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

清軍十餘萬大軍,主力兵馬已經差不多都從真定城下撤出了。皇太極帶着諸王貝勒已經抵達獲鹿部署兵力,一支支器械精良的部隊陸續西調,堵在了順軍出井陘口以後,前往真定解圍的必經之路上。

真定和井陘之間的情報聯繫,早爲清軍徹底封鎖截殺。顧君恩雖然佈置了萬餘步卒出城,盯住清軍撤圍部隊的尾巴,徐徐進擊,但也還無力將真定城下的變化,通知給井陘方面——更何況即便是真定守軍,也還有許多人認爲清軍是攻城不利、頓兵堅城之下,士氣受沮,才被迫撤圍的。

五月的河北,天氣微微悶熱,偶爾有兩股熱風吹過,倒不至於讓習慣關外苦寒之地氣候的滿洲人難以忍受。

只是皇太極身體情況是這樣糟糕,一股小風吹過去,人們都覺得他好像要飄搖折斷在這風中。

豫親王多鐸帶着葛布什賢超哈前鋒兵轉往先鋒軍方向後,洪承疇就跪倒在地上,他先向皇太極磕頭,接着嘗試性地問道:

“陛下,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尚在軍中,此戰還要樹起崇禎皇帝的旗號嗎?”

在真定城下的兩座御帳,其實空無一人,不過是皇太極爲了迷惑真定守軍所做的障眼法而已。崇禎皇帝始終被皇太極控制在自己的左右,現在清軍中有約三分之一強的部隊出身明軍,當然還有用到崇禎皇帝號召力的必要。

只是崇禎皇帝的御帳裡空無一人,崇禎本人又這麼長時間沒有在公衆面前出現過。明軍內部不免傳起謠言,有人大膽揣測,說是崇禎帝早在懷來之變以後,清軍控制北京城的時候,就已經自殺殉國。

不少明軍將領對這個謠言都半信半疑,心中肯定都懷有相當程度的疑竇。洪承疇和吳三桂花費了不少精力去澄清謠言,又到處安撫人心,才使得明軍的騷動漸漸平息下來。

只是現在順清之間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會戰即將爆發,這種關鍵性的時候,好像就連洪承疇都開始覺得,很有必要讓崇禎露一次面,來安定明軍諸將之心了。

不僅洪承疇如此,像吳三桂、高第、劉澤清等明軍將領,不論他們內心對於崇禎皇帝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樣子,不論他們在內心的最深處,對於這個已經名存實亡的大明王朝,到底還有沒有一分半毫的忠心。

這些人,都有必要在部下官兵,在朝野上下的面前,至少做一做忠君愛國的樣子。

好幾位明軍舊將,包括吳三桂在內,都恭候在洪承疇的身後。不管怎麼樣,他們都得要如此做一做樣子給手下人看。

皇太極望了一眼馬前的明軍舊臣們,心底感到一陣空前的荒唐和滑稽感。但他定力何等強大,臉上依舊沒有絲毫波動,最後只是淡淡笑道:

“此事我自有計較。開戰以後,我軍照舊打出了崇禎旗幟,明國是我國家兄弟之邦,崇禎皇帝就如同我的親兄弟一般。大戰時分,他自會御駕出馬,但陣前鼓舞將士們的士氣。”

洪承疇聽罷,當即又磕頭說:“陛下已有安排,臣等自當效命!”

吳三桂和劉澤清等明軍舊臣降將,他們互相之間都知道對方對於大明朝這條已經漏水的沉船,早就沒有半分的眷戀。

只是考慮到部下中尚有許多忠於明朝的秦軍官兵,要讓這些人奮勇戰鬥,就還需要借用到崇禎皇帝的大義名譽。

幾人在洪承疇之後,也一齊跪下磕頭,齊聲謝恩,好像皇太極果然是明朝和崇禎皇帝的親兄弟一般。

一旁皇太極的那些漢人包衣奴才,心中都嗤笑不止。他們自己雖然也是漢人,其中一部分人是早年清軍攻佔遼東以後就被掠奪爲奴的關外漢人,還有一些則是這些年來清軍一次次破關劫掠時掠取的奴隸。

但這些包衣奴才自覺着是皇太極的家奴,又已經在清軍的統治下過了許多年的日子,自感不比吳三桂這些明朝的漢奸叛徒,反而爲清軍的勢大難敵感到與有榮焉。

包衣們覺得大清越強大,自己的生活就越有希望和光明。清軍使得越多的漢人,像吳三桂他們這樣變成一條搖尾乞憐的好狗,他們就更能享受到一種居高臨下的、道德上的優越感。

“此戰漢軍亦當爭先,剿賊之事,不分你我彼此。不論是清軍,還是明軍,此戰建功者,我與崇禎皇帝都會倍加恩賞,幾位將軍,當努力好自爲之……好了,諸將現在就趕快返回軍中,我看流賊不期將至,獲鹿一戰,事關天下興亡,不可不慎重。”

洪承疇和吳三桂又一次帶頭磕頭以後,明軍諸將才慢慢退去。接着皇太極召來了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阿濟格是多爾袞三兄弟中最年長的一人,同樣是性情最爲殘暴的一人。

多爾袞三兄弟在八旗中勢力最爲強大,一旦皇太極真的去世,大清的政治版圖上,不論如何都會有這夥人的一席之地。

多鐸和多爾袞都是精明強幹的狡猾之輩,阿濟格則是個頭腦簡單的粗暴之人。所以皇太極將手腕最高明的多爾袞留在大同,又讓野心勃勃還是十分狡詐的多鐸充任先鋒將領,唯獨留下阿濟格在自己的左右,掌握中軍。

天聰汗的用人用將之法,已經是在爲自己籌劃後事,更是在爲大清打勝獲鹿一戰以後的政治版圖,做平衡的佈置。

“阿濟格……我眼裡總有些血絲,雙眼常常看不到近處的景色,只能看到一片血紅紅的光芒……阿濟格,你看到了什麼?”

阿濟格不解皇太極問話的用意:“沒看到什麼,無非是我軍的兵馬。”

皇太極的腰部靠在高橋馬鞍上面,他因病情惡化而愈顯單薄的身體,好像一片落葉那樣掛在戰馬之上。

“要盯緊那些漢兵,明朝舊臣中總是不乏一些無恥無德的敗類。他們能出賣崇禎,做明朝的漢奸叛徒,也隨時可能出賣大清,再做一次別人家的叛徒。”

阿濟格冷笑道:“漢人都是沒有信義的豬狗,這一仗打完以後,乾脆將他們殺掉好了。”

皇太極看着一根筋的阿濟格,溫言道:“無恥無德之輩,終究是少數。八旗人丁稀少,關內漢人衆多,我們要統治中原,不能沒有漢人的幫助。何況漢人中的佼佼者,都像洪承疇一樣,飽讀詩書,深諳孔孟之道。什麼是孔孟之道呢?孔孟之道就是忠於君上,忠於朝廷,漢人爲了孔孟之道,是可以付出性命做代價的。”

阿濟格撇撇嘴道:“漢人大臣如果真的願意付出性命爲代價,來效忠朝廷。咱們八旗兵今天又怎麼有機會到這裡來呢?”

皇太極呵呵輕笑了數聲:“阿濟格!你還是不懂。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明朝視臣子如奴才,臣子自然不會忠心朝廷。我朝海納百川,用人不拘一格,視臣子如腹心之友,又怎麼會憂慮漢臣之叛?”

阿濟格只覺得皇太極這話其實無甚道理,無非是強詞奪理罷了。皇太極也覺得阿濟格頭腦簡單,不再多言,令他組織兵馬,準備迎擊流賊。

其實皇太極重用漢臣,看起來的確有不拘一格之勢,可是實際上卻始終以滿、蒙聯盟的八旗集團壓制在漢臣頭頂上,當然就不擔憂漢臣之叛了。

等阿濟格離開以後,皇太極便召來自己侍衛一旁的遏必隆,眯起那狐狸似的眼睛,問道:“遏必隆,李來亨現在還被困於深州。你確信此賊爲流賊中的最狡之徒嗎?”

遏必隆自從碭山之敗以後,和譚泰一樣,受到貶斥。但他出身高貴,本來就是皇太極重點培養的滿洲青年才俊之一,很快就用重新受到簡拔,擔任了皇太極的近侍。

遏必隆想起碭山之戰的情景,胸中還是有一團仇恨的火焰在熊熊燃燒着。他非常慎重地說道:

“以臣這一段時間的觀察來看,闖賊兵馬之強勁,與秦軍、關寧軍差相彷彿。唯有李來亨該賊一股,戰法詭詐,不可以常理計之。”

皇太極遠遠望着深州的方向,淡然道:“他是趕不上獲鹿之役了。”

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二章 白土崗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二章 白土崗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