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

李來亨決心大張撻伐,率領留守開封的殿中軍和殿左軍大部隊,與多爾袞會獵黃河。開戰的決心一經下達,兵政府、參軍院、軍器院的官員們就都迅速行動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大順新的中樞部門已經能夠高速運轉。

現在各個部門都在各盡其責,顧君恩、白旺、白鳩鶴、蕭維崧、張光等等許多朝廷衙署的負責人都忙碌了起來。

十萬規模的大軍出征,李來亨又是決心畢其功於一役,所以準備工程也十分浩大。民夫已經在籌集之中,順軍因爲現在積蓄在河南的錢糧均十分富裕,因此對於民夫的徵發僱傭,待遇也極好。

百姓們因此不懼徵發,大部分人反而是一得到自己被徵發爲民夫的消息後,就喜形於色,立即奔回家中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

優渥的待遇條件,使得河南民夫樂於轉運,也不懼怕前線的辛勞和危險,士氣高昂,氣氛更是熱烈。

除了米麥豆束以外,其餘的麻袋、盔甲、棉衣、刀槍、箭矢、火藥,各種各樣的軍資輜重,都已經聚集到了開封城的內外。如今走在大街上,很容易就能看到數量驚人的騾馬和車輛,上面還都裝滿了各色軍資。

在城外的軍營裡,甲仗物資更是堆積成了小山的樣子。騾馬數量雖然不及清軍那樣多,可是大順軍撤離西北以前,李來亨也專門蒐羅了一批善於奔馳衝鋒的河西戰馬,所以順軍的馬匹數量雖然不及清軍多,可是絕對數量也不少。

方以仁作爲百官之首的平章政事,對於各項政務都有關注的必要。他好不容易處理完公務以後,剛剛離開晉王府,又謝絕了連續好幾波上門逢迎的本地搢紳和明朝舊官,這纔有功夫在開封城裡巡視一番,觀察大軍備戰的準備情況到底如何。

“大兄,聊城一戰,名王授首,胡虜喪膽,功在大順社稷。經此一戰以後,相信大梁之兵直抵幽燕的日子,也將不遠。”

方以仁的堂弟方以智如今是大順朝的弘文院學士,地位相當於明朝的翰林。

此前徐州歸降李來亨的三士裡,許都的官位最高,現在已經做到了山東招討使的位置,將來接替不熟悉政務的郭升擔任山東節度使,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陳子龍則因爲和張家玉臥底北京的一段龍潭功勳,備受李來亨的賞識,張家玉已經得授兵政府諫議大夫之職,陳子龍也被任爲參軍院的機宜文字官。

三士之中,倒只有方以智現在較少參與直接的政務活動。

表面上看,這是因爲方以智身爲獨相方以仁的堂弟,有必要避嫌。實際上則應該是因爲方以智的個人愛好,他自己是對於實際政務沒有太大興趣,反而是擔任弘文院學士以後,可以輕鬆自在的著書立傳,傳播自己感興趣的實學。

兩相比較,自然,方以智就謝絕了堂兄的拔擢,安心做自己的翰林了。

方以仁身着大順朝的一品官服,他如今年紀也不過才三十歲左右,卻已經位極人臣,不知道多少明朝的達官顯貴現在都拼了命要來巴結他。

因爲方以仁的伯父方孔炤當年被楊嗣昌逼死,現在楊嗣昌的老家武陵一帶已經被大順軍控制。本地的搢紳深恐方太師恨屋及烏,怪罪到武陵人的身上,所以專門派來許多鄉賢族老到開封,一面巴結方相,一面到處遊說常德籍貫的官員到方平章府上請罪。

當年張獻忠攻陷武陵的時候,已經把楊嗣昌夫婦及其五世祖的墳墓都打開了,開棺戮屍,還殺了楊嗣昌宗族的許多人。

就算方以仁自己來動手,他估計也做不到張獻忠這等地步。所以這過往的恩怨,在方以仁看來早就是煙消雲散了。

他接見了兩次武陵來汴謝罪的父老,安撫了這些人一番,倒是使得自己“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美名傳去了湖南一帶——湖廣是大省,本來李來亨佔領湖廣北部的時候,就已經將其拆分成了荊襄、德黃和武嶽三鎮,如今湖廣都快要被順軍拿下,方以仁已經有了將湖廣重新劃分爲湖北、湖南二省的提議。

大順政權不僅是武官,對於文臣也一律禁止坐轎子。這倒不是李來亨自己搞出的新政策,而是原本歷史上李自成自己就已經提出來的改革事項之一。

所以方以仁貴爲太師也沒有乘坐轎子,而是和一般武夫那樣都騎乘馬匹。

這種政策,對於培育文官們的尚武之心,想必還是能夠起到那麼一點作用。

方以仁手上抓着馬鞭,看着街道上人來人往,四面都是軍資輜重在轉運,便說:

“指揮鹵簿之事我不如顧好直,既然顧君恩斷定戰機已經成熟,我就不便再向殿下提出相反的意見。

而且正如密之你說的一樣,聊城之戰以後攻守之勢轉換的契機確實到來了。殿下將殿中軍、殿左軍的近十萬精銳留在開封,養精蓄銳,軍中早就是人人氣衝斗牛,恨不能旋即拼死沙場。

以此激憤大軍,擊東虜疲敝之衆,或許我朝奠定海內一統的決戰,馬上就要到來。”

方以智問道:“既然如此,大兄何必憂心忡忡?”

“我有何憂?”

“大兄不說話,在殿下面前默不作聲,我因而猜測是另有憂慮。”

方以仁閉上眼睛說:“……密之你若將一半聰明從書齋裡拿出來,將來入閣拜相也非難事。不錯,我所慮者,還是多爾袞的動向。”

方以智有些疑惑了:“多爾袞現在不是在全力進攻冀南嗎?他的動向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嗎?”

“事情是這樣。可是這場決戰,對我朝來說,一旦失敗就只能退守洛陽和開封,的確是很重要。但對清軍來說,一旦戰敗,或許滿洲人連退回關外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此關係要害的大戰,難道多爾袞真的別無他策,就只能死磕黃河了嗎?

袁宗第之前督造河防防線,修築了大量壘塞,只要在黃河兩岸決戰,不管黃河有沒有封凍,優勢都在我們。

多爾袞真的會這樣束手待斃嗎?我不相信。”

方以智猶豫地說:“大兄既然心有疑慮,何不向殿下直接提出來?”

“殿下同樣心有疑慮。”方以仁說,“我與殿下最相知,不必多說,就能明白彼此心意。現在戰局發展到了關鍵時刻,殿下下令大軍出動,是因爲這支大軍長期留守開封,既會使得前線將士不滿,也會讓留守大軍本身的士氣受到影響。”

方以仁說道:

“殿下出兵,是因爲已經不能再待下去了。所以不管我和殿下的疑慮究竟對不對,大梁之兵的出動都已經迫在眉睫。

我現在等的只有龍衣衛的消息。”

“龍衣衛的消息?”

方以仁看向北方:

“龍衣衛……還有懇德記遍佈在河北的商棧,雖然在剃髮令下受到嚴重損失,但是調查敵人糧秣的大規模調動方向,還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事情出現意外的變化,我就會立即去參軍院找顧君恩……這場決戰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方以仁最後又想了想,自言自語道:“江南、江南,張獻忠我是不擔心的,但是江南呢?弘光君臣這種爛角色,你永遠想不到他們會幹出什麼樣的蠢事來!”

方以智也苦笑道:“的確,天下間最難猜測的,莫過於是傻子的心思。”

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八章 祝捷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七章 左鎮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
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八章 祝捷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七章 左鎮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