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蓬篙 (六)

五百打一萬,並且身後還站着數千敵友莫辯的地方團練!這常思,膽子大得簡直可以把天都包起來!

那可是一萬武裝到牙齒的莊丁,其中還有數百重金招募來的家將!而不是一萬頭低頭吃草的綿羊!即便是一萬頭綿羊,想要宰殺時,也得先將它們分散開,然後一頭頭拉到遠處去動刀子,以免羊羣裡的頭羊舉起彎角,將屠夫頂得腸穿肚爛。他常思,怎麼就有勇氣正面發起強攻?

非但一衆鄉賢土豪們沒料到他敢這麼幹,純粹抱着看熱鬧心態而來的地方武將和練勇們,也被驚了個目瞪口呆。而戰馬跨過一百步的距離,所需不過數息時間。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常思那圓滾滾的身影已經與站在官道正中央,距離大隊莊丁尚有近百步,卻不知該向前還是向後的朱姓家將交疊。隨即,半空中忽然竄起一道紅光,常思和胯下的肥馬繼續轟隆隆前滾,朱姓家將的屍體晃了晃,無聲落地。

“呀——!”距離朱姓家將只有三五步之遙的魏姓家將大聲尖叫,努力撥轉坐騎,掉頭逃命。平素在十里八鄉,他也算橫着走的高手。可今天遇到真正百戰餘生的老常,頓時就露了原型。而那常思,又豈肯讓掛在嘴邊上的肥肉溜走?還滴着血的鐵蒺藜骨朵奮力一擺,“喀嚓”一聲,將魏姓家將的脊樑骨直接砸成了兩段。

“啊——!”尖叫聲嘎然而止,魏姓家將氣絕墜地。肥滾滾常思策馬從他的屍體旁迅速掠過,鐵蒺藜骨朵指向下一名正在躬身從得勝鉤上往起抄漆槍的家將。“噗!”藉着戰馬慣性,鐵蒺藜骨朵上的明晃晃蒺藜刺撞中對方的左上胸口,直沒至底,然後將屍體繼續推離馬鞍,倒飛上了半空。

第四名擋在正前方的官道上的家將已經抄着漆槍直起了腰,但是面對凶神惡煞般的常思,他沒有選擇正面迎戰,而是撥偏了坐騎,準備利用自己的嫺熟武藝進行纏鬥。

這個錯誤足以致命,常思揮動血淋淋的鐵蒺藜骨朵給了他一下,也不管結果如何,立刻策馬急衝而過。第二個銜着常思馬尾巴衝過來的是侍衛親軍指揮使王政忠,銜着王政忠馬尾巴衝過來的是騎將李元慶,銜着李元慶馬尾巴衝過來的是都頭郝孝恭,每人都是一擊而過,根本不管擊中沒擊中。

第五、第六、第七,也是一擊便走,絕不停留。當第八位騎兵衝上前時,那名家將已經徹底失去了知覺。第九名騎兵用長槍將他的屍體推下了馬背,第十名騎兵毫不猶豫地策馬從屍體上踩過,然後是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

被明光鎧包裹着屍體,很快就在馬蹄下四分五裂,轉眼變成一團團肉泥。下一個瞬間,連肉泥也消失不見,只有馬蹄下升騰而起的紅色煙塵。

“給我上,給我上啊——!”到了此刻,鄉賢的名義頭領劉老大,才終於恢復了清醒。舉起手指點向越來越近的常思,聲嘶力竭地呼喊。

他試圖將麾下騎着馬的家將和莊丁組織起來,憑藉人數的絕對優勢,扼殺常思的這一輪猛攻。然而,近在咫尺的事實很快就證明,這究竟是何等的一個癡心妄想!家將們紛紛撥馬向兩側閃避,騎着馬的莊丁們紛紛掉頭後退。其中大多數人都空着手,連重新將造價高昂的漆槍撿起來的勇氣都沒有,只顧着爭相逃命,唯恐比身邊的同夥慢上半步。

家將和莊丁們嚇壞了。誠然,在欺負老實巴交的鄉民時,他們個個都曾經威風八面。誠然,在應付下山來“借糧”的土匪時,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也曾經勇不可擋。可是,前者往往都手無寸鐵,而後者,通常也以威脅恐嚇爲主,與莊子的主人討價還價之後,旋即帶着戰利品撤走,目的絕對不是殺人。而今天,澤潞節度使常思與他麾下的騎兵,卻是如假包換的以命相拼。並且排列着嚴整的騎兵攻擊陣形,隊伍中的殺氣直衝霄漢!

對,殺氣,的確是殺氣。那種百戰老兵身上纔會散發出來的殺氣,跟普通土匪流寇身上散發出來的凶氣,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沒等他們靠近五十步之內,莊丁和家將們胯下的戰馬先軟了三分,待他們將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到二三十步,畫着野獸頭顱的面甲和兩眼裡放射出來的兇光,已經令家將和莊丁們透體生寒。這種時候,誰選擇主動上前迎戰,誰就是活得不耐煩了。避其鋒櫻,纔是唯一的正確選擇!所有家將和莊丁們都無師自通!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騎兵軍陣繼續前推,速度算不上太快,卻從不做絲毫的停滯。

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家將和莊丁們組成的步騎大陣,像晚春的殘雪遇到烈日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迄今爲止,沒有人主動上前迎戰。即便偶爾一兩簇擋在路澤騎兵戰馬前的,也是因爲躲避不及,或者坐騎被嚇得四蹄發軟。騎兵們只是隨便將手中漆槍朝前方遞了遞,就將這些障礙物徹底清理乾淨。隨即,馬蹄從屍骸上踐踏而過,濺起一串串耀眼猩紅。

“這,這,這……”被騎兵們拋在身後一百七八十步遠,一衆剛剛回過神來的團練將士們,個個張大嘴巴,嗓子裡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

他們的金主和鄉親,正在他們眼皮底下被常思屠戮。而他們,卻不知道自己該不該上前拯救,抑或從背後給常思等人乾淨利落一擊。

如果他們蜂擁而上的話,憑着人數優勢,未必不能將常思和其麾下爪牙全殲。至少,也能重創對方,讓劉老大等金主,從容撤離戰場,然後尋找機會捲土重來!可他們畢竟是朝廷的團練,朝廷兵馬,而常思,卻是朝廷任命的澤潞節度使,他們所有人的頂頭上司。

“方大人,方大人,到底怎麼辦,您倒是給個話啊!”有機靈者迅速向團練使方崢身邊圍攏,哭泣着催促他替大夥做出正確選擇。

凡事都需要有人帶頭,只要帶頭人出馬,大夥就可以一擁而上。並且過後即便朝廷追究,也是帶頭者被推出來擋災,其他人藉助法不責衆的傳統,繼續快樂逍遙。

“介,介,介……”團練使方崢一着急,滿嘴地道山西味兒噴涌而出。於情於理,他現在都應當站出來振臂一呼,帶領麾下將士們“剿滅”發了瘋的常思。但是,殺人容易,滅口卻難。

即便常思再不受劉知遠待見,他也是大漢朝的朝極品重臣。無論殺了他,還是重創了他,都無法保證消息不傳到汴梁。而萬一幾大節度使兔死狐悲,羣情激奮,劉知遠爲了江山社稷,就必須找出一顆人頭來承擔所有罪責。

刺史王怒被韓重贇和楊光義兩個小殺星給挾持了,可以算作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於是乎,怎麼看,怎麼適合用來善後的人頭,都長得和他方崢腦袋上這顆差不太多。

“方大人,方大人,我等都唯您馬首是瞻!”,就在方崢一猶豫的功夫,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田各曹參軍,團練中的主要將領,都紛紛圍攏到他身邊,每個人都手按刀柄,每個人的眼睛裡都在閃閃發光。

“呃——!”猛然間,想起刺史王怒出城後,反覆交代自己去設法讓莊丁們放下長兵器和弩弓,以及衝突剛起就被韓重贇和楊光義兩個封住了嘴巴的事實,團練使方崢再度不寒而慄。

這不正常,絕對不正常,刺史大人沒有說話,輪不到自己這個小小的團練使出頭!“整,整隊!全體整隊待命!”扯開嗓子,他發出悲鳴般的叫喊,淒厲沙啞,就像一隻被虎狼盯上的野雞。“原地待命,誰也不準輕舉妄動!誰輕舉妄動,就是謀反!咱們今天,最好兩不相幫!”

“什麼,兩不相幫?”司倉參軍王琢,司戶參軍李大用,司田參軍許旺等人,手按刀柄,怒不可遏。這絕對是一道亂命,身爲地方上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他們怎麼能眼睜睜地看着常思這個外來戶,在距離潞州城只有五里的處胡作非爲?

然而,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同僚,司法參軍吳楠,司兵參軍錢守禮等人已經拔出一半兒的橫刀之後,心中的憤怒立刻化作了一灘冰水。

常思來潞州兩個月,並非什麼事情都沒幹。至少,他隔三差五就會拉着團練隊伍中的軍官們一起吃喝嫖賭。而常家,又是太原一帶數得着的大戶,生意從塞外一直做到嶺南。自己身邊這羣袍澤都是什麼德行,王琢、李大用等人可是非常清楚。只要有人捨得砸錢,就沒他們不敢賣的。當初他們可以因爲鄉賢們的賄賂而徇私枉法,如今就可以因爲鉅額橫財,將劉老大等人毫不猶豫地賣給常思。

“轟隆隆,轟隆隆,轟隆隆!”澤潞騎兵跟在常思身後,繼續前推,所過之處,血肉翻滾,猩紅色的煙塵扶搖直上。

“這,這,這可怎麼是好……”四千餘團練搓着手,感慨着,繼續原地旁觀。沒有武將出來帶頭,也沒有強者站出來振臂一呼。

他們是鄉賢們用錢養熟了的“家雀”,絕不會掉頭反噬金主。但用錢養熟了的“家雀”,也註定成不了雄鷹。

即便他們當中有人心存不甘,即便他們對劉老大等鄉賢充滿了同情。他們現在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服從自家團練使“將令”,兩不相幫!也只能是跟着老遠,默默地給劉老大等先賢送上祝福!

“給我上,給我上啊!我平時大魚大肉養活着你們——!”眼看着常思圓滾滾的身軀距離自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而一衆團練們,卻選擇了做壁上觀,劉老大的喊聲裡頭,隱隱已經帶上了哭腔。

別人都可以逃,他不能逃,他如果也轉身逃命的話,潞南一帶各家莊子堡寨聯盟,就會徹底土崩瓦解。正所謂白眼狼從來養不熟,那些平素吃慣了拿慣了他們供養的地方官吏們,纔不會主動跳出來爲已經無力翻身的他們提供庇護,而是立刻會倒向常思,爭先恐後帶領團練殺進莊子裡頭,將他們這些莊主、寨主們一個挨一個斬盡殺絕,然後順手消滅掉彼此間往來的所有證據。

“大哥勿慌,把您的旗號趕緊打起來!收攏弟兄!”

“大哥,兄弟們先去頂一陣!你趕緊鼓舞士氣,想辦法保留實力,以圖將來!”

關鍵時刻,也不是所有人都只想到四散逃走。至少與劉老大一個級別的莊主、堡主們,大多數都主動留了下來。只見他們紛紛抄起兵器,帶領身邊爲數無幾的親信,咬牙切齒地迎向澤潞騎兵,就像一頭頭飛蛾,絕望地撲向半夜裡的燭火。

“噗!”率先衝向騎兵軍陣的薛老七和他麾下的五名心腹爪牙,冒起幾點血光,旋即徹底消失不見。

“噗!”“噗!”“噗!”,隨即,又是幾聲輕微的碰撞聲,尹老五、黃老四、鄭老三以及他們的親信,也統統化作了紅煙。

而常思和他身後的澤潞騎兵,卻連絲毫的停頓都沒有,繼續洪流般“隆隆”前推。將凡是擋在自己道路上的,無論是人是馬,全都碾壓成齏粉。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劉老大發現自己很不爭氣地打起了擺子,上下牙齒不受控制的劇烈碰撞。“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站在他身邊兀自不肯離開的十幾名忠誠爪牙,也一個個抖若篩糠。手舉着長短兵器,想做最後的困獸之鬥。手腳卻軟得像隔了夜的麪條,根本無法給死志以足夠的支撐。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還有一連串牙齒撞擊聲,來自近在咫尺的頭頂。聽起來清晰刺耳。劉老大愕然擡頭,只見濃密的樹葉後,有一個白白淨淨的胖子蹲在主幹上,身體顫顫巍巍,就像一隻隨時都可能掉下來的爛柿子!

第五章 草谷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迷離 (三)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撲朔(四)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抉擇 (三)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蓬篙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六章 君王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章 餘韻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七章 勁草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一章 傳說 (六)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虎雛 (五)第二章 蓬篙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三生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二章 風雲 (三)第九章 奪帥 (五)第五章 逝水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五章 求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七)第四章 虎雛 (九)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六章 綢繆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六章 疾風 (三)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烏鵲 (四)第二章 風雲 (十)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虎狼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草谷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三章 颶風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二章 重逢 (八)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颶風 (二)第十章 易鼎 (四)
第五章 草谷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三)第二章 霜刃 (九)第一章 家國 (五)第八章 人心 (十)第五章 迷離 (三)第四章 虎狼 (五)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五章 迷離 (八)第四章 撲朔(四)第五章 穀草谷 (三)第八章 烏鵲 (九)第八章 三生 (五)第四章 饕餮 (七)第三章 抉擇 (三)第七章 鹿鳴 (五)第二章 蓬篙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六章 紅妝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六章 君王 (五)第二章 重逢 (八)第十章 餘韻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三章 颶風 (九)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二章 風雲 (十)第六章 君王 (三)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霜刃 (三)第七章 勁草 (三)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一章 傳說 (六)第八章 人心 (二)第四章 虎雛 (五)第二章 蓬篙 (六)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三生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五章 迷離 (八)第十章 易鼎 (八)第七章 國難 (六)第五章 求索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二章 風雲 (三)第九章 奪帥 (五)第五章 逝水 (八)第八章 麋鹿 (一)第五章 求索 (八)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八章 崢嶸 (十)第三章 耕耘 (二)第二章 霜刃 (七)第四章 虎雛 (九)第九章 暗流 (六)第八章 三生 (二)第六章 帝王 (四)第六章 綢繆 (四)第二章 蓬篙 (八)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治河 (五)第六章 疾風 (三)第六章 疾風 (二)第四章 虎狼 (八)第六章 君王 (八)第八章 烏鵲 (四)第二章 風雲 (十)第二章 蓬篙 (十)第五章 草谷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四章 虎狼 (二)第十二章 少年 (二)第三章 父子 (三)第五章 草谷 (六)第三章 衆生 (七)第十一章磐石 (一)第八章 崢嶸 (二)第六章 君王 (二)第三章 颶風 (十)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二章 重逢 (一)第五章 短歌 (七)第六章 綢繆 (一)第二章 重逢 (八)第二章 霜刃 (四)第五章 迷離 (四)第三章 抉擇 (七)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暗流 (五)第八章 三生 (八)補上週五拖欠第二章 款曲 (十三)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七章 國難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五)第一章 初見 (三)第三章 颶風 (二)第十章 易鼎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