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

闖軍諸將全都知道河南是用武之地,也都清醒認識到闖軍的茁壯發展必須依託於河南百姓的力量,所以堅決不同意楊承祖的東投革左之議。

李來亨說完以後,劉芳亮、李雙喜、劉體純等人也全都出言反對。楊承祖自討沒趣,羅汝才也只好轉而說:“如果曹營打算投靠革左五營,當初又何必來就闖軍?我們既然已經合營,第一要務就還是團結齊心,打垮官軍的圍剿。只需自成一句話定下來,曹營上下便不會有半點異議,我老曹提頭也要吃下這一仗!”

“曹哥,我看補之和小老虎說的很對。”李自成對羅汝才笑道,“官軍兵勢雖衆,可是事權不一、指揮各異,而且崇禎皇帝又急躁刻薄,不斷催促。按牛軍師所說的,自古以來都沒有大將在外,後受君忌、前後將妒的情況下能夠取得勝利的。”

李自成走到羅汝才面前,幫他倒了半杯茶水後說:“我是贊成補之和來亨意見的,我們集中全力,只要速度夠快,要打垮官軍單獨一路部隊並非不可能的事情。何況官軍一向動作遲緩,而義軍縱橫天下,不敢說攻戰如何厲害,至少在‘走’的方面,絕非官兵可及。但不管怎樣,曹營的意見我們絕不會忽視,曹哥你有什麼想法,儘可說出來。”

羅汝才低頭喝了一口茶,心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羅戴恩則代他答道:“大元帥,如果地圖上標記的官軍兵力沒有錯漏,那我看楊文嶽和虎大威的保定兵單獨垂在豫中南一帶,拿他們開刀如何?”

中軍大營內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地圖上——保定總督楊文嶽率領總兵虎大威部一萬多人,駐在河南中部再稍微偏南邊一點的汝寧府,相比集結在豫北洛陽一帶的秦軍和豫軍,確實是有孤軍之勢。

羅戴恩的意見其實正中闖營的下懷,但李自成還是故意問道:“賀人龍所部秦兵駐在豫西,同樣是一支孤軍,而且兵力應該少於保定兵。我們爲何不先拿下賀人龍呢?”

羅戴恩摸不清李自成的真實意圖,小心說道:“賀人龍是秦軍宿將,恐怕沒有那麼好拿下吧?”

這時候一直不怎麼發言的闖軍二號人物二府田見秀也說:“對,賀人龍深悉義軍的內情。來亨守洛陽時,就忽略了這點,吃了賀人龍的虧,差點造成大局糜爛。賀鎮是官軍中一支很難應對的精兵,如果第一刀沒能拿下賀鎮,那我們的全局都可能被拖累。相比之下保定兵雖然也稱精兵,但他們已多年未曾同秦中義軍交戰,虎大威也不比賀人龍的狡猾,我想先打保定兵更加合適。”

李來亨聽着田見秀的話臉上毫無波動,心裡卻對田見秀特意重提他吃了賀人龍的虧,“差點造成大局糜爛”的事情,懷有幾分不滿。

但李自成和田見秀顯然是事前通過氣的,闖王立即接道:“不錯,賀人龍是秦軍驍將,自從曹文詔死後,秦軍中除了曹變蛟外就屬賀人龍最爲厲害。我們第一刀要旗開得勝,那麼選擇楊文嶽和虎大威開刀,確實更加合適一些。曹哥對此還有什麼意見嗎?”

羅汝纔看李自成和田見秀一唱一和,心知闖營早有定策,何必在自己面前故意唱戲?

他大笑兩聲,站了起來,說:“早聽說保定兵之精悍,不下於三邊、宣大、關寧。這一戰就由我們曹營來打先鋒,殺一殺虎大威的威風!”

李自成和牛金星、田見秀對視一眼後,牛金星便笑道:“曹帥龍行虎步,殲滅這股保定兵必在反掌之間爾。不過這一戰既然是我們的第一刀,還是應以獅子搏兔之勢,萬不能有所紕漏。先鋒軍事關勝敗,不若自闖曹各營,揀拔精銳,合成一股作戰,這才更容易打開局面。”

羅汝才明白牛金星說的冠冕堂皇,但他們從曹營中抽調精兵,同闖軍的精銳合成一支新軍。那麼這支新軍將來要歸誰管轄呢?它還能算是曹營的嫡系嗎?

這不光是要摻沙子,還是要拆散曹營了啊。

他有心反對,卻沒有合適的理由,緊接着田見秀、宋獻策等人也連聲附和。特別是宋獻策強調這支精兵應以老成大將統帥,推薦了羅戴恩來掌兵。羅汝纔對自己的這位親叔十分信任,他自慮羅戴恩手腕老辣,應當不會吃虧,說不定還能將這支部隊控制到曹營手中,便終於鬆了口,答應了下來。

中軍大營的軍議結束以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羅汝才這麼配合是挺出乎牛金星等人預料的。看來曹操所謂“賊不殺賊”的宗旨確實不錯,羅汝才能以大局爲重,倒是讓在幕後設計的謀略牛金星自嘲自己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來亨則出營和羅戴恩、羅顏清、趙應元三人又寒暄了一番,他估計闖軍若抽調精兵參加先鋒軍,很有可能抽調劉芳亮、李雙喜或者小虎隊的兵力,便先同羅戴恩說了這些事情,話裡話外表示若有需要,自己定當竭力相助。

羅汝才的旗鼓趙應元在之前曹營休整的時候,從李來亨手中收受了不少好處,所以也多爲李來亨說話。而羅顏清對李來亨更是懷着特殊心情,她憋了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好,最後乾脆直接抓住羅戴恩的衣角,請他若同李來亨合軍作戰的話,一定要多加照顧。

羅戴恩苦笑許久,握住李來亨的手,嘆道:“我也不瞞少虎帥,貴營兵馬器械都強於曹營,我也能理解大元帥的用心。只是我想有時候逼迫太甚,或許反使得曹帥爲之不快,從而影響元帥的大計。”

李來亨笑笑說:“我明白這點,只是我畢竟不是元帥。大元帥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但也請羅叔放心,闖營和曹營之間永遠只有小衝突,不會有大矛盾。”

其實現在曹營的表現已經讓李來亨頗爲驚喜,他記得後世歷史中的曹營遠比現在獨立性高得多。看來自己的存在,已使得闖軍實力相比歷史增強許多,也讓李自成有了更多籌碼和實力來約束、控制羅汝才。

如果這樣順利下去,或許真可以用和平手段兼併曹營,而不至於演出歷史上的那出火並慘劇!

李來亨看了看天色,最後對羅顏清說道:“羅小姐率領的騎兵也是曹營精銳之一,恐怕也將參與先鋒軍吧?義軍從未有過主動進攻萬人以上官軍兵團的前例,而且楊文嶽、虎大威這支保定軍,還是守在汝寧府城。想把他們吃掉,一定是空前困難,羅小姐一切萬請小心。”

羅顏清微微點頭,她欲言又止,最後終於說:“嗯……少虎帥也要萬萬小心。”

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二十六章 歲入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三章 林貓貓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
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二十六章 歲入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三章 林貓貓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三章 林貓貓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