出來,我這個長媳也要撐的起來才行!”

她睜開眼看着陳嬤嬤問道:“你可知爲什麼我話一出那麼多人響應?”

陳嬤嬤也不得而解,太子妃輕笑一聲,道:“二叔的果園我是早就知道的,二弟妹倒是個能屈能伸的人,不過以她的分量未必能讓皇后點頭,她自己也知道,索性不去開口討那個沒趣!”

“而周氏這麼積極的表態,不過是因爲我的話是正和了她的心意,齊王的孺人翟氏生了個兒子,齊王近來對她也有所忽視,她哪裡忍得了,正指望着皇后給她撐腰呢!”

“所以你是知道她們的心思才臨時做這個決定了!”陳嬤嬤皺眉道。

太子妃臉上露出一抹笑:“嬤嬤!我倒希望她們做什麼手腳,阿郎有句話很對:置之死地而後生!”

兩人在房內說了好些時間的話,才起身去看了看早已睡了的兒女,陳嬤嬤知道太子妃的精力都放在這次千秋節上,因此她對東宮內廷更加嚴格把關,唯恐這個時候拖了後腿。

俗話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對蓁娘這些妾侍來說,天大的事也有主子頂着,她們只要安安分分的就夠了,儘管私底下大家也悄悄的傳話,總歸還是風平浪靜。

這日,阿梅趁着天氣好收拾出了一些蓁孃的衣裳晾曬,準備收進箱籠裡,看見蓁孃的一條褻褲猛然想到一事,忙喚了採兒來。

簿子上白紙黑字記錄着,上上個月蓁孃的月事是二十七日,上個月是二十八日,而今日都三十了,怎麼還沒來呢?

想到一種可能,阿梅覺得心都要跳出來了,忙找了李嬤嬤,李嬤嬤也難掩激動,不過還是按耐住道:“可能只是晚幾天,先不要聲張,你每日仔細看着!”

阿梅點點頭,千秋節那日宮裡有品階的人都要去給皇后磕頭,這還是蓁娘是第一次進入西宮後廷,西宮雖是東宮的放大版,但亭臺樓閣比起東宮更加恢弘。

蓁娘第二次見到了燕子,但這裡人多眼雜,哪怕只是無心之舉,只因她是東宮的人就可能被人做文章嚼舌。

因此兩人只是在官房匆忙的說了幾句話,但蓁娘發現燕子一掃在驪山宮時的萎靡,滿臉都是和煦的笑容,甚至還跟蓁娘說笑了幾句。

蓁娘爲燕子的轉變高興,能從茫然中走出來重新面對生活,這的確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壽宴上,太子妃等兒媳和宮妃親手做的菜得到了天子的讚賞,雖然他只吃了幾筷子,皇后也很高興。

來的誥命夫人裡面有上了年紀的王太妃、王妃、老夫人等,皇后品完菜餚之後,命幾個兒媳親自把菜端給老人家,道:“讓我也藉藉老壽星的福氣!”

太子、親王、郡王、縣王等子侄輩也都紛紛呈上壽禮,天子更加高興,每人賞了一罈貢酒。

年幼的皇子、公主、縣主都聚在一起跳了一段賀壽舞,天子酒到興處親自打鼓起樂,晚上放起了煙花,把整個京城都照亮了,宮裡是熱鬧了三日,民間也張燈結綵慶賀了一日。

等真正坐下來鬆口氣時,司閨女史抱着簿子上了門,蓁娘這才發覺,她的月事已經遲了六日了!

作者有話要說:

懷寶寶了~

第175章 着急第190章 假意第36章 燕子第234章 落水第278章 反應第284章 表示第118章 不滿第159章 禮物第58章 靜好第309章 番外三第146章 心疼第263章 爭取第88章 訴說第10章 暗潮第183章 賭氣第228章 鼓勵第292章 噩夢第9章 父子第70章 計策第155章 嫉妒第202章 爭吵第196章 裴氏第3章 家事第156章 挑撥第206章 排擠第213章 痛哭第183章 賭氣第273章 謀害第167章 刺痛第234章 落水第69章 忠告第60章 深意第107章 爭吵第14章 認字第281章 放下第171章 狩獵第167章 刺痛第132章 悠閒第163章 拒絕第154章 提醒第177章 跛足第281章 放下第267章 立儲第161章 王妃第304章 番外一第12章 新奇第25章 採選第43章 離開第120章 訣別第250章 示好第134章 挑釁第100章 賭氣第86章 兄弟第101章 闖禍第129章 立儲第40章 有喜第88章 訴說第263章 爭取第22章 有孕第158章 鬱悶第297章 薨逝第165章 拒絕第126章 曲解第62章 朋友第301章 終章第254章 憤怒第130章 冥婚第264章 主動第276章 毒手第31章 日常第144章 拒絕第290章 猶豫第59章 長牙第136章 試探第190章 假意第275章 窮途第180章 委屈第61章 決定第91章 疑惑第259章 拒絕第209章 面具第122章 景宏第98章 爭吵第22章 有孕第214章 主意第221章 甦醒第277章 晉王第260章 初現第303章 番外一第63章 距離第270章 憤怒第276章 毒手第221章 甦醒第204章 找茬第14章 認字第88章 訴說第274章 後招第197章 凱旋第298章 打聽第148章 請旨
第175章 着急第190章 假意第36章 燕子第234章 落水第278章 反應第284章 表示第118章 不滿第159章 禮物第58章 靜好第309章 番外三第146章 心疼第263章 爭取第88章 訴說第10章 暗潮第183章 賭氣第228章 鼓勵第292章 噩夢第9章 父子第70章 計策第155章 嫉妒第202章 爭吵第196章 裴氏第3章 家事第156章 挑撥第206章 排擠第213章 痛哭第183章 賭氣第273章 謀害第167章 刺痛第234章 落水第69章 忠告第60章 深意第107章 爭吵第14章 認字第281章 放下第171章 狩獵第167章 刺痛第132章 悠閒第163章 拒絕第154章 提醒第177章 跛足第281章 放下第267章 立儲第161章 王妃第304章 番外一第12章 新奇第25章 採選第43章 離開第120章 訣別第250章 示好第134章 挑釁第100章 賭氣第86章 兄弟第101章 闖禍第129章 立儲第40章 有喜第88章 訴說第263章 爭取第22章 有孕第158章 鬱悶第297章 薨逝第165章 拒絕第126章 曲解第62章 朋友第301章 終章第254章 憤怒第130章 冥婚第264章 主動第276章 毒手第31章 日常第144章 拒絕第290章 猶豫第59章 長牙第136章 試探第190章 假意第275章 窮途第180章 委屈第61章 決定第91章 疑惑第259章 拒絕第209章 面具第122章 景宏第98章 爭吵第22章 有孕第214章 主意第221章 甦醒第277章 晉王第260章 初現第303章 番外一第63章 距離第270章 憤怒第276章 毒手第221章 甦醒第204章 找茬第14章 認字第88章 訴說第274章 後招第197章 凱旋第298章 打聽第148章 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