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

一鋤頭下去,就把地裡的二顆紅薯給一分爲二了,章子俊連忙說道:“陛下,挖紅薯得在邊上慢慢挖,最後一扒拉就不會挖碎了。”

現在的朱見深童心大發,按着指點,最後一拔拉果然又翻出了四顆。自有內官連忙把翻出的紅薯拿了出來,就這樣朱見深連挖了好幾顆才感覺累了,扔下鋤頭道:“快快挖,讓朕看看,這地下有多少紅薯。”

其實早就有許多大臣跟着在挖了,特別是戶部官員,那叫一個激動,有些人沒有工具,直接用手扒拉了,不一會只見地頭上的紅薯越來越多,章子俊早就準備好了大竹筐,在衆多官員的幫助下,全部擡到了院中,而現在院中戶部官員正在過秤,來來來擡穩了,一百六十斤,下一筐,一百五十六斤,再下一筐,一百四十三斤… … 。

最後,有戶部官員報給朱見深道:“陛下,總共合計一千四百零五斤,合九石三鬥整。”

這一報出數目,全部人都震驚了,這還是隻有不到一畝的地,就收了九石三鬥,妥妥地超千斤了。

最激動的莫過於彭時了,連朱見深也被感染了,直說了三個好。目前在場的所有朝臣都知道,這將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大明從此不會捱餓了,許多朝中老臣有些人哭了起來。

章子俊一撇嘴,心想古人動不動就哭,激動了哭,發怒了也哭,戶部主事王鑲出列說道:“陛下,有了此物,這是大明之福,臣推舉大力推廣種植。”隨即一大幫人隨聲附和道:“臣附議。”

章子俊站在一邊冷笑,心想瑪德,這就成了大明之福了,沒一點老子什麼事。這過河拆橋的本事真高,一個時辰前,有些朝臣還在說着風涼話,想看章子俊今天怎麼收場,現在好了結果出來了,來搶功了。

只見朱見深又在哼哼唧唧犯口吃了,章子俊微笑着道:“各位,各位臣工就不想嚐嚐此紅薯,還有玉米、土豆的味道?”

立馬有人應和道:“是啊,章侍讀說的對,先嚐嘗味道如何。”

這步驟也是章子俊早就安排好的,隨着章子俊一聲喊叫,翠花上菜嘍,只見陳師母領着四美人,雅琴,荷香,雪柳、馨兒各人手中託着一大盤,章子俊指着雅琴盤中道:“陛下請看,這就是玉米,現在已經煮熟,此玉米中間有一個棒心不能食,只吃外面的米粒即可,內官從盤中取出一個玉米,一邊聽着章子俊的解釋吃法,章子俊接着說道:‘玉米的吃法很多樣,可是像現在這樣整根水煮啃着吃,不過最好是把玉米粒剝下來,磨成面,做成餅或是做成饅頭,可篜、可烤、可烙、可煮,最重要是可當主食。

朱見深看着色澤金黃的玉米很是誘人,沒等章子俊說完,就在一邊啃了起來,章子俊也不管,直接讓雅琴把餘下玉米切成小段,分食給衆多大臣們,可是不夠分的,餘下的人只能看着別人吃。可也有人咬一口後,傳給別人的,這些章子俊只當沒看見。

沒等玉米嚐出什麼味,章子俊指着荷香道:”此盤中是土豆,這是土豆切成了絲,加入醋跟辣椒一起爆炒,叫酸辣土豆絲,陛下嚐嚐。”

一邊又接着說道:“土豆可以用作菜餚,也能作爲主食,可油炸、可炭烤,吃着特別香。”

剛說完,只見朱見深一口玉米,一口土豆絲吃的呲牙咧嘴狀,嘴裡含糊地道:“嗯,好吃,好吃的很啊。”

章子俊心想,爆炒出來的能不好吃嗎?現在大明要吃爆炒的菜,在京城裡面只有數一數二的大酒樓才能吃到,皇宮裡的御廚也不會天天有,大多全是篜、煮、烤。

這就要說道炒菜在明朝的流行,炒菜發源在南宋時期,到了明朝中後期才慢慢流行起來,而此時正是炒菜將要流行起來卻沒有流行起來的交替時候,一些京城的大飯莊、大酒樓已經在做了,炒菜成爲主流還要等到嘉靖年後,之所以在宋朝之前炒菜沒有普及,史學家認爲跟鐵鍋以及油料有關。

鐵鍋沒有普及,加之供人食用的油料較少。沒有鍋沒有油,純屬乾煸。到了明朝隨着榨油技術提高,鐵鍋得到普及,因此炒菜逐漸成爲風氣。明朝後期,西洋油類源源不斷舶來,因此炒菜更加便捷。總之,真正的開始流行炒菜的時間,其實不過幾百年而已。早些時候人們家裡做飯一般都只有水煮或者火烤兩種方式。因爲這樣烹調成本更低,更適合普通老百姓。

電視劇害人啊,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一衆豪傑或者一對俊男靚女走進飯館,小二哥馬上過來笑着問“客官吃點什麼”,而後將店裡的招牌菜特色菜介紹一番。來吃飯聽完之後,吩咐小二哥,讓廚子做幾個拿手好菜。張口就要炒菜。卻不知在那些年代,根本就沒有炒菜。事實上,古代的烹飪方式主要是蒸煮以及燒烤,有歷史學家說古人是擼串高手,此言非虛,古人的燒烤技術是高超的,一直流行到唐朝。唐朝時,仍保留着吃燒烤的傳統,將其稱之爲“炙”,也就是灼燒、燒烤的意思。

章子俊看着周圍一大幫大明最高等級的人,吃着酸辣土豆絲,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稀里嘩啦,可惜意猶未盡,每人一筷子不夠啊。

章子俊可不管夠不夠接着道:“接下去輪到雪柳了,此乃是紅薯,就是剛從地裡刨出來的,這是烤熟的,每人只能吃半個,這紅薯可以嗮幹磨成粉,可以釀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不過最好能跟粟米搭配一起做成米飯吃。這紅薯藤能餵豬、餵羊、喂牛,全身是寶啊。陛下,來來來,嚐嚐。”

最後指着馨兒道:“給大家倒上一杯,此杯中是臣用紅薯自釀的紅薯酒,來來來,嚐嚐味即可。”

章子俊這一陣騷操作下來,可謂是一氣呵成,中間沒停頓的,最後只見朱見深喝了一口紅薯酒,把邊上服持的內官吐了一臉,這紅薯酒可是蒸餾白酒,沒有四十度,也有五十度,朱見深可從來沒有喝過這麼烈的酒,宮中喝的全是甜米酒,這一口下去,直接火燒火燎,還當是毒酒,嚇的小臉煞白。

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序章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序章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