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

第一百一十七章太醫院令樓元

朱祁鎮回到後宮之中,坤寧宮之中的氣壓已經很低了。

無數太監宮女都屏氣寧神,唯恐呼吸之聲驚動了宮中某一個貴人。說不定真在煩躁之中的貴人將氣灑在他們身上。他們即便是有九條命都保不住。

朱祁鎮走路帶風,大步流星,對身邊的太監宮女,視而不見。直接穿過重重門戶。

來到內室之中。

內室之中,孫太后,錢皇后,還有幾個白鬍子的太醫正在診治。

朱祁鎮一來,下面的人除卻孫太后之外,紛紛行禮。

孫太后見了朱祁鎮就劈頭蓋臉的說道:“朝政,朝政,朝政,你只知道那些外朝的事情,何曾管過後宮的事情,你而今就這一根獨苗,現在就這樣了,你才知道過來。你怎麼幹脆不回來,在前朝做你的聖明君主。不看看後宮都什麼樣子。”

朱祁鎮聽孫太后訓斥,他二話不說,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孩兒不孝,累母親擔心了。”

朱祁鎮已經習慣了這個時代規則。

習慣了別人對自己下跪,或者自己對別人下跪。下跪之事不過是一個禮節而已。

孫太后這一番話,含沙射影,明裡說朱祁鎮,按理說錢皇后沒有盡到職責。但是這婆媳之間的矛盾,朱祁鎮怎麼說話?只能裝作不知道,給母后低頭認錯。

孫太后倒是心軟,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一國之君,對外也頗有威信,而今還有太醫在場,怎麼能讓他一直跪着。

“罷罷罷,起來吧。”孫太后說道。

“謝母后。”朱祁鎮說過之後,隨即起身。說道:“母后,見濬的病情怎麼樣?”

孫太后,說道:“阿彌陀佛,你從江南的請來的名醫,的確是一個能人,見濬的病已經安穩了,只需休息幾日,就好多了,你要好好謝謝他。”

“微臣不敢當太后如此誇獎。”樓元立即行禮說道。

朱祁鎮立即上前幾步,來到了牀前。

卻見朱見濬躺在軟被之中,就好像是一個精緻的洋娃娃。可愛之極,只是小小的眉頭緊皺,似乎睡得並不是很安穩。

朱祁鎮用手輕輕一探朱見濬的額頭,又摸摸自己的額頭,覺得溫度正常。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婉兒在這裡看着孩兒,母后我們出去吧。不要妨礙他休息。”

孫太后說道:“我不出去,就在這裡看着。你不耐煩,自個出去便是了。”

朱祁鎮想了想,還是帶着樓元退了出去。

倒不是朱祁鎮不在乎朱見濬,而是朱祁鎮習慣理智思考,這麼多人聚集在內室之中,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好處。恐怕還要妨礙空氣流通。

再加上,朱祁鎮也想與太醫聊聊朱見濬的病情。

坤寧宮一處小涼亭中。

朱祁鎮與樓元相對而坐。

朱祁鎮說道:“這麼說,我兒的病,沒有大礙了?”

樓元說道:“陛下放心,皇子所患不過是尋常小兒疾。在尋常百姓家或許被耽擱了。而今只需按時服藥,不過旬日就可以痊癒。”

小兒疾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對症下藥,痊癒起來也是很快的。

朱祁鎮說道:“如此朕就放心了。”

樓元忽然想到了什麼,想要開口,卻欲言又止。

朱祁鎮立即說道:“先生請講。”

樓元說道:“那臣就說了,臣本在明年行醫,江南小兒,臣沒有治過一千,也治過八百。對一個四歲小兒身子骨如何,臣還是心裡有數的。皇子他比尋常小兒,委實單薄了些。”

朱祁鎮微微皺眉,他也是見過後世的孩子,以後世的小孩子相比,朱見濬是單薄了一些,

朱祁鎮也許想後世的小孩子,要比這個時代的小孩子營養好。所以也沒有在意。

而今聽來,卻滿不是那一回事?

“這是爲何?”朱祁鎮帶着疑惑說道:“朕的皇兒,可以說錦衣玉食,什麼也不缺。怎麼會這樣?”

樓元微微皺眉,手指輕輕捻着鬍鬚,說道:“微臣也有一些奇怪,臣看過皇子的食譜了。沒有什麼大礙,是北地名家所列,即便不能養好身子,也絕不至於有害。”

朱祁鎮心中微微一緊。

忽然想到莫非是後宮的勾心鬥角。

他隨即排除了這個可能。

自從成婚之後,朱祁鎮是納了幾個妃子宮女,但是朱祁鎮不想要後宮生亂。所以,宮中大權都在錢皇后手中。

因爲如此,錢皇后纔不被孫太后待見了。

孫太后本以爲在太皇太后離開之後,她能掌控大權,卻不想還有一個錢皇后。讓孫太后心中不平。

所以後宮之中,並不存在一個能與皇后爭寵的后妃。

這樣的情況下,錢皇后還護不住自己的兒子,那隻能說,錢皇后枉費了太皇太后的教導了。

不過,即便朱祁鎮覺得大概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朱祁鎮依舊有些擔心,他準備讓人查一下,那幾個在牀上嬌滴滴的美人。

如果真有人暗中謀害皇嗣的話,恐怕後宮之中,又多了幾條豔鬼了。朱祁鎮可不是來陪某些人演甄嬛傳的。也沒有心思在這方面多費心思。

反正對朱祁鎮來說,美人是從來是要多少有多少。

朱祁鎮心中靈光一閃,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他起身緩緩踱步,似乎後世有人研究,列代皇子夭折的原因。

朱祁鎮目光漫無目的的遊移,忽然盯緊在遠處的一處紅牆之上,好像是問樓元,又好像是問自己說道:“這紅牆是什麼用什麼塗料?”

樓元說道:“微臣不知道詳細配方,但是想來一定是用硃砂調製的。”

硃砂乃是古代用得最多的紅色顏料。

但是朱祁鎮卻知道,這硃砂就是硫化汞。而汞這種東西,更知道這種東西乃是劇毒。

一瞬間,朱祁鎮也記起他心中依稀的印象。汞中毒乃是很多皇帝的病根。

此刻朱祁鎮看着紅牆金瓦,他甚至想將這紅牆給換一個顏色。

但是很快朱祁鎮就知道,這其實由不得他,整個紫禁城造價最少數百萬兩之多,簡直就是凝固的禮治。

朱祁鎮想在其中改動太大,改變整個皇宮的裝修風格。是會遇到很多政治阻力的。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宮中亢燥之極,想來不利於小兒養病?先生以爲臣在三海子岸邊修建離宮,供皇兒養病如何?”

樓元說道:“水以養人,倒也不錯。”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傳令下去,重修團城宮殿,供皇子居住。”

皇宮的問題,朱祁鎮只能先擱置了。先帶着全家離開皇宮再說,至於團城的建築風格,多以石制結構,風格與紫禁城卻是不一樣的。

不管朱祁鎮所猜想的對不對,但是關係到自己生命的事情,朱祁鎮再注意也過分。

樓元還不知道,他已經被朱祁鎮當槍,今後皇帝離宮別居。這一切事端,都會被推到樓元身上了。

朱祁鎮說道:“之前一直沒有時間,而今有時間,正好與先生好好說說,寧波的疫情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樓元說道:“臣遵旨。”隨即樓元細細將當日情況一一說明。

朱祁鎮聽完之後,說道:“也就是說,瘟疫從來沒有根絕過。寧波瘟疫不過熬過去了而已,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復發?”

樓元說道:“微臣無能。”樓元這樣說,就是默認了。

朱祁鎮說道:“朕爲天下之主,天下百姓,有寒不能衣,有餓不能食,有病不能醫,皆是朕之過也,百姓困於傷寒,實傷朕心。”

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十六章 海漕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
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十六章 海漕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