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

闖營物資管理的粗陋和草率,令李來亨大爲震驚。他本來聽白旺所說,闖營的繳獲一切歸公,財務集中管理,統支統取,還感到這種做法又現金、又簡練。

此時才發現,這所謂的集中管理,其實還充斥着山大王秤砣分金的原始風貌。像劉宗敏、劉芳亮、李雙喜,他們都經常任意支取老營的物資——他們都不是拿去個人享樂,也是看將士們訓練辛苦,拿去給將士們享用的。

但這種做法,實際上嚴重破壞了一切繳獲歸公、一切財務集中管理的統支統取政策,令老營的管理,事實上變成一團烏煙瘴氣的亂麻。

後勤實在是一個大學問,而闖營在這方面上,又實在是嚴重缺乏經驗。

李來亨想到,在後世的一些史料記載中,認爲闖軍在進軍北京的過程中,先後拷掠到了三千萬到七千萬兩左右的白銀。但闖軍似乎並沒有真正利用好這筆龐大的財富,這問題很大可能,就出在闖軍後勤管理的原始、落後和混亂上了。

實際上以闖營現在的人員結構,在缺乏大量識字者和管理者的情況下,也根本不可能推行像後世八路軍一樣徹底的財務集中政策。

在李來亨看來,考慮到闖營本身的具體情況,對物資和後勤,實行分級管理的結構,還比較靠譜一些——不過這些事情他就做不了主了。

但無論如何,李來亨心中想到,之後見到李自成本人的時候,他一定要設法將這些建議提出來才行。對闖營來說,後勤真是一個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了。

後勤是一門大學問,物資支取如何管理,物資管理的權責怎麼界定和分配,物資下放時各級頭目支用的權限是多少……這些問題要一一整理起來,就實在太過複雜了,也超過了現在闖營的能力範疇。

但正是要趁着現在闖營人數還比較小、整體規模盤子都比較簡單的時候,制訂好規則,將一個基本的體系搭建起來。

否則等到將來衝入河南大地的時候,加入了大量其他山頭的農民軍武裝後,再想建立起一個適當平衡的高效體系,就非常困難了。

李來亨因此對白旺強調說道:“怎麼說呢……白管隊,我看現在這樣管理糧秣,實在是有點浪費。”

他心中在籌措着語言,李來亨心想,他要做的事情,相當於是要改革整個老營的體制,恐怕沒有那麼容易,便是說服白旺都未必成功,何況真正要實行,肯定還得是要說服李自成本人才行。

“白管隊,我心下還是覺得,這次好不容易得到這麼多糧秣,還是要細緻、謹慎一些處理來得比較好。”

李來亨想的很多,他想到這老營制度可能是李自成或田見秀這等領袖人物制訂的,像白旺可能也參與不少管理,如果自己過於否定的話,是否會引起面前白旺的不快?自己纔剛剛加入闖營,又是否有必要,這麼快就出風頭,去否定一些前人的做法呢?

但白旺倒沒像李來亨想的那麼複雜,闖營諸將畢竟多無他腸,白旺反而對李來亨這番話中表現出來的才幹,十分敬仰。

他拍拍李來亨的肩膀說道:“小老虎,你提到的這幾點,我完全沒有想到過。我看,我們還是要和老掌盤的,直接說明纔好。”

李來亨面露難色,他現在有點後悔了,自己初入闖營,可真不該那麼快多嘴,去否定李自成的章法格局。

李來亨有點擔憂,便說道:“大夫人不是說老掌盤害了熱病,身體很是不好嗎?我看還是不必要去打擾老掌盤纔好。”

“嗯……”白旺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道,“那我看便等劉將爺和一隻虎看望完老掌盤後,我們再去跟他們說說這件事,若老掌盤身體好轉的話,再去交代完整。”

“好、好!”李來亨猛點頭,先跟自己的義父李過說清楚,應該還是比較合適一些的。

白旺又說道:“不管怎麼說,咱們現在是不能亂來一氣了,我看就按你說的那樣,咱們根據這個什麼統計表格的分類,先把東西大概簡單分開,清點一下。”

“這可以,我看就先把大宗的糧秣軍需,跟小類的金銀細軟,這兩類分開收拾好。”

現在做的太多也沒必要,一切還是要等待說服李自成之後才能進行。

但李來亨心中的思慮和想法卻已經延伸到了很遠的地方。

後世歷史總結闖軍的失敗,大多認爲是因此闖軍始終維持“流寇主義”,沒有建設根據地的緣故。

但是按照《明末農民戰爭史》和《南明史》作者顧誠的說法,闖軍在襄陽建制後,實際上爲建設根據地付出了不少心力。不僅招收了許多士人負責地方行政,也建設了許多衛軍,留守荊襄地方。

但是在山海關大戰的慘敗後,這些地方紛紛爆發了大量叛亂,留守地方的衛軍反而遭到各個擊破,使得闖軍受到嚴重損失。

後世常把這點歸因於闖軍的拷掠政策,認爲是闖軍的拷掠政策使得他們喪失了士紳階層的擁護。但現在李來亨又發現,這一定程度上似乎也是因爲闖軍本身的管理能力過於粗陋,這使得他們雖然建設了地方衛軍,可在行政管理上缺乏自己的一套班底跟人馬,需要借用士紳階層來做行政管理工作。

當士紳階層拋棄闖軍之後,他們在地方上的衛軍,便脫離了行政機構,成爲了一支漂浮和真空的軍隊,自然被敵人輕易地各個擊破了。

所以現在李來亨心中想的,除了改革老營的後勤管理制度外,也是希望能夠借用這個機會,在老營之中培養出一批管理人才來。

將來闖營大發展的時候,這些管理人才,就可以使得闖軍在同士紳階層的博弈和鬥法中,具備一種更堅實的優勢和底氣了。

總之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來。現在的闖營,終歸還只是流賊中的一股綹子罷了,要將它改造成一隻婦孺敢與爭道的王師,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努力——但比起明朝官軍、滿洲人等等其他勢力,闖營的改造難度,毫無疑問是最低的。

wωω✿ ttκǎ n✿ co

闖營自身具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和生命力,這是它相對於明朝官軍最大的優勢。改造闖營,唯一的問題是獲得李自成和其他農民軍豪帥們的認同,而不用受到官僚、士紳階層的制約,在效率上,真可謂天壤之別了。

閭左稱雄日,漁陽謫戍人。

王侯寧有種?竿木足亡秦。

大義呼豪傑,先聲仗鬼神。

驅除功第一,漢將可誰倫?

李來亨相信,真正起於閭左的闖營纔是洪武帝最好的繼承人。闖營本身的資質,在明末的大環境中,已經具備了一種特殊的勝利資格——但它還需要更多的力量。

李來亨將設法徹底改造闖營,讓它在後世歷史中,不再是一個失敗教訓的例子,而是成爲一個挽狂瀾於既倒、挽天傾於將崩的成功案例。

王侯寧有種!

“好!劉將爺和義父出來了,我們快去看看吧。”

李來亨望見劉宗敏、李過二人從內宅中走了出來,便招呼着白旺一同上前,去問候一下李自成具體的病情。

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章 龍鳳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章 李天下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
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章 龍鳳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三章 李天下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二十六章 歲入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