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貓貓

第三章

錢謙益對顧炎武只是一陣搪塞,絕口不和他再提起爲先明中興復國的事情。柳如是更加辭色嚴厲,對顧炎武的語氣越發是不友好起來。

錢謙益歸誠大順以後,李來亨出於招攬江南士人的目的,授予了他一個禮政府的官職做,好起到千金市馬骨的作用。所以錢府門上,陸續還有其他想要投效順朝的江南士子,前來拜見錢謙益。

想請這位先明的大宗伯提攜一二,爲自己稍作引見,好邁過大順朝的門檻,繼續入朝做官。

錢府大宅之外,門庭若市,車水馬龍,顧炎武看那副人來人往的樣子,自知勸說錢謙益夫婦參與復明之事,暫時是無甚希望了。

他苦笑道:“闖主豈真仁義聖主乎?可是先明養士三百年,皇恩浩蕩,先朝皇帝便是再有什麼過失,我們做臣子的又怎麼能不顧忠義名節,屈膝於闖呢?”

柳如是大覺好笑,搖頭反駁說:“大順軍舟船兵臨金陵城下的時候,我聽說鄭森原本還指揮着操江水師與順軍搏鬥,可是弘光天子卻專程派人乘坐小艇,將大批金銀、酒食送入順軍水營中乞降。

鄭森便是因此才憤而棄城,東渡錢塘。天子無心肝至此,何以要臣子爲其戴孝?道路傳聞弘光天子被送去開封以後,已被封爲鳳陽公,順朝並不吝嗇高官顯爵,寧人先生這般爲鳳陽公發憤,實在很無道理。”

顧炎武在柳如是的連連詰責之下,無言以對。他心中對於陸王心學末流泛濫,以至於士紳恬不知恥,輕而易舉屈膝於闖的作風,深惡痛絕。

可順軍在江南的勢如破竹,還有他們嚴格的軍紀、整然的行政效率,都讓對明季以來紀綱鬆弛痛感失望的顧炎武,又心生仰慕欽佩之情。

只是顧炎武不少好友,已經奔赴福建,投效鄭家的復明小朝廷,他身爲東南士林之望,感到責任在肩,絕不能像錢謙益一樣做出有辱聲名的事情來。

顧炎武向錢謙益抱拳嘆憾:“今日一別,不知何年尚能再見。從此相隔五嶺,不復爲中原之人……牧齋,好自爲之。新朝建國開基之始,王道爲顯、王治爲確,正待江南的鴻博名儒爲之導路。

若能使盜賊之政,一變爲王道之治,牧齋令名,將不下於管夷吾。”

錢謙益倉惶捂住顧炎武的嘴巴,說:

“盜賊在何處?吾不曾見矣!”

柳如是頓首輕笑,將二人拉開,又取來幾封書信交予顧炎武,道:

“此牧齋一份心意,寧人先生且受之。我家在杭州、廣州尚有幾處產業,已變賣於市,換爲千金,都交予寧人先生了。

朝代更替易姓,古而有之,其實不過尋常事等。大順之君既然是賢明仁義之君,令人先生也不必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顧炎武默然一陣,回答說:“不過爲心安而已。”

錢謙益聞之神色慚愧,他並非不想和顧炎武一樣奔赴福建扶保復明小朝廷。可是錢謙益有家有室,他有太多朋友故交,也有太多金石美人,讓他暗中資助顧炎武是沒有問題的,但要錢謙益拋棄一切遠赴海上,就太爲難大宗伯了。

更何況,大順在江南的統治——即便在姜瓖治下有所收緊,也並非不可接受的。

顧炎武最後向錢謙益告別道:“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將來牧齋若上樑廷,請以此言勸諫闖主,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之人,一君不能獨治天下。”

說完以後,顧炎武便欲離開。還是柳如是想了想,又決定留下他再吃一頓午飯。柳如是性格果敢敏銳,錢府宅中大小事務都由她一意裁決,錢謙益也沒有什麼多言抱怨。

午宴比之錢府從前簡陋了十幾倍之多,菜餚不過七八件而已。顧炎武向來淡薄酒食,但他知道錢謙益喜好花馬酒色,因此還是略感小小吃驚。

錢謙益看着他的神情,解釋說:“此劉希堯將軍之令也。去年劉希堯將軍渡江以後,南都高官顯貴們都設宴招待他與順軍將佐,宴席上劉將軍大斥羣紳,說我們一席所費,已足夠順軍一營軍需耗費。

王覺斯、徐魏公,都因之戰戰。以後劉將軍駐兵進石頭城,便發下數道軍令,嚴格規定了官員之家飲宴酒席的規格。

雖然將軍沒有限制尋常搢紳人家的排場,但不少人都以爲此新朝之制,若冒然違制,將來必影響仕途上進。所以南都宴席奢靡之風,就這樣一掃而空了。”

顧炎武頷首道:“此又劉將軍善政。”

午宴中,柳如是突然間又提到:“牧齋,龍衣衛近日來到金陵及蘇州,募、買少女,聲言將送入樑廷宮中爲女官,這件事你知道嗎?”

錢謙益愕然:“天下還未大定,聖上、監國怎麼便忙於充實後宮?我應上奏一本,勸諫此事。”

柳如是笑道:“非也。我聽說宮中女官,與后妃不同,是專爲內廷處置雜務,與從前先明時的秉筆太監類似。”

顧炎武皺起眉頭,不悅道:“此前我曾聽過道路傳聞,先闖主李自成曾盡驅閹宦出城,不許復入,羣呼打逐老公。寺人貴賤老少,皆哀泣奔走,失履裂衣墜帽,首面血淋漓,一錢不得隨身,人人聞而大快。

向來廠衛知名者鹹從束縛,要津猾胥,先傾其家而後殺之。此舉差強人意,怎知現又欲以女官充秉筆官?

牡雞司晨,尚不如閹宦!”

一旁的柳如是就是女子,聽了顧炎武這話,臉色馬上就不好看了。

錢謙益趕忙說:“不過充內廷女官而已,先明亦有女官,此有何礙?寧人兄,大可不必如此。”

柳如是暗自心下一笑,即向錢謙益說:

“江南士紳之家,如今多有送良家女子入樑廷的。聽說龍衣衛在蘇州到處張貼榜單,舉辦什麼甄選考試,要文筆秀麗、才思敏捷,或有其它醫術、繪畫、書法技藝的,才能被選爲女官,帶回開封。

咱們家是否也該送一二少女參加甄選?”

錢謙益大驚:“我們不過一女,豈可讓她遠走大梁?”

柳如是說道:“牧齋忘了?江陰知縣林之驥被劉良佐的潰兵殺害。他是福建莆田人,家已在鄭氏境內,其女不能回鄉。我想林之驥也算你的門生,就將他女兒林貓貓養在府中。

我本想爲林貓貓做主,使她嫁去錢家。可貓貓自己不甚樂意,倒是在看過龍衣衛張貼的榜文後很想去參加甄選。

便乾脆送她去開封怎樣?”

錢謙益想了想說:“河東君安排這件事就好,不要讓外人覺得我們苛待故人遺孤。”

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
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十二章 鰲拜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