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公主嫁

哥哥的話音剛落,就見方由出現在長廊。我和哥哥站起身來迎上去,我問:“貴妃都和你說什麼了?”

方由清淡一笑,臉上看不出喜怒,只說:“不過隨便絮絮,沒聊什麼要緊的。”默了片刻,她又加上一句,“貴妃身體不好,娘娘照顧她辛苦了。”

方由做採燕時與陳玉華也相熟,可這兩年遇到了諸多變故,她們的身份也都不同。我起先是擔心陳玉華心高氣傲,會被方由做王妃刺激到。但看方由還算平靜,便不再多問。

天色漸晚,哥哥和方由告辭,我親自送他們到未央宮門口,回來的路上瞧見陳玉華所居的長亭殿,便挪步走了進去。

屋中晦暗,陰陰沉沉。我藉着開門的亮光才瞧見陳玉華側臥在湘妃榻上小憩,花鏡拿了薄荷腦油,輕輕地給她揉着太陽穴。

失明的人耳朵都極靈便,我將將進門陳玉華便問道:“皇后,是你來了麼?”

我應了一聲,走到她身邊挨着坐下,問道:“你怎麼知道是我?”

她嘴角淡淡一勾,露出淡然的笑意:“聽腳步聲聽出來的,除了皇后娘娘,誰身後會跟着那麼多人呢?”

我瞧她屋子裡除了花鏡沒有別人,便知道她不喜人多,遂讓所有人都退下,又對花鏡道:“今日本宮讓人做了山楂馬蹄糕和棗泥山藥糕,酸酸甜甜的大概貴妃愛吃,你去廚房拿些過來吧。”

花鏡笑道:“方纔娘娘還說覺得苦,這下正好吃些糕點壓一壓。”

花鏡性子活潑,很像從前的陳玉華。我見她歡歡喜喜地出去,不免更加憐惜如今消沉的陳玉華。

“嘴裡苦些糕點就壓住,”我凝神道,“可是心裡苦,吃再多甜點也沒有。”

陳玉華聞言,伸手摸索着向我伸來。我握住她的手,才發現她如今消瘦到何等地步。

我記得入宮第二年她穿過一身桃紅色的衣裙,鮮豔明媚紅潤豐腴,蕭琰看了都忍不住大加讚賞。可如今雙手的觸感,竟不是一句硌手可以形容的。

曾幾何時,她也是年方二八的曼妙佳人。

“其實我倒不苦,暄化王和王妃彼此真心,我聽着他們的消息,心裡只覺甜。”她輕輕開口,然後雙眉一蹙,“只是我心裡總有個疑問,這麼多年一直沒敢問出口。方纔請王妃過來,便是爲此。”

我溫和道:“你有何問題不妨問我,咱們之間沒有什麼好避諱的。”

她聽了這話,掙扎着坐起。我拿了軟枕墊在她背後,道:“到底是什麼要緊話,你只管問我便是。”

陳玉華沉了口氣,輕輕開口道:“當年在邊關父親向他提親,可是他想都未想便斷然拒絕。父親雖然氣盛,但仔細一想認爲他平日穩重,若非另有緣故,絕不可能拒絕的如此生硬。於是他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得知定國公府大公子與方家小姐曾經議過親……”

我聞言不覺驚駭,神色已然大變。只是陳玉華看不見,否則她不必問下去也什麼都明白了。

“方家和周家世代交好,對這門親事也一直默認,只等方小姐選秀落選便可提親。可是就這麼不湊巧,方家小姐偏生沒能落選。宮裡人接方小姐入宮的那一天,周公子辭別父母,上書請求去邊關歷練。”她幽幽開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如看不見的小手緊緊扼住我的咽喉。

我強作鎮定,道:“我哥哥和方小姐確實自幼認識,也算青梅竹馬。然而方家小姐入宮不久先帝駕崩,她作爲陪葬已經不在人世了。”

屋子裡本就陰沉,陳玉華又戴着眼罩看不見眼睛。溫溫一笑間,竟有了幾分鬼魅之氣。

她吐氣幽蘭,笑得令人心驚:“是麼?”

我冷汗涔涔:“你懷疑什麼?”

她道:“本也未曾懷疑什麼,可是自你讓採燕認了世昌伯爲父之後,我才突然覺得不對。假使當年周公子真的同方家小姐有什麼,如今王妃做了方家義女,方家難道不會心有芥蒂麼?再者你在暄化時曾告訴我,採燕和周公子也是青梅竹馬。我不信周公子那樣的人,會同時和兩個女子糾纏不清。”

我眉心驟蹙,心底一陣翻騰。許是察覺了我的緊張,陳玉華凝聲問我:“皇后,我說的對也不對?”

我道:“對不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讓採燕認世昌侯爲義父,的確不妥。”

她聞言苦笑一聲:“你做的沒什麼不妥,這事過去快十六年了,除了我誰還記得呢?何況我是同時知道方家小姐和採燕與周公子都有情誼才猜出的真相,你對外只說採燕和周公子是在涼河日久生情,誰又能想的明白?你和她姐妹情深,她隱姓埋名那麼久,有機會你當然要她認祖歸宗。”

她已然認定,我再多費脣舌也沒有用了,索性道:“採燕身份這事關係到周府和方府兩戶人家,牽連甚廣,還望你……”

我未及說完,她忽然撲過來一手摸索着捂住我的嘴,一手指着一個窗戶,壓低聲音道:“窗戶外面有人!”

我一怔,連忙順着她手指的方向過去,猛地推開窗扇。

窗外空空蕩蕩,並無一人。

鬆了口氣,我復又回去溫聲道:“沒人,你恐怕是聽錯了吧。”

陳玉華一怔,道:“自失明以來我耳朵甚好,應當不會聽錯。”

我心底陣陣不安,只說:“可也確實無人。”

她鬆鬆一笑,說:“無人更好。”她衝我招招手,鄭重承諾道,“皇后,你放心。”

我稍微鬆了一口氣,忽然看到牆根底下閃過一個人影。我當即喝道:“誰!”

那原本是個小宮女,聽到我暴喝嚇得直哆嗦,撲通一聲跪下道:“皇后娘娘恕罪,奴婢是綠綺堂的宮女,來此通報皇后娘娘李婉儀要生了。”

我算算日子,太后去世那段時間李輕菡發現身孕,到了如今的確也該生了,便道:“本宮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那小宮女答應下,連忙就跑了。陳玉華若有所思,道:“她的腳步聲有些熟悉,方纔的人彷彿就是她。”

我眼神驟冷。

李婉儀陣痛數個時辰後,平安誕下了一個小皇子。蕭琰大喜,重賞了綠綺堂上下,當即晉封李輕菡爲容華。

我依照蕭琰的意思,命尚宮局置辦了賞賜送去綠綺堂。綠綺堂從上到下,人人一支玉髓八寶簪,一支紅瑪瑙玉鐲,另有賞銀分發下去。過了兩日,李容華的一個宮女在梳妝時不甚絆倒,手中的玉髓八寶簪恰好穿胸而過。

李容華爲此向蕭琰哭訴,說我有意謀殺她的宮女。蕭琰聽後只覺得是巧合罷了,又覺得那宮女晦氣,所以到底也沒怎樣,反倒責怪李容華誣陷皇后。

此事不了了之,時候我才聽說那宮女是李容華唯一的陪嫁,打小就伺候她。出於憐惜,我賞了那宮女一百兩埋葬銀子,又恩准屍首迴歸本家。如此,李容華到底不能再說什麼了。

未及出月,蕭琰賜“昭宇”之名給皇七子,取博大寬仁、器宇軒昂之意。皇七子百日時,雖然不能大擺筵席以免衝撞太后,但到底辦了一小小家宴。宴席之上皇七子玲瓏可愛,蕭琰又見自那宮女去世後李容華一直鬱鬱寡歡,便格外恩賞加封她爲婕妤。

兩年時間,李輕菡誕下皇子,從區區嬪位爬到了從三品婕妤。我飲了一口酒,冷冷想着不及皇七子滿週歲,她必然可以封妃。

盛夏已至,陳玉華的身體開始衰弱下去。我日日清御醫過來診脈,御醫只說貴妃心有鬱結,肝火旺盛,夏日裡又炎熱,故而身體時好時壞。開了許多藥方,陳玉華吃了也不怎麼見效,倒是更加沉痾。

秋日裡她身體漸好,我終於鬆了一口氣。重陽節時大遼突然來了使臣,送上了大量豐厚的貢禮。蕭琰因上次之故對異國貢禮格外敏感,詢問之後才發現原來大遼是來和親的。

“和親?”我訝然。

蕭琰含笑頷首,道:“大遼鷹王即位數載,一直沒有立皇后。他這次遣使來我大齊,便是想要迎娶我大齊公主爲後。”

我沉思不解:“如今大遼對大齊已無威脅,又不曾兵戎相見,我們沒有和親的必要。”

蕭琰沉吟片刻,道:“此番和親並非你想的那樣,大遼是真心實意想要迎娶大齊公主。國書上的言辭甚是客氣,可見大遼皇帝的誠意。”

我凝眉:“即便如此,宮中最大的公主還不到十歲,怎麼能和親?”

蕭琰笑吟吟道:“大遼皇帝明面上是要迎娶大齊公主,可是他亦曉得宮中並無適齡公主,故而讓使者告知朕,他其實只想求娶一宮女,封做公主即可。”

我心底一涼:“莫非是春雨?”

蕭琰一怔:“你如何知道的?大遼使者說他們皇帝要娶的,就是皇后身邊的女官春雨。”

我斷然拒絕:“此事不可,大遼皇帝臣妾在暄化見過,爲人輕浮且喜怒無常,臣妾豈能把自己貼身的宮女嫁給他?”

蕭琰不意我見過遼帝,卻也暫未追問,只道:“大遼此番誠意十足,況且只要求宮女爲後,朕怎能不答應。再說古往今來和親的女子,哪個是金枝玉葉,不都是宮女或者貴戚之女麼?”

我堅定地搖首,道:“大遼既然是來求親的,那麼允不允是大齊的事。皇上若真的想與遼國和親,大可挑別的宮女或宗室之女,臣妾的春雨可是萬萬不能給的。”

蕭琰見我說的篤定,不覺變了臉色冷冷道:“皇后,你要分得清輕重。朕知道春雨是你的心腹你捨不得,可是大遼皇帝尚武,軍隊兵強馬壯。大齊國內剛剛安定下來,你難道想要再度挑起戰端麼?”

“皇上此言臣妾萬萬不敢當,臣妾不是郭氏,豈能挑起家國大亂。只是春雨曾經救過臣妾、靖兒、易兒和華兒的命,臣妾不止視她爲貼身女官,更待她如救命恩人。即使要和親,也要她自己願意,她若不願意,臣妾不會勉強她。”我朗聲道。

蕭琰聽了這話,神色稍微和緩,道:“你既這樣說,就把她叫來問問。”

春雨跪着靜靜聽完了蕭琰的話,兩頰緋紅。蕭琰和顏悅色道:“你不必害羞,女兒家早晚都要出嫁,只說你的心意便是。”

春雨看向我,我目視與她輕輕搖首。她咬着下脣輕輕道:“奴婢一切聽皇后娘娘的。”

蕭琰一聽這話便急了:“你自己的婚姻大事,當然要自己做主,朕和皇后都依你。”

春雨聞言,大有要拒絕之色。蕭琰見不好,忙道:“這是一輩子的事,你要想清楚。你留在皇后身邊,來日至多不過爲尋常官宦正室,哪裡有做一國皇后來的風光?”

春雨當即跪下,頓首正色道:“奴婢並非貪求名位富貴之人,這輩子原也打算一直侍奉娘娘。當日在暄化奴婢與大遼皇帝有過一面之緣,他也曾說過要娶奴婢爲妻之言。可這麼久奴婢只不過當做戲言,未曾放在心上。”

“你既這樣說,那便是要拒婚了。”蕭琰冷冷道。

我起身福了一福,道:“皇上,遼帝若真心求娶春雨爲後,必然也不願意勉強她。我們若是強迫春雨嫁過去,來日他們夫妻之間相處不愉,終究於兩國邦交無益。”

蕭琰臉色鐵青,卻也無可奈何,道:“也罷,朕會再與遼使商談。不過朕醜話說在前頭,如果遼使不肯退步,皇后還是爲春雨早些打算吧。”

我正欲駁回,卻聽春雨大聲道:“皇上的意思是,不管奴婢願不願意,總歸是要和親了?”

蕭琰不語,然而眼神卻無比堅定。

春雨見狀再度頓首,道:“既然如此,奴婢願意和親大遼。”

我大驚失色:“春雨!”

不同於我的大驚,蕭琰大喜過望,驚喜問道:“你此話可當真?”

春雨道:“自然當真,不過皇上要答允奴婢一件事,奴婢才肯。”

別說一件事了,即便春雨提出十件事,只怕蕭琰也會答應。果然我見蕭琰想也未想,坐在椅子上的身體向前湊,道:“你快快說來。”

春雨肅容道:“奴婢自幼孤苦,入宮之後更是命若浮萍,但是皇后娘娘將奴婢調到身邊來服侍,奴婢的日子這纔好過一點。這般大恩對娘娘來說不過舉手之勞,然而奴婢一直銘感於心,發誓要照顧娘娘一輩子。奴婢一己之身不值憐惜,在哪裡都會牽掛皇后娘娘。可惜後宮風波迭起,奴婢常常見皇后被奸小陷害。如果一朝和親遠嫁他國,不能日夜服侍娘娘,必然時時牽掛。”

蕭琰目光逐漸幽深,輕輕道:“你的意思是?”

“奴婢不敢要求什麼,只求皇上善待娘娘。來日再有奸小陷害,還請皇上萬萬要相信娘娘纔是。”春雨鄭重說道。

蕭琰深深望我:“從前的確讓皇后吃了很多苦,今後不會了。”

春雨叩首:“如此奴婢也能放心,也請皇上放心。春雨在一日,便會拼盡全力使大遼和大齊結好一日,不致戰端禍亂。”

蕭琰親自把春雨扶了起來,道:“你待皇后這樣忠心,自然也會忠心於大齊,朕相信你會說到做到。”

春雨霍然再度跪下,一字一句生硬道:“奴婢小小女子沒有那麼大的情懷,此心只忠於皇后娘娘而已。”

這話說的硬冷,聯繫起她方纔說過的話,其中深意令人心驚。

春雨是想說,我在後宮安好一日,大遼便會與大齊結好一日。我若一朝不好,以遼帝待她的情義,勢必會考慮揮師南下。

蕭琰果然神色微變,垂下手道:“隨便你忠心誰,只要肯和親大遼便好。”

他說罷便說朝政上還有正經事,先行離去。

我把跪在地上的春雨攙起來,心疼道:“你何必答應和親之事,你若不肯答應,早晚都有解決的辦法。”

春雨溫柔一笑,道:“娘娘不必替奴婢難過,這一切奴婢早就想到了。”

我心裡發堵,見春雨神色一晃,目光順着窗戶飄往遠方。

“大遼手握大齊的太子、二皇子和嫡公主,如同握住了大齊半壁江山,豈肯輕易放手。若非我早已應允遼帝,三個孩子又怎麼能如此順利地回來。”她恬靜說道。

“竟是這樣!”我瞬間明白過來。當初孩子們歸來,我便有所懷疑遼帝另有所圖。但是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日日在我身邊的春雨,會是這場交易的最終籌碼。

她見我醒悟,只是輕輕點頭。我鼻子一酸道:“憑你方纔說的那麼天花亂墜,可是你我心知肚明,我待你並不好。自你來了未央宮,我數次被趕去樂成殿,在未央宮的最後一段日子,也是清苦的有如冷宮。天下大亂之後,我也沒能帶着你逃離皇宮尋個好去處。反倒是你,一直在在我身邊照顧我、救我、爲我考慮打算。你沒跟着我享過福,又爲何要爲我做出這樣大的犧牲?”

她嗤得一笑,道:“娘娘當真以爲奴婢是爲你麼?奴婢受侯爺大恩,命都是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侯爺。而奴婢爲娘娘做的所有事,都是侯爺想爲娘娘做卻沒有機會做的。娘娘何苦覺得對不住奴婢,侯爺纔是娘娘真正負了的。”

心已經不知是什麼滋味了,苦澀到了麻木的地步。我聽見自己喃喃問春雨:“我的確答應同他江湖偕老,然而最終還是沒能赴約,他可怪我?”

“侯爺怎麼會怪娘娘,他自然知道娘娘都是爲了他。可是即使什麼都明白,他依舊還是不快活。”春雨懇切道,“娘娘,如果來日有機會,你跟侯爺來大遼吧。在大遼,再沒有人敢爲難你們了。”

我澀然一笑,伸手撫摸着她的臉頰:“那麼周府上下怎麼辦,近襄侯府上下又怎麼辦?錯過了當初,註定沒有來日了。”

鴻熙十五年八月十八,皇后收義妹魏氏,封做魯國長公主。九月初,魯國長公主下嫁大遼皇帝。一切儀典,皆由禮部奉旨督辦。

秋風蕭瑟,展眼又是一年秋。未央宮送走了春雨,便連最後一絲春意都沒了。殿內仍然宮人衆多,可我卻從未感覺到這般孤寂。

春雨在時,即便她不言我不語,心依舊是半滿的。許是覺得她在我身邊,魏瑾也是在的。然如今春雨不在了,我如同迷失在黑夜裡的小鹿,再也分不清方向。

第152章 郭妃殤第12章 爭寵第88章 落英(三)第74章 示好第116章 蕭琳第15章 身世第83章 衝撞(二)第59章 小產(一)第43章 新人(二)第106章 絕情第51章 反勝第65章 順意第16章 秋芳第28章 殺機(二)第80章 爭執(第二更)第92章 誤殺第160章 腰脊傷第149章 恩緣盡(一)第36章 落英(二)第67章 舒琪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86章 罪證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36章 落英(二)第12章 爭寵第18章 封第33章 北疆第55章 換臉(二)第73章 瑰嬪第16章 秋芳第15章 身世第152章 郭妃殤第8章 仲秋第49章 轉機第159章 貴妃薨第143章 是非地(二)第43章 新人(二)第36章 落英(二)第24章 哀訓第115章 雷雨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86章 罪證第21章 傷語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19章 意外(三)第21章 傷語第83章 衝撞(二)第72章 秋涼第68章 眉心第109章 守株第97章 暗殺(一)第21章 傷語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5章 化險第97章 暗殺(一)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72章 秋涼第154章 非良藥第77章 勤勉第1章 初遇第58章 位第120章 夜心第33章 北疆第114章 悠月第74章 示好第155章 仇恨雪第4章 太后第19章 暖冬第35章 上位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23章 方由第163章 紅顏亂第114章 悠月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00章 雙喜(一)第151章 天下勢第50章 供詞第114章 悠月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45章 湖遠(一)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29章 蛛絲第57章 柔惠第119章 意外(三)第78章 似緣第92章 誤殺第34章 落英(一)第22章 新歲第90章 養女第162章 龍顏怒第59章 小產(一)第128章 荷華第22章 新歲第130章 揮刀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14章 悠月第123章 險招
第152章 郭妃殤第12章 爭寵第88章 落英(三)第74章 示好第116章 蕭琳第15章 身世第83章 衝撞(二)第59章 小產(一)第43章 新人(二)第106章 絕情第51章 反勝第65章 順意第16章 秋芳第28章 殺機(二)第80章 爭執(第二更)第92章 誤殺第160章 腰脊傷第149章 恩緣盡(一)第36章 落英(二)第67章 舒琪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86章 罪證第136章 暄化城(三)第138章 銀杏葉(一)第36章 落英(二)第12章 爭寵第18章 封第33章 北疆第55章 換臉(二)第73章 瑰嬪第16章 秋芳第15章 身世第152章 郭妃殤第8章 仲秋第49章 轉機第159章 貴妃薨第143章 是非地(二)第43章 新人(二)第36章 落英(二)第24章 哀訓第115章 雷雨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40章 銀杏葉(三)第86章 罪證第21章 傷語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119章 意外(三)第21章 傷語第83章 衝撞(二)第72章 秋涼第68章 眉心第109章 守株第97章 暗殺(一)第21章 傷語第144章 是非地(三)第105章 化險第97章 暗殺(一)第134章 暄化城(一)第72章 秋涼第154章 非良藥第77章 勤勉第1章 初遇第58章 位第120章 夜心第33章 北疆第114章 悠月第74章 示好第155章 仇恨雪第4章 太后第19章 暖冬第35章 上位第137章 暄化城(四)第23章 方由第163章 紅顏亂第114章 悠月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00章 雙喜(一)第151章 天下勢第50章 供詞第114章 悠月第150章 恩緣盡(二)第145章 湖遠(一)第139章 銀杏葉(二)第29章 蛛絲第57章 柔惠第119章 意外(三)第78章 似緣第92章 誤殺第34章 落英(一)第22章 新歲第90章 養女第162章 龍顏怒第59章 小產(一)第128章 荷華第22章 新歲第130章 揮刀第135章 暄化城(二)第114章 悠月第123章 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