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款曲 (三)

“你是說讓中原豪傑鷸蚌相爭?”耶律阮漢學功底甚厚,立刻就明白了甄婉如的意思。“可如今郭威和劉崇已經打了起來?”

“南唐未動,郭威和劉知遠也沒分出勝負。”甄婉如溫柔一笑,目光卻在剎那間凜冽如刀,“陛下這時候起兵南下,只會讓劉崇白撿一個便宜。不如加大其物資供應,並派遣一使者前往南唐。讓北漢與南唐合力夾擊郭威,彼此之間拼個三敗俱傷。那時,我大遼再揮師向南,非但可以將汴梁納入版圖,太原和江南,也可以順手取之!”

“嘶——”耶律阮聽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望着自己的二皇后,臉上的讚賞如假包換。

同樣是勸自己晚些再出兵,二皇后的理由與各部長老們的想法,卻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如果自己真的照着這種方式去做,非但出兵的準備可以做得極爲充裕,跟各部長老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得到極大的緩和。

只是,如果這樣做,外界卻會誤認爲,自己這個皇帝過於軟弱,根本不敢挑戰各部長老的權威。世人也只會看到自己向長老們做出了妥協,卻絕不會關注自己暗中與北漢和南唐勾結。萬一某些宵小趁機……

“陛下可是擔心各部長老得寸進尺?”甄婉如心思剔透,稍加琢磨,就理解了耶律阮心中的擔憂,“臣妾以爲,各部長老也不是鐵板一塊。陛下宣佈暫緩南下之後,便可以找出幾個態度最不恭順者,重手懲處。如此一來,下次各部長老再試圖聯手跟陛下做對,就會多少考慮考慮後果。”

“嘶——”耶律阮聞聽,再度倒吸冷氣。隨即,伸出雙手,將二皇后甄婉如高高地舉過了頭頂,“甄兒,你真是朕的女諸葛。朕怎麼先前沒有想到這招,朕知道了,朕明天就照你說的去做。”

“陛下,馬裡部的大長老,可是啜裡妹妹的父親。”二皇后甄婉媚眼如絲,聲音低沉婉轉。“您儘量不要動他,免得傷了啜裡妹妹的心。”

天下,是男人們的事情。後宮,可是女人們的地盤。該下手時,絕不能心軟。

“不動他,不動他朕動誰?”耶律阮臉上的笑容盡數消失,想了想,咬牙切齒地迴應,“最近半個月,頂數他跳得最歡!別以爲把女兒到了朕身邊,他就可以有恃無恐。朕會讓他知道知道,朕絕不會因私而廢公。”

也許是心中的惡氣實在憋得太狠了,他根本沒意識到,甄婉如心中的小算盤。或者是意識到了,卻順水推舟。第二天早朝議事,耶律阮先宣佈了暫緩南征,只加大對北漢王的糧草和馬匹支援。隨即,便以“厭魅”爲由,將貴妃啜裡逐出了宮外,由其父馬裡部大長老蕭鬱可帶回家去好生教養。

馬裡部大長老蕭鬱可聞聽,頓時如遭雷擊。立刻跳起來跟耶律阮爭辯,令後者收回成命。奈何其他一衆阻止南征的盟友們,大都覺得此事與自己無關,只有零星三五個人肯出來仗義執言。結果,非但未能成功迫使耶律阮低頭,反倒又牽連了另外一個妃子蕭白奴,也跟着被一道趕出了皇宮。

如此以來,衆長老頓時看清楚了跟皇帝做對的下場,紛紛低頭閉嘴,鴉雀無聲。耶律阮也好不容易嚐到了一回出口成憲的滋味,心情順暢得無以復加。接下來數日,將先前曾經被長老們聯手阻止的許多廢棄政令,挨個當庭重議,竟然大部分都順利通過,強行頒佈到了全國。

他自己這下是痛快了,卻把北樞密使,大惕隱耶律屋質,給急得滿嘴血泡。先前在南征的議題上,大惕隱耶律屋質果斷站在了耶律阮這邊。在引進漢法,集權於朝堂,削弱各部獨立性方面,大惕隱耶律屋質的選擇也跟耶律阮完全一致。然而,以一次廷議通過兩到三條政令的度,起變革的風暴,卻令耶律屋質無法接受。漢語與雲,物極必反。狂飆式變法給主使者的感覺固然酣暢,可其引的不滿,也勢必激烈。萬一契丹各部在壓力下生反彈,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着替奔馬拉一下繮繩的心態,耶律屋質果斷請求入宮覲見。遼國皇帝耶律阮感激他對自己長期以來的支持,立刻就命人將他請入正殿,賜座飲茶。君臣二人先是對坐着閒聊了幾句,隨即便默契地將話頭轉向正題。

“大兄從來不主動入宮,今日忽然要求見朕,想必是有了滅周之良策。”帶着幾分期盼,耶律阮主動詢問。

“微臣愚鈍,有負陛下所望,慚愧,慚愧!”耶律屋質連忙站起身,紅着臉行禮。

他的祖父耶律巖木是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親弟弟,所以按照年齡排序,耶律阮需要叫他一聲大哥。但二人都是漢法的推崇者,所以在商議國家大事之時,不論親情,只論君臣。

果然,見耶律屋質態度如此恭謹,耶律阮心情大悅。笑着擡了下手,非常客氣地吩咐,“大兄坐,朕沒有怪你的意思。朕只是覺得一統九州,乃是我大遼太祖和太宗的未竟之願。所以才心急了些,以爲大兄也是爲此事而入宮。”

“微臣斷然不敢忘記太祖遺訓!”耶律屋質再度躬身下拜,然後才站直了身體,大聲迴應,“然微臣更擔心的是陛下安危,所以才冒昧請求覲見。”

“朕的安危?”耶律阮被說的微微一愣,眉頭迅皺起,“可是耶律李胡的餘孽又在蠢蠢欲動。”

“不曾!”耶律屋質笑了笑,果斷搖頭。

“那可是耶律天德、蕭翰的子侄在私下串連?”聞聽不是耶律李胡,耶律阮的眉頭稍微鬆了鬆,繼續低聲追問。

“不是!”耶律屋質再度用力搖頭,聲音聽起來好生疲憊。

“耶律劉哥和盆都?”

“不是!”

“耶律安端?”

“不是!臣未曾聽聞任何人有異動!”

“那朕怎麼會有什麼性命之憂?”連說了幾個重點被監控對象,都被耶律屋質否決。耶律阮不由得開始懷疑對方危言聳聽,嘴角翹了翹,大聲追問。

“是陛下最近所推行的新政。微臣雖然沒有在朝堂上擎肘,但微臣私下以爲,陛下操之過急!”耶律屋質拱手肅立,實話實說。

“哦,原來你是擔心朕把大夥都逼急了!”耶律阮看了他一眼,輕飄飄地擺手,“大兄坐,不要客氣。朕一直拿你當嫡親兄長。朕也知道,最近做事的確有些急於求成。但朕,朕絕對有自己的理由。朕雖然放棄了南征,卻始終睜着一隻眼睛看着南方。老實說,朕很怕,朕怕自己動作太慢了,未等將我大遼整肅得君臣齊心,令行禁止。中原的內亂就已經結束。此消彼長,你我將再無實現太祖遺願之機啊!”

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七章 勁草 (八)第四章 虎雛 (十)第九章 暗流 (七)第六章 紅妝(六)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四章 撲朔 (三)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七章 國難 (三)第四章 答案 (二)第十章 奪帥 (一)第七章 塵緣 (八)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抉擇 (七)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疾風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狂風 (七)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五章 草谷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七章 塵緣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六章 帝王(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八章 麋鹿 (二)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七章 國難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雄關第十章 宏圖 (三)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六章 綢繆 (二)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章 狂風 (三)第五章 迷離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雄關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二章 款曲 (一)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三章 抉擇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一章 新春 (五)引子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三)第六章 君王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二章 風雲 (一)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一章 問道 (七)第二章 風雲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六章 君王 (七)
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七章 勁草 (八)第四章 虎雛 (十)第九章 暗流 (七)第六章 紅妝(六)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四章 撲朔 (三)第二章 風雲 (五)第八章 崢嶸 (四)第七章 國難 (三)第四章 答案 (二)第十章 奪帥 (一)第七章 塵緣 (八)第九章 萍末 (十一)第二章 風雲 (八)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三章 抉擇 (七)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五章 求索 (五)第六章 疾風 (五)第九章 萍末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十一章磐石 (八)第十章 狂風 (七)第七章 塵緣 (二)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二章 重逢 (八)第一章 新春 (一)第一章 磨劍 (七)第九章 暗流 (六)第五章 草谷 (七)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七章 塵緣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三)第六章 帝王(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八章 麋鹿 (二)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七章 國難 (八)第一章 磨劍 (六)第十章 易鼎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雄關第十章 宏圖 (三)第四章 虎狼 (八)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六章 綢繆 (二)第五章 短歌 (七)第十章 狂風 (三)第五章 迷離 (三)第四章 饕餮 (一)第六章 綢繆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五章 草谷 (七)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八章 雄關第九章 奪帥 (四)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八章 雄關 (二)第七章 塵緣 (七)第五章 短歌 (七)第三章 颶風 (二)第二章 款曲 (一)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三章 抉擇 (三)第八章 烏鵲 (六)第二章 款曲 (十一)第九章 暗流 (七)第三章 抉擇 (一)第七章 勁草 (三)第六章 帝王 (六)第二章 蓬篙 (五)第二章 風雲 (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一章 新春 (五)引子第四章 撲朔 (二)第七章 塵緣 (五)第八章 三生 (二)第五章 迷離 (二)第十一章 磐石 (六)第七章 仕途 (二)第七章 國難 (五)第三章 父子 (三)第六章 君王 (六)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二章 風雲 (一)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三章 衆生 (四)第一章 問道 (七)第二章 風雲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六章 君王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