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

大火猛烈地燃燒,滾滾的煙柱直透天際。絳紫色的煙焰在村落上空整天屯結不散,黃昏以後,殘破的舊戰場再沒有一聲槍響馬嘶,火光漸漸地黯淡了下去,月亮則慢慢地爬了上來,巍峨的太行山在遠方露出了它隱約可辨的身影,卻無法給李來亨提供半分的安全感。

李來亨帶着一支楚闖精兵,正在從臨清趕往大名府的路上。沿途曠野裡到處可見血肉模糊的屍體,一些是餓死的饑民,一些是大順軍戰亡的將士,另一些則是剛剛被楚軍鎮壓的官紳叛兵。

空氣凝固,深夜沉寂,李來亨越往大名府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就加倍地讓他心中的自責、愧疚之情沉重起來。

“我沒有及時趕到獲鹿,以至於大順江山遭此劫難,多少百姓飽受焚掠之苦……義父一定十分揪心,唉……我實在是……非常痛心,非常內疚,也非常自責。”

劉芳亮、方以仁、郝搖旗、谷可成、郭升等大帥及文武將吏,都不知道對李來亨說些什麼好。其實劉芳亮自己的內心,同樣是萬分自責,他是李自成的陝北元從,與闖王的感情比之李來亨,更爲深厚許多倍。

獲鹿一役,如果楚軍和左營騎兵能夠及時趕到戰場,一定能夠扭轉勝負——最差的情況,也不至於使得李自成壯烈犧牲,戰死沙場。

現在闖王死了,永昌天子死了,大順軍將士們心中的一根支柱驟然崩塌,所有人都像是被抽了魂一樣,彷彿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

獲鹿大戰對順軍兵力實力的打擊,遠不如它對順軍精神和心理上的打擊大。

李來亨騎乘的戰馬,還是當初李自成在大順朝的開國登極典禮上送給他的“河西八駿”。通體火紅,形同烈焰的赤驥馬低沉地咴叫着,月光透過稀疏的枝條,斑斑駁駁地灑在馬背上面,李來亨的眼窩因爲這多日來的內疚與焦惶,已經深深地陷了下去。

他清雋的面龐,少年青絲,居然已有了早生的華髮,臉色更是一直像雪花般慘白。

楚軍向西行軍着,周圍一片沉寂,人人都不願意說話,也沒有心情和精力說話,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冰涼的死氣。

連劉芳亮都很難寬慰李來亨,這時候也只有方以仁的話,還能對隨侯起到正面的影響和作用。

清朗的月下,方以仁振袖叱道:“請問府主今年貴庚?”

方以仁這離奇的問題,當然讓李來亨吃了一驚。他很想罵罵方以仁的問題來得這樣不合時宜,但發泄式的氣話到了嘴邊,又實在對着方以仁說不出口。

李來亨回答說:“我記得是二十一歲了吧?”

“二十一歲的人,竟然還跟五歲小孩一樣。”方以仁嗤笑道,“當今之世,是數百年所未有的亂世。人心離亂,朝不保夕,今日活着的人,誰能保證明日不死?何況天下本沒有長生不死的仙丹,先皇難道可以十年、百年的爲府主開路嗎?死生離亂的事情,府主自己也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現在還會爲這種事消沉,唉,真是可悲!”

方以仁的話說得如此直接,周圍甚至是包括劉芳亮在內的衆人,全部爲之神色一驚。李來亨把這些話聽在耳中,卻是又憂慮、又無奈、又爲之感到慘淡,只能露出一抹苦笑。

看着李來亨這樣沒有出息和氣度的模樣,方以仁更加是氣不打一處來。

是,他方樂山只是一個無意中陷於流賊之中的書生;是,他方樂山不過是一個總在背後嚼人舌根的長舌婦。

但如今大順帝薨,滿洲鐵騎直抵中原,將有踐踏天下之勢。這時候正是需要李來亨站出來,領袖羣雄,中流擊楫的時候,他怎麼能夠被允許露出這樣一幅沮喪的模樣?

太沒出息了!

方以仁直指着李來亨的鼻子,罵道:“如此作爲,如此氣量,還想平定天下、驅逐東虜,開萬世的太平嗎?

府主再這般固態萌發,我看只好是早早退兵回鄉,做一個田舍翁了卻殘生罷。你原本不就是陝北鄉里的一個農夫?還是回米脂耕田討飯,將來八旗兵到的時候,或許還能做個包衣奴才也說不定吧!”

方以仁出言如此不遜,連郝搖旗都看不下去了。郝搖旗也是李自成的陝北元從,他雖然因爲總犯下一些偷雞摸狗的小錯,所以長期沉淪小卒身份,可卻因爲跟隨李來亨而屢獲拔擢,現在更加成長爲楚闖中足可以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將。

方以仁的話讓郝搖旗倍感氣憤,他心下覺得方以仁這個明朝投降來的秀才書生,果然到底是和闖營的流賊響馬不是一路人,又覺得方以仁對李來亨出言不遜,如此辱罵,已經犯下死罪。

“狗秀才,怎敢這樣大言不慚!”

刷的一聲,郝搖旗拔出腰間佩刀,兩腿夾住馬腹,就要衝過來將方以仁斬於馬下。劉芳亮急忙加速飛馳過來,一手從旁邊拽住郝搖旗的繮繩,勸道:“搖旗,別胡鬧、別胡鬧。”

方以仁對郝搖旗的憤怒不聞不問,他手裡抓着的還是李來亨送給他的那柄白金骨折扇。剛剛怒斥李來亨的時候,這把摺扇已經被心情激憤的方以仁用力揉捏,損壞了一半。

黑秀才的怒氣絲毫不比郝搖旗弱,郝搖旗氣憤他對李來亨出言不遜,黑秀才氣憤的卻是這種時候,李來亨怎麼能如此惺惺作態?

毫無雄主氣魄!

他一手將被自己抓爛的白金骨折扇,啪的一聲摔在李來亨的臉上,罵道:“漢胡不兩立,春秋大義,義在攘夷復仇。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李來亨讓方以仁罵的是全無脾氣,只能不住地苦笑。他向郝搖旗揮揮手,低聲說:“搖旗,不要在這裡發瘋。要發瘋,且去到戰場上爲先帝復仇。”

繼而李來亨雙手抱拳,向方以仁致歉道:“樂山,是我無度,竟然讓你發此雷霆大火。狗韃子殺我先帝,這是大順雖百世、千世都必須報復的春秋大恨。我們此去大名,不是爲了狼狽逃回黃河以南,而是要聚兵再戰,以滿洲人合種合族的性命血祭先皇。”

李來亨看着腰間那柄俘虜自清軍將領遏必隆手中的腰刀,唾了一口以後,連刀帶鞘,全部投入前方的小河之中。

“夷狄畏威而不懷德,東虜狡詐多叛,皆爲狼心狗肺之徒。我李來亨在此立誓,必將其夷族盡行剪滅,永絕根株,搗其巢穴,誅其種類。閤中國之力,掃蕩白山黑水,直搗黃龍之府,搜殺無遺、剿洗滅絕。不然,則使我李來亨受戮於千刃萬箭之下,不能保有一屍!”

“滅絕種類!”

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
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章 英雄氣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