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

官軍的崩潰已成定局,大批大批的士兵開始丟下武器,甚至脫棄盔甲,亡命狂奔。李來亨則和白旺率領着二十多名刀牌隊銳卒,沒有趁勢進行追殺,從後方砍殺這些毫無抵抗力的潰兵。而是集中精力,同樣向着丹水渡口的方向奔去。

官兵們把甲仗器械全部丟棄了,自然跑動較快。還有像艾國彬這樣,本來就在大陣後方,又是第一個開溜的,自然速度更快。

可他們已成驚弓之鳥,毫無鬥志,互相踐踏,潰不成軍。便是連逃跑都毫無章法,不懂得控制速度和分配體力,一味狂奔,很快便疲憊不堪了。

而李來亨則目的明確,他一面和白旺指揮刀牌隊進行追擊,一面又讓士卒們大聲呼喊“跪下不殺”、“跪下不殺”的口號。

那些驚弓之鳥般亡命逃跑的官兵,聽到“跪下不殺”的呼喊聲後,有不少人都出於本能地跪了下來。這些在潰逃人潮中突然跪倒的官兵,又成了其他潰兵們的阻礙,造成了更大規模的混亂和踐踏,搞得人仰馬翻。

“絕不能讓艾國彬跑了!”

李來亨心知,這是他斬殺仇敵的最好機會。如果艾國彬逃回龍駒寨或商州城,那缺乏攻堅力量的闖軍,就很難抓住他了。

但前面一片的潰兵人潮,也阻礙了李來亨的追擊。他緊咬牙齒,狠下心來,乾脆讓白旺帶着十幾名闖營戰士,射一波弓箭,來強行打開道路。

“老白,你帶兄弟們放箭開路!搖旗,放完箭後,你跟我帶人衝過去,一定要活捉艾國彬!”

白旺辦事素來可靠,他立即着手佈置。只片刻時間便將刀牌隊中帶有弓箭的幾人,和後方追擊過來的李雙喜部中幾名弓手,集結在一起,迅速排列成陣,放箭雨驅散人羣。

十多發箭矢成爲了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潰兵的心理防線。李來亨和郝搖旗又趁機衝殺過去,他們口中大喊“跪下不殺”、“擋者砍頭”的口號,嚇得那些無頭蒼蠅般的潰兵,或逃往兩邊,或跪伏在地上。

“好!”

李來亨帶着郝搖旗等刀牌銳卒,在潰兵人潮中殺開一條血路後。他終於望見了艾國彬的身影——艾國彬身邊還有好多名魁梧家丁的保護,這一羣人在無頭蒼蠅般亂跑的潰兵中,顯得十分顯眼。

“狗賊艾國彬!”

一見到艾國彬那副熟悉的滿腦肥腸模樣,小老虎胸中怒火更加倍燃燒。一瞬之間,米脂李家的滅門慘劇、小妹幼娘極可能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將李來亨的殺意,推動到了最高點。

艾國彬彷彿聽到了李來亨發出的這一聲怒吼,他匆忙回頭向闖軍追殺過來的方向望了一眼,馬上便看到了那李家小子的身影。都司老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李家的小子,不是早被抓去當了民夫嗎?他就算沒有活活餓死、累死在道旁,又怎麼會突然成了流賊的一員將領?

“殺了他!殺了他!殺了這小子,重重有賞!”

雖然無法理解李家的小子,怎麼會突然出現在軍嶺川的戰場。但艾國彬立刻便從李來亨滿臉的殺意中,理解到必須沙掉這小子,否則自己怎麼都無法安全逃回龍駒寨和商州城的!

艾國彬雖然和鄭國棟一樣,在軍隊中大吃空餉,還不擇手段、毫無底線的剋扣官兵糧餉。但他對於自己的親信家丁,確實恩養極厚,給出了非常好的待遇。

到了這種保命的關鍵時刻,平常恩養家丁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有家丁保護,就你一個賤民,憑什麼殺我!”

那些親信家丁,畢竟平常受着艾國彬十足的厚待。而且他們的家人也都在商州城,全賴艾老爺的庇護和資助,才能維持生活。想到留在商州的家人,這些家丁也只有咬咬牙,放棄逃生的可能性,轉身阻擊李來亨等人——艾老爺再怎麼無恥,逃回商州後,應該也會照顧照顧他們的妻女吧?

懷着這種想法,家丁們鼓起最後一分鬥志。除了剩下兩人架起艾老爺,向着渡口方向逃去外,剩下的家丁,都留了下來阻擊李來亨。

這些親信家丁都身着鮮明的布面甲,手中武器也是一看就十分新銳。甚至還有兩名家丁,手上拿着做工精巧的鳥銃。

只是李來亨和郝搖旗衝殺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大量潰兵也阻礙了家丁的視線,使得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使用發射鳥銃。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來亨已經帶着一批刀牌手,衝到面前,更沒有功夫用鳥銃進行射擊了。

李來亨雖然來勢洶洶,但他再憤怒,也還拎得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小老虎知道,真論真刀真槍的格鬥廝殺,自己恐怕不是這些精銳家丁的對手。因此他只是站在郝搖旗的一旁,幫他防禦側面,協助郝搖旗作戰。再用剩下的精力,指揮其他刀牌手圍殺家丁。

艾國彬手底下這些家丁,確實也不負他的長期厚待恩養。此時雖然軍心渙散,卻還是有數人,相互背對着,抱成一個小團,死命拖住闖營前進的步伐。

但雙方的實力對比,差距委實過大。少數家丁的奮戰,也不能阻擋李來亨的復仇!

他讓郝搖旗帶着幾名刀牌手牽制那些家丁,並吩咐郝搖旗,等白旺帶人趕到時,若他還沒有解決這些家丁,就將他們交給白旺對付。郝搖旗自己則帶銳卒們,趕緊跟上李來亨,去搶佔渡口。

李來亨本人,則率領其他刀牌手。趁着郝搖旗圍住那些家丁的功夫,一鼓作氣,突破這些人的阻擊,衝着艾國彬逃跑的方向追了上去。

此時小老虎眼中只有艾國彬一人,他心知不管是要招降米脂鄉勇,還是要徹底擊滅這支官軍部隊,再或者是報仇雪恨,都勢必要擒斬此賊。

“馬呢?!狗奴才,我的馬上哪去了!”

眼看着李來亨甩開那些家丁,繼續追了過來。心中大爲慌張的艾國彬,這纔想起自己不是還有戰馬可以騎着逃跑嗎!可他之前聽李思全的鬼話,誤以爲勝券在握,便下了馬,坐在中軍大旗下面,優哉遊哉的休息。

等到戰局明顯不利於官軍,艾老爺準備逃跑的時候,便沒來得及上馬,直接由兩名家丁架起來逃跑。現在他見逃跑的速度不夠快,幾乎要被李來亨追上了,又開始埋怨那兩名最先架起他狂奔的家丁,恨他們愚笨至極,不讓自己乘馬逃跑。

“這羣廢物!一輩子的狗奴才!十輩子的狗奴才!”

艾國彬沒有馬做,手上倒是沒忘了抓着慣用的那根馬鞭。此時他恨極了愚笨的兩名家丁,便拿着馬鞭抽打起來,真把這兩名家丁,當成自己的馬匹了。

不過李來亨很快就結束了艾都司的無能狂怒,他追趕艾國彬到二十多步的距離後,便將手中腰刀大力丟了過去。左邊架着艾國彬的那名家丁,本來捱了兩馬鞭,就已經吃痛不住。此時又看到李來亨將腰刀投擲過來,便乾脆放手將艾國彬摔在了地上,自己躲開腰刀,向另一邊逃去了。

可憐艾老爺一下跌倒在地上不說,左邊大腿還剛巧不巧被李來亨的腰刀劃傷。他這個三邊將門世家出身的“虎子”,一直養尊處優,世襲軍職,又靠賄賂獲得了延綏鎮營中的官位,哪裡遭過這等罪?看着李來亨步步向他靠近,便眼淚鼻涕一起哀嚎了出來。

“李家老爺、李家老爺,我把我的家財全都給您、把龍駒寨也給您,老爺饒了小的一條狗命吧!”

“哈。”

李來亨看着艾國彬半跪半趴在地上,連連磕頭,向自己求饒的模樣,突然感到分外的可笑與可悲。這就是讓自己家破人亡的仇敵?只因世襲的衛所軍職,這樣一個廢物蠢材,就可以輕易毀了自己一家?

“你還有法子禁得住我攻破龍駒寨不成?啐,先將這傢伙抓起來。”

小老虎示意身邊的兩名闖營戰士,先把艾國彬綁起來再說。他還想知道小妹幼孃的下落,之後正可以借劉宗敏的夾棍,好好伺候艾國彬一番。

“老爺、老爺,是李思全,都是李思全乾的啊,和小的無關。李家老爺,萬代公侯,饒了小的一命吧。老爺萬代公侯啊!”

艾國彬被兩名闖營刀牌手按倒在地,將雙手捆綁了起來。但他還不死心,繼續磕頭,還將李思全的事情說了出來,妄圖將李來亨的仇恨,吸引到李思全的身上。

對艾國彬這等醜態,李來亨便連看都不想再看一眼。他只感到一陣分外的可悲,艾國彬這種蠢物,只因世襲衛所軍職,投得一個好胎,就可以做到這種高位上。這又是憑什麼呢!

“李思全?哼,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我要收拾。你這個罪魁禍首,也別想逃得一命。”

李來亨搖搖頭,他將之前丟出去的那把虎頭腰刀又撿了起來。然後用腰刀的刀尖,將艾國彬跌落在一旁的頭盔挑了起來,高高舉起,示意給衆多潰兵看着。

“渡口已經被我們拿下了!你們別費力逃跑了,都給老子統統跪下!”

跟在李來亨身邊的那些闖營將士們,也跟着大聲喊起“渡口已破”、“跪下免死”的口號。聲浪便這樣越來越大,越傳越廣,那些無頭蒼蠅一樣亂跑的官軍潰兵們,看到艾都司已經被流賊生擒,終於徹底崩潰,相繼跪伏了下來。

只有李思全自知兵敗以後,自己落到李重二的手中,絕無活路。因此還在上躥下跳,試圖收攏一部分潰兵,保護自己逃出去。

李來亨正看着不耐煩的時候,還未等他發話,便看到兩支箭矢從不同角度一起射了過去。一支箭矢貫穿了李思全的脖子,一支箭矢正中其額,當即便將他射殺而死了。

這兩箭分別是李過和劉芳亮射出去的。

李過手中抓着一支淺棕色的長弓,另一手還捏着兩支箭矢,他本來在部署兵力,準備將降兵們分割包圍起來,看到李思全上躥下跳,便借過了一名士卒的弓箭,一箭貫穿了李思全的脖子。

另一箭則是劉芳亮射出去,劉芳亮手上拿着的是他自己常用的一套弓箭,看起來便力量十足,是一張分量很足的硬弓。他和李來亨一起迂迴右翼,擊破官軍長槍陣,早看出來了李思全是指揮長槍陣的官軍將領,一捉到機會,便一箭正中其額,將他射殺了。

李來亨撇了撇嘴,一隻虎和直追蘭陵王高長恭的“賽蘭陵”劉芳亮,還真是好本事,奪了自己一個親手報仇的機會。

不過也罷,李思全不過是協從,一個遊手好閒的無賴之徒罷了。艾國彬纔是真正的主謀之人,像他這種憑藉一個好出身、一個好投胎,便幹出無數骯髒事來的人物,在這大明朝中真不知還有多少了。

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
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章 惠世揚第十七章 無派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