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

大災之年必定會出幺娥之,在旱情的作用下,這些侵入河套地區的韃靼部落日子也不好過,肯定會下榆林搶奪,所以章子俊準備練軍了,目前兵器廠已經制造出了三百多支燧發火槍,足夠組成一支三百人隊的火槍營。

這大半年來褚茂林總算等到了這種火器,以前只是看看章勇、章越手中的火槍很是眼紅,這一次都裝備了,接下去就是操練,才明白了爲何這幾個月來巡撫大人要求把人員排成三隊了,這就是三段擊,前排射擊,後排準備,最後排裝藥,交替輪換,可做到連綿不絕。

在褚茂林看來,這種有肩託的火槍做工很是精良看上去很金貴的樣子,主要是射程遠,三百步外能有效殺傷,大大地顛覆了以往對火槍的認知,在單兵裝備上,目前是一個羊皮水袋,腰跨左袋是子彈藥,右袋是一枚炸火雷,及一把一尺長的小棱刀,可快裝到槍管上當做短茅使用,平時掛在腰間的刀鞘中,這個設計很巧妙。

一大批車架在改裝,把以往的車架輪轂裝上了滾珠軸承後,拉動更加靈活了,這中“軸承”做工還是很粗糙,裡面的滾珠是圓柱鐵,做的也很大,爲了防止圓柱鐵掉出來,外圈還用鐵皮封裝包裹着,就是這樣簡單粗暴也比目前直接套在一起的轉頭強上百倍。

現在的鐵料只能做成五門炮管,爲了節省鐵的用料,章子俊只能把炮管的厚度減輕,把原來的管壁厚度減到了三公分,在後部發射 藥室處包了一個鐵箍,這樣做的也能把重量減少了不少,長度仍然爲九十公分,可是口徑把六公分增加到了八公分,這樣做雖然射程會近些,如果改裝散彈的的話,殺傷力就會變大,以前造的炮可打出三公里的距離,口徑變大後,只能減半了,換成散彈後射程又近了些,不過總比火槍打的遠,殺傷力是一個面,能打出一公里的話,在目前來說也夠用了。這種輕巧的小炮,裝上輪子後,一匹馬隨便就能拖着跑,在章子俊的設想中,這種小炮要造幾百門,想想如果面對幾千人的韃靼騎兵對陣時,幾百門炮來一個齊射的話會是什麼樣的場景,全身都起雞皮疙瘩了,可惜目前只有五門。

關於炮管的製作法,經過明朝工匠的改進後,跟以往的直接澆鑄有很大的不同,炮管跟火槍管的製作法是一樣的,分成內外二層,全部採用熱熔套管法,結合在一起,因爲有土製木頭“機牀”的最後加工後,炮膛內壁很光滑,炮管外壁也很光滑,看上去更加精良,就是車架全是用硬木製的,車軲轆也是木製的,有點不太協調,顯得炮車粗笨,炮很小的樣子。

不管怎麼樣,裝備雖然少了些,餘下的就用弓箭湊數,只有擲彈營的裝備最全,配置的馬車也最多,因爲這種火彈不太好運輸,每個人身上隨帶的火彈只能四枚,餘下的全要用車裝運,而且一輛馬車上裝運的數量也不多,怕引起相互碰撞起火爆炸。

最後就是大批量地生產彈藥了,特別是火藥,把以往的黑火藥全部重新配方,做成細小的顆粒狀,火藥的原料朝廷兵部可以劃撥,不用花錢去採賣,就是章子俊要的數量有點大。

接下去就相互配合操練了,以往軍隊中突出的是個人勇猛即可,現在要求的是沉穩,相互間的配合,利用集體的力量,不需要個人稱英雄好漢,特別是火槍兵的“三段擊”操練,章子俊跟褚茂林說要反覆地練,直到能閉着眼不出差錯爲止。

這個“三段擊”在操演時分爲三種模式,兵員的兵制沿用明朝的編制,以百戶爲一個單位,所以一個百戶就是一百十一人,下設二個總旗,總旗人數爲五十六人,總旗下面就是小旗官,手下就是十個大頭兵,也就是說十人爲一個小隊,章子俊的要求是一個百戶隊分爲三排,總旗官及小旗官分別約束自己的隊伍,不配火槍,而是一把制式唐刀,這樣的裝備及配置,妥妥地像是小日本鬼子這一套,戰時這些火槍兵就是聽從各自的旗官號令,刀揮出就是射擊,刀指向天空就是裝彈,刀橫在面前就是後退三步,刀指向前面就是前進。一邊還要喊出口令。一個百戶隊中還有一個小旗的督戰隊,配置的是明朝制式刀雁翎刀,督戰隊也叫做憲兵,是一個百戶隊中的佐貳官擔任,直接可以跟褚茂林聯繫,這也是褚茂林管理整個隊伍的觸手,可以制衡百戶官一家獨大,搞小團體,平時管束某些戰兵的雞鳴狗盜,偷奸耍滑,戰時就是針對不聽號令者,貪生怕死者想做逃兵的一律斬首。

古代軍隊裡面的管理簡單粗暴,沒有什麼遠大理想,家國強大之類的愛國主義教育,更沒有談心說教,心靈雞湯,違反了規制輕者鞭打,重者直接殺頭。

明朝的戰衣很有特點,章子俊對戰袍不做改進,目前兵部給軍隊配置的紅色頭巾,身體上是前後兩擋甲衣,行足及麻鞋,腰間繫抱肚,這樣的裝束在西北可行不通,所以改成了棉甲,看上去有點像錦衣衛校衛的裝束,長袍棉甲打鐵釘,這樣做可以全身防護,抵禦流矢飛箭,重量輕,也保暖,腰間抱肚改成腰帶,可掛短刀及火彈,斜跨布袋中一邊是定裝槍彈,一邊是水壺戰糧,戰時後背還有雙肩揹包,一個羊皮睡袋,一件大號棉衣,晚上能當成棉被。而那些將軍服就不管了,沿用此時的對襟甲,護肩甲,頭盔等。

這也是沒法的,主要是這些全是現成了,真想要換裝,章子俊是換不起的,宗旨是火槍兵不影響射擊操作就成,也有一定的防護性,加上傳統的衣着審美要求,如果改動較多,畢竟現階段還是以“冷兵器”作爲主要武器,在沒有火器有明顯優勢的戰場上,對士兵的心理因素尤爲重要。

就是這樣的一些小改改,後勤被服廠大半年只是做了一千多套,真真是全手工縫製。這種縫製的衣帽鞋襪全是分發給兵戶家中的,縫製好後,再上交到被服廠,領取加工費,以往這些兵戶沒有額外的收入,如今可不一樣了,除了自家的田地外,像這樣的活計很多,女子在家賺錢養家比男人在外做工不逞多讓。

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個循環過程,只要有一個牽頭,就會出現一個環境,生出一個賺錢的渠道。以往什麼也沒有,就靠着門前的幾塊黃土地上長出莊稼出來,窮的連衣着也遮不住身體,沒有商業就沒有交換,一切流通停止後,爲了能吃一口,不得不去搶食,而不是去創造財富,每年就指望着朝廷給邊軍那一點糧餉苟活着。

正當平安鎮自行一套慢慢地變的商貿繁榮之時,綏德空降了一大批傳奉官出身的官員,大部全是軍職,千戶官、小旗官等,這些官員主要是通過朝中宦官韋興的路子,也就是說這些人就是宦官韋興的遠房親戚及家族中的人,封一個出身,領取一份糧餉。讓章子俊很是冒火,這些人有些是父子,有些是祖孫,年齡大的六十多歲,最小的才八歲,最可氣的還來了一個憎道官來頭也不小,要在綏德興土木建寺廟。目前在延綏地區寺廟夠多了,越是窮的地方寺廟越興旺,章子俊可不管,你只要有銀子建寺廟就建吧,可這位憎道官是採用興工役,也就是說要徵集苦役。這一下弄得綏德知府郝淵之急了,上報給了巡撫大人定奪,章子俊一看來頭是此人掛着上林丞的招牌,瑪德,一個掌苑中林果蔬菜等,供朝會、祭祀、尚食用兼掌藏冰的辦事人員,出了京城就能一手遮天,弄出怎麼大一個事出來,而地方上的官員還不能反駁,原因是此人的上頭連着李孜省、僧繼曉的路子,到邊關來刨食來了。

這種事情章子俊也管不了,也不能插手只能讓綏德知府郝淵之去背這鍋了,章子俊在回書上寫道:“郝大人啊,這種地方上的小事,地方自行處理,作爲一府之父母,要有判斷是非能力,還要有財力可行,這些全都是郝大人的權力範圍內,如果郝大人做知府的能力有限,本官可以上報朝廷,另派人選爲之。”

郝淵之一看,嚇的最也做聲不得,硬着頭皮在綏德大興工役,這一下可苦了整個綏德的老百姓了。有連夜逃離的,也有舉家避役的,還有投親靠友的,整個綏德弄的怨聲載道,雞飛狗跳。

其實章子俊的意思是讓郝淵之把這個憎道官給頂回去,可結果這位郝知府首先妥協了,爲了能保住頭上烏紗,反而興起了差役,別的地方不好說,目前在綏德要拉勞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這幾年來在章子俊的模式下,凡是做事都是計時計工有償代工的,這突如其然的勞役,把原本起徵的軍籍、匠籍、民籍這些人家,硬是找不出可用的人來,原因無它,軍籍人家的勞力早就去了平安鎮了,匠籍就更牛了,現在很吃香,修鞋的、做衣服的、制硝皮毛的、磚瓦工、木匠、打鐵、連磨豆腐的全去了太平鎮發展了,留在綏德繼續經營全是老弱婦幼,對於民籍哪怕官府貼出文告,挨家挨戶地統計人數,告知家中的壯勞力要服時役,到了時辰硬是沒幾個人,以往官府差役不應者是要座牢或是罰銀的,可現在綏德行不通,這些民戶說道,不是不想來,而是家中實在沒有勞力可差,全去了平安鎮伯爺那邊了,要差役就得去那邊才行。

開玩笑,打死郝淵之也不敢這麼做,苦着臉跟這位上林苑憎道官說道,實在是差不到人了,只能把這裡的道觀廟宇內的道憎、尼姑等差役了,反正這些人閒着被供養,不如讓這些人去建造自己的廟宇。

要大興土木建造廟宇,光有勞力是不行的,就算差了上萬人,還得有各種各樣的材料,特別是木材以及木匠,當前會點木匠手藝的全去了平安鎮,那邊纔是當今延綏地區手藝人最多也最爲集中的地方,剩下的全是一些三腳貓,做個爬犁什麼的,要營造房宇得有大匠才行。

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
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