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

在這之下,便是真正體現出闖軍嫡系諸將地位的侯爵次序了。

侯爵的第一位是被封爲澤侯的田見秀,澤州在太原南面,與田見秀的經歷頗爲貼合。可是田見秀剛剛經歷大同和雁門兩次重大失敗,居然還成爲闖軍內部封侯的第一人,這不僅讓李來亨略微感到不快,其他闖軍大將,多多少少也是存在一點不服氣心態的。

侯爵的第二位,倒是衆望所歸,毫無質疑之聲。李過被封爲荊侯,只是在部分文官中引起一些漣漪,畢竟“荊舒是懲”,這個王安石的封爵典故,大部分讀書人都是知曉的。

文臣們不能不因此猜度,這是李自成的什麼暗示嗎?更接近大順核心的高級文臣,想到的則是牛金星對李過的敵視,居然到了如此地步嗎?連開國封爵的爵號上,都要噁心別人一把。

至於侯爵的第三位,這是最讓大順文武羣臣感到好奇和關心的問題了。

因爲從資歷和功勞上來看,無論是牛金星這個文臣第一人,還是李來亨、劉芳亮、袁宗第這三位權將軍,似乎都有資格問鼎第三位侯爵的地位。

就以實際力量來看,李來亨當然是最高的,實際上他在湖廣的建設規模和楚闖的力量之大,甚至超過大順軍準備拉攏的盟友秦王張獻忠和大順軍內部的頭號諸侯羅汝才。

只是因爲李來亨刻意潛伏實力,又長期徘徊於闖軍嫡系之外,李自成對楚闖的實力瞭解並不清楚。否則毫無疑問,李來亨至少應當享受了和羅汝才同一級別的封公待遇。

當侯爵的第三人被提出時,結果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侯爵的第三位竟然是在遠征甘肅時,已經在青海湖附近遭到地方土司伏擊殺害的原革左五營豪帥左金王賀錦。

賀錦被追封爲肅侯,他雖然在攻克肅州以前就戰死沙場。但在賀錦死後不久,留守西北的闖軍大將黨守素和辛思忠便出兵攻破了涼州、肅州,爲賀錦報仇。

大順開國以後,以肅侯追封賀錦,也是在安投奔大順軍的其他旁系起義軍之心。

而且賀錦畢竟是已死之人,以他來做最受爭議的侯爵第三位,也可以安撫衆將之心。

在賀錦之後,便是以李來亨爲隨侯、以劉芳亮爲磁侯、以袁宗第爲綿侯。

李來亨的隨侯封號,自不必說,因爲楚闖的一切起源之地就是隨州。

劉芳亮的磁侯則與闖軍近來在山西磁州附近的戰鬥無關,而是要追溯到多年前陝北起義軍首次渡過黃河進入山西的古早時期。

那已經是大約十餘年前的事情了,崇禎四年,陝北的起義軍爲避開明軍主力,王嘉胤率軍入晉。在這一時期,李自成開始嶄露頭角,劉芳亮也在此一時期立下了攻破磁州的戰功。

大順開國以劉芳亮爲磁侯,亦是彰顯不忘義軍諸將過往的種種戰功和履歷,安撫陝北元從諸將之心。

袁宗第的綿侯也是相同道理:

闖軍在崇禎九年佔領米脂、綏德一帶後,曾打算渡黃河再入山西。由於山西巡撫吳甡加強了黃河渡口的防禦,只好變計西行,先到甘肅、寧夏一帶發展以後,從秦州南下漢中。

大約在崇禎九年的十月間,闖軍先破陝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寧羌,接着攻克四川七盤關和朝天關,佔領廣元縣。然後便如入無人之境,連克數十州縣,甚至圍攻成都,就是在這一過程中,袁宗第率部攻克四川的綿州,立下了攻佔州城的功勞,因此被封爲綿侯。

李來亨本來估計,以大順開國封爵時對於名位的珍惜程度來看,在羅汝才以外,除了自己,還有田見秀、李過、劉芳亮、袁宗第這四人以外,其他人大約就難以達到侯爵的高度。

開國僅封五侯爵,如此名器,可說是相當珍貴——亦可見到原本歷史上的大順,給吳三桂開出了父子皆封侯的價碼,是高到了何等地步,要知道即使是劉宗敏、田見秀也不過封侯而已。

而大順能夠對與自己處於敵對關係的張獻忠,授以秦王拉攏,也遠比窮途末路之下依舊不願意封孫可望爲秦王的南明朝廷,要明智許多。

但是結果,卻發生了一件讓李來亨略微感到意外的事情。

“……着將李鼐改回本姓張氏,加封義侯……”

禮政府官員慢慢念出了詔書上的內容,看來連牛金星都不知道這一件事,因而也露出了相當震驚的表情。

李過則依舊嚴肅着一張臉龐,古井無波,毫無動靜。

李來亨和方以仁對視一眼以後,都感到了李自成的用意頗爲微妙。緊接着二人都重點關注了田見秀和李雙喜這一對翁婿的神情,田見秀的眉頭緊鎖一處,看來是相當吃驚,連近來和田見秀關係極親密的姜瓖表情都很不好看。

李雙喜那邊,侍立在李雙喜一旁的謀士邵時昌瞪大了眼睛,看來也沒有想到李自成會有如此的佈置。只有李雙喜本人,滿臉歡喜,似乎是對於封侯一事,感到分外的喜悅和榮耀。

的確,李雙喜本來只是制將軍,竟然獲得了權將軍纔有的侯爵一級爵位,理所應當感到喜悅。

可是大順朝的文武百官們,更加關注的另一點則是,詔書中要求李雙喜——現在應該叫他李鼐,命他改回本姓。

改回本姓以後,就應該叫他張雙喜或者張鼐了。

不姓李……

這自然也就不屬於新朝的皇族宗室了。

畢竟張鼐並非李自成的親子,而只是義子,本來就和李氏沒有真正的血緣聯繫。義侯這個侯爵名號,也頗說明了一些問題。

李自成一直無子,可是他和高夫人育有一個女兒,看來生育能力並不成問題。只是長期戎馬倥惚,無暇養育子女,如今開國稱帝,將來勢必還要建立後宮,李自成又是春秋鼎盛的年齡,對於自己今後能夠生下一個親生兒子,當然是充滿信心。

至於李來亨,他雖然是李過的義子,但本來也姓李。這一回開國封爵,又沒有提到要將李來亨還於本宗的事情,等同於是認可了李來亨在大順新朝之中,身爲皇族宗室的地位。

想到這一點,李來亨不免就把目光投到了李過的臉上——這是因爲李自成對自己能生兒子充滿信心,又對李過特別放心,所以才默許了李來亨以義子身份成爲大順皇族嗎?

還是說李過在這之中,做了另外的斡旋工作,通過他和李自成多年的情誼,說服了李自成?

李過沒有什麼表情,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不管李過在這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李來亨都感到李過對於自己的確是恩義深厚。

現在的局面啊……對自己和方以仁等人的未來預計,正可算是最佳的情況。

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
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九章 高家寨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