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

從龍駒寨和竹林關的西南面渡過丹水,再從丹水南岸的河岸向前走一段時間,就是此次李自成和明軍參將鄭國棟所部兵馬交戰的戰場了。

他們交戰的那幾座山頭都沒有名字,但這幾座山頭之間的山谷向前延伸,到接近丹水南岸的地方,形成一片較爲開闊的谷地。這片谷地倒有名字,給官軍做嚮導的當地人稱其爲軍嶺川。

當鄭國棟的大軍全盤崩潰的時候,被他出於獨吞軍功的目的,而被留置在河岸的艾國彬所部,也漸漸發覺了前方戰局的變化。

艾國彬本來正不滿於鄭國棟的安排,待在河岸一個臨時修建起來的小營地裡,讓幕僚和書辦奮筆疾書,準備在督師閣部楊嗣昌、秦督鄭崇儉等人面前狠狠參上鄭國棟一本。可他的告狀信還沒寫完,便從軍嶺川前方的山谷裡,不斷髮現一些潰逃回來的官軍逃兵。

這些逃兵被艾國彬收容了起來,他從這些人的口中獲得了驚人的消息。坐擁近千兵馬,兵力和器械上都佔據巨大優勢的鄭國棟,居然被流寇打敗了!?

艾國彬難以置信,可眼前不斷增多的逃亡潰兵,卻使得他不得不相信這個現實。艾國彬並非什麼良將,他看鄭國棟的兵力比他更多,都打不過流寇,馬上便升起了渡河北逃的心思。而且他還心想,這一戰鄭國棟貪功冒進才慘敗,自己只要好好添油加醋一番,自然可以把自己的北逃寫成用兵持重,這樣跟冒進慘敗的鄭國棟一做對比,說不定便可以奪了鄭國棟的參將之位。

他此時一心只想着趕緊逃回龍駒寨,甚至於艾國彬還想渡河後,乾脆就一把火燒了渡口和船隻,給鄭國棟添堵。最好就是讓流賊把鄭國棟擊殺在丹水南岸纔好,這樣自己就可以把戰敗的全部罪名和責任都推給鄭國棟了。

可艾國彬正準備渡河的時候,從前面軍嶺川方向卻潰逃來了更多的敗兵。他這才知道,鄭國棟此時已經全軍崩潰、不復爲戰了,流賊就緊緊追在後面,沒一會兒就要追上來了——如果此時渡河,不啻等於將後方暴露給流賊,爲流賊創造一個半渡而擊的絕佳戰機。

絕望之中的艾國彬焦躁異常,他連連又馬鞭抽打着左右的鄉勇士兵,發泄憤恨,不知如何是好,他心中無奈,只能來回唸叨着“這下可怎麼跑”、“這下可怎麼跑”這一句話。

被他抽了一鞭子的鄉勇李思全,此時卻跪伏在地上,勸說艾國彬道:“艾老爺、艾老爺,萬萬不可,此時萬萬不能渡河北撤啊!”

李思全是米脂人,當初艾國彬使用手段,將米脂李家迫害到滅門,奪走這支鄉勇部隊的時候,李思全便立了不少功勞。他被艾國彬以金銀賄賂,到衙門上出首狀告李家與流寇勾結,爲艾國彬收拾李家發揮了最爲重要的作用,此後便被艾國彬收爲家丁親信,他的勸說,對艾國彬影響很大。

果然,艾國彬見李思全力勸不可後,心下也知道這時渡河實在危險,可他又無勇力,也沒有兵略,實在想不出逃生或破敵之策來,只好趕忙抓住李思全,問道:“那你快說啊,快說有什麼法子能讓咱們跑掉,若這回可以跑回龍駒寨,老爺一定提拔你做官!”

“艾老爺,當初給您添堵的那個米脂逆賊李重二,曾經教過小的一點用兵辦法。”李思全原本也是李來亨在米脂老家的親戚之一,他生性無賴,遊手好閒,李來亨在米脂老家辦鄉勇的時候,好心把他編入,想幫李思全找碗飯吃,哪知道李思全受艾國彬賄賂,出賣了當時還叫做李重二的小老虎,使得李氏破家,也讓李來亨淪爲了民夫。

李思全對李來亨訓練出來的這支米脂鄉勇武裝,十分了解。他急忙向艾國彬獻策,勸說艾國彬與其逃命,不如一邊在渡口收容鄭國棟潰逃的敗兵,一邊利用手上這支強悍的米脂鄉勇武裝,將它部署到前面軍嶺川那裡,在山谷中最狹窄的地方渡口,反手痛擊倉促追來的流寇。

“流寇擊破鄭參將的大兵,一定驕縱無備,老爺在山谷狹窄處擺一個大陣,卡住兩面山坡,必能痛擊流賊啊!”

“這……”艾國彬無法確信,他雖然知道手底下這支米脂鄉勇武裝戰鬥頗爲得力,可又不是很放心,深怕自己落得個與鄭國棟相同的悽慘下場,因此猶豫不決。

只是由於李思全的不斷勸說,再加上潰兵越來越多,艾國彬漸漸感到流寇雖然將鄭國棟所部徹底擊潰,但似乎殺傷並不是很多。這樣看來,流寇用兵固然厲害,但實際兵力和戰鬥力恐怕並不比官軍強悍非常多。

因此艾國彬信心漸漸恢復了起來,他擦了擦額頭上剛剛流下的許多冷汗,稍稍冷靜了下來。便打算聽從李思全的建議,讓李思全帶着那些米脂鄉勇,前進到軍嶺川前頭最狹窄的山谷谷地處,擺一個大陣禦敵。

這些米脂鄉勇,武器裝備十分簡單,人人手持一杆長槍。他們原本是李來亨在米脂老家時花費不少時間訓練出來的,紀律嚴整,落到都司艾國彬手上後雖然軍紀變得渙散了許多,但此時結成一個方陣,慢慢前進到軍嶺川附近時,還是體現出了同艾國彬手下其他部隊,很不一樣的氣勢來。

這些鄉勇們整齊劃一地前進,在軍嶺川前的那個山谷中間,一處最狹窄的谷地中間,排開了陣勢。大陣的兩翼一直延伸到兩側山坡,這樣就利用了兩面的山坡來保護大陣的側翼,使得流寇只能進攻它的正面。

而大陣的正面則是一排排的長槍,這些鄉勇都沒什麼表情。他們之中原本有一些李來亨的親戚擔任軍官一類角色,但艾國彬巧取豪奪這支武裝後,自然把這些人全部處理掉了,安插進去了自己的人來控制部隊。

但他們還保留着過去李來亨長期訓練,形成的一種本能反應。這種本能反應,使得他們慢慢將無數長槍斜舉了起來,銳利的槍鋒映照起了一片寒光。

“向右刺——”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緊接着在大陣之中便不斷傳出了“向右刺”的喊聲。這也是過去李來亨在米脂老家訓練鄉勇的時候,留下來的一道口令,據說原因是向右刺,可以刺到對面敵人的左側,而大多數人左手都沒有右手靈活,便不好應敵。

這種理論有多少道理很不好說,但此時鄉勇大陣的紀律性,和那像刺蝟一般密集的長槍陣,的確體現出了一定的戰鬥力。

正從後方驅趕着鄭國棟所部潰軍,追亡逐北的闖軍將士們,就這樣一頭撞在了李思全部署的大陣上了。

最爲首的一人是李雙喜,他追擊鄭國棟的潰軍最得力,此時騎着戰馬衝鋒在最前面。李雙喜對官軍的反擊毫無心理準備,他看鄭國棟的大兵都已經潰敗成這等模樣了,自然料定明軍早已全軍崩潰,怎麼想得到後面還有艾國彬的一支兵力,便帶着一羣闖營戰士一頭撞在了長槍陣上。

李雙喜自己反應很快,他急忙勒馬調轉了方向,還不至於傻到騎着戰馬,傻乎乎一頭撞進密林般的長槍陣裡。可還有許多追殺官軍潰兵上了頭的將士,毫無心理準備,衝進了李思全的大陣之中——他們雖然勇氣非凡,又兼且擁有過人的武藝,可這時一人都要面對三四支長槍的密集刺殺,根本難以抵禦。

許多人都因此抵擋不住,官軍鄉勇一陣刺殺便取得了衆多戰果,衝在最前面的闖營將士應聲倒下一片。從後方跟進的是劉宗敏和田見秀兩部,他們只見到李雙喜勒馬停在山谷中間,看到似乎有一些官軍士兵在谷地上結陣反抗,便誤以爲這是少數潰兵在將領的逼迫下,結陣做最後的頑抗。

因此劉宗敏和田見秀都沒有做過多的準備,甚至於劉宗敏還十分上頭地騎着老馬蹄兒爺,衝在最前頭,帶着數十名闖軍戰士試圖從正面衝開官軍的大陣。他心中斷定了官兵的士氣早已崩潰,因此認爲這個臨時拼湊的陣型,只需一鼓衝鋒就可以打散,卻沒發覺這已是另一股全然不同的敵人了。

李雙喜還未來得及提醒劉宗敏,這一隊闖軍將士便又一頭撞在了長槍陣上,付出了同樣慘痛的代價。

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
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七章 鳥銃隊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