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

弄好了茅廁,接下去就改建廚房了,目前的廚房就在二進院的左廂房,整整一大間,邊上是柴房,雖是一整間房,其實裡面搭建了一個大竈臺後,就顯的侷促狹小起來,原因是古人沒有對廚房特別看重,“君子遠庖廚”,這種下廚的活計全是下等人所作,要麼是家婦主持,所以就應生了廚娘。“君子遠庖廚”出處並不是說君子不能下廚,出自:戰國孟子《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爲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意思是君子看到準備被屠宰的禽獸,看它活着,不忍心看到它死,聽到它臨死前的悲鳴,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要遠離廚房! 孟子都說了,作爲君子怎能下廚呢?就怎麼一句話,弄的廚子的職業沒前途。

廚房要弄的整潔,首先是通風,排水,現在的廚房,把洗碗水,洗菜水、刷鍋水全潑在門外地上,弄的一年四季溼漉漉的,如果是夏天蒼蠅蚊蟲滿天飛,這衛生狀態擔憂,原來是有一條陰溝的,直接排出到院牆外,可能是日久,陰溝裡面堵塞嚴重,水就排不出去了,所以請了三個泥瓦匠,把廚房裡面的竈臺拆了重新打造,記得穿越前在老家請人砌過竈臺,一種新型的節能竈,一竈四眼,炒、煮、燉、煨全部在一起搞定。這樣的話,燒火加柴火就不用在廚房,可以在屋外,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廚房內不會有明火,顯的整潔,沒有了煙燻,也不會有亂槽槽的柴,對防火很好,要知道古代的屋子全是木結構。

打水的井口距廚房有十幾米,可以在井邊上放一口大水缸,水缸腰部開一個小圓洞,外面用二根毛竹把裡面的竹節打通,可直接把水缸裡的水引進廚房,廚房裡同樣按一隻水缸接水,就這樣往後廚房內就不會到處灑水,弄的地面上滑滑的。

廚房左面是柴房,右面就弄一間浴室,同樣用毛竹節打通引水到浴室內的水缸,再砌一個竈臺,把水缸裡面的水燒熱即可,燒火還是在屋外,主要是屋內的地面用長條石板鋪,房內四周距牆根砌成排水槽,不管裡面水濺出來,都能流到水溝中排出屋外。

在章子俊看來,這些全是一個設計鋪裝的問題,以前在農村就是這樣乾的,到了明朝許多的東西沒有,只能就地取材,可是在古人看來,可就不得了,三個泥瓦匠被弄的暈頭轉向,也不知道這位東家是想幹什麼?等到一切做好,章子俊首先做的就是洗澡,浴室內一個大木盆子放在屋中間,把水缸內燒熱的水用大勺子舀進浴桶中,好好地享受着來到明朝後的第一個全浴泡澡,就缺一杯紅酒,一支雪茄煙了。哇塞,這纔是要的生活啊。可苦了二寶,又是去井邊打水,倒進水缸,雖然不用提着水桶來回跑,就是這樣也累的夠嗆,這不又跑回來去燒火去了,弄的滿頭大汗。

就是這樣的一些小小改進,在二寶眼裡,少爺的頭腦可不一般吶,在三個泥瓦匠眼中連喊神了,神了,這腦洞開的太大,連連拍大腿,紛紛要求,小的願意在府中幫工。

三個泥瓦匠原本就是一家人,老爺子帶着兩兒子,現在時局不穩,物價飛漲,爲尋口飯吃,不得不做些零雜工,章子俊正缺人手,一聽就咧嘴笑了道:“好說,要真是你們願意,往後就來府上幫工,月錢一兩銀,明日就上工,反正後院的菜園子正需要人手啊,老爺子帶着兩兒子千恩萬謝地走了。

一月每人一兩銀,月錢不高,可爲何他們還是歡天喜地應下,這裡就要說道一下明朝景泰年間,平常百姓家的收入。

據明朝萬曆年間《宛署雜記》中所記載,凡是挨着皇差的用工以油漆工、轎伕、清潔工這三個工種來計算,油漆工三十八工爲二兩八分,轎伕每日爲一錢二分,宮女打掃夫每日爲三分。這樣算出來油漆工一個月三十天記的話就是二兩銀,轎伕每月爲三兩二錢,宮女打掃夫每月爲九錢銀。

如果換成市井用工,油漆工每月一兩八至二兩銀,轎伕二兩五至三兩,清潔工五錢銀,這三個明朝工種很有代表性,大都是在二兩銀左右, 清潔工只有五錢銀是因爲東家提供食宿,逢年過節還有額外賞銀,在這方面就不需要額外支出。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市井幫工不是天天有活可幹,所以收入不穩定,現在章子俊說月銀每月一兩,對一家子人來說就是三兩了,足夠可以養活這一家子老少。

果然後果來了,第二天一大早,除了老爺子帶着兩兒子外,另外一老婆子及一個十一二歲的丫頭上門來了。這老爺子姓杜,聽說太爺爺時曾跟隨明太祖打過仗官居百戶,後然戰死了。

章子俊沒有在明朝這樣的社會生活過,不知道其中的關鍵,一般大戶人家需要幫工,都是臨時聘請,如果是府內長期幫工,需要去官府入碟報備。

明面上是幫工,其實杜老爺子帶着全家來就是要做長期幫工。對內就是傭人,小女可成爲丫鬟,老婆子幫廚,這樣一家老小懶着就能吃飽飯了,對於這一點,章子俊着實犯難,要幫工也不要一大家子啊,這成什麼了,他們是一家人,到時想要弄出點什麼幺蛾子出來,誰人受得了,所以堅決拒絕。

這杜老爺子看着這位只有十六歲的少年,還當真是隻有十六歲,堅決懶着不走了,想用堅持來打動這位小少爺,其實人家都三十歲了。

你趕他們走吧,實不忍心,真不知道這一大家子將去什麼地方安身,不趕他們走吧,看着這位杜老爺子死皮懶臉相就來氣,這大明朝年年有天災,沒天災了就是兵災,城內城外到處是流民,就當是在大明朝做一回自願者了,能安一家是一家吧。 最後杜老爺子獲勝,隨即被分配管菜園子,大兒杜壯會點泥瓦木工活,除了修繕各房門窗啊,做一些桌椅板凳什麼,上個房修個漏雨,很需要。

二兒子杜毛蛋跟老婆子去廚房,小丫頭杜靈就去後院幫工,給章子哲做丫鬟,萬惡的舊社會啊,章子俊也是沒法啊,還有人歡天喜地願意當傭人丫鬟的。

要說此時院裡最開心的就數章二寶,少爺說了,以後他們這一家就是二寶管着,在杜家眼中二寶就是這一家中的管家一樣的地位,古人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 自願自覺排地位等級了。

反正前院都空着,在二寶的指揮中,第一次發號施令讓杜壯騰出兩間偏房出來住,章子俊望着比自己小兩歲的二寶,一聲嘆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來,來,來二寶,去子雅處取二兩銀子出來,給他們一家全部換換新,要從內到外,再買二匹布,讓他們一家自己弄點牀單什麼的,新衣買回來後,先讓這一家子全部去洗澡,進了章家的門,窮點不怕,重要是要整潔乾淨。

吩咐完後,章子俊算是安定下來了,接下去開始讀書,準備半年後的院試。

半月後李勝送來了杜家幫傭的文契,又談起了這一次的會試,將在五日後取士,章子俊說了一大堆喜慶話,給李勝鼓氣,又分析了這一次主考官陳循,坐師主修《春秋》的話,章子俊建議李勝把精力集中到《春秋》上去,又很熱心地擬出好多的考題,這就是在考前押寶,分析考官會出哪方面的題,而在許多擬出的考題中,就有景泰二年辛末科考題在內,章子俊只能幫忙到這裡了,最幫下去就露餡了。

此時,李勝透露了劉升爲何會幫助子俊,自從劉升在城門口聽到章子俊那首詩詞後,屁顛顛地跑到了恩師李賢的府邸,說今天得了一首好詩詞,等恩師知道是章子俊後,就心念一動,想不到山溝溝出人材啊,當時的推斷全被說中,果然京城得保,李賢也在官場上滾打幾年了,一直不上不下,像這樣的人材不能便宜其他人,就吩咐劉升有意拉攏章子俊,目前李賢回顧在章家窯村時跟章子俊的對話後,給代宗上《正本十策》的摺子,不想升官了,震驚之餘,又想起了這個少年的話,《正本十策》勤於聖人之學,聽從規勸,戒除聲色等嗜好,斷絕玩好,舉動謹慎,崇尚節儉,敬畏天命,勉勵近臣,振作士風,團結民心。這裡面也有當初那小子的話,現在的李賢可是兵部右侍郎,轉調爲戶部右侍郎。妥妥的穿緋袍了,正五品官職。

在章子俊弄清楚了原委後一想也正常,李賢欠了自己一大人情,這個人情李賢想要還,自己不上門只能通過劉升,難怪那麼熱心爲自己作保,難怪會邀請詩會,難怪會按排在這麼好的位置,難怪劉勝會幫着租房子,而且是一個大院子,想到這裡,章子俊問道:“這院子是不是李賢李大人的?”

李勝起先還不認,子俊把認識李賢的過程說了遍後,最後不得不認道:“李大人要求保密奈何。”

哇靠!還當自己真有王八之氣,這一路走來很順當,原來有大官罩着。

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序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
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序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