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

劉明義和關銘帶着吳友之晚上駕着平底船到太湖上去打魚。

因爲他們倆常年捕魚,自然經驗豐富,所以一網下去,就能滿載而歸。

第一晚他們就分給吳友之一半的魚。吳友之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卻樂開了花。

第二天一早就把魚給賣掉了。這一筆收入比他之前一週賺得都多。接連幾天每天都能夠滿載而歸,輕輕鬆鬆就賺了不少錢。

莊氏感覺跟着劉明義和關銘兩人不妥,但是吳友之卻絲毫聽不進去。

最後劉明義和關銘看時機差不多了,就趁着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將吳友之殺害。並丟進太湖裡,試圖讓魚羣把他吃掉。

莊氏看不到丈夫回來,反覆詢問,得到的答覆就是吳友之夜晚沒有跟自己出去打漁,可能是他自己出去打漁去了,又假惺惺地說道:“唉呀,一夜未歸,看來是凶多吉少了”。

莊氏不信,就日日在太湖邊等待,結果竟然無意間看到了被沖刷上岸夫君的屍體,仔細看後,她發現了腦後有傷口。有了傷口就能夠證明自己的夫君是被人害死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婦女是沒有資格上堂伸冤,莊氏想不開,最後帶着委屈要上吊自殺,隔壁王老漢看到此景,把莊氏好生勸慰,莊氏跟王老漢又悲又怒,找到了當地的生員,訴說了此事。

當地的生員們一聽之下,紛紛表示要爲吳友之鳴冤。在這些書生的幫助下,縣官下令調查此事,劉明義和關銘指認殺人者就是王老漢,因爲莊氏跟隔壁老王有私情,作爲吳友之的朋友,早就發現了,礙於人情又沒有實證,起先只是猜想,現在明白了,縣令問道:“如何證明有私情。”

劉明義道:“王老漢常常送東西吃食給莊氏,兩人眉來眼去,莊氏還給隔壁老王洗衣服,住在隔壁來去方便,這就是證明”。

縣官一想也對,王老漢狀告劉明義和關銘殺害吳友之,只是一家之言,而劉明義和關銘反駁王老漢私通莊氏,殺害吳友之的動機似乎不足,而且二個被告異口同聲。

王老漢大喊冤枉,縣官一個綠頭牌傳莊氏,莊氏一介女子,上了公堂也只是哭哭滴滴,除了否認跟人有私情外,起不到什麼證詞,更無法對證。劉明義和關銘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對於二人說的送東西、送吃食、洗衣服等王老漢無法抵賴,這就讓這件案子變的複雜起來。最後把王老漢收押了。

當地的生員原本出於對吳友之的同情,也出於對莊氏這樣美貌女子的敬仰才爲其申冤,讓王老漢出面狀告的,可結果卻弄成了原告收監。

在錦溪鎮上有一位林好的生員,十七歲考上了秀才後,一直再無進取,連考五次鄉試皆不中,可謂是老生員了,內心就有股子戾氣,現在已經三十八歲了,原本家中不是很寬裕,這樣連續不中,家道中落了,自從家中雙親分別去世後,只留給林好三間破瓦房,所以林好屬於標準的窮秀才,又不願意爲五斗米折腰,心氣還很高,也不娶妻妾,有街坊好友幫其做媒都沒有答應,看不上那些庸俗女子,所以日子越過越窮,在家門口擺一書桌,給鎮上人家寫寫家書,寫寫狀紙混個口飯吃。

可是在某一天跟往常一樣,在家門口擺攤,卻見對門不知何時新搬來了一戶人家,男人早出晚歸,女人絕色美人坯子,讓林好一看就心動了,這世上還有如此尤物,着實把林好驚到了。

林好本就很清高,一般的女子看不上眼,可是對門這位女子就把林好的心給勾走了,從此後每日裡多了一個任務,關切着這家人,確切地說是關注這位美少婦,可悲的是自己只是暗戀,沒有勇氣主動搭話,書讀多跟沒讀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不像劉明義和關銘這種沒文化的人,日子久了林好林秀才也看出了些許苗頭,就是劉明義和關銘這兩位常常去對門。

同是錦溪鎮上的人,林秀才當然認識劉明義和關銘,因爲不是一路人,林好是有功名的,雖然認識,平時不搭話,可是讀書人臉皮薄,倒也很羨慕此二人能進入那家人的院門。而自己只能在院門外看着,着實羨慕嫉妒恨。

當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後,又聽到王老漢的敘述,可把林秀才氣的不行,平時還時不時看到美人進出院門,看一眼解個相思之苦,現在莊氏爲夫喊冤,昔日的美豔變成了一身素裝,臉色煞白,眉頭緊鎖,好生讓人心痛啊。內心中的不如意及那股子戾氣就爆發了,就聯絡了鎮上幾位生員討公道。

不想衙門出來的結果,“公道”沒討成卻把王老漢給搭進去了,說起王老漢到是一位很不錯的鄰居,時不時送些鮮魚過來解個饞,林秀才也能在過年過節給王老漢寫個對聯什麼的回報,王老漢狀告也是自己出的主意,這讓林秀才很尷尬,往後在同道面前就沒臉見人了。

縣官把王老漢成了殺夫奪妻的兇犯,真正的兇手劉明義和關銘給放了,這讓林秀才怒不可遏,爲了能在自己暗戀的美人面前有所表示,就這樣鬼使神差般地爲王老漢申怨喊屈了,其實卻是爲了莊氏啊,內心好苦悶,更又誰去說。

這一切對林秀才來說,得到的可以每天尋找各種理由見到莊氏的面,這讓林秀才感到無比滿足。

用句話說,林秀才就是莊氏的鐵粉、死粉,不光是林秀才,莊氏還有許多的粉絲,只要看見過莊氏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粉絲。因爲莊氏太驚豔了,夫死後一身素衣,眉目間透着一種哀怨,流露出的幾分楚楚可憐,是個男人就想上前大喊一聲:“美人啊,讓某保護你一生吧!”

有句老話:“若要俏,一身孝。”目前的莊氏就是一身孝服,更加突出了讓男人們抓狂的那個點。

在明朝讀書人喜歡的女子及審美有所不同,這些讀書人喜歡的調調就是一種悽美感,柔弱感,比如寫出來的詩詞也是透出這種黃花漸老,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這一下,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曾經讀過書,現在經商的商人,還是那些普通百姓,都對着莊氏這樣的美人生出了許多同情,林秀才振臂一呼百應,拉着橫幅,搖着小旗,發着傳單,聚集在官衙門前聲援獄中的王老漢。

莊美人是要爲丈夫枉死申冤,也爲王老漢鳴屈,要把真正凶手劉明義和關銘繩之以法。

林秀才目前成了莊美人的狀師爺,只要爲美人做事,不管是什麼都願意。

縣官對莊氏的申訴指控他人的罪證,缺乏人證、物證、旁證,只是憑自己的想像要求官府嚴辦劉明義和關銘,而不是王老漢。

獄中的王老漢滿身是嘴也說不清,脫不了最大嫌疑了,只能等死。

劉明義和關銘二人目前的日子很不好過,總覺的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所以閉門不出。

而莊氏每日手裡舉着林秀才寫的狀紙要求縣官重審,每當此時,衙門前就會人山人海,在一幫讀書人的帶領下,周圍圍滿了衆多吃瓜羣衆,自古以來,國人愛看熱鬧可不只是五百年後纔有,早在明朝就有了,而且還有發揮,在那條橫幅上寫上爲民申冤,白布黑字,每一筆全是林秀才對莊氏的愛意啊。橫幅下面,林秀才慷慨疾呼地大聲喊道:“要求縣官重審,找出真正凶手,無辜者放歸… … 。”

這下子可把縣官急的團團轉,面對這樣的民憤,要是不聞不問那就是失職,爲了平息,決定最一次升堂,來一個公開審案,還是師爺說的好啊,要是老爺藉着這一個案子,能審出個“意外”出來,那就是政績,要把被動轉爲主動,要把不利變成有利。

目前最緊張的就是做了虧心事的劉明義和關銘二人了,想不到隨着時間的推移,情況越來越不受控制,特別是關銘準備跑路了,當夜就備好了一隻小船,逃往八坼,不想船剛出進入長白漾碰到了劉明義的船,此二人真實不約而同啊,最後商量着一起逃,二船合一船,可是在夜間湖面起霧了,看不清湖面情況只覺得船頭一震,撞上了前面停泊的一艘大船,劉明義和關銘的船小,立馬就翻了,那艘大船上的船伕也驚醒了,紛紛打着火把油燈出來查看,好在劉明義和關銘從小生活在水邊,都會水不被淹死,在大船上的人手忙腳亂子下,救起了二人。

正當二人溼漉漉地爬上大船後,只見此船桅杆上揚起的一杆大旗,上寫着平安伯三字。

這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但凡是做了虧心事的人,暗暗叫苦,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卻一頭撞進了一艘官船,內心發虛,畢竟是人家施救,也不搭話說聲謝謝,逃也似地趕緊上岸,剛踏上船上跳板,只聽見身後有人喊道:“兩位請等一下,有話相問。”兩人一聽嚇的拼命奔逃起來,開玩笑,在這大半夜的,必定會露出馬腳,劉明義和關銘也是長期在船上生活過的,動作那叫一個快,嗖嗖地竄上了岸,正當二人如失重負時,卻站在原地不動了,因爲這塊陸地是湖中的一個小孤島,上面只是幾棵樹。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