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積極迎戰

六月一日凌晨不到,重新編組的東海艦隊離開了錨泊地。

陪同起航的,還有南海艦隊與北海艦隊的戰艦。

雖然按照黃峙博的安排,由騰耀輝統一指揮艦隊作戰,南海艦隊與北海艦隊派來的指揮官都被送了回去,但是三支艦隊總共有十九艘大型戰艦,編在一起的話過於龐大,結果仍然分成了兩支艦隊。

東海艦隊得到了增強,由南海艦隊的一艘052B級驅逐艦頂替了“蘭州”號,並且獲得了北海艦隊的兩艘054型護衛艦,從而達到了六艘驅逐艦與六艘護衛艦的規模,反潛與防空能力都有提升。

此外,南海艦隊與北海艦隊的三艘防空驅逐艦與四艘多用途護衛艦編成了第二艦隊。

突前的自然是東海艦隊,第二艦隊則靠後部署。

按照騰耀輝的安排,東海艦隊將前出到釣魚島以東海域,以進攻態勢主動尋找與日本艦隊進行決戰,第二艦隊則留在釣魚島以西海域,負責爲KJ-2000提供防空支援,並且安排護衛艦掩護隨後出發的補給船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東海艦隊與第二艦隊將不再返回舟山。

這個部署,不是騰耀輝的本意。

不管怎麼說,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非常有限,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也不強,一直在戰場上活動,最需要的就是後勤保障。

問題是,中國海軍只有三艘大型綜合補給艦,而且這些補給艦的速度都不夠快。

按照騰耀輝的本意,東海艦隊與第二艦隊應該輪番上陣。畢竟東海就這麼大個地方,根本容納不下兩支艦隊。

只是,黃峙博並不這麼認爲。

雖然黃峙博不大懂得海戰,也早就承諾不干預騰耀輝的戰術指揮工作,但是在戰略問題上,黃峙博仍然占主導地位。

讓兩支艦隊同時上陣,不是爲了加強制海力量,而是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在東海艦隊返回戰場後,將派遣登陸艦與運輸船向釣魚島運送一個工程營與設備物資,在釣魚島上修建一座可供直升機起降的臨時機場,以及一座水上飛機碼頭。

當然,還得修建防禦設施,爲接下來抵抗日本部隊登島做準備。

顯然,這個決定讓騰耀輝很沒面子。

只是黃峙博的態度很堅決,而且騰耀輝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情況,畢竟守住釣魚島是戰略任務。

此外,空軍與海航也認爲應該在釣魚島上修建軍事設施。

原因無二,在搜救跳傘飛行員的時候,艦隊的作用並不明顯,而部署在本土的直升機與海上巡邏機離戰場又有數百公里,如果能在釣魚島上修建直升機機場與水上飛機碼頭,就能把搜救飛機靠前部署。

此外,還能在釣魚島上部署反潛直升機。

從政治上講,只要在釣魚島上修建了軍事設施,而且擊敗了反擊的日本軍隊,就能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別的不說,至少能成爲停戰談判中的重要籌碼。

如此一來,就需要擴大制海範圍,特別是反潛區域。

在離本土兩百公里以內海域,還可以依靠部署在岸上的反潛直升機。因爲中國海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潛巡邏機,所以超出這個範圍之後,就只能依靠反潛戰艦,特別是多用途護衛艦。

只要船隊規模不太大,兩艘護衛艦就足夠了。

在部署艦隊兵力的時候,騰耀輝削弱了第二艦隊的規模,把主力集中到東海艦隊,準備與日本艦隊決戰。

當然,能不能決戰,還得看日本艦隊敢不敢上前應戰。

決定這個問題的不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官兵的勇氣,而是日本空中自衛隊能不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奪取制空權。

完成編隊,進入遠航航道後,騰耀輝召開了作戰會議。

因爲離戰場還有幾百公里,所以十九艘戰艦的艦長全都來到旗艦上,參加了作戰會議。

與之前的作戰會議不同,這次是由牧浩洋做開場白。

“……如同之前提到的,科學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現在只能斷定,在六月一日天黑之前,太陽的黑子活動不會明顯減弱,作戰行動必然受到影響。如果理論預測中的可變因素是最大值,那麼在接下來的四天內,太陽黑子活動不但不會減弱,還很有可能增強。到六月五日左右,太陽黑子活動就將開始減弱。至於更加長遠的預測,現在還沒有結果,但是我會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也就是說,最遲到六月五日,我們就得跟日本艦隊做個了斷?”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騰耀輝的問題。

騰耀輝也笑了笑,轉而對其他人說道:“不可否認,技術力量非常重要,但是我軍從來就不是靠技術吃飯的。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比如二十年之內,我們仍然得老祖宗傳下來的鬥志與精幹的官兵隊伍來戰勝敵人。”

這番話,引起了很大的共鳴。

雖然騰耀輝有點不太在乎技術力量,但是牧浩洋並不覺得委屈。他也知道,軍人的素質比技術更加重要。

接下來的話題,基本上與牧浩洋無關了。

在至關重要的制空作戰問題上,楊禹方一個人佔用了八成的發言時間,主要就是根據新的情況,對制空戰術做出調整。

當然,這不僅僅是空軍與海航的事,艦隊也有份。

沒有艦隊提供的前進掩護,空軍與海航很難在制空作戰中取勝。

說到具體問題上,楊禹方格外強調了日本剛剛獲得的-3與-135的價值,並且以此帶出了新的制空作戰戰術。

顯然,在得到了足夠多的支援力量後,日本空中自衛隊會在制空作戰中更加積極。

加上今井利村的到來,更加增強了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攻擊性。

按照楊禹方的判斷,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奪取制空權,而且會充分利用美國援助的預警機與戰略電子偵察機。只是在爭奪制空權的同時,日本空中自衛隊會利用獲得的打擊力量,設法奪取制海權。

這個判斷,得到了包括騰耀輝在內的大部分指揮官的認同。

原因很簡單,只要有足夠強大的指揮與情報系統,日本空中自衛隊就有能力在爭奪制空權的同時攻擊東海艦隊。

只是,日本空中自衛隊存在一個難以立即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無法把所有作戰飛機部署到嘉手納空軍基地,必須把一些支援性飛機與航程較大的作戰飛機留在本土。

按照楊禹方的判斷,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需要動用六十架戰鬥機才能形成飽和攻擊。

這也正好與二部提供的情報吻合,即美國提供的第一批F就是六十架。

爲了掩護這些執行打擊任務的戰鬥機,至少得動用二十四架護航戰鬥機,即便事先奪得了局部制空權,也要出動十二架護航戰鬥機。

爲了奪得制空權,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投入將更加巨大。

根據之前的交戰情況,在惡劣電磁環境下,F-22的作戰效能僅是J的三倍,因此在中國海軍航空兵能夠一次投入六十架戰鬥機執行攻勢制空任務的情況下,日本空中自衛隊至少需要動用二十架防空戰鬥機。

顯然,這個估計非常保守。

根據二十九日夜間的戰鬥,特別是海航主動出擊的那場戰鬥,日本空中自衛隊要想不敗至少得動用三十六架F-22,最好能出動四十八架,不至於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不然結果很難保證。

這樣一來,日本空中自衛隊在交戰中,得動用上百架戰鬥機。

事實上,這個估計也很保守,因爲還沒有算上用來奪取戰場制空權,特別是攻勢防空作戰需要的作戰飛機。

即便如此,也遠遠超過了嘉手納空軍基地的出動能力。

根據之前的交戰情況,嘉手納空軍基地一次能出動一百架戰鬥機就很不錯了,而且還會因此降低作戰飛機的戰鬥效率。

日本空中自衛隊只有一個解決辦法:把航程足夠遠的戰鬥機放在本土。

這其中,很有可能包括掩護沖繩的防空戰鬥機,甚至是用來攻擊東海艦隊的戰鬥機。

沒什麼好奇怪的,在攜帶四枚反艦導彈的情況下,F還能攜帶一具大型副油箱與四枚空對空導彈,採用高-低-高攻擊航線的話,作戰半徑在八百五十公里以上,如果這些戰鬥機都安裝了保型副油箱,作戰半徑則高達一千二百公里,足以從九州島與四國島的空軍基地起飛,攻擊釣魚島附近的東海艦隊。

只是這樣一來,這些戰鬥機的就得從東北方向上進入。

當然,如果部署在沖繩,爲了避開東海艦隊的正面防空網,這些戰鬥機也很有可能繞到其他方向上。

說明這個問題的時候,楊禹方還提到了其他幾種可能性。

比如F機羣從沖繩起飛,完成攻擊後返回本土機場,從而把出擊航線縮短三分之一,並且不佔用嘉手納空軍基地的回收能力,確保執行防空與護航任務的戰鬥機能夠返回嘉手納。

只是,不管日本空中自衛隊採用哪種戰術,都意味着東海艦隊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對防空作戰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得擴大重點防空區域。

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15章 遭遇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66章 分工合作第45章 深海猛龍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43章 各有所謀第45章 宣傳戰第46章 逃命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2章 出師有名第297章 警戒圈第82章 理論突破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41章 入朝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6章 戰略籬笆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3章 最後反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8章 泰然處之第154章 總撤退第236章 消耗戰第41章 瘋狂準備第86章 膠着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8章 反潛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7章 直覺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44章 出山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94章 J-20突擊第270章 投降第45章 補欠賬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69章 惡仗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7章 緊急出動第71章 新理論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49章 第二戰場第268章 光速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5章 夜空魅影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13章 分外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6章 馬蜂窩第8章 節外生枝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7章 緊急出動第74章 爭取時間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09章 未來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9章 本質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1章 次優選擇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91章 再接再厲第274章 覺悟第16章 準備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03章 幸運兒第34章 公衆事件第15章 轟炸任務第79章 另闢蹊徑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93章 主旋律第8章 高歌猛進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6章 耐心等待第4章 各算各的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11章 一擊得手
第41章 糧食投資第115章 遭遇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66章 分工合作第45章 深海猛龍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43章 各有所謀第45章 宣傳戰第46章 逃命第223章 真假難辨第22章 出師有名第297章 警戒圈第82章 理論突破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41章 入朝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6章 戰略籬笆第83章 歪打正着第33章 最後反擊第192章 選擇權第8章 泰然處之第154章 總撤退第236章 消耗戰第41章 瘋狂準備第86章 膠着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48章 反潛戰第12章 絕命之行第7章 直覺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14章 戰略項目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44章 出山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94章 J-20突擊第270章 投降第45章 補欠賬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69章 惡仗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42章 四個小時第17章 緊急出動第71章 新理論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49章 第二戰場第268章 光速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0章 權衡利弊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5章 夜空魅影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5章 第一個轉折點第13章 分外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6章 馬蜂窩第8章 節外生枝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7章 緊急出動第74章 爭取時間第62章 弄巧成拙第109章 未來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9章 投送力量第29章 本質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21章 次優選擇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91章 再接再厲第274章 覺悟第16章 準備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03章 幸運兒第34章 公衆事件第15章 轟炸任務第79章 另闢蹊徑第36章 艦隊司令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8章 進退維谷第193章 主旋律第8章 高歌猛進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6章 耐心等待第4章 各算各的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11章 一擊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