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營田使

艾卓看着地上那六七具屍體,對衆人苦笑道:“節帥,我們真的是非常剋制了,真的是隻殺民憤極大之人。可問題就在於這隨州城裡無好人,這班被抓來公審的士紳,幾乎是人人身上都有幾分血仇,百姓是羣情激憤。我們要是不殺人,公審大會結束以後百姓們自己也要動手將這等人活撕掉。”

“我們不殺人,就要落下話柄,隨州百姓還怎麼願意相信闖軍剿兵安民、免賦均田的說辭?”

艾卓的反駁有理有據,一下子讓李來亨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

一旁的方以仁則沉下臉來,他手上還抓着李來亨所贈的福王府藏白金骨折扇,面色不豫,質問道:“你也要分清楚是奸民還是良民,不要任由一些奸民土棍藉機尋仇生事。”

方以仁畢竟是出身於桐城方氏,算得上是名門世家子弟,雖然隨州的鄉紳並不入他法眼,但看到地上那六七具屍體,骨子裡還是泛出一股寒意,背脊生涼。

李來亨也點點頭,要艾卓注意應當仔細分辨良莠,不要被土棍青皮給利用,損害闖軍的政治資源。

“這……這絕非土棍誣陷啊。”

艾卓滿臉苦笑,他絕沒有故意和李來亨政策作對的意思。而是本地的鄉紳,確實血債累累,到了難以償清的地步。

“本來這幾年來漢北、漢東一帶就或旱或澇,飛蝗不止,民無顆粒之收,雖然情況不比河南那樣嚴峻,但餓死人的事情也並非罕見。本地的鄉紳就利用災情,到處強收小民田產,又蓄意放息額極高的閻王債,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這還不止,前一段時間張獻忠轉戰安徽,督師丁啓睿尾隨追擊,帶着一大幫驕兵悍將路過隨州。官軍在隨州到處肆意徵發民夫,又強行攤派米麥豆束、鋼羽箭索,那些有官身的人或者有背景、有靠山的士紳,就層層轉嫁,把丁啓睿的攤派又分攤到本地小民的頭上,還以防獻爲名,學河南巡按高名衡的辦法,強行要求隨州百姓交各種社費。”

“這樣的層層轉嫁攤派,民不堪其苦,小民痛恨,深入骨髓,洶洶思逞,已非一日。今天公審大會上羣情激憤,實在並不奇怪!畢竟被地上那六七個死人,活活逼死的,何止於六七百人呢?”

李來亨本以爲湖廣相比河南,氣候、土壤都更適宜於糧食生產,災害也比較少,情況應該會比河南樂觀很多。

此刻他聽了艾卓所言,才知道湖廣的經濟生產原來也糜爛至此。

雖然說“湖廣熟,天下足”,可是這幾年間歇不斷的旱澇災害,已經給湖廣百姓增加了極重的負擔。

丁啓睿身爲援剿督師,總督數省軍務,可他不敢去河南同李自成交手,就藉着追剿張獻忠爲名躲在湖廣,他手下督標的那些驕兵悍將,軍紀作風絲毫不遜色於左鎮,所到之處正是蕩然一空。

紳民矛盾,竟至於此!

李來亨即便有心和緩闖軍對待士紳的政策,面臨現在這種局面,也實在不能說些什麼了。

這真不是他要怎麼樣去迫害鄉賢們,而是這班鄉賢自己尋死啊,像他們這種人,除了死亡和夾棍以外,又有什麼辦法能夠令其清醒呢?

“唉!”

方以仁輕搖摺扇,長嘆一聲,他看着李來亨的表情,知道府主決心已定,再多說也是無益,只無奈道:“應殺之貪官污吏,府主理應殺之。但闖軍在湖廣立足未穩,人情不熟,非民憤大到必要殺之者,還是以抓放爲主較好。”

李來亨明白方以仁的意思,他向艾卓搖搖手,安撫他說:“你說得對極了!是我瞭解不清,不知道這些人都到了民憤鼎沸之時,坐在柴火堆上,居然還有玩火自肥的膽量……唉!”

艾卓點點頭,他又爲方以仁解釋說:“樂山先生,我們殺人不過六七人,而且都是一刀給他們一個痛快。可你知道這些士紳鄉賢,逮到交不起地租的人是怎麼幹的嗎?”

“他們有一種刑罰叫做掃窮鬼毛,是把人的衣服剝光,用開水澆,把全身燙起水泡,再用竹掃帚把皮掃去。同他們的手段相比,咱們公審完了一刀給個痛快,還不夠仁慈嗎!”

艾卓所說的“掃窮鬼毛”讓李來亨身上的寒毛都豎了起來,他只是想象了一下用掃帚將水泡、人皮全部掃掉的場景,就覺得心裡拔涼拔涼的。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上,方以仁也只好徹底閉上嘴。而校場中看戲、看熱鬧的民衆則都歡呼雀躍了起來,還有一些同被殺鄉紳確有血仇的百姓,直接衝到高臺之下,把那個六七具屍首直接撕扯了一個粉碎。

眼前場景的血腥程度,比之戰場更爲駭人。

敵我矛盾,這真是敵我矛盾了。李來亨心裡暗自想道。

白旺倒對百姓將士紳分屍的場景沒有什麼觸動感,他一邊誇讚隨州闖軍的這個公審大會,確實比李自成以前單一、粗暴的拷掠效果更好,一邊又細細詢問了一下李來亨之後對老營如何安置的具體辦法。

因爲現在隨州方面也是百事草創,李來亨就和方以仁現場商議了兩句以後,隨手扯了一張紙,給白旺當場寫出幾份札委。

“我們已經或抓或殺,收拾了一百多戶士紳之家,沒收的房屋大概可以供千人居住。闖軍本身的營房也可以供老營居住一段時間,剩下的房屋我已讓苗裡琛去督造了,現在只好一切西先從簡。”

“嗯……然後,”李來亨將一份現寫的札委遞給白鳩鶴,說道,“慶叔沒來隨州實在可惜,那糧餉和器械只好都先交鶴爺來辦。我之前已讓蕭維崧將隨州城內一處車馬行改爲百工衙衙門,鶴爺有事就到百工衙同蕭維崧交接。”

白鳩鶴的八字須抖了一下,好奇問道:“這個百工衙又是什麼?”

方以仁幫李來亨解釋道:“百工衙就是典糧餉、典軍需以下的具體各部門,每部都由一個專精此業的熟練工兼司收發。各儲其材,各利其器,百工技藝,各有所歸,亦各效其職役,

凡軍中所需,儘可立辦。”

百工衙實際上是李來亨建立的一個臨時後勤機構,算是過渡性質的東西,等湖廣這邊情況完全穩定下來以後,他還要進一步進行正規化。

現在的百工衙只能說不過是湊了一堆手工業者,把他們集中起來生產各種軍需物資,完全談不上組織化、規模化大生產的一點皮毛。要說有什麼比較進步的地方,暫時來說也就只有各部領導,全由此一行業的熟練工擔任,值得一提。

這就算是李來亨的總後勤部加總裝備部了。

當然官名方面還是按照李來亨中二的復古愛好,將典糧餉、典器械這樣充滿鄉土氣的官名改稱支度使。

白鳩鶴出任的支度使兼掌糧餉分配和器械生產,百工衙亦在其管理範圍之內。具體而言支度使所轄範圍包括了衙、院、庫三種:衙即百工衙,以民需生產爲主;院則爲軍器院、兵仗院一類規模更大的軍需生產部門;庫即爲弓箭庫、盔甲庫、糧倉等後勤物資管理部門。

可惜慶叔被留在河南,不然李來亨肯定會讓李長慶做支度使,再把糧餉供給和物資生產兩塊分開,把物資生產再單獨剝離爲一個職務給白鳩鶴擔任。

等以後正規化加強了,這些還是要都收入工部一類純粹的文職機構下面纔好。

“至於老白,這份札委是給你的。”

李來亨又遞了一張現寫的紙條給白旺,上面寫的是湖廣營田使五個字,白旺不解其意,驟起眉頭問道:“節帥是準備讓我在隨州屯田嗎?”

白旺讀書雖然不多,但也有一點基礎的文化水平,他從營田使三個字上推測自己的職務應該還是負責招引流民、耕田開荒一類工作。

但李來亨卻搖搖頭,他臉色比之剛纔沉重、嚴肅很多,壓低了聲音道:“營田使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咱們免賦均田的口號徹底貫徹下去。”

“免賦均田!?”

白旺心中猛地一驚,免賦倒很平常,事實上現在闖軍所到之處,已經全部都在推行免賦三年的政策了。

只是由於闖軍主力採取流而不土的戰略,事實上免賦政策也很難貫徹下去,免賦都只停留在闖軍駐紮該地的短暫時期內。

而均田就更不用說了,闖軍既沒有明朝代代相傳、積累數百年的黃冊數據,也沒有人數繁多的胥吏階層幫忙,均田的口號事實上根本無法實施。

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
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