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

牛金星這套方略,確實頗爲高明。但李來亨也聽出他話裡的一層意思,要實行這套戰術,就必須留下一些人馬在洛陽誘敵——毫無疑問,這些被留下誘敵的人,都將凶多吉少。

李雙喜還沒聽出牛金星話裡頭的涵義,呆呆問道:“啓翁,邵時昌只是衙門書吏出身,那些降軍也不一定可靠。讓他留守洛陽,我感覺並不合適啊!”

其實牛金星選擇李雙喜招募的書辦邵時昌留守洛陽,也是無奈中的選擇。牛金星自己投奔闖營也纔不久,若要讓李自成嫡系的陝北老兄弟做這種必定滅亡的誘餌任務,他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牛金星便搪塞李雙喜:“這點無須多慮,李仙風和陳永福一收到闖營主力攻打開封的消息,必然星夜回援。只要洛陽城中能堅守一二日,就無需多憂,官軍斷不會不救開封,滯留在洛陽城下。”

李雙喜點了點頭,但心裡猶自猶疑。他再耿直無心機,到現在也經歷了這麼多戰事,頭腦又不差,仔細想想,便覺得牛金星的話術紕漏很多。

洛陽不留精兵,不留戰將,只留下一個邵時昌這種棄子。城內又還有許多明朝的文武官吏、鄉宦、土豪,他有什麼辦法能夠守住洛陽?

李自成攻破洛陽以後,對洛陽現任大小文武官吏除非繼續率衆頑抗,一律不加殺害。這種做法,固然對下一步去攻取大小城池頗有好處,也一定程度上反擊了朝廷和文人到處宣揚的闖營是“殺人魔王”的輿論。但無疑對防守洛陽,造成很大隱憂。

這分明是要犧牲邵時昌罷了。

洛陽雖然城牆高厚,箭樓巍峨,但沒有充足的兵力,絕不能守住。

除了李雙喜以外,像田見秀、李過、劉芳亮和李來亨等人,大家都心知肚明,要守住洛陽,起碼要留下五六千骨幹戰兵,而這絕對超出了闖營的能力極限。

洛陽與開封,只能擇其一。

李自成臉上沒有什麼波動,其實牛金星和宋獻策說到這個份上,大部分人都已經可以感覺到,這套計劃他們和李自成一定早有商議。

也就是說讓邵時昌留守洛陽的決策,也是早就已經定好的事情。

李來亨不禁眯起了眼睛看着牛金星,他是瞭解李自成爲人的,沒有牛金星的出謀劃策,李自成絕無可能採取這種帶有很濃厚“詐術”色彩的策略,將洛陽和留守的兵馬作爲誘餌,來策應闖營的主力攻打開封。

李自成爲人質樸誠懇,一貫開誠佈公,他受牛金星的影響,漸漸學習和採用這種“詐術”之道,真是好處嗎?

李來亨想了想,終於還是下定決心,輕聲反駁道:“我看啓翁的方略雖然切中河南大局的要點,但對洛陽留守的佈置太過草率,並不很好。”

他反對李自成和牛金星內定的這套方略,其一是犧牲邵時昌等新附投降人士的做法,有害於闖營的長遠聲譽。

當然,最主要還是其二。

因爲李來亨和方以仁一番討論以後,他實際上已經傾向了方以仁的據三楚之策。而要據三楚,就勢必要掌握從河南通往湖廣的宛、洛要道。

在李來亨看來,即使要放棄洛陽,也應該首先要設法搬空和轉移洛陽的糧秣、積蓄、人口,爲下一步經略南陽盆地和未來到楚地發展打好基礎。

其次,闖營在洛陽進行一定堅守,也可以向河南百姓表明出態度。闖營絕不會輕易放棄所攻佔的城市,增強人們對投靠闖營的信心,使得百姓不會覺得闖營輕易放棄城市,讓投奔闖營的百姓不得不因躲避官軍報復而背井離鄉。

其中關鍵的關鍵,就在於李來亨和方以仁討論以後,已經漸漸堅定了自己往楚地“另開一新世界”,自己創造新局面的戰略。所以李來亨感到很有必要,利用闖營主力棄守洛陽的機會,爲自己的據三楚之策,做第一步準備。

除此之外,便是李來亨對於如何防守洛陽、如何抵禦官軍、如何搬空物資從防守洛陽中牟利,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分全面的腹稿計劃了。

何況李來亨也熟悉歷史,知道闖營這樣孤注一擲攻打開封是很難成功的。一旦在開封戰敗,洛陽又已經放棄,退無可退,即使返回熊耳山、伏牛山中,當地的糧食產量也無法供養闖營的大軍,結果勢必使得大軍減少兵額、自降實力。

所以李來亨認爲,設法堅守洛陽一段時間,至少可以爲洛陽物資的轉移爭取更多時間。之後闖營主力攻打開封失敗,退入山區的話,也可以憑藉這些物資維持一段時間。

不至於立即出現斷糧的情況。

所以李來亨很乾脆反駁牛金星的方略,對李自成和諸將說道:“一旦進攻開封失利,洛陽若又不守,我恐怕闖營退無可退,有全局崩潰的危險。”

他拱手對李自成問道:“元帥,我認爲洛陽勢必不能退讓。縱使退讓,也不應該讓邵時昌留守,而應該留下精兵干將進行防守。”

李自成還沒說話,牛金星就皺着眉頭,勸說道:“小將軍,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闖營主力攻打開封,未必有全勝的把握,怎麼能再次分兵來留守洛陽呢?二者皆取,則二者皆無,還是需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集結兵力到一處,才能夠打開局面。”

“哈。”李來亨微微笑了一聲,復又說道,“無妨。元帥,局勢確實如啓翁說的一樣,二者皆取,則二者皆無。所以我也贊同不應該在洛陽留下太強的兵力,依我的意見,只需要留下小虎隊一部,足可以防守洛陽很多時日。一方面更好起到牽制李仙風和陳永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來搶運轉移洛陽的物資百姓。”

牛金星還有反駁的意見,但李自成揮揮手讓他坐下,李自成很有深意地看着李來亨,說道:“來亨,小虎隊現在精兵干將,幾有二千人之多,即使只分出這兩千人留守洛陽,也可能導致進攻開封的計劃失利。”

李來亨接着侃侃而談道:“元帥說得不錯,這一層意義我也明白。所以我的意思是說,高一功等隊,都派去跟隨主力攻略開封,只在洛陽留下近千小虎隊本部兵馬防守即可。”

李自成眉毛一挑,面色終於有了變化,產生幾絲意動,說道:“一千?一千兵馬,如何在外有強敵、內有隱憂的情況下,守住洛陽城?一旦失敗,不僅一千兵馬將全軍覆沒,來亨,你也將有落入官軍之手的危險!”

李來亨環視周圍一圈後,極富有信心地回答說:“請元帥放心,我可以立下軍令狀,一定不使得這一千兵馬葬送掉,一定防守洛陽至少一段時間,策應大軍的攻略!”

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章 龍鳳廟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章 牛相第一章 太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
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十二章 鰲拜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章 龍鳳廟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章 牛相第一章 太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