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雙喜(二)

次日我就以冬日天寒爲由,免了所有人的請安。這個人心具冷的時候,或許只有避而不見,纔不會讓人覺得感傷。

程美人死後,蕭琰還是顧念舊情,追諡她爲容貴人。樑小儀也住不回琢璞堂,我便擇了靠近未央宮的清韻閣給她。這裡景緻雖然不及上林苑花紅柳綠,卻離我和蕭琰都不遠,她很是歡喜。

蕭琰對樑小儀似有愧意,十二月份晉她爲芳儀。有時來看我,也就近順道去看看她,我們兩個在旁人眼裡到像是抱團爭寵,其實自陳昭儀的事情之後,我是萬萬信不過任何人的,又怎會與本不相熟的樑芳儀聯手。

冬日最寒冷的時候,蕭琰喜歡膩在未央宮,好像當年最恩愛旖旎的時光又回來了。我穿了一身淡紅色的素錦緞衣,領口袖口用淺黃色的回字花紋錦封邊,清新嫵媚。他看後不覺笑了,道:“朕記得你剛入宮那年也有一套這樣的衣服,朕還給你衣襟上縫了好多白梅花。”

我笑着摸了摸身上的緞子,道:“皇上居然還記得。”

他溫和的看着我,微笑道:“朕怎麼會忘,那時的皇后最美。”

我盈盈坐在他身邊,伸手替他揉揉肩,嗔道:“皇上的意思是如今臣妾變醜了?”

他正在批閱奏摺,聞言竟拿着狼毫筆尖輕輕在我額上點了個紅點,道:“越來越難纏,朕不過隨口說一句罷了,誰的容顏會一成不變呢?”

我笑笑,看了看正給蕭琰奉茶的柔嘉,擠擠眼道:“一眨眼已經六年,臣妾終身有靠,但是柔嘉和柔儀也都不小,皇上是不是該幫臣妾兩個婢女做媒了?”

他聞言擡頭打量打量柔嘉,柔嘉臉色一紅,看着我羞憤道:“娘娘怎麼這麼不正經,奴婢還不想嫁人。”說罷竟一溜煙兒跑得沒影。

蕭琰見狀輕笑一聲,轉頭對我說到:“你的丫頭都被你慣壞了,又偏讓朕指婚。萬一來日在婆家撒潑,朕的清名全被你們主僕毀了。”

我笑着靠在他肩頭,慢慢說到:“那皇上的意思是答應了?”

他伸手攬住我,道:“除夕夜百官都來,到時候你看中誰,朕就把柔嘉和柔儀只給誰。對了,柔嘉和柔儀一下子全放出去,你這裡誰伺候呢?”

我指了指湘簾外的一道倩影,道:“採燕在亡母去後不願嫁人,所以纔來宮裡伺候臣妾。皇上放心,採燕伺候亡母很多年,事事都很得力。”

蕭琰應允,殿中淡淡的沉水香氣讓他全身心放鬆下來。他竟然拿起手頭的摺子給我,我推辭不肯借,他卻說是哥哥上的。我偷偷擡眼看了看方由的方向,果見她身形一晃。心下一嘆,不過是提提哥哥的名字她就這般牽掛,不知這些年不見,心裡到底積壓了多少思念。

哥哥的摺子彙報了各地軍防,其中膠州、濟州、荊州三個方向軍力甚強,值得留意。我記起蕭琰兩個叔父分別是膠東王和濟北王,而他同胞弟弟蕭玓,卻是荊州楚王。

這份軍情着實棘手,各地藩王擁兵自重,對朝廷是個很大的威脅。若是勢力分散朝廷還好控制,但是膠東王和濟北王封地相近,容易結合。楚王獨坐富庶之地,兵馬糧草充足。我眉心一聚,若是他們三人聯手,互爲犄角分散朝廷兵力,是爲大患啊。

我把我的憂慮一說,蕭琰不覺也憂上心頭,道:“當年太*祖皇帝駕崩,匆匆傳位父皇,兩位叔父就很不滿。但是父皇畢竟是嫡長子,承繼大統是理所應當,尚能服衆。如今父皇早逝,朕年紀輕輕就已經登基,他們多有不服。若非有母后的勢力在,這皇位未必能傳到朕手中。”

我曼聲安撫道:“膠東王和濟北王年紀已大,哪裡及得上皇上年富力強。何況皇上即位已經九年,兢兢業業勤政愛民,誰人敢不服。”

他低頭吻了吻我的髮髻,道:“皇后看朕自然是什麼都好的,只是有些時候,朕也力不從心。”

他的力不從心,也讓我覺得憂心。膠東王的野心我一早領教,尤記當年初初入宮,宴飲之上他對我是如何百般刁難。濟北王素來與膠東王同心同德,兩人幾年前回到封地,自此再不入京。山高皇帝遠,有時候明知他們狼子野心,蕭琰也無能爲力。

這或許是他唯一的挫敗感,我有時想,若是有一天戰爭真的爆發,我和他之間又會是怎樣的關係。

似乎是出於懼怕未來,蕭琰很快在哥哥的官職之外,加封他爲正四品忠武將軍,允許單獨建營招兵,訓練軍隊。朝廷一時尚武,武舉更加受到重視。蕭琰曾告訴我,不一定真的動真刀真槍,但凡朝廷做出樣子施以壓力,他們也會掂量掂量。

不戰而屈人之兵,若真能如他所料,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新年初,郭修儀被發現了三個月的身孕,蕭琰大喜過望。因爲郭修儀家族以前統兵,與大齊周邊一些部族都有來往。郭修儀這一有身孕,幾個部族和附屬國都上了賀表,祈求她腹中孩子能爲大齊帶來祥瑞。

蕭琰同我商議,郭氏影響力不小,兼之前些年削了高陽侯的兵權,頗爲過意不去,欲以晉她的位份。我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今時今日不加封,等到她來日生下孩子再封,只怕更是風光無限。

蕭琰的意思一表露,郭伯媛立即推辭。陳玉華入宮六年尚且只是昭儀,她入宮時間尚短,萬不敢居陳玉華之上。蕭琰想起當年封妃之時,郭伯媛也曾以謝之桃資歷更高爲由婉辭。兩下一想深覺郭伯媛謙遜懂進退,更加喜愛。

柔嘉知道後卻撅了撅嘴,道:“郭修儀才封了修儀沒多久,即刻又要晉位,自然是要惶恐。奴婢覺得她不是謙遜,而是怕這事傳入朝堂讓百官議論,所以拉陳昭儀墊背。”

我笑了笑,其實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如今她們自成一黨,郭伯媛自然要用位份來拉攏安撫陳玉華。陳玉華自己也說過,不過是因利而合,若是無利自然也就散了。

然而看着柔嘉撅着嘴的樣子頗可愛,我忍不住笑道:“皇上已經給你指了人家,再過幾個月你就要出嫁。在夫家斷不可這麼任性,一個不高興就噘嘴,都能掛家裡的油瓶了。”

她紅了臉,低着頭訥訥答應。我無聲一嘆,這樣小女兒的嬌羞默默,落英終究沒福氣等到。若是她還活着,該有多好。

鴻熙九年二月,蕭琰命我下旨,加封修儀郭氏爲正二品淑妃,昭儀陳氏爲德妃。另順便晉瓊嬪趙氏爲容華,莊嬪馬氏爲芬儀,小媛吳氏爲嬌嬪,貴人楊氏爲良媛。

趙容華一貫沉默低調,容貌也不出色,但是出身不錯,蕭琰平日也眷顧。馬芬儀與趙容華交好,恩寵差一等卻因趙容華之故常見蕭琰,有幾分恩情。至於吳氏和楊氏,自定嬪鄭氏暴斃之後嚇破了膽,一直安守本分,再不像以前一樣口無遮攔,瞧着也有幾分討喜。其餘妃嬪入宮也有兩年,新鮮不再,蕭琰很少提及。當然,眼下宮中最風光的,自然還是有身孕的郭淑妃。

淑妃有孕後仍然撫育着年幼的恭和公主,但是月份越大就越吃力。蕭琰有心體恤,卻不知該如何是好。經淑妃身邊宮女啓發,蕭琰終於懂了心思將給恭和換位養母。

如今我有兩個兒子,德妃膝下一男一女,再往下數就是趙容華無子。然而蕭琰不放心趙容華,又不願我太過操勞,所以想來想去,竟然把公主交給了德妃。

我聽聞後撲哧一笑,忍着笑意問道:“這真的是淑妃身邊宮女給皇上出的主意?”

方由亦是含笑,點點頭說:“是啊,那宮女說她家叔妃娘娘身子弱,有孕本就辛苦。恭和公主才四個月大,日夜哭鬧影響她家娘娘休息。皇上一聽,立即就急了,一定要把小公主從華音殿挪走。”

我抿嘴笑笑,慢悠悠在棋盤上佈局,道:“月見已經兩歲多,開始聽話懂事。平兒也滿一歲,乳母照顧素來妥帖。所以皇上八成覺得,甩給德妃一個四個月的嬰兒,累不着她。”

“是啊,”方由笑道,“德妃不喜歡小孩子,因爲娘娘當年把三皇子交給她而生出這樣多怨恨。眼下淑妃爲了自己安胎,竟又給了德妃一個孩子,還是個四月大的嬰兒,不知現在德妃心裡滋味如何。”

生子不易,養育長大更不容易,何況是一口氣撫養三個。想到這事我就忍不住發笑,依陳玉華的脾氣必定不會直接告訴淑妃,她只會暗暗忍下這口氣,卻在在心中醞釀怨恨。

我又落了几子,慢慢問方由:“淑妃的宮女亂出主意,那淑妃自個兒是什麼意思?”

雖然德妃撫養三子好笑,但是淑妃身邊一個宮女說話這麼有分量,又讓人不得不認真思量。

方由想了想道:“淑妃沒有阻攔,想來她也是這麼打算的。那宮女是她陪嫁,宮女說的話,就是淑妃說的話。”

我笑了笑,道:“你這樣認爲,大概德妃也是這麼想的。你去傳旨,就說本宮體恤德妃不易,還是把恭和公主交給趙容華撫養吧。”

方由頷首答應,正要出去。我想了一想出聲喚住她,道:“你且等等,還是先讓德妃撫養公主一陣子再說吧。”

方由不解,問道:“娘娘這是何意?”

我指尖夾着一枚棋子,輕輕落在已經漸有規矩的棋盤上,緩緩道:“不讓她吃點苦頭,她怎麼能明白淑妃的自私。你剛剛說起她怨恨我,我纔想起一件事。就算要給她搭把手,我也不能便宜她。淑妃給她的孩子讓她好好養,改日我想辦法把平兒帶走就是了。”

方由淺淺一笑:“是啊,德妃娘娘既然不喜歡三皇子,那娘娘就給三皇子換位養母。恭和公主是淑妃娘娘交給德妃的重任,娘娘的確不宜強出頭。”

棋局已然布好,我伸個懶腰,悠然道:“這都不着急辦,柔嘉和柔儀再過兩個月就出嫁了,好好操辦她們的婚事纔是正經。等她們的事情一完,我再好好想想德妃這事。”

方由頷首:“娘娘放心,一切按照娘娘吩咐,該給她們準備的嫁妝一樣沒落下。再就是禮部前兩日送來了禮單,是兩家給兩位姑娘下的聘,娘娘要不要過目?”

我搖搖頭:“不必了,你再各添一千兩銀子,原封不動送回柔嘉柔儀家中。哦對了,這次禮部負責給她們主婚的是哪位官員?”

方由忖了忖方纔想起來,道:“似乎是近襄侯世子,禮部右侍郎魏瑾。”

我眼前猛地一亮,腦海中憑空浮現出一件寶藍色衫子。

第47章 解釋第102章 頹向第57章 柔惠第121章 宮絛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37章 有孕第121章 宮絛第141章 月下花第15章 身世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47章 湖遠(三)第3章 大婚第145章 湖遠(一)第48章 灰心第109章 守株第93章 傷懷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108章 失信第42章 新人(一)第41章 雀寵(二)第48章 灰心第11章 新妃第34章 落英(一)第145章 湖遠(一)第17章 敏妃第103章 不意第148章 湖遠(四)第51章 反勝第52章 空恨第64章 大雪第13章 眷顧第148章 湖遠(四)第54章 換臉(一)第132章 賜婚(二)第147章 湖遠(三)第159章 貴妃薨第63章 終了第130章 揮刀第85章 二子第8章 仲秋第86章 罪證第73章 瑰嬪第132章 賜婚(二)第95章 大白第14章 喜聞第127章 早夭第79章 爭執(第一更)第53章 豫嬪第31章 夜殤第126章 叔嬸第76章 請安第132章 賜婚(二)第73章 瑰嬪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09章 守株第160章 腰脊傷第53章 豫嬪第70章 驚喜第155章 仇恨雪第22章 新歲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54章 換臉(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2章 頹向第8章 仲秋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73章 瑰嬪第106章 絕情第29章 蛛絲第130章 揮刀第126章 叔嬸第37章 有孕第9章 酒醉第126章 叔嬸第12章 爭寵第133章 荊門亂第28章 殺機(二)第34章 落英(一)第43章 新人(二)第10章 喜歡第18章 封第77章 勤勉第31章 夜殤第21章 傷語第152章 郭妃殤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69章 毀容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161章 身世謎第23章 方由第84章 探春第119章 意外(三)第37章 有孕第17章 敏妃第121章 宮絛第116章 蕭琳第65章 順意第65章 順意第59章 小產(一)
第47章 解釋第102章 頹向第57章 柔惠第121章 宮絛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37章 有孕第121章 宮絛第141章 月下花第15章 身世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47章 湖遠(三)第3章 大婚第145章 湖遠(一)第48章 灰心第109章 守株第93章 傷懷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108章 失信第42章 新人(一)第41章 雀寵(二)第48章 灰心第11章 新妃第34章 落英(一)第145章 湖遠(一)第17章 敏妃第103章 不意第148章 湖遠(四)第51章 反勝第52章 空恨第64章 大雪第13章 眷顧第148章 湖遠(四)第54章 換臉(一)第132章 賜婚(二)第147章 湖遠(三)第159章 貴妃薨第63章 終了第130章 揮刀第85章 二子第8章 仲秋第86章 罪證第73章 瑰嬪第132章 賜婚(二)第95章 大白第14章 喜聞第127章 早夭第79章 爭執(第一更)第53章 豫嬪第31章 夜殤第126章 叔嬸第76章 請安第132章 賜婚(二)第73章 瑰嬪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09章 守株第160章 腰脊傷第53章 豫嬪第70章 驚喜第155章 仇恨雪第22章 新歲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54章 換臉(一)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2章 頹向第8章 仲秋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73章 瑰嬪第106章 絕情第29章 蛛絲第130章 揮刀第126章 叔嬸第37章 有孕第9章 酒醉第126章 叔嬸第12章 爭寵第133章 荊門亂第28章 殺機(二)第34章 落英(一)第43章 新人(二)第10章 喜歡第18章 封第77章 勤勉第31章 夜殤第21章 傷語第152章 郭妃殤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69章 毀容第99章 是南小家女(第二更)第161章 身世謎第23章 方由第84章 探春第119章 意外(三)第37章 有孕第17章 敏妃第121章 宮絛第116章 蕭琳第65章 順意第65章 順意第59章 小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