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

博野縣以北不遠的位置,李瑋羣和另外三名闖軍騎兵,渾身披創,李瑋羣的腹部還在不斷地涌出鮮血。

如果不是清軍將領何洛會的過分謹慎,他們四人勢必死在滿洲人的合圍之下。可是即便僥倖突圍逃出,只有四名重傷的騎兵又能做到什麼事情呢?

天降大雪,消去了他們四人逃亡的蹤跡。可是也讓李瑋羣徹底喪失了對方位的辨識感,他現在雙眼發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了什麼位置,會不會一頭衝進清軍的包圍網裡呢?

只希望提前撤離的那幾名探騎,能將至關重要的情報及時傳遞給李來亨。

“李部總,還能堅持住嗎?”

李瑋羣的部下關切地望着他,目光全部聚焦在了他腹部的傷口處。那是被一名滿洲人用馬刀砍傷的傷口,只是被草草包紮了一番,現在還在時不時地冒出紅色的血液來,被鮮血浸透的繃帶,呈現出一種黯淡的深紫色。

哪怕只是稍稍動一下,腹部的傷口都會給李瑋羣帶來劇痛。何況現在四人還在縱馬狂奔,戰馬於雪中飛馳,每一步的前進都加劇着李瑋羣身上的傷痛。

他忍住痛楚,開口笑道:“周小鬼,怕什麼?我們現在到了哪裡?是在往南還是往北走?”

被李瑋羣叫做周小鬼的騎兵,這時候抹了一下臉上的雪花,露出一張比初次上陣時的張皮綆還年輕稚嫩的面孔。

他名叫周昌,幼年喪父。闖軍席捲湖廣時,因爲周昌聰明伶俐又識字,被招練使李破虜選入幼兵團,他因爲成績表現卓越,又提前被拔擢入隨營學堂學習,所以年齡都還不到張皮綆第一次上陣時那樣大,現在就已經是闖軍中的一名哨總了。

周昌憑藉被雲層遮蔽大半的星空判斷方位,分析道:“已近博野縣……我們現在離保定越來越遠,但是離顧司馬他們反而更近了。”

李瑋羣按住傷口,沉聲道:“清軍迂迴,或許本來的目標是要側擊闖軍之背。可是現在張汝行落入敵人之手,張汝行只是一個降將,我們不能期望他爲了闖軍的大業堅貞不屈、寧死不降。如果張汝行將闖軍炮標的情況告訴清軍,那清軍勢必集中兵力火速抄擊炮標。”

周昌點頭說:“對!如果顧司馬沒有準備,很可能猝不及防。闖軍大炮盡失,不僅喪失攻堅力量,而且前線士氣恐怕也將大受影響。”

“我們現在必須把這件事情,立即通知給顧司馬!”

明朝的通州總兵張汝行,在短暫地投降闖軍一段時間後,很快又被清軍俘虜。這個原本就首鼠兩端的人物,從何洛會那裡獲悉清軍已成爲明軍“借師助剿”大計裡所借的“東師”,當即便馬上換船,把奉命南下催促顧君恩和李世威調度炮兵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知給了清軍。

阿山和何洛會原本奉命迂迴,目的只是踏冰衝過白洋澱,繞後襲擊闖軍的後方。他們也沒想到會突然俘虜一名闖軍將領,獲悉到這樣重要的情報。這個“意外之喜”,馬上改變了清軍的進軍方向,使得他們把部隊兵力轉向博野縣的方向。

與此同時,原本在博野縣奉命收攏掉隊士兵的顧君恩、李世威兩人,本來打算在前一天白天就出發前往保定。

可是因爲天會大雪,顧君恩考慮到如此大雪行軍,且不說火炮拖拽困難,那些掉隊士兵豈非又要掉隊一次?所以啓程之事,受天氣影響,就拖延到了現在。

李瑋羣的這一隊騎兵,此時起到了溝通闖軍南北戰場的重要作用。怎麼樣高估李瑋羣此時起到的功勞,都是毫不爲過的。

他們向北撤出的幾名探騎,已經成功把清軍迂迴的消息傳遞到了李來亨那裡,使得李來亨當機立斷派出了南下的援軍。

李瑋羣自己則在一番死戰以後,與周昌等三名部下突圍而出。他們在大雪中一度迷失方向,可因爲周昌是闖軍培養出來的“高材生”,能夠通過星象辨別方向,居然又讓李瑋羣這麼一羣人,趕在清軍大隊兵馬之前,找到了顧君恩和李世威的位置!

顧君恩也沒有傻傻地一直待在博野縣不動,他心裡多多少少擔憂自己因爲天氣原因落在這裡,是否會影響到大局?

因爲大雪的緣故,到處消息溝通不暢,顧君恩就專門組織了好幾隊人馬,在博野縣北面散開駐紮,好隨時掌握這一帶的情況,免得真出大事,自己卻還猝不及防。

李瑋羣因此很快就聯繫到了顧君恩佈置在北面的一隊夜不收,闖軍夜不收見到李瑋羣等人的重傷樣貌,立即就知曉一定是保定發生戰事,而且情況異常嚴峻,否則絕不至於到如此地步。

“趕緊將他們送回博野,快去通知顧司馬!”

說話的人叫曹本榮,他是顧君恩麾下參軍司中的一員參軍。曹本榮出身黃岡搢紳之家,李來亨從張獻忠手裡取得武昌府的時候,曹本榮正在武昌的問津書院參讀陽明心學。

因爲當時他的家人早已多和闖軍建立聯絡,甚至不乏有人幫助懇德記經營商鋪,武昌爲闖軍佔領以後,曹本榮就乾脆通過謝明弦主持的節府試,躋身闖軍幹部之列。

曹本榮自幼勤奮好學,博通經史,再加上背景尚算可靠,就被選入參軍司學習軍事。

顧君恩佈置北面偵查事宜的時候,便是讓曹本榮和李世威手下一名部總負責具體事務。曹本榮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他看李瑋羣傷得厲害,就把將李瑋羣留在驛站裡休息,由自己帶周昌等三人趕赴博野,說明情況。

但李瑋羣反對道:“雖然大雪漫野,可是東虜堅利,用兵不比明軍。即便大雪難行,他們也一定會兼程奔襲博野。博野尚且難保,何況城外驛站?曹參軍最好將驛站人員也撤回博野!”

曹本榮生於天啓元年,雖然耳濡目染在官軍一次次的戰敗和東虜一次的勝利里長大。但他是湖廣人,距離遼東有千里之遙,一點沒有把清軍當成真正意義上的威脅和敵人,完全不像參與過碭山之戰的李瑋羣這樣有深刻體味。

在曹本榮猶豫間,周昌誠懇道:“曹參軍,力保炮標不失是大帥的要求,大帥的要求與顧司馬的要求,孰輕孰重?我們萬萬不能影響全局呀。”

“這……好吧。你們都跟我走,驛站人員也都撤回博野。清軍真的這樣厲害嗎?”

曹本榮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李瑋羣則捂住傷口,吃痛地吸了口涼氣,然後說:“闖軍步以霆兵,騎以三堵牆,都號爲最強。可是清軍步騎,皆不下於霆軍和三堵牆,曹參軍想想這樣厲害不厲害?”

曹本榮終於動容道:“我們趕緊回博野,必須讓司馬有所準備!”

保定南方的滹沱河同樣被完全封凍了起來,北直隸的官道也被漫天大雪封鎖起來了。

大地變成白茫茫的一片,銀子般地閃着亮光。所有光禿禿的樹枝,都好像盛開的梨花,這千樹萬樹梨花不僅點綴了樹枝,也在漫天飛舞。

博野城在飛雪中看起來很遙遠,又顯得近在眼前,幾乎使人產生海市蜃樓的錯覺。平日飛揚浮動的塵埃和不滿華北的蘆葦蕩,這時全被幹燥的白雪松鬆地覆蓋起來,一切都變得臃腫不堪和界限不清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章 白土崗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章 反對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章 白土崗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章 反對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