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

一支十萬人的軍隊,當然不可能憑空消失,也絕不可能不在行軍過程中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大順軍的將領經過這幾年的錘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掌握了大兵團作戰的組織方式。他們對於戰局形勢發展的預測,也都差不多有了自己的一套辦法。

劉體純很快就猜測出來了多爾袞大軍主力的真正去向,而不需要劉體純提醒,參軍院裡那些早就將地圖翻成紙漿的參謀官們,就更對多爾袞的意圖瞭如指掌。

шшш•тTk дn•℃O

“山東。”

李來亨又強調了一遍:“是大運河,多爾袞沒有打算放棄打通漕運的目的?”

顧君恩有些緊張地說:“一般來說,徐州、兗州一帶,到三月初就會冰雪消融、河水解凍。多爾袞現在突然轉移用兵方向,以主力赴山東,他的動作就是再快,也不可能趕在河水消融以前渡河了。”

方以仁小聲問道:“殿下,我們依舊直接去開州,還是去哪裡呢?”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李來亨親自指揮的這支大軍,現在正在延津。這支大軍往哪個方向調動,決定着李來亨是否能毀滅多爾袞的妄想。

但是多爾袞的妄想究竟是什麼?

李來亨心中已經確認,頒佈剃髮令以後的多爾袞根本就是一個妄人。這位攝政王將自己一人的功名野心,完全凌駕在了清廷和整個滿洲部族的命運之上,竟然寄希望用這種孤注一擲的辦法來擊潰大順軍?

李來亨深感好笑,但又爲敵人突如其來的襲擊感到一絲難以對付。

“多爾袞一定是去山東。”

李來亨第二遍重複說:“多爾袞一定是去山東!”

大順軍諸將都贊成這一觀點,這也沒有別的什麼好說的,潼關路途遙遠,山西不適合大兵團展開。

既然多爾袞突然調走主力部隊,放棄了在河北和大順軍主力進行戰略決戰的意圖。那麼他的下一個目標,也就舍山東別無他想了。

“問題是,多爾袞會怎麼走?我們要追上去,堵住他,還是咬住他?”

李來亨自問自答,他大手一揮,命令參謀官們就地將大幅地圖鋪在雪地上。

順軍殿中軍和殿左軍的所有重要將領,都跟着晉王下馬,圍繞在這副碩大的地圖上,指點江山,決策沙場。

“難怪這一段時間,太原屢屢傳來急報,說濟爾哈朗正在不惜一切代價猛攻太原。孤本以爲這是濟爾哈朗爲了個人功名,現在看來,也是在爲多爾袞主力的轉移打掩護。”

“多爾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打通漕運。”

諸將紛紛就着地圖,直接在冰冷的雪地討論大順戰略決戰的最後決策。

羽林軍的將士站立成一圈,圍住順軍核心。而以這副地圖爲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看,就能看到一重又一重的順軍將士站成人牆,形成厚實而密不透風的堅韌防線。

“還是聊城嗎?”

顧君恩推測多爾袞會再次進攻聊城,因爲上一次清軍的奇兵突襲,在暴露清軍偷襲意圖的同時,也隱藏了多爾袞主力會再次從聊城方向南下的圖謀。

山東守軍很可能因爲聊城之戰的勝利,忽略了東虜更爲致命的第二波進攻。

李來亨跪在了大雪裡,他整個人都快趴在了地圖上說:

“如果多爾袞果真是走聊城,這是參軍院討論過的想法,我不做應對的部署,貽誤軍機的責任,不講,影響了整個夾河決戰,這個責任,大順軍任何人都承擔不了。”

郭君鎮也說:“時間很緊迫。開州的情報傳到延津,本來就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我估計現在清軍主力應該已經衝入了山東境內,我們也可以等待山東守軍將敵人行軍路線的情況送來,但這樣又要耽擱一段時間。等到咱們確認情況再追上去的時候,多爾袞很可能就有了三天左右自由行動的時間!”

給多爾袞三天以衆擊寡的時間,他能做些什麼?

誰也不敢說!

Wωω◆Tтká n◆CO

但是大順軍的原則,一貫都是主動積極地迎敵求戰,而不是被動地等待。

李來亨一把將殘箭插在了地圖上聊城的位置,說:

“我們要等嗎?你們說,孤應該等山東的消息嗎?”

方以仁低下頭,很小聲地說:“殿下已有腹案。”

劉芳亮則霍的一下直起身子,他拍胸脯喊道:“沒什麼好說的!你是監國,一聲令下,我們是走還是不走,都可以立即決定。但是……來亨!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猶豫,萬一重演獲鹿之戰耽擱半天的情況,我們怎麼有顏面去見先帝呢?”

劉芳亮說的很對,獲鹿大戰的時候,李來亨到最後也沒有趕上大決戰。

雖然他只是差了半天的時間,可就是這半天的時間使得大順軍遭遇了空前的損失和災難。

現在機會給到了面前,李來亨還能再猶豫嗎?

顧君恩咬着指甲計算:“聊城是運河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臨清州在清軍的手上,多爾袞只要拿下聊城,那麼東虜就可以拿下徐州以北的全部運河河段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多爾袞走聊城的可能性很大。”

“殿下!聊城剛剛打完一次大捷,谷可成、馬寶、黨守素、任繼榮,這些人都有掉以輕心的可能性。沒人想得到多爾袞會這樣大膽用兵,很大可能,很大的可能,多爾袞一定走聊城。”

走聊城嗎?

這是一種很大的可能性,正如顧君恩所說的,這合乎於兵法。而且多爾袞之前有過派博洛試探聊城防禦力量的動作,這可能就是清軍主力自聊城方向南下的預兆。

但是李來亨自己經過縝密的分析,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劇烈地進行兵力和糧餉上的計算。龍衣衛等大順軍的情報系統,帶回來許多被一般人忽略的數字。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清軍糧秣的大概儲積情況。

從清軍存糧情況來看,多爾袞實際上已經距離懸崖不遠。只要東虜不能在此戰中獲得決定性勝利,清廷的內部崩潰,就會立刻到來。

“走聊城?控制徐州以北?這不夠啊!”

李來亨斷定:“多爾袞是想和我們打一場有聲有色的決戰,一戰定勝負,然後殺入中原,搶奪糧食,這才能解決清廷自身的糧食危機。走聊城失之緩,睿酋是不會這樣做的。

情況已經很明顯了,睿酋一定會從開州直接轉向魯西南的濮州、鄆城一帶,甚至可能冒險繞開濟寧州,直接殺到徐州去。

只要拿下徐州,纔算是打通了漕運。”

顧君恩頭皮發麻:“聊城、濟寧都是運河北段的重鎮,多爾袞會把這些重鎮全部繞開直接殺向徐州嗎?那他將退無歸路的。”

“到了這種時候,清軍只要戰敗,還有沒有歸路,又有什麼區別呢?”

李來亨很少像此刻這樣有信心,在重要的戰略決策上,他一直缺乏自信,李來亨從來不覺得自己具備皇太極和李自成那樣過人的判斷力。

甚至李來亨會覺得大順軍任何一位權將軍的戰略判斷力,都高於自己。

但是此刻,他終於感到答案就在眼前。

李來亨陡地拔身而起,看也不看雪地上的地圖一眼,擡步就往戰馬方向走去。大順軍所有重要將領跟着起身,全部都跟在晉王的身後,那張地圖旋即被掩蓋在飄舞的雪花下面。

顧君恩還是追問道:“到底怎麼考慮?”

“還有什麼可考慮?”李來亨轉過頭說,“不去開州了。多爾袞走了,那我們也走。七個師全部追上去,我們從延津直接去曹州、去定陶、去曹縣,一定趕在徐州北面攔住多爾袞!”

不等李來亨再發號施令,方以仁就脫口而出:“河北、山東守軍也要動起來,都需要調動的軍令和詔書。”

顧君恩對李來亨的決斷雖然還保持懷疑,但他作爲參軍院總裁,有着良好的參謀長素養,立刻就接道:

“我來草擬調動文書,劉汝魁、劉體純二劉守河北一線,調李破虜尾隨我們入魯。山東方面,就按殿下部署,殿中軍、殿左軍統共七個師趕去徐州北面攔截多爾袞,谷可成、馬寶、黨守素、任繼榮、許都各部,留步卒守泰山一線防備阿濟格,騎兵則都要調動起來,從運河東面襲擾多爾袞。”

李來亨笑道:“好好,顧好直這才叫已有腹案!”

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章 女官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
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章 女官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