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偶遇

明朝作爲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其“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也讓人稱讚它爲歷史上最“剛”的王朝。

然而就是這個讓人驕傲的王朝卻出了很多奇葩皇帝,如蟋蟀天子朱瞻基(明宣宗)、姐弟戀愛好者朱見深(明憲宗)、荒唐天子朱厚照(明武宗)、罷工皇帝朱厚璁(明世宗)和朱翊鈞(明神宗)、木匠皇帝朱由校(明熹宗),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明君,蟋蟀天子朱瞻基就是帶領明朝走向巔峰的盛世君主。但還有一個皇帝在史書中評價很高,可現實中卻被認爲是昏君的人,他就是明憲宗朱見深。

歷朝歷代都有爲前朝修史的傳統,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史》其實是清朝修撰的,那麼難免就有抹黑明朝的片段在其中。

可此時的朱見深很苦逼,一個被叔叔景泰帝廢黜的“太子”,後又立了朱見濟爲太子,本來朱見深已經心灰意懶,不想朱見濟短命,代宗絕嗣,太子之位懸而不決。 目前朝堂上已經分成好幾撥,先是南北地域之爭,朝堂上南方人一派,北方人一派,相互間動作不小,對於一個從沒去過南方的北方人來說,總會有一些帶點偏見的疑問,南方人是不是都婆婆媽媽小心眼啊?聽說買菜都是一根兩根的買?什麼菜都放糖可怎麼吃?買肉還能買二兩的,還能讓老闆切成肉絲。

同樣,沒去過北方的南方人也默默心想,北方人嗓門都很大啊?瞅一眼是不是搞不好要被打?生吃的大蔥刺身也太刺激了吧?

不管是豆腐花和糉子的“鹹甜之爭”,還是買菜“買一頓”和“買一噸”,南北之爭似乎是個永恆的話題,這種地域上的操作,在五百年後也能爲話題,“大家好啊,俺是山東的,不管俺開什麼車,大家都以爲俺會開挖掘機。哎呀,大家好啊,我是大理的,他們都亦爲我會“六脈神劍”。大家好啊,我是山西的,他們都說我是煤老闆。還有的更絕,大家好啊,我來自內蒙古,他們都以爲我住在蒙古包裡。”

就這樣兩邊都有對方看不懂的操作。這些早就在明朝景泰年間爭論不休了,從遷都北京後,越演越烈,直到南北科舉分開,變成南榜和北榜,五百年後的這些爭論就是小兒科。

想想朝堂上有了南北之爭的結果,就是南方官員抱成一團,北方官員自然成一團,暗中你一腳我一腳對立上了,可如今是 太子之位懸而不決,需要景泰帝重新立太子,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被廢黜朱見深,由於謙帶頭,上書恢復太上皇的兒子朱見深爲太子,結果被景泰帝給罵了出來。

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可是底下各官員的決鬥如火如荼,除了地域外,還有擁立英宗的,對於現在的代宗景帝來說,不是正統,是竊取了皇位,接下去就是站隊的問題了,這裡面又包括了同年、坐師、老師、親戚、親家等等自成各種小圈子,表面上風平浪靜,如實已到了爆發邊緣。

此時的朱見深只有十二歲,現改封沂王,在後宮憋悶出來透透氣,在朱見深眼裡,當不當太子無所謂,每日只會玩樂遊戲。就因爲有這樣的舉動,才蒙伯父開恩,不加提防以傷害, 照舊過着優裕的生活,衣食無愁。

在一幫宮女嚒嚒及幾位守衛的簇擁下,也來到了白雲觀賞菊,朱見深雖被廢,好歹還是一位親王,所以在道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後院雲集園觀菊,正當章子俊在念“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時,正好也被朱見深聽見,就獨自湊上前來。

這裡有吃有喝,人還熱鬧,小孩子家家就愛湊熱鬧,連皇家的朱見深也不例外,姚穎害羞而出,朱見深湊熱鬧而來,自顧自地看起了詩句,一首託物寄興的詩,沒有什麼艱澀的意象,很清新淡雅,並且淺近直白。

借菊花以自比,在詩詞中屬於香草美人筆法。先描寫故園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開得並不張揚,而是淡淡的幽然的開放,而且開得那麼突然,所以頷聯寫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後從天空墜落一般。寫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質,不鋪排張揚,但是卻內涵豐沛,在單淡然中凸現其品質。

後兩句是託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頸聯寫到多少淪落天涯的文人騷客,當然也包括自己被廢黜的“太子”在內吧,尾聯寫盡借籬落看秋風,籬落是指籬笆,記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詩中提到籬落,“日長籬落無人問”。淪落天涯的所有人從這籬笆裡面的開放的秋菊中看盡了濃濃衰颯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高潔的象徵,自此借菊花表現自己的高潔品格。

朱見深雖只有十二歲,也是師出大儒名家教誨,在做“太子”時一幫太師、太傅、太保的輪番轟擊下,學業決非一般人可比,首先對詩詞好壞還能看懂的,對這首詩表示很喜歡,擡頭說道:“能否把首詩及墨寶送與在下?哦,不是白送,願意付銀錢。”

姚惟善在一邊微微笑,不說話,這是大儒的修養功,姚璽到底是年輕,這是誰啊,突然竄出來一個小毛孩,觀着衣着光鮮,一看就知道是誰家的富貴公子出來搗亂,也不好發作,就拿手中的摺扇按住墨稿道:“不明不白就想要這幅字面,是不是有些唐突。”

朱見深一愣,纔回過味來道:“唉呀,是小生莽撞了。”在一旁的章子俊接口道:“這位小哥,如是喜歡隨便拿去便是。”

章子俊的想法就是求個平安,這些衣冠華麗之人不定又是哪位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之後,今天是來定帖定婚的,區區一幅字面不用較真。

不想朱見深剛拿起來,又放下了,直搖頭道:“不妥,不妥,詩好字好,可惜不完整,沒有落款啊。”

可把姚璽氣樂了,“唉呀,這小子還知道要落款成幅。”章子俊也不搭話,在姚璽肩上輕輕一拍,直接過去提筆落款,古代字畫落款是有講究的,單款亦稱〔下款〕,是作者自題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須題款,一示禮貌,一示對作品負責。短款:即簡單簽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一字款: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只籤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叄字款: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多爲姓名叄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則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叄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書〕。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叄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叄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

長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許多文字,一求變化,二求作品均衡,叄可補空位,四可寫出作者感情。加作者齋軒號者,加作者地名者 。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加作者字或別號者 ,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別號衆多。加作者官名者 。

古人在題款時亦會加上官銜,以唐人寫碑最爲常見,如: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書〕。

雙款:是單款之外再加上這幅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職位,敬詞等文字。受者名號: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爲尊敬,如無字號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受者官銜,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

章子俊的落款就是雙款,就要寫上受者名號稱謂,隨即問道:“不知這位小哥稱謂?”

朱見深隨即說道:“小生見濡。”章子俊一聽也就寫了起來,最後印章,可是章子俊沒帶,直瞅着姚穎不說話,姚璽一看秒懂,直接跟姚穎要來的印章,哈口氣直接蓋上。

此落款有些不倫不類,先是乾子日期,隨後是詩作子俊,姚穎書,最後是相送見濡。

可是一旁的朱見深卻拍手稱好,整個過程姚惟善一言不發,到底是老狐狸啊,章子俊能看出些名堂了,姚惟善早就旁觀者清,也便猜到了此小子的身份了。對於章子俊的做法默然點頭,這個孫女婿可教也。

很明顯朱見深在深宮中住慣了,與人交往不會謙讓,隨手抓取石桌上的點心吃了起來,這是章子俊特意做的老式蛋糕,這種蛋糕章子俊從小就吃,製作很簡單,麪粉中加幾個雞蛋攪拌發酵,慢火烘烤就會膨脹,做成一個一個小圓球狀,吃起來鬆軟可口,這種糕點在景泰年間是沒有的,此時的糕點也有發酵的,如饅頭就是用酒酵發麪的,而章子俊是用乳酸菌來發面,製作乳酸菌主要有一個密封容器,在無氧的狀態下自然繁殖即可,麪粉發酵方法是將做好的麪粉團放在盛面的封閉式容器裡,用其他乾燥的麪粉完全蓋住,麪粉內的乳酸菌就會自然的發酵,做饅頭的時候留一點發酵好的面保存起來,第二次在用的時候就會用第一次留得那一點面作爲酵母,作爲第二次快速發酵麪粉,每次做的時候留一些,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現在章子俊最多的就是礦泉水瓶子,製作這些壓根就沒想着此法目前還沒有推廣。這種生活瑣事在穿越前,在農村老家很平常的事,可是到了五百年前可就新奇了。

明顯用乳酸菌發的面比之目前的酒酵更加膨脹鬆軟,吃起來可口,朱見深一口一個直到一碟吃完,一抹嘴道:“此果很好吃,從沒吃過,見笑,見笑。”說完一邊行禮一邊拿着字面嬉笑而去。

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序章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序章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
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序章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序章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