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她又不眼瞎,難道還看不出來嘛?說道:“本王問的是爲什麼喝醉?平時也不見她有嗜酒的愛好啊。”
滴殤有些冷嘲熱諷的回答道:“昨日王爺大婚,我等屬下自然也是應該不醉不歸的。”
這種冷嘲熱諷她又如何聽不出來?而原因她也清楚了,真傻,難道不知道借酒澆愁愁更愁嘛,或許一場宿醉也就放下了。
看向滴殤,還真是百里決培養出來的人,這心都是向着百里決的,可卻從不曾想過她的難處。
站起身,說道:“若是真的心疼他,就好生伺候着,讓他這麼躺在地上算什麼?”
說完便離開了,這些事情還是等百里決酒醒了在商量吧,反正已經來這裡了,謙住的也不遠,就去商量商量兵器閣的事情吧。
然而來了之後,才發現人根本不在,這個院子又被下了禁令,除謙之外,也就她能進來,這謙不在,還真沒有人發現。
想來,昨日婚宴就不曾見過他了,莫非一個在府中喝酒,一個在府外喝酒去了?一個個的都和她鬧罷工不成。
有些無奈的扶額,還是去找武修吧,這個人總該在了吧?平日也不見他出去。
可這幾日也不見他送五子樓的消息過來,應該是沒什麼緊急消息的,可建立五子樓就是爲了消息靈通,就算不是緊急消息,空暇時間了也是要看的。
如今兩個人都罷工了,只能是去了解了解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了。
來到院落之中,就看到武修熟練的切割着一塊塊肉,而成羣的老鷹就這麼一字排開,等待着食用。
溫惠坐在院落之中,等武修來理她,免得打擾到他給老鷹們喂吃的。
然而等啊等,可這武修就跟沒看到她似得,也罷,她自己去找還不成?
來到書房之中,自顧自的打開暗格,這是她的王府,就算給他們住,這大大小小的暗格她還是清楚的很,重要的東西放在哪裡,她也都清楚,也都能打開。
這裡面堆積着許多的小布條,看來這幾日發生的事情,還真不少。
第一條就是皇上還沒有醒來,被溫淑和柳肖燃帶回京了,溫惠頗爲無奈的搖搖頭,這個暗一和暗二下手也太重了,竟然還醒不來。
不對!暗一和暗二絕對不可能下手重了的,自己的命令是讓他參加不了婚禮,可不是永遠醒不來,沒道理今日還醒不來。
那麼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有人借這個機會不想讓皇上醒來,是誰呢?
看着布條上的另外兩個人名,柳肖燃和溫淑,這兩人在身邊,其他伺候的太監們也不敢下手啊。
究竟是誰呢?楚國攝政王?雖然他昨晚答應了自己會解決掉這麻煩,可這不是他會用的手法,太過卑鄙了些。
楚國攝政王這種戰功赫赫的王爺,不屑用這種手法,他或許會用武力刺殺,卻不會下毒,更何況他沒理由拖延周帝的昏迷時間。
而且要弄何必是延長他昏迷的日期,而不是直接弄死呢?周帝於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腦中忽然想起了一句話:挾天子以令諸侯!
看向布條上的名字,會是柳肖燃嗎?
都城之中有賢妃作爲接應,也有左相留下的黨羽作爲接應,再加上這個柳肖燃也不是什麼善茬,未必就沒這個野心
。
眉頭微蹙,一切憑着猜想而已,她也不是太能夠確定,喚出暗一暗二來,問道:“你們昨日給周帝下的藥,今日藥效就該除了吧?”
兩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可還是回答道:“是,王爺,應該是午夜子時就會失效的。”
那這麼說來,肯定就是有人延長了,擺擺手,說道:“沒事。”
此時吳孝賢還在去殺柳肖燃呢,可這柳肖燃在凌晨就帶着皇上秘密出城了。
這個她倒是不擔心,吳孝賢的武功,無人能敵,她都不是對手,更何況柳肖燃呢。
至於殺不殺的了,於大局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如果柳肖燃真的跑了,還真的敢挾天子,那她不介意來一個清君側。
若他沒跑,被吳孝賢給殺了,一個死人自然造不成什麼危害,她還省下清君側那一套了。
至於吳帝那嘛,他相信楚國攝政王這把刀,會很鋒利,所以吳帝一定會被除掉,又或者就算他不會被除掉,她也不會讓他礙着她什麼事情了。
其他的紙條之中彙報了一些商人的事情,以及傭兵集團的事情,工商部的事情,零零星星的事情,應有盡有。
而值得讓人一笑的是,端木家的事情,端木老爺子已經在她大婚之日,也就是昨日,向世人昭告,端木家將不再製作任何兵器。
看來端木老頭是徹底下定決心了的,不過這肯定會讓一直和端木家合作的秦楚兩國不滿的,要知道這三家可一直都是以兵立國,而兵器就是佔據了國家的百分之五十的稅收。
就是說他們將收上來的一半稅都投資在了兵器上面,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五花在了士兵身上,百分之十五是存入國庫,只有百分之十是用於民生問題的。
所以端木家的昌盛離不開這兩個國家,尤其是秦國,因爲秦國盛產鐵礦,端木家給秦國的價格也會便宜些,兩者之間可謂是合作親密。
這也是天下第一的武器在秦國元帥手中的原因,不過現在已經被溫惠給搶走了。
其實楚國就還好,若不是楚國攝政王當政,應該不會進入戰爭狂國的行列,因爲楚國那片土地不像是秦國,無法自給自足,只能發動戰爭去搶糧食,相反的,楚國是糧食高產的肥沃土地。
所以秦國肯定不會放過端木家,因爲端木家掌管着天下鐵匠,只要端木家說了不做兵器,其他鐵匠也就不會做了。
而且秦國之內絕對不會有像是謙這樣精湛技術的領頭羊,沒有領頭羊,就算聚集了一羣會打鐵的鐵匠,也是製作不出精良的兵器。
這也是端木家一直存在的原因,其他鐵匠的技術比不了,千年積累,基本所有鐵匠和這方面的人才,都是屬於端木家管理了。
溫惠將紙條放起來,無奈嘆口氣,終究是自己引人家走上這條路的,這秦國到時候若是爲難,她還真不能不管。
而另外一張紙條上依舊是關於秦國的事情,大棚已經在秦國搭建起來了,只是靠近她封地這的土地,並沒有到特別冷的土地去。
看來秦帝也是個謹慎的,不敢去冒險到秦國裡面的土地去種,其實若是按照現在流傳出去的方法,確實在秦國靠裡面的土地,是重不出來的,而若是改良一下就可以了。
很顯然她是不可能將改良的辦法告訴秦國的。
而下面一條的內容讓溫惠不禁蹙眉,是周國都城的事情,禁衛軍在皇上不在的這段時間發生了調動,嘴角揚起一抹笑,看來賢妃這個女人,也是挺能折騰的。
也對,在後宮能夠混的風聲水起的,又有幾個是不會折騰的?
在看看另外一張布條,依舊是調動禁衛軍的消息,不過不是秦國,而是楚國,上面寫的很詳細,高總管讓皇上下的旨。
看來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還不只一個,不過都沒有曹操的本事就是了。
這位高總管之前就是伺候皇上的太監,可會諂媚啊,哄的皇上和太后都十分開心,一路爬到了總管的位置。
而楚國的前幾任皇上也都有偏寵太監的愛好,所以楚國是有一個龐大的太監機構,專門給皇上辦事的,和東廠的性質差不多。
然而楚國攝政王他是很看不起這種諂媚惑種的東西,所以一直都和這位高總管不和的,不過楚國攝政王可不會將這類人物當回事。
然而高總管心眼小啊,惹不起攝政王,就一直挑撥這攝政王和皇上還有太后的關係啊,一直記恨攝政王看不起他,面上還假裝諂媚的樣子。
溫惠將布條用內力震碎,不得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啊,楚國也不是什麼太平的地方,不過沒人翻得了楚國攝政王的天就是了。
下一張布條,說的是秦國的事情,一件挺大的事情,謝家叛亂!
這謝老侯爺一直鎮守在楚秦兩國交界的邊疆地帶,可以說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且天高皇帝遠的,不知道他已經蓄積了多少兵力了,之前就是她都不曾注意到這些侯爺之類的人物。
不過這樣,秦國應該是沒時間找端木家的麻煩了,可這也說不定,若是缺兵器了,那還真是迫不及待的去找上端木家了。
不過謝家叛亂是不會成氣候的,反不了朝廷去的,因爲秦帝手下的猛將何其多,這是個將軍權看的比命都重的皇上啊。
秦老元帥先不說,與秦革年齡相仿的元帥就還有兩個,還有出名的十三小將,二十六猛將,這方面的人才要比武家軍都來的厲害。
所以和秦帝動武實屬不明智,不過這謝老侯爺也是被逼急了啊,唯一的女兒死在皇宮裡面,能不討個說法嘛。
而說起謝老侯爺的女兒,也很簡單,皇上 娶幾個妃子穩定朝堂啊,可這妃子卻是在爭寵的路上掛了,這對朝堂的穩定就沒什麼好處了。
溫惠將紙條弄碎,看完這些,總覺得這世界上時時刻刻都發生這爭鬥,國家有國家之間的爭鬥和內鬥,各家族有各家族的爭鬥,江湖幫派的爭鬥就更不用說了。
轉身走出來,武修已經是喂完老鷹了,可是人家又給老鷹洗澡去了,反正就是沒和溫惠說話的打算就是了。
哎……既然人家不想理她,那她也沒必要去理人家,讓人家靜一靜也沒什麼不好的。
溫惠吩咐了紅羅剎,等謙回來了通知她一聲,她也就回自己的書房去了。
在書房之中自然是看各種賬本了,五子樓的盈利一直都挺穩定的,不過是時候在精進一些了,不再是通過客人那來收集一些有用情報了。
而是要培養出更多的探子,將這些探子安插出去,掌握一些情報,而培養探子,勢必就會 有一筆花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