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孕

又過一日,四伯母親自去了安家,那安娘子也不怕人看熱鬧,打開大門讓家裡的下人立在門口迎接韓家的人。

別人問起她只讓親近的婆子答:是大郎妾室家裡人來了!

四伯母從沒受過這種氣,羞得臉紅耳赤,氣的咬牙切齒,可心裡的火撲騰的再厲害,爲了勸走蕙娘她也只得咬牙忍着,安娘子見狀變本加厲的奚落。

無奈四伯母的苦心卻付之東流,蕙娘不肯露面,只說不會回家,四伯母氣的哭起來,後來又上了兩次門,蕙娘卻連面也不露,實在讓人寒心…大阿翁家一片愁雲慘霧,可憐四伯母一輩子爭強好勝,生了蕙娘這麼個漂亮的女兒,引得多少人恭維,此事一出整日唉聲嘆氣的。

即使韓家人只說蕙娘去了鄉下,可還是有不少閒話流傳,鄰居縱有不敢當面指指點點的,背後舌根子也都嚼爛了…四伯父寒心之下,只說就當沒生這麼個女兒!

可到底是懷胎十月,疼了一天一夜才生下的女兒,從小聰明伶俐,夫妻兩疼了十幾年,嘴上這麼說,心裡還是期望女兒回心轉意回家…因蕙娘是在徐家認識的安小郎君,芸娘聽說蕙娘懷孕離家這件事後又驚又愧,一則她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二則她覺得自己沒注意到妹妹的心事,見到四伯兩口子難免覺得愧疚。

她責怪起母親爲什麼不早早的把事情告訴她,六伯母卻有自己的計較:“先前你跟我說起阿蕙在你們家的事,我就提醒過你伯母!”

“可她卻沒當回事,後來這都過去這麼幾個月了,阿惠再沒有去過你家,誰知道如今她卻私下跟那個郎君有聯繫呢,還懷了孩子!”

“你已是別人家的人了,論理阿蕙出了這事怎麼也怪不到你頭上去,你是徐家的媳婦,孃家的醜事怎麼能跟你說!這不是也連累你了麼!”

“阿孃!”芸娘氣急,“我是徐家的媳婦,那阿蕙還是我的妹妹!她出了事我也可以想辦法幫她解決的啊!”

“我若是早知道,事情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六伯母不以爲然,芸娘發了狠話:“你只看見我婆家知道了這事會輕視我,怎麼就沒看到若是我孃家的妹妹跑上門給人做小,別人怎麼看我!怎麼看我們韓家!”

六伯母聞言臉色一變,自己的女兒是官家娘子,女兒的妹妹卻是小妾,大家族之間互相都有彎彎繞繞的裙帶關係,若是芸娘出去應酬,恰好有知情人,那芸娘怎麼做人!

想明白了這一層利害,六伯母也後悔起來沒有早告訴芸娘這件事,可現在事情都這樣了,該怎麼辦?

若是有人藉此排擠芸娘,女兒在婆家還怎麼過!

六伯母急的不得了,芸娘卻冷靜了下來,她安撫母親道:“幸好阿蕙去了安家沒多久,現在只有我親自去一趟安家,阿蕙主動上了門,安家定不會接受她做媳婦,現在只有先把她勸回來,以後的事再想辦法!”

見女兒說的頭頭是道,六伯母不住點頭,卻想起一點:“你親自上門,會不會不太好?要是讓安家知道了你是徐家媳婦…”

“阿孃!”芸娘瞪着母親:“或許安家早就打聽清楚咱們韓家的事情了!誰會打無準備之仗…”

六伯母一時噎住,細想卻是這個道理,她轉口埋怨起蕙娘如何如何不懂事。

芸孃的心思卻在另一邊:安家若是知道自己是徐家媳婦,那應該會賣自己一個面子,大家好好坐下來敞開談這件事,可看這個情況,安家根本就沒把韓家放在眼裡,如此肆無忌憚,卻是爲何…芸娘細細想了一番,第二日就帶着婆子上了安家的門,具體發生了什麼蓁娘不清楚,但是從十姐回來後緊緊抿着嘴來看,結果並不如人意…果然,十姐帶回的消息是:安家願意放人,十姐先是鬆了口氣,準備讓自己的婆子把蕙娘帶走,這時一個婆子卻大呼小叫的跑出來,說蕙娘要上吊!

十姐嚇得不輕,那安娘子也急的不得了,忙問起怎麼回事!

那婆子喘吁吁道:蕙娘聽說姐姐來帶自己回家,跑進屋裡撕了被子要懸樑,被眼尖手快的婢女死活攔住了。

蕙娘哭嚷着不回家,這時芸娘和安娘子都走到院子裡了,聽見屋裡有哭聲,門外的婆子婢女手足無措,只說,蕙娘說了,若是要帶她走她就去死!

芸娘在門外勸了幾句,屋裡的蕙娘卻一言不發,只是哭泣,那安娘子見狀說了些風涼話,芸娘強忍怒氣,再三勸說蕙娘跟自己回家,蕙娘都不吭聲,無奈之下,芸娘只能帶着人回來了…聽見這件事,原本重新懷着希望的四伯母再次哭的起不了身,衆人看着實在不忍,紛紛勸說四伯母放寬心,從此就當這個女兒丟了…蓁娘默默坐在屋檐下,聽着屋裡哭天喊地的叫聲,眼睛愣愣的看着院子裡的土坑,她想不明白,蕙娘怎麼會這麼倔,她這樣做,把疼愛她的父母兄嫂置於何地…日子一天天過去,蕙娘沒有任何回頭的跡象,這下芸娘都沒了辦法,畢竟這事不光彩,她只跟丈夫提起過。

但細細回想蕙娘從年前初見安小郎君開始,到她親自去勸說,芸娘卻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她找了些人悄悄打聽安家的事,卻一無所獲…十月初一是寒衣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蓁娘受阿孃所託,帶着一包親手做的衣服鞋子,和十五郎去秦水縣給瀟娘送節禮。

姐夫趙大郎和親家長輩熱情的接待了他們,蓁娘見了阿姐很是歡喜,拉着她左看右看,趙大郎拉着舅兄出門轉去了,瀟娘兩姐妹則關起門來說悄悄話。

蓁娘細細陳述阿婆和阿孃的囑咐,又說起家裡這些日子的不太平,瀟娘又是難過又是着急,拉着蓁娘問了許多。

只呆了一日,蓁娘和十五郎就告辭了,臨走前瀟娘細細囑咐了蓁娘一番:“你也大了一歲,上次我回去阿孃說如今你很是懂事,阿姐聽了很爲你高興,蓁蓁…”

瀟娘輕撫妹妹帶着嬰兒肥的圓臉,滿臉溫柔:“以後弟弟妹妹,都要以你爲榜樣了!知道嗎?”

“嗯…”蓁娘點點頭,鼻子有些發酸。

她依偎在阿姐的肩上,長大了阿耶阿孃很高興,長大了,姊妹們,包括自己都要嫁到別人家,小時候那麼盼望長大,可真的長大了,卻失去了很多東西…趙家長輩讓趙姐夫親自送韓家兄妹出縣城,還準備了許多給韓家的節禮,囑咐二人給韓家長輩問好,路上小心些!

蓁娘爬上車,看見阿姐站在門口目送他們離去,心裡不免唏噓:上次是她站在門口送姐姐出嫁,現在阿姐站在自己的家門口送走她,身爲女子,就是從一個家族,到另一個家族,此後一生,就是爲婆家而活。

半日趕路,兄妹倆剛回家就得知了一個消息,蕙娘回來了!

二人忙問起怎麼回事,阿孃說就在初二的早上,蕙娘一個人回了家,一進門就跪下哭着認錯,四伯母見了蕙娘瘦了一圈,人也憔悴許多,又是埋怨又是心疼,摟着女兒狠狠罵了半日。

待問清了緣故,四伯母就叉着腰直罵娘,驚動了周圍的幾戶鄰居。

晚上蓁娘去四伯家看蕙娘,只見她穿着平時的舊衣,卻不見肚子隆起,再看她臉頰消瘦,顯得一雙杏仁眼更大了。

蓁娘進門時她正坐在燈光下縫衣服,見蓁娘來了,她只點點頭讓了些位置出來,炕上矮几旁邊擱着蕙孃的一件舊衣,已經剪成了幾塊。

“給孩子做的衣服?”蓁娘輕聲問道

蕙娘點點頭,忽閃忽閃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讓她看起來有些陌生,蓁娘有心要問問蕙娘怎麼回事,卻張不了口。

蕙娘之前的態度那麼堅決,爲什麼現在突然回來了,這些日子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蓁娘坐在蕙娘旁邊幾番欲言又止,卻還是問不出口…蕙娘卻頭也不擡打破沉寂,道:“你是不是想問我怎麼回來了?”

蓁娘猶豫一下,輕道:“你不想說就算了,只要你回來了就好…”

蕙娘停下手裡的針線,面色平靜的看着油燈,好一會兒才說話,“那天我在街上碰見他的一個貼身小廝,說要帶我去安家,還說只要我安心等着,等生了孩子就可以進門…”

這話怎麼聽怎麼敷衍!蓁娘忍不住想要插話,卻聽蕙娘繼續道:“我知道這話太假了,可我還是想賭一把,他常說他祖母最是個善心人,興許看在我肚子的份上也會爲我說句話…”

這件事豈有那麼簡單,蓁娘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細細一想,安小郎君只說讓蕙娘跟他走,卻依舊不給承諾,可憐蕙娘一片癡情,爲他做了那些背棄父母之事…蓁娘輕輕握住蕙孃的手,無聲的安慰她。

蕙娘語氣平平,彷彿在說別人的事:“他阿孃把我安排在下人的房間,說我無名無份的,這是規矩,每天都有人看着我不許我到處走動,我沒幾天就有些後悔,可他們家攔着不讓我見阿孃,也不讓我回家…”

蓁娘聞言瞪大雙眼,不是說蕙娘不肯出來見人的嗎?

怎麼會是安家攔着蕙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蓁娘覺得腦子有些不夠使,蕙娘繼續道:“我覺得不對勁,就半夜偷偷的想跑去找他,還沒走出院子的門,就聽打更的兩個婆子說,等我生了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抱給安家一個在洛陽的親戚養,那親戚家生了四個女兒,沒有兒子,一直想抱養一個男孩繼承香火…”

“如果是個女孩就養着,反正不差這口飯,等長大了嫁出去也是一份助力,還說我這樣來了他們家,就是納妾也只能按照家裡婢女升妾侍的規矩…”

蓁娘聽得已是怒火叢生,“他們怎麼如此狼心狗肺!憑什麼這麼糟踐你!”

蕙娘淚流滿面,“我以前不懂這些的,在十姐家裡跟那些婆子說話也知道一些事,我一個良家女子,跑上門給人作踐不說,以後過得好不好還要看大婦的臉色!”

“就是生了兒子那也是生給大婦的兒子,我愛富貴是真,可我想跟着他的心也是真,只因爲我家門配不上他,就要被如此輕視嗎?”

蕙娘埋首痛哭,蓁娘輕拍她的背,強忍心頭火氣安慰道:“你能躲開他們家的人回來,這也是好事,我知道四伯父和伯母都同意你生下這個孩子,還說就當自己的孫子一樣,阿姐,伯父伯母對你這樣好,所以你更要振作起來!”

“你走以後,伯母整天吃不下飯喝不下水,你以後可改一改吧!他們辛勞一輩子,最疼的就是你,你可不能再讓他們傷心了…”

蕙娘聽了這話哭的更大聲了,嘴裡唸叨着:“我真是該死…”

蓁娘聽出她的悔意,安慰道:“他們知道!他們還是疼愛你的…”

當晚蓁娘留在這裡跟蕙娘睡在一起,躺在炕上聊起這些事,蓁娘問道:“對了,你是怎麼回來的?”

蕙娘聲音有些鼻音,回憶了一下才道:“我不是聽了那兩個婆子的話嗎!當時我心都涼了,我想大吵大鬧,想問問安…安弘是什麼意思!”

“走了幾步忽然就覺得問了也沒用,他娘做這些他肯定是知道了,既然知道還這樣算計我,可見從前都是虛情假意…”

“我坐在院子裡,風吹的人冷颼颼的,我想阿耶阿孃,想回家!第二天我就說想給孩子做些衣服,還差一些線,走近門口趁他們不備我就跑了。”

“我知道方向,卻不知道宣義坊在哪,遇見人我就打聽,幸好看見了阿珠的公公趕着車路過,我坐着他的車纔回來的…”

阿珠的公公和郎君都是以趕車拉人拉貨爲生的,長安城裡都走遍了,也幸好是跟着他,不然蕙娘半路還不知要出什麼事…但讓蓁娘覺得氣憤的是:安家居然攔着蕙娘不讓她回家!而且韓家上門後還瞞着韓家人,這幾乎就是柺子的行徑!

作者有話要說:

唐朝婦女的貞操觀念比較寬鬆,而且墮胎藥也沒有那麼神奇,唐朝的醫學並不發達,有本事的醫生都去宮裡了,老百姓看病就是找走街串巷的遊醫,能不能治好看人品~

第106章 反擊第245章 算計第184章 家書第155章 嫉妒第269章 結親第107章 爭吵第119章 離開第99章 不滿第138章 斥責第292章 噩夢第290章 猶豫第134章 挑釁第36章 燕子第120章 訣別第90章 原諒第51章 新年第200章 明白第280章 局勢第195章 改變第262章 趁機第156章 挑撥第44章 準備第115章 君臣第158章 鬱悶第38章 誤會第7章 阿珠第99章 不滿第265章 選擇第89章 溫馨第234章 落水第248章 發落第17章 招待第68章 決定第133章 煩惱第210章 四月第260章 初現第122章 景宏第297章 薨逝第38章 誤會第158章 鬱悶第70章 計策第14章 認字第290章 猶豫第172章 篝火第22章 有孕第298章 打聽第138章 斥責第37章 考慮第101章 闖禍第146章 心疼第57章 眼線第78章 不平第195章 改變第110章 暗潮第218章 審問第78章 不平第67章 打賭第168章 嘲諷第266章 爭執第269章 結親第121章 登基第12章 新奇第224章 不理第94章 出嫁第69章 忠告第14章 認字第226章 平息第125章 心疼第132章 悠閒第280章 局勢第216章 掃除第185章 愛慕第58章 靜好第130章 冥婚第213章 痛哭第218章 審問第236章 幫助第82章 不同第29章 侍寢第76章 大怒第29章 侍寢第126章 曲解第60章 深意第259章 拒絕第133章 煩惱第118章 不滿第132章 悠閒第173章 六郎第37章 考慮第1章 長安第197章 凱旋第142章 挑選第33章 談話第265章 選擇第199章 妻妾第102章 寵愛第251章 德妃第240章 大錯第238章 和好
第106章 反擊第245章 算計第184章 家書第155章 嫉妒第269章 結親第107章 爭吵第119章 離開第99章 不滿第138章 斥責第292章 噩夢第290章 猶豫第134章 挑釁第36章 燕子第120章 訣別第90章 原諒第51章 新年第200章 明白第280章 局勢第195章 改變第262章 趁機第156章 挑撥第44章 準備第115章 君臣第158章 鬱悶第38章 誤會第7章 阿珠第99章 不滿第265章 選擇第89章 溫馨第234章 落水第248章 發落第17章 招待第68章 決定第133章 煩惱第210章 四月第260章 初現第122章 景宏第297章 薨逝第38章 誤會第158章 鬱悶第70章 計策第14章 認字第290章 猶豫第172章 篝火第22章 有孕第298章 打聽第138章 斥責第37章 考慮第101章 闖禍第146章 心疼第57章 眼線第78章 不平第195章 改變第110章 暗潮第218章 審問第78章 不平第67章 打賭第168章 嘲諷第266章 爭執第269章 結親第121章 登基第12章 新奇第224章 不理第94章 出嫁第69章 忠告第14章 認字第226章 平息第125章 心疼第132章 悠閒第280章 局勢第216章 掃除第185章 愛慕第58章 靜好第130章 冥婚第213章 痛哭第218章 審問第236章 幫助第82章 不同第29章 侍寢第76章 大怒第29章 侍寢第126章 曲解第60章 深意第259章 拒絕第133章 煩惱第118章 不滿第132章 悠閒第173章 六郎第37章 考慮第1章 長安第197章 凱旋第142章 挑選第33章 談話第265章 選擇第199章 妻妾第102章 寵愛第251章 德妃第240章 大錯第238章 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