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

宋一鶴先是一驚,隨即則又大喜,他對梅之煥的沈莊軍早已是垂涎欲滴。現在是瞌睡遇上送枕頭的,不管懇德記爲首的這些黃麻商民和梅之煥究竟有什麼前仇舊怨,反正宋一鶴需要的也只是一個合適的藉口。

他急忙詢問道:“是爲何事前來伸冤?本撫必爲他們做主。”

宋一鶴的族侄顯然也是收了懇德記不少好處,話語裡是處處偏袒於懇德記,說:“據說是麻城一些亂民愚夫,聽信了大人畏敵懼戰的謠言,又聽說小李賊攻破牛心寨後,下一步就要攻打黃麻,便四處傳謠,鬧的人心惶惶。”

“這與梅之煥又有何干系?”

“亂民雖愚不可及,但也知道沒有朝廷、衙門的保護支持,就憑他們自己又哪裡會是小李賊的對手?這夥人便焚香聚衆,要寫什麼萬人信,請朝廷拔擢梅之煥出任楚撫,以安靖時局。”

“哈!這是誰給他們的狗膽!”宋一鶴聽到這裡登時大怒,他最關心的就是頭頂烏紗帽,別人造謠傳謠也就罷了,現在居然敢直接搬梅之煥來壓自己?

這是何等狗膽!

是,梅之煥久歷戎事,有在邊關按撫軍事的經驗,可他宋一鶴守在四境,不也保住了湖廣一時太平嗎?不然黃麻商民爲何送來萬民傘?

這完全就是一小撮跟自己有仇的賊人啊……對,賊人!他們妄想楚撫換馬,分明就是裡通流寇,想敗壞守在四境的用兵大局。

他心情大壞,真想立即向朝廷參一本,彈劾一番梅之煥這個退休在家也不安心的老賊,便讓族侄立即把黃麻商民代表請來,要直接瞭解麻城第一手的情況。

送來萬民傘的這位商民代表,正是懇德記的大掌櫃蕭維崧。

他奉李來亨的密令,利用紅隊和懇德記在黃安、麻城建立的商號據點,先是拱火,在幕後慫恿一些市民製造輿論,要請朝廷拔擢梅之煥換掉無能的宋一鶴。

等到輿論形成,點燃宋一鶴和梅之煥的矛盾後,再攻勢一轉,橫跳到宋一鶴這邊。藉着送萬民傘的理由,進入撫署,進一步策動宋一鶴直接對梅之煥下手。

蕭維崧的策略是要驅虎吞狼,但核心則在於宋一鶴和梅之煥之間早有矛盾,即便沒有人去推波助瀾,他們最終也勢必形成對立之勢,而沒有朝廷背書支持的沈莊軍,本質上一樣會危及到崇禎的統治秩序,梅之煥又豈能長久安於其座呢?①

他今天頭系方巾,身穿儒服,特地打扮成書生模樣,文質彬彬,很給人好感。爲了博取宋一鶴的歡心,除了那捲闖軍從福王府府庫裡繳獲來的夏圭山川圖外,蕭維崧還另外根據宋一鶴的喜好準備了一些從九江採購來的奇花異石,此時一齊送入巡撫衙門之中。

爲了策動宋一鶴來對付沈莊軍,蕭維崧花費已不止萬金。不過就像李來亨說的那樣,“咱們只要把賬記清楚,回頭拿下武昌,這些錢財還不是照樣拿回”,闖軍做的實是無本買賣。

他面見宋一鶴時,先做出惶恐之狀,伏在地上出首道:“還請撫臺大人知曉,小人不過在麻城安心做百貨買賣,孰料得一班亂民愚夫聚衆鬧事,焚香禱告,形同造反,又寫成什麼萬人信,要請朝廷更替楚撫。小人一時激憤,便出言譏諷,這些亂民居然因此衝入店鋪之中,焚燒鋪面、搶去貨物以千金計。”

“小人與梅之煥素未相識,可此事概因梅之煥而起,亂民搗毀商鋪以後,還不許小人再到麻城經營店鋪。小人只得投書沈家莊,請梅之煥出面調解,卻爲梅家趕走,事已至此,只能申訴於撫臺,求得公道。”

懇德記在麻城的商鋪被亂民搗毀是真,不過這亂民自然也是蕭維崧自導自演,自己請來的職業無賴。

不過這些話落在宋一鶴的耳中,那就完全變成梅之煥自導自演,收買邑人大造輿論,想要搶奪自己的楚撫之位。

“本朝自來並無本地士紳出任本省之官的先例,天下間怎麼會有愚民真的蠢到讓梅之煥來做楚撫?這背後一定有人主使啊。”

宋一鶴眯起眼睛,做出一副情況盡在掌握之中的樣子。他身邊的子侄幕僚們也紛紛點頭,都說必是梅之煥在幕後主使,妄圖要挾朝廷,索要官爵。

宋一鶴又感嘆說:“朝廷近來多有召募義勇,以備勤王之議。我早聽說梅之煥曾經上疏朝廷,說黃麻寨民多出勁兵,應申詳約束,開導忠義,招徠豪傑,練成勁旅,以資剿寇之用。現在看來梅之煥的義勇練的不怎麼樣,這豪傑亡命之徒倒真是招攬了一大批。”

“招徠亡命,真是悖逆之人!”早收了蕭維崧一大筆賄賂的宋一鶴族侄這時恨恨道,“若非蓄意謀反,梅之煥用意又是什麼呢?大人,今早麻城那邊還送來一封書信,說是小李賊攻破大別山山寨,兵鋒已及至黃州府,沈莊軍有意出兵恢剿大別山,要請武昌協助。我們早前一再催促梅之煥出兵,他都動也不動,此時卻如此積極,難道不是有陰謀在懷嗎?”

蕭維崧也伏地磕頭道:“前月梅之煥幼子成婚,參加婚禮的賓客竟然有數千人之多,這等威勢真不下於任何朝廷疆吏。沈莊軍兵力更有萬人之衆,隨州小李賊兵不過數千,梅之煥討之甚易,此時來書請求官軍協力,確有難以理喻之處。”

郭君鎮討平大別山的山寨武裝以後,確實對相鄰的黃麻一帶造成巨大威脅。附庸於闖軍的一些山寨,還時常利用大別山南麓的掩護,進入較爲富庶的黃州府內掠糧。

沈莊軍作爲保護黃麻鄉里的團練武裝,當然負有抗擊闖軍入寇的責任。只是梅之煥也知道湖廣巡撫宋一鶴近來對他越來越忌憚,這纔沒有擅自行動,而是先寫信到武昌做通知,卻沒料到這種做法反而更激使宋一鶴下定決心,要把梅之煥和沈莊軍一起剷除。

“梅之煥的聲勢竟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宋一鶴聽到蕭維崧所陳梅之煥幼子婚禮上賓客數千人的盛況,立即感到自己對梅之煥低估太多。這人要的恐怕不僅僅是自己的楚撫之位,而是所謀甚大啊。

自古以來,亂世之中必有奸雄之輩,這個梅之散財結客,招募亡命,聚衆萬人之多。宋一鶴以己度人,絕不相信世上會有人散盡家產做這種無本買賣,既然梅之煥投入這麼大,那他所圖謀的就一定更大。

湖廣兵力分守各地已很吃緊,如今又有這股十分棘手的小李賊縱橫隨州,確實是野心家趁勢而起的好局面。

如果自己未洞見梅之煥的陰謀,傻乎乎將不多的撫標機動兵力調去黃麻,協助沈莊軍恢剿大別山,被梅之煥偷襲一下,那可能霎時間三楚就要變成糜爛之局。

“可怕,可怕,太可怕了。誰能料到素有清譽的梅之煥,居然是個野心勃勃的活曹操!”

===========================

真實歷史上的沈莊軍即受到地方督撫大臣的打壓,在梅之煥死後自行瓦解,餘部匯入蘄黃四十八寨,最終被投降滿清的左鎮將領徐勇滅亡。

沈莊軍是明末地方士紳的一次自救努力,但同清末的情況不同,朝廷從未給予士紳團練強力支持,等到崇禎十六年崇禎清醒過來,終於想要大辦團練的時候,卻再也沒有時間了。

不過即便崇禎很早就能夠給予地方士紳興辦團練的權力,也可能更早激化地方士紳和督撫官吏間的矛盾,造成如麻城梅之煥、東陽許都等等自帶乾糧者的悲劇性下場。

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
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