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

紫禁城內安靜如墓地一般沉默,懷慶府丟失的消息都不能驚起一分波瀾。這段時間以來,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傳來,崇禎皇帝的情緒也越發乖張兇戾,前幾天纔有一個寫錯文字的司禮監宦官被打的半死,今天又有一名宮人被責罰。

皇帝的心情一天差過一天,紫禁城的氣氛也一天比一天灰暗了起來。

“是朕不德,憂及天下……”

崇禎昨天聽到懷慶失守的消息時,心情還沒有今天這樣的差,因爲他知道孫傳庭既然已經督兵回京勤王,只靠地方官實在不可能阻擋住闖軍衝過黃河。

可當他聽說東虜兩路大軍已到京城附近,甚至逼近昌平的消息時,心情就立即崩潰了。百姓、地方淪喪於闖軍之手,這是已經發生了許多次的事情,可是祖宗墳墓陵寢遭到威脅,次數就沒有那麼多了。

特別是崇禎一想到鳳陽被燒,承天被陷的往事,還有昌平受過的襲擾。現在自家陵寢,難道又要一次受辱了嗎?

他對着王承恩聲淚俱下道:“自楊嗣昌死後,督師無人,朝廷大臣,竟無一人可用。方致有今日!”

不等王承恩小心回話,崇禎又把輔臣、部臣全部痛罵了一遍,遍數諸臣的調度失宜和顢頇無能。現在崇禎心裡最恨的其實還是在河南用兵失利的孫傳庭,可是他知道現在孫傳庭的一支軍隊是朝廷能夠倚重的最後一支機動兵力,不便於直接責罵懲罰。

如此就只好把火氣撒到其他人身上了。

崇禎從奏疏裡翻了一陣,決心用丟失懷慶府的名義把河南巡撫王漢和河南巡按蘇京全部逮京下獄。他想到剿賊和抗虜軍事的失敗,兵部一定要承擔責任,可是兵部尚書陳新甲現在還在負責和東虜秘密談判的重任,不能輕動。

正好兵部侍郎馮元飆一再指責崇禎皇帝定下的用兵方略有誤,皇帝就決心用他做泄憤筒,召來次輔陳演,向他暗示了自己對馮元飆一再犯上的不滿。

陳演爲了獲得首輔地位,正挖空心思地琢磨崇禎皇帝的心思,一得到皇帝的授意,馬上就施展落井下石的詭計。他提出闖軍已攻佔懷慶,危及河北,孫傳庭又回軍護衛京師,需要有一個熟諳軍事的人前往懷慶附近總統各軍的反攻。

自然,這個總督人選就落到了馮元飆的頭上。

馮元飆對於臨危受任,並不感到恐懼。可是他也提出保定總督標下早已無兵可用,河南巡撫王漢和河南巡按蘇京剛剛被抓拿問罪,他們的標營因此一鬨而散,還有不少人投靠了闖軍,估計只剩下了一二百人。

山西雖然有不少兵馬,可是要守禦晉北一帶的要隘,不可輕動,可以用於南下機動的兵力實在太少。

馮元飆認爲他要南下督師對抗闖軍北伐,就必須從吳三桂、唐通、馬科等部精兵中,抽選幹練的士卒萬人,才能真正起到阻敵北上的作用。

馮元飆的說法頗有幾分道理,畢竟他一人南下根本無濟於事,何況現在京西、京東都遭到清軍威脅,一人南下連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

可是這話在崇禎聽來,完全就是敷衍了事的話語。皇帝認爲以馮元飆的這番話,足可以將其問罪,便暗中授意陳演攻擊馮元飆是畏敵不進,第二天就把馮元飆下獄問罪。

崇禎皇帝就像是輸紅了眼的賭棍一祥,性情越發偏激狠厲起來。每當有一個壞消息送到京師的時候,他就會把聽到壞消息而產生的怒氣,發泄到宮人和大臣的身上。

在這無限的壞消息裡,只有孫傳庭終於送來了讓他勉強寬心的好消息——因爲這份好消息,崇禎才一直忍着怒火,沒有以新安之戰戰敗的罪名,將孫傳庭捉拿問罪。

孫傳庭送來的奏疏裡寫明瞭他進軍北京附近後的情況,據他所言,明軍在易州撞見東虜一支主力部隊的時候,就在大家嚴陣以待、準備苦戰一場的時候,清軍卻偃旗息鼓,遣使到明軍營壘裡,放回了一百多名被俘民壯,又送還了兩車財貨。

崇禎看到清軍居然送還了兩車財貨,心中驚喜,知道是陳新甲的秘密談判和馬紹愉的使團起到作用,趕忙又接着讀了下去。

清軍送回一些俘虜和財貨以後,又小心翼翼地掛起免戰牌,就在明軍營壘的對面紮營休息了一整晚。孫傳庭本擔心清軍會趁夜偷襲,一晚上都讓高傑等人小心提防,不過事實證明清軍確實沒有和明軍作戰的打算,天亮以後,清軍又一次遣使送還了和上次數量相同的民壯財貨。

只是因爲孫傳庭雖然已經在上給崇禎的文書裡,寫明瞭他認爲剿賊軍事的轉機,便在於全力向東虜議和。議和以後,就可以調集原本防守清軍的吳三桂等部南下,如此尚有擊破闖賊,扭轉乾坤的可能性。

但是孫傳庭並不知道崇禎在這個議和的基礎上,已經升出了更加大膽的想法,比之孫傳庭的思路還要更進一步。所以孫傳庭還是小心戒備清軍,但也向京師方面稟報了清軍現在似乎並不想作戰的情況。

陳新甲和馬紹愉已經把那個全新的計劃,秘密送去了盛京方面。崇禎收到孫傳庭的奏疏以後,看到清軍突然改變的動作,就明白了必然是陳新甲的奇謀秘策起到了作用。

他欣喜若狂,讓王承恩取來紙筆,信手揮墨,在描金黃紙上落下了四個雄健有力的大字。王承恩用眼睛的餘光瞄見那四個字,立即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可他知道崇禎的脾性,馬上又轉回了一臉古井無波的神情,沒有露出半分驚訝的神態來。

崇禎抖了抖紙,而後將其半舉在空中,就着陽光又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筆墨。陽光的色澤是淡淡的金黃色,雖然在冬日,卻讓崇禎感到了強烈的溫暖感。

他擡起頭,看向門外,突然見到霜葉滿地,東風吹過,又把那一地的霜葉掃得乾乾淨淨。臺階下面還有一些沒有完全化開的前日冰雪,映照着陽光閃閃發亮,紫禁城銀裝素裹,透露這座宮殿的偉大和華美。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着明朝的命運,還沒有到達一個無法拯救的轉折點上。

崇禎這樣想着……中興尚且有望,無論如何,無論使用什麼樣的手段,朕都不會讓大明的江山毀在朕的手上。

他想的有些恍神,手上突然一鬆,一切就像是神祗安排好的過場一樣,冬風吹拂,從門窗裡泄進來的風居然把那張黃紙吹了起來。

四個大字也被冬風攪了起來,忽而上又忽而下,讓人辨認不清楚。王承恩趕緊低下了頭,他不敢去看紙上的那四個文字。崇禎卻盯着風中的黃紙,一直看到出神,他的眼中好像看到了官軍恢剿中原和湖廣的景象,他甚至能清晰想象出官軍收復洛陽時最細緻的每一個畫面。

呼……

風停,紙落。

黃紙落在了崇禎的腳邊,只要他輕輕走動一步,就能將那四個大字踩在腳下。

崇禎皇帝想了想,輕聲道:“無論土地、士庶、金帛、子女,皆是大明所有。闖賊要的是大明的江山和社稷,東虜想要的只是正名、捐遼和朝鮮……孰輕孰重?孰輕孰重!”

他大手一揮,衣袖在風中發出振響之聲,而後便萬分小心地將黃紙捧起,重新端詳了一遍。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五章 身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十五章 身後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