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由想了想,而後笑道:“所以娘娘這次不去,也是有避嫌之意,可以撇撇乾淨。”
我含笑點頭:“人是賢妃選進來的,若有什麼差池自然合該怪她,本宮犯不着衝到前面替她擋罪。”
如此,方由也便放了心。白日裡我無事,逗弄着日漸長大的昭靖,安心養着四個月的胎,不做他想。
大概酉時時分,蕭琰終於回來了。我含笑起身相迎,笑道:“皇上看起來心情不錯,可是今日見到的幾百位佳麗中有合皇上心意的?”
蕭琰嗔怪一笑,覷了我一眼道:“哪裡有什麼很合心意的?朕見過了阿暄這樣的女子,哪裡還能把她們放在心上?”
我莞爾:“皇上慣會哄臣妾的。”
蕭琰令人傳膳,絮絮對我說到:“這次朕本來只想選一兩個,但是架不住賢妃搬出了太后,只得多選了幾個。”
我聞言好笑起來,一邊替他佈菜一邊笑道:“皇上何必掩飾,您是天子,就算把天下所有的女子都召進宮來又如何?”
蕭琰心情極好,根本不曾嗔怪我,反而一笑:“只怕不等朕選召天下女子入宮,阿暄已經把後宮給拆了。”
我笑而不語,這樣輕鬆愉悅的交談許久沒有,我和他都不介意彼此小小的撒嬌。
大概看了一天又累又餓,他先吃了幾口飯,略墊墊之後才同我細細說起。
他今日統共選了十二名妃嬪,上至王侯世家,下至九品寒門。後宮清冷慣了,一下子涌入十二名花枝招展的玉質閨秀,不知會熱鬧成什麼樣子。
然而太后是永遠覺得不夠的,先帝那朝妃嬪就少,所以子嗣也少。蕭琰已然二十六歲,膝下卻只有兩個孩子,相較於平常人家也略顯單薄。
“今日見到一秀女,殿選時與朕答辯,十分機敏。朕瞧着口才可以與皇后一較高下,所以便留下了她的牌子。”蕭琰對我笑道。
我輕輕笑着,手中的銀匙攪動着玉米穗薏仁粥,道:“臣妾聽昭儀身邊的女官說了,這女孩只有十六歲,卻俏皮可愛聰慧大方,見了皇上也不怕,可謂是人見人愛。”
蕭琰含笑搖頭,覷了我一眼道:“這話聽起來酸溜溜的,不過說起來你剛入宮的時候,也只有十六歲呢。”
我淡然一笑,不論是神情還是語氣,都已不覺染上了成熟和穩重之色,再沒有那份自然脫俗的嬌俏,道:“是啊,一晃已經三年了,臣妾也快二十了。”
蕭琰安撫地拍拍我的手背,攜了一絲絲的憐愛和動容,道:“沒事,無論你年方多少,朕始終比你大七歲,要是傷感歲月,朕也該趕在你前面先替你傷感。”
好久不曾聽到他這樣溫柔的話了,我心底油然而起一陣酥酥麻麻的感覺,像是要融化在他的蜜語甜言當中。剛入宮那一年,他體貼有禮,不曾端着分毫帝王架子,可以紆尊降貴替我撥開重重湘簾。剛入宮那一年,我同他相敬如賓,恩恩愛愛,眼中心上沒有旁人只有彼此。剛入宮那一年,他同我對鏡相視,互許一個白頭偕老的諾言。
“我們一個老翁一個老嫗,誰都不要辜負誰。”
而到了現在,他的威嚴和氣魄鋒利逼人,不容人直視。我們之間一次次的感情裂痕,讓我們一步步地貌合神離,同牀異夢。我們無法再給予彼此最真誠的山盟海誓,各種空洞的承諾充斥在我們之間,勉強維持着依舊相愛的表面。
但是方纔他眼中微微閃過的那抹真情動容,那份割捨不掉的憐惜疼愛,又像是化成了一張網,將我整顆心牢牢扣住。
至少在那一剎那,我還是爲此而深切感動的。
“皇上說了半天,還是沒說到底哪家的小姐,惹得皇上念念不忘。”末了,我淺笑着問道。
蕭琰微一回想,也便如實說到:“是高陽侯郭家的小女兒。”
我聞言怔了一怔,手中握着的纏絲瑪瑙碗“咯噔”一下跌在桌上。蕭琰不禁疑惑,關切問道:“你這是怎麼了?”
我回過神來,喃喃問他:“高陽侯家的小女兒,莫非是——郭伯媛?”
蕭琰含笑點點頭,應道:“不錯,正是這個郭伯媛,她姐姐佳嬪早先入宮。聽聞她去年太后選召京中小姐入宮,她原本也在裡面,最後……”
說到這兒,蕭琰細細回想,也立馬明白過來。
“阿暄……”
當年上林苑初遇郭伯媛,我喜歡她純真可愛的模樣,不忍讓她入宮沾染這烏煙瘴氣,所以特意求了蕭琰放過她。誰知道她當真是入宮的命,兜兜轉轉一年有餘,還是被蕭琰親自選入了皇宮。
我含了一縷笑意,將手中的碗扶正,才笑着告饒:“皇上恕罪,臣妾方纔失態了。不過是個小姐,沒什麼大事,皇上若是真喜歡,選入宮又如何?”
蕭琰隱隱不安,他擱下銀筷,道:“朕一時疏忽了,不曾想到她就是當年你不喜歡的那個女子。這下子旨意已經傳出,只怕再反悔也不成了。”
我笑道:“皇上說哪裡話,臣妾何時說不喜歡郭小姐了?她人很快入宮,若是聽到這樣的傳言豈非會多心,皇上切莫再提了。”
蕭琰面露危難之色,侷促道:“你的意思是……”
我神色漸凜,徐徐說道:“皇上聖旨已下,怎能反悔?何況高陽侯家好歹也是京中望族,若是直接不選也就罷了,選了再廢成什麼樣子?至於郭伯媛,臣妾以前見過她,的確是好女兒。雖然同佳嬪一族,但是脾性大不相同,皇上喜歡也是應該的。”
蕭琰微微蹙眉,道:“你從不肯對朕要求什麼,難得開過一次口,朕還給渾忘了。”
我婉然輕笑:“皇上不必記在心上,這日日操勞國務已經夠辛苦了,怎麼會有心思記這些微末小節,臣妾理解。”
蕭琰這才放下心來,含笑說道:“唬死朕了,朕以爲皇后必定大發脾氣,沒想到皇后竟然變得大度了,不曾跟朕斤斤計較。”
我撐不住笑了,指着蕭琰嗔怪道:“皇上也太小看臣妾了,郭小姐再怎麼說也是個外人,臣妾同皇上是夫妻,夫妻之間怎能爲了一個外人而爭吵計較?”
話說過口,我尤嫌不足,覷着蕭琰埋怨道:“難道皇上覺得臣妾是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麼?”
蕭琰抿着嘴脣,意味不明:“玄。”
當晚等下我同他商議着新入宮妃嬪的位份和封號,別的也就罷了,唯獨對於郭伯媛的位份很難裁定。蕭琰怕我吃味,所以主張給她低位,冊爲常在才人之流,自然也沒有封號。
但我反覆思量,只覺不妥,遂道:“郭伯媛出身甚高,她家祖上的功勞不必提,只說如今她父親的爵位便是。高陽侯封邑極廣,又是先帝器重的老臣,在朝中這麼多年也不曾聽說出過什麼差池。臣妾記得當年昭儀入宮,都不曾有如此顯赫的家世。若非後來陳將軍平定北疆,只怕平阿侯的爵位也難得。郭氏就是年紀稍小,如她早出生幾年同賢妃和昭儀一起入宮,只怕現在的位份也不會次於賢妃。”
此話中肯,蕭琰自然會納入考慮。陳昭儀的家世已經算是豐厚了,但是在郭伯媛面前幾乎不值一提。賢妃家族更是不能與郭家相較,若非沒有當朝太后,孫家也只不過是江南片狹之地的溫裕人家而已。
“你若不介意,便封她一個嬪位吧。只是封嬪,是否需要再擬定一個封號給她?”蕭琰揉着額頭,漸露疲態。
我取了風油,指尖沾了一點按在蕭琰太陽穴上,輕輕替他揉着。
“怕是最低給個嬪位,封號自然也該賜。郭氏出身顯貴,其堂姐郭品盈位在佳嬪,她入宮後姊妹兩個也算是平起平坐。”
蕭琰“嗯”了一聲,道:“郭品盈貌美如花,但稍顯俗氣。郭伯媛氣質脫俗,但是容貌稍稍遜色。朕瞧着佳嬪是朵花,郭伯媛就是一塊美玉,各有各的好。”
我撐不住笑起來,道:“自然了,皇上豔福無邊。”
蕭琰輕輕捏捏我的臉頰,微笑道:“莫要吃醋,她們兩個縱使各有千秋,卻美玉微瑕。不及你,樣樣都是最好的。”
我淡然而笑,世間哪裡有樣樣都是最好的人呢。相較於貌美脫俗的郭氏雙姝,我的年齡就已經不佔優勢了。
其餘的十一名新晉宮嬪,各自按照父親的官職按例賜了封號。空置的從五品小儀小媛和良媛俱是有人填補,正六品貴人也封了兩個,餘下的不過是才人、常在和選侍,無足道哉。
秋意漸盛,卷卷而來的秋風攜走了今年最後的花紅柳綠,但源源不斷的年輕面孔化作鮮花,頂替了上林苑消逝的花團錦簇。新人入宮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後宮宮苑也都打掃妥當,只等着迎這些新人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