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

古代女人作爲一種資源,男人都是可以有一個後院的老婆,可見女人的地位了,古人除了金銀還有房屋,田地僕從以外,還有一種,也在私人物品的行列裡面,那就是女人。

哎,章子俊只得含淚收下,被送下山坡後,車伕套上馬車,因爲一輛馬車現在多了二人,加上幾大包的行李,章子俊就被擠了出來,看看,古人就是這樣,說是一女,還另搭上一個婢女,所以馬車裡坐着四女,章子俊想要坐上去也難了,只能跟車伕在外面了。

這輛嚴重超載的馬車,搖搖晃晃走了三個多時辰,總算來到了雉城。

回頭再來說一說昨天,張護衛拼死擋住了一幫太湖強盜的進攻,雖然只有四騎,可是騎兵對步兵,那麼步兵就是找死,太湖強盜儀仗人多,加上道路狹窄,路邊全是樹林,騎兵優勢被削弱許多,雙方打了幾個來回,也只是虛張聲勢,這幫強盜並不想傷害這四個護衛,而張護衛他們也只是驅趕,也不想傷害這些強盜,等到馬車逃走了,張護衛發一聲喊,順着馬車前行方向追去,結果天黑了趕到雉城也沒有看到馬車,只能通知雉城縣令,讓地方官府搜尋,開玩笑,那是平安伯,要是有個長短,張護衛及地方官員全部倒黴。

結果搜尋大半夜也沒找到馬車的蹤跡,把整個雉城鬧的雞飛狗跳。

第二天當章子俊一行悠哉悠哉地趕來時,正是中午時分,那縣令在衙門裡正在寫報告,上報湖州府,就被欣喜若狂的衙役報道:“大人啊,平安伯來了。”

縣令大喜,帶領三班六房,打開大門跪地恭迎,雉城縣令很明白,遇到太湖強盜的麻煩,雖然不成傷及性命,可是平安伯如果被搶的話,後果很嚴重。

雉城距湖州府很近,也就是半日路程,在湖州就能從水路坐船去往杭州,正式進入江南地帶。再從杭州沿富春江逆流而上趕到桐廬還需要五天行程,古代的交通就是這樣苦逼,

這一路上,從湖州開始,章子俊爲了安全接受了地方上的保護,一路上大張旗鼓起來,可謂是彩旗飄飄,舉牌林立,銅鑼開道,威風八面,這樣的官架子起先幾天,還覺得很好玩,隨後就索然無味了,直到抵達桐廬時,就有點厭惡了,無它,這一路行來,每到一縣一府就被當地官員、豪紳、生員不是圍觀就是請吃,說的每一句話在這些人看來就如“聖旨”,在言行上就不能自由了,整天小心謹慎起來,弄不好沒等回京,說不定家也回不去了,所以早就想好了,等拜祭完岳父大人後,還是微服回京。

原本打算要去出身地看看的,看看那個浦江的小山村現在是什麼樣?這一路下來,原本認爲很熟悉的地方,所看到的全是滄海一粟,物是人非,昔日的高速公路影子也看不到,那怕是一條便道也沒有,大多的地方只通水路,根本沒有別路,想想歲月經過五百多年後,現在有沒有這個小山村還不一定,哪些通往重要城鎮的橋樑變成了渡口,雖然從桐廬去往浦江很近,可是真要前行,不知要繞多少路程,翻越多少山凹。

想到這時,還是作罷算了,就讓以前的景象停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吧,如果前去看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那麼連能做夢的回味也沒有了,章子俊是感到害怕,這種害怕就像是在入睡前想着,是不是這一睡下去,就醒不過來了一樣恐怖。

在桐廬姚家,章子俊看到了一座“王家大院”,如果說南京曹衡家的雞籠山莊,讓人咂舌外,那麼章子俊來到這裡說看到的姚家大院只能用驚豔來說了,不是佔地有多大,也不是房舍有多少,而是精緻,首先外牆所有的窗戶門楣全是翩翩如生的磚雕,有人物、花草、鳥蟲,院內樑柱林立,每一根樑柱上面全是精美木雕而成,光大院內的每一扇窗櫺花格都不一樣,特別是每一幢房屋的挑梁木頭上,全是一種動物造型,內房中的鏤空隔斷,更是誇張,整塊名貴木頭鏤雕而成。

不過這一切在章子俊的眼中,不過也是曇花一現罷了,如能保存到五百年後,還是今朝這番模樣的話,就是國寶級了。

最爲姚家的女婿,又是朝廷平安伯,姚家也當成自家人看待,整日要燒香跪拜,還要幫忙照應一些對外官員前來弔唁的接待工作。

現在姚家家主姚惟善已經過世,姚夔也過世了,接下去當家的就是姚璧,現掛職官兵部郎中,廣西思明同知,姚璧雖然是家主,長期不在家,所以這一次實際掌家的還是靠姚璽了,章子俊正在監督從桐廬去往姚家大院道路上的一處牌坊的修建,這個牌坊距正統七年時修建的進士及第坊相隔七丈,新的牌坊是太子少保,榮祿大夫,不管是進士坊還是新的坊,說明家鄉人對姚家姚夔的敬畏和榮耀。這一次由京城來的平安伯親自建坊,更加讓姚家在桐廬的身望如日沖天。

而姚璽很苦逼,在深山竹林深處結廬守墓,大凡像姚夔這種大官死後,爲了盡孝子女起碼要在大墓邊上搭建一個竹棚屋,最少住上三月,謂之結廬盡孝,如是大孝者結廬三年再有六年有之。每天的吃食全部由姚家傭人送進山去,直到三月滿後才能回家。

這個結廬守墓是有出處的,可不是守墓越長越孝,這是遵照孔子死後的做法,孔子死後,衆弟子皆服喪三年,相決而去,獨有端木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孔子墓西的“子貢廬墓處”三間古屋,就是子貢守墓的地點。其間,子貢將南方稀有珍木楷樹,移植孔子墓旁,這就是“子貢手植楷”。

後然文人大儒皆效仿之,姚夔諡號文敏,妥妥地大儒,這是人死後的哀榮,由官方蓋章認定的,既然是大儒了,就要按照禮數,家人結廬墓旁了,雖然沒有三年、六年,三個月也能說得過去了,還要效仿子貢,在墓邊也要植楷,楷樹又稱黃連樹,樹幹疏而不屈,剛直挺拔,自古是尊師重教的象徵,後發展成爲盡孝了。

在姚家大院,章子俊住在原本姚穎的閨房處,看到姚穎從小長大的地方,章子俊很是掛念在京城通州的姚穎了,分別三個多月了,在這裡看到許多姚穎的字畫,讀過的書,思念日盛,對於姚穎在章子俊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來到明朝自己相中的女人,而陳詩蘊雖然給自己生了一個小子,還有公上纓及雅琴都是貪戀美色把持不住的結果,哦,對了現在還有一位張家大小姐在等着,都不是自己主動的。

等牌坊落成,章子俊也就要起程回京了,這一次說什麼也不想讓本地官府開鑼鳴道了,而是偷偷地走,先去拜別結廬守墓姚璽,姚家爲其準備了一艘大船,可沿着富春江去往杭州經運河直達京城,章子俊想着也不錯,一個月將生活在船上,起碼不用走路,受顛簸之苦,重要運河中水路盜賊較少。

幾日後,章子俊自認爲不驚動官府悄悄地回京,不想船行至錢塘縣就被人攔住了,原來是於少保大人之子于冕帶着全家男丁已恭候多時,既然是專爲自己而來,船就在錢塘縣停靠了,順便船工還要採買糧食時蔬。

于冕攔船是爲了表達當初章子俊奏疏爲父親于謙平反,雖然于謙的平反以是瓜熟蒂落,作爲一個穿越者也只是在關鍵時推了一把,撿了個現成,可在旁人看來,于謙的平反就是章子俊起的作用。

於家對這樣一份人情還是懂得回報,聽說平安伯從應天府去往桐廬爲老丈人落葬,就一直讓人關注着,今日正好路過錢塘縣怎麼也不能放過,舉家相邀,一盡地主。這其中也有攀附的意思,所以接待就更加地隆重了。

就這樣在錢塘縣過了三天,江南世家林立,文人大儒衆多,書香傳家,耕讀人家星羅棋佈,章子俊一行家眷被按排在錢塘學府,自然少不了跟這些文人接觸,來自梧桐、嘉興府、杭州府、餘杭、海寧一些文人墨客全來棒場,這些文人來棒場不是衝着章子俊的,有感於謙少保大人的英魂,當地的這些文人還給於謙刻碑,巨大的碑文上刻有于謙的生平及讚美之詞。

章子俊的任務就是爲碑文揭幕。“于謙爲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及時遘艱虞,繕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碑文還不止一塊,還有民間自發營造的于謙忠烈祠,也要讓章子俊開碑,上面更是寫道:“公所至聲績懋異,遺愛不忘。……及己巳之變,軍旅方興,中外論事者,紛然議下兵部,公悉裁之以理,可者行之,否則止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時克詰戎兵,登崇智勇卒之,肅清大憝,迎復乘輿,以安社稷,以固邊圉,此誠不世之功也,歷事三朝,位極人臣。……孤忠峻節,夷險弗逾,可謂難矣,平居好學,手不釋卷,爲文有奇氣,詩詞清麗。……詠詩皆頃刻而就,燴炙人口,尤長於奏疏,至今視以爲準,當政務旁午,章日數十上,累千萬言,揮筆如流,一切皆中事機,人服公明決,卒推爲天下奇才焉。 ”

其實這些碑文早就立好的,今日於家于冕就是等着平安伯的到來,弄這樣一個儀式,也有感於章子俊在朝堂大聲疾呼,於少保無罪,是大明的英雄,這句話,成了于謙平反的基石。

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
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