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

當方以仁將牛金星自殺的消息送來晉王府時,這並沒有讓李來亨感到驚訝。

牛金星自盡是最好的選擇,他和田見秀不同,沒有掌握兵權,而且兒子牛銓在兵變過程中爲李來亨掌控局勢起到了極大幫助。

牛金星的做法,是用自己的戴罪之軀,換取了兒子牛銓的仕途坦道。

李來亨忍不住感嘆道:“舔犢情深,啓翁到底是一個做父親的人……”

方以仁拱手說:“殿下,今後也是一個做父親的人了。”

方以仁說的是羅顏清在太后寢宮中誕下一個男孩的事情,羅顏清生產的時間和兵變差不多在同時。好在李來亨早有準備,專門命孫守法帶兵去保護皇宮,所以當兵變徹底平定以後,羅顏清都還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來亨心裡對羅顏清既愧疚,又感到一絲欣喜。

他嘴角掛着笑容,說:“最近發生的所有事情,還是照舊先瞞着顏清……一會兒孤還要去皇宮看她,顏清剛剛生育,身體不好,不能讓她知道這些事情影響到情緒。”

方以仁暗自撇了下嘴巴後說:“牛金星如何處置呢?他已經自殺了,還要繼續追究罪責嗎?”

李來亨搖搖手說:“就這樣吧。牛金星的用意,孤已經全然明白。樂山……將來你編寫史書的時候,就說啓翁是病死的吧!”

方以仁明白了李來亨這句話的意思,點了一下頭。

李來亨接着說道:

“讓史書上的啓翁病死在兵變之前,他沒有參與兵變之事。牛銓會滿意的吧!大順還要面臨東虜南下的挑戰,孤不能、也不願意因爲兵變的事情,再次傷害到大順軍上上下下的團結。

孤既然能夠不殺田見秀和吳汝義,也就能夠保全牛金星的名譽。

只有張鼐他……”

方以仁低頭道:“張鼐之事,還需要殿下親自去見他一面。”

李來亨苦笑道:“行了,樂山,你還是叫我府主,不要叫我殿下吧。”

“此乃君臣名分的大義,怎麼能胡亂稱呼?”

“唉!”李來亨感嘆道,“好,我明白了,我去見雙喜哥最後一面吧。”

方以仁微微躬下身子,他知道眼前的晉王,已經不再是三年前的那個少年郎了,在這漫長的血腥求生過程裡,那個曾經淳樸、心懷惻隱的少年人,終於成長爲了讓方樂山感到滿意的雄猜之主。

他知道從今天起,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個臣子,包括方以仁自己在內,能夠繼續稱呼李來亨爲“府主”了。

方以仁低聲說:“殿下,張鼐畢竟是先帝義子,于軍中人望不下於田見秀,如何懷柔處置,尚需謹慎。”

李來亨臉上帶着十分複雜的表情,嘆道:“我……孤明白!”

他振袖而去,大步向前去見張鼐——去見李雙喜的最後一面。在這一刻,李來亨一步一步向前走着,他每向前邁出一步,都能感覺到自己距離闖軍、距離李自成最初的那個初衷,越來越遙遠,可李來亨又明白,他必須貫徹自己的道義一直走下去,否則難道要坐視大順重蹈歷史上的覆轍嗎?

李雙喜被晉王特殊對待,他沒有被軟禁在義侯府中,實際上直到現在爲止,李雙喜還是沒能再見到他的妻子兒女一面。

他被李來亨囚禁在了晉王府的一間客房內,每日的衣食待遇倒是和李來亨自己完全採用同一標準。

當然,衆所周知,晉王殿下自奉甚儉,每日用餐,不過早上一碗小米粥、一碟酸蘿蔔和一碗雞蛋羹,中餐只是簡單對付了三個夾肉的饅頭,晚餐稍豐盛些,亦不過是在米飯和饅頭以外,新添一道羊肉湯饃。

李雙喜被封爲義侯以後,生活享受已經完全向明朝州府一級的官員靠攏對齊。不僅三餐珍饈,而且已經開始蓄養歌姬美妾,突然在晉王府內又重新回到了當年闖營的生活,李雙喜吃着那過去闖營老兄弟們視若珍寶的羊肉湯饃,唯有潸然淚下。、

“雙喜哥。”

李雙喜霍的擡起了頭,他看着晉王殿下,眼睛裡面充滿了複雜到難以言狀的神色。在這一刻,李雙喜終於清醒認識到了自己已經輸掉的事實,他的臉上浮現出了不知所措、矛盾至極的表情,像是在哭,又或者像是在笑。

“雙喜哥,老白知道你被關押在王府上後,很關心你的處境。”

李來亨輕笑一聲,命王府侍從們將白旺送來的錦裘、美食,全部放到了李雙喜的房間裡。

晉王坐在義侯的面前,說:“老白很想念你,自從隨州一別以後,已然經年。他是實在沒有想不到,終於有機會回到開封和雙喜哥你重聚的時候,卻會發生這種事情。”

義侯靜靜地看着白旺送來的禮物,又看着眼前這個在竹溪縣被自己和白旺救下的年輕人,終於慘笑道:

“殿下!是我錯了,的確是我貪得無厭,妄想得到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殿下,你將怎麼處置我呢?”

李雙喜接着說道:“殿下如果還記得竹溪之事……能否放過我的妻兒?”

李來亨充滿感慨地說:

“兵變剛剛平定以後,孤就讓孫守法孤我去了你的侯府,將嫂子和玄朗都保護了起來。雙喜哥,你大可以放心,田見秀和牛金星孤都已經放過了,何況是你的家眷呢?

汝妻子吾養之,孤會對玄朗視若己出的。”

李雙喜終於放下了心裡最後的掛念,他再無牽掛,瞭然的攤開雙手道:“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從竹溪縣到開封府,我們經歷了這樣多的事情,唉!來亨,殺了我吧,是用刀劍殺死我,或者是像許多史書上寫的那樣,給我一杯毒酒呢?”

晉王噗嗤笑了一聲後,說道:

“雙喜哥,你想的太多了吧!田見秀和牛金星,他們兩人的罪責,誰不是在你之上呢?

田見秀,孤已經允諾他和吳汝義一起到武昌剃度出家了。至於牛金星,孤本想讓他告老還鄉,可是牛金星擔心自己一直活着,會影響到他兒子牛銓在孤這邊的仕途,才選擇了自殺……

雙喜哥,你是大順軍中一員無雙的戰將。孤不想,也不願意讓你死在囚籠之內。你的生命,終究屬於沙場。”

李雙喜有些疑惑:“晉王,不想殺我嗎?可是兵變的事情以後,我又如何苟活於大順之世呢?”

李來亨命人將一副地圖取來,展開在李雙喜的桌子上,指點道:

“你看,這裡是太原城,這裡是冷泉口。太原以北本來有三道藩籬,第一道是大同,第二道是雁門,第三道是太原城北的天門關。但是大同雁門之敗以後,太原北面的藩籬盡失,已經很難守禦了。

從太原往南一些,太谷、祁縣、平遙、介休一線,也全都無險可守。我們即便出援太原,也會在這一線上遭到清軍的肆意進攻,守軍反而陷入易於遭到攻擊局勢裡。

只有冷泉口,位於靈石縣北三十里處,扼守呂梁山和太嶽山的出口,從地理形勢上來說,是比現在藩籬已經盡失的太原,更穩妥的一處防線。

雙喜哥,我原來的意思就是將太原守軍撤到冷泉口。但當時田見秀和牛金星都強烈反對,不過現在局勢又有所變化,如今清軍集中力量於陝西和山東,這是兩個拳頭展開打人,反而將東虜自己的胸膛暴露在了我們的面前。

太原就是直插入東虜胸膛的一把利劍,所以孤以爲太原又有了堅守的必要。”

李雙喜更加疑惑不解了,他問道:“晉王用兵自然沒有問題,可是……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李來亨哈哈一笑,說:“雙喜!我準備派一支援兵前往太原,支援姜瓖,這怎麼會和你沒有關係呢?你恐怕是最合適的人選吧!”

李雙喜驚訝道:“晉王殿下,臣還是戴罪之身,殿下,殿下放臣出城,讓臣帶兵救援太原,就不擔心臣趁機叛投東虜嗎?”

李來亨自信地說:“雙喜,你會那樣做嗎?”

李雙喜猶豫了一下後,終於堅定的說:“不,臣絕不會背叛大順。”

“好!”李來亨站起身,拍掌道,“既然如此,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雙喜,由你和陳永福一起帶兵救援太原吧!”

李雙喜尚在驚疑不定間的時候,晉王便已經自顧自出門而去了,晉王殿下一邊走出門去,一邊大笑道:

“雙喜,好做、好做。”

等他走出門外以後,便讓親兵們將房門關上,對一直守候在門外的李雙喜舊部黨守素、邵時昌二人低語道:

“孤將命陳永福、張鼐統兵救援太原,你們二人進去和他好好說一說吧。讓張鼐好自爲之,爲了大順……爲了維護大順的團結,讓雙喜哥做出合適的選擇吧。”

黨守素剛想說既然如此,便讓他一同和張鼐前往太原。可是邵時昌卻用力拉住了黨守素,對他搖了搖頭說:

“黨將軍,您一直反對兵變之事,實乃大順的股肱之臣。義侯錯了,我也錯了,爲了維護大順的團結,犧牲應該由犯錯的我們來做。

黨將軍,您還年輕,今後的路還長着呢!今後,今後還請一直跟隨晉王殿下,不使中營諸將的名譽消逝史冊間。”

李來亨微微地朝黨守素和邵時昌點點頭,又深深的看了李雙喜的房間一眼,最後終於忍不住說:

“把門打開,孤還有一句話要和雙喜說。”

衆人在驚訝中將房門重新打開,李雙喜端坐在原地。晉王則站在門檻外,向他喊道:

“雙喜哥,顏清和我生了一個男孩,你願意爲這個孩子起一個名字嗎?” WWW¸ ttκΛ n¸ ¢ ○

李雙喜露出釋懷的神色,說:“好,叫他玄燁怎麼樣?”

晉王突然間大笑了起來,他被李雙喜的這個回答直笑到了喘不過氣來。

“好,很好。玄燁,和玄朗是同一輩的名字,燁是光輝燦爛的意思,這是一個意象極好的名字。這個孩子,今後就叫做李玄燁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章 英雄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十八章 祝捷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章 英雄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十八章 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