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閒談,突然聽到前面的地道里又傳來一陣哄哄的聲音,我驚愕了一會後,立即就明白了這是那石棺下面守墓怪物在咆哮。那聲音時高時底,時大時小,每一聲傳遞過來,震得耳心隱隱着疼。
我見三叔他們對這個聲音一點也不在乎,自顧着閒聊。於是我小心翼翼的問道:“三叔,那石棺下面的神獸,到底是什麼動物啊?聲音太恐怖了!”
三叔笑着說道:“哈哈,這個啊,你要問你相爺爺了,他最是清楚那神獸的底細。”於是我把目光轉向了相木匠,那老頭喝了一口茶水後慢吞吞的說道:“這神獸啊,我們都喊它‘神龍’,其實就是一條大蟒蛇。也不知道它在裡面呆了多少年了,我們這些人,都是隻聞其聲未見其形,沒人見過它的模樣。”
聽說那怪獸是一條大蛇,我有些吃驚,這時候只聽相木匠繼續說道:“咱們這裡一百年前有一年裡鬧地震,這石門村裡地陷了一塊,那‘神龍’受到了驚嚇,從裡面竄了出來,跑到伏龍山上去了。剛好本村一位姓袁的老太婆到山上去拾菌子,撞見了,嚇得回來病了半年。四處說是好大一條蛇,黑溜溜的從這邊山腰搭到那邊山腰去了,比黃桶還要粗。後來石門村的守墓人聯合伏龍山上的道爺們,費了好大的力才把它招呼到地宮裡面去了……你看看,就這麼大的蛇,怕是遲早要化成龍了,你說尋常不尋常,神物,神物啊!”
我聽了儘管有些不相信有這麼大的蛇,但還是很吃驚,畢竟這個所說的東西就在前面的地底下。再怎麼說,我也不敢否認它的存在。閒聊了好一會,那相木匠畢竟年齡大了,累了一晚上,如今這石室裡冷暖適宜,於是他便躺在石牀上開始睡起覺來,不一會就開始打起呼嚕來。
那老木匠入睡後,三叔對我說他也是極少進來,以前只是聽我祖父說起過地宮的事情。我現在才明白他們所說的三個身份,比如三叔,他的第一個身份是風水先生,第二個身份是陰差,第三個身份便是這地宮的守墓人。
我們在裡面閒得無事,於是和三叔來到外面的過道上,見到其他人都安靜的在石屋內歇息。我們一直往前面散漫的走,這過道的石壁上,過一段就有幾個石孔,所以這裡面的光線還是非常好的,我們不用打手點筒都可以看到地面行走。在那地道邊上,時不時的有一些黑屋子,我不瞭解這裡的情況,所以不敢貿然進去看看。
我和三叔一直走了很長一段路程,前面的地道依然沒有個盡頭,三叔說道:“你祖父說這裡面的地道貫穿在整個石門村的底下,看來是真的,我們要是從這裡一直走下去,一定可以走回剛纔的原處。”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沒有了光線了,黑黑的一片,想來是過了懸崖這一段,所以沒有了透氣採光孔。於是我們轉身往回走着,這些地下隧道,全是用石板石條鋪砌而成。所有石板之間的銜接都很整齊平穩,豪無凌亂之態,由此可見當初的建造者可是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
“三叔,這地宮到底修建於何朝何代呢?”我早就在想這個問題,趁着現在空閒,我好奇的問道。三叔笑着說道:“反正現在無事,這個問題我慢慢來回答你。”說完後他停頓了片刻,然後說到:“九兒我問你,你可知道我們這個村子問什麼叫石門村?” 我沉思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我想可能是因爲這個村裡有我們石姓人家的緣故吧!你看看這下面的趙家村,就是因爲有趙姓人家,才取的這個名字。”
“哈哈,這個你可是說錯了。”三叔搖了搖頭說着,然後繼續說道:“這個村子的取名並不是因爲有你們石姓人家的原因,你想想,你們石姓人家在這個村裡面才佔多大比例?全村五百多戶人家,你們石姓才佔三十多戶。這個村裡,姓相的人家和姓樊的還有姓楊的,可是都比你們多出很多。但爲什麼沒有以他們的姓氏來命村名,而是把這個村子稱爲石門村呢!這是個問題。”
我想了想三叔的話,確實也是他說的這個道理,我一時語塞,回答不上來,眉頭緊緊的鎖着。三叔見我這樣的表情,笑着說道:“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個村子的名字,和你們石姓人家根本牽扯不上關係!”
“那是爲什麼呢?難道是……是因爲着地宮的原故?”我突然想到這裡,連忙問道。三叔點了點頭,說道:“這個你是說對了,石門村的名字正是因爲地宮而來的。我聽老人說,很久以前村民無意發現了一些入地宮的石門,而且還有村民進去看過,說見到了石屋子什麼的。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尋常人決計不可能真正的進入到地宮中去,這些人也沒有發現地宮的秘密。”
走了一圈,我們又回到了石室內,那相木匠還在呼呼的睡着覺。我二人坐在裡面的石凳子上面,繼續說着剛纔的話題。 因爲旁邊有人睡覺,三叔放低了嗓子說道:“你要知道,我們川東地區也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史前文化中的巫山人和巫山大溪文化便是其代表。我們巴人的先民們就世世代代在川東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們戰天鬥地,自強不息,創造了燦爛的巴文化。”三叔充滿敬佩之情,無不感嘆的說道。
“這些我也知道一些,以前在圖書館裡面我翻閱過這方面的資料,而且我還知道我們這邊的語言還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獨立語系。”我接過話來說道。
三叔點了點頭,說道:“巴人,遠古又稱爲古巴族人,即是我們的祖先。過去主要分佈在今川東、鄂西一帶。傳說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肅南部,後來爲了躲避戰火,遷到了武落鍾離山,這便是今湖北長陽的西北地區。在當時氏族部落時代,這個地方由五個姓氏部落掌管,分別是巴氏、樊氏、暉氏、相氏、鄭氏。他們皆出於武落鍾離山。這個山上有赤黑二個洞穴,巴氏族的人居住在赤穴,其他四姓部落居住在黑穴……”
“什麼赤穴黑穴啊?”三叔一說到這裡,我便打斷了他的話,好奇的問道。 三叔微微笑着說道:“古書上是這樣記載的,我想的話可能是兩個顏色的山洞,一個是紅色的,一個是黑顏色的。”三叔笑着說道。我覺得有些奇怪,於是嘀咕着道:“怎麼會有這樣的洞穴呢?可真是奇怪。”三叔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這個我們也暗自揣度過,咱們川東、鄂西一帶自古就是礦產區,盛產煤、銅、鐵等礦物質。這黑色的洞穴可能是一個煤礦洞,赤穴極有可能是含有其他紅色礦物質的洞穴了。”
我點了點頭,對他這話比較認同,儘管是推測,我覺得三叔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三叔接着說道:“那古代的巴人原本羣居而生,信奉鬼神,並沒有什麼首領管轄他們。後來這巴氏一族的一個女巫叫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巴務相。這個巴務相從小就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長的高大威猛,智力超羣。由於當時原始社會末期,武落鍾離山上的五姓人,依然以自己的姓氏爲生息的小羣體,開始意識到人數太少,力量單薄,難以戰勝大自然和兇猛的野獸,缺乏索取飽腹的能力。於是便渴望聯族建邦,組成一個大聯盟的羣體,尋找一個生息繁衍的良好環境,並不斷地擴大領土,開發疆域,發展羣體實力。”
三叔說到這裡,挪動了一下身子後,繼續說道:基於這一認識,五姓部落的人羣共同商議,五姓氏各自選一名能手,採取擲劍、浮舟比賽推選出智慧高本事大的人來擔任聯盟部落的首領。於是這五姓之人,各自推選出了本部落的青年俊傑出來參賽,爭奪首領的席位。他們約定,比賽兩項,皆勝者爲王。其一是把一把長劍扔到峽谷對面的洞穴中去,這個即靠臂力也要靠技巧。還有一項就是乘坐小木船,看誰先能到達波濤洶涌的大河對面,二者皆勝者,舉爲首領。”
聽到這裡,我笑着說道:“這比賽還比較文明,毫不血腥。”三叔繼續說道:“開始比賽的時候,其他四姓的人都不能把劍投到峽谷對面的洞穴裡面,唯有巴務相投中了。於是又進行渡河比賽,其他人還是過不去,有的甚至沉到河裡面去了,還是惟有這巴務相乘風破浪,一直劃到了河的對面。於是衆皆歎服,共立爲王,務相被奉爲廩君。從此,五姓小部落合併爲一個巴蠻聯盟的大部族,巴務相爲君,其餘四姓爲臣。”
我皺着眉頭問道:“這‘廩君’是什麼意思呢?以前我好象並沒有聽說這樣的稱謂。”三叔說道:“廩君的含義是什麼,有幾種說法,具體是哪一種,我也搞不清楚的。一種解釋‘廩’字爲‘谷所振人也’,即穀倉。民以食爲天,故‘廩君’即能惠民糧食有餘的君主。又一種說法,‘廩,治也。’即治理民衆的君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現在沒有人能完全弄明白,兩義或許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