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奔赴前線

牧浩洋只在北京呆了幾個小時,到總參謀部領了一些文件資料,就乘坐送他過來的運輸機去了舟山海軍基地。

因爲總參謀部提前做了安排,所以牧浩洋到達時,周渝生已經在機場等着他了。

好友見面,免不了一番寒暄。

在牧浩洋的戰友中,除了龐躍龍等兩棲特種部隊裡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就算與周渝生關係最好。

在性格上,兩人也比較相似。

作爲潛艇艇長,周渝生的性格非常內斂,一點都不張揚,而在特種部隊裡,牧浩洋也是少有的內向型特種兵。

“怎麼樣,一路還好吧?”

“連續飛了十多個小時,好不到哪裡去。”

“看來,你是得了飛行厭煩症了。”周渝生呵呵一笑,說道,“沒事,習慣了就好。最初兩年,我也很厭煩飛來飛去。”

“是嗎?”

“不怕你笑話,在潛艇上服役的時候,我最討厭坐飛機,回去探親都是坐火車,總覺得在飛機上一點都不踏實。”

“潛艇兵都像你?”

“當然不是,薩非墨那傢伙就不一樣,不但喜歡坐飛機,而且還喜歡跳傘。”

“跳傘?”

“當初他沒有進特種部隊,簡直是浪費人才。”說着,周渝生停下了腳步。

看到停在前面的直升機,牧浩洋立即頭大了。

“這是專門來接你的。”周渝生朝站在機艙旁的飛行員招了招手,又說道,“本來想請你吃了宵夜再走,但是前面的情況很緊張,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打起來,到時候一禁航,你就得呆在這裡了。”

“你不去?”

“還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完,一切順利的話,明天一早就過去與你會合。”

“行,那我先行一步。”

“到了‘蘭州’號,會有人來接你,而且你也認識。”

“誰?”

“楊禹方。”

“他也上去了?”

“黃總欽點的,負責海航前線指揮。”周渝生走到直升機的艙門旁,說道,“行了,上去吧,別浪費時間。”

“對了,陸工讓我代她向你問好。”

“向我問好?”

“她說了,有時間的話,過來看你。”

“看我?”周渝生有點摸不着北了。

“反正就這意思,她要打電話過來,就說我去旗艦了,不方便聯繫。”

周渝生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笑着說道:“你小子,簡直是個木魚腦殼,這都不明白?”

“明白什麼?”

“還能是什麼?”

牧浩洋沒多羅嗦,鑽進機艙後,對周渝生說道:“記得我的話,別說漏嘴了,我可不想讓你惹上麻煩。”

“得了,放心去吧,你還不放心老周?”

牧浩洋笑着搖了搖頭,拉上了艙門。

Ka-28隨即升起,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陣,轉向朝東飛去。

大概兩百五十公里外,170“蘭州”號防空驅逐艦正在十多艘大小戰艦的伴隨下,劈波斬浪的駛向釣魚島。

因爲第一艘052D型驅逐艦還在舾裝,所以“蘭州”號與幾艘姊妹艦是中國海軍最先進的防空驅逐艦,也是除航母之外,綜合作戰能力最全面的戰艦。即便放眼全球,“蘭州”號也是非常先進的驅逐艦。

嚴格說來,“蘭州”號服役之後,中國海軍才具備了真正的區域防空能力。

雖然“現代”級驅逐艦號稱具有區域防空能力,後兩艘採用了垂直髮射的防空導彈,但是防空導彈最大僅爲四十公里的射程,以及同時只能與四個目標交戰,使其區域防空能力大打折扣。

與“現代”級相比,“蘭州”號的防空能力大大增強。

除了裝備最大射高三十公里、最大射程兩百公里的“海紅9”遠程防空導彈之外,“蘭州”號最大的亮點就在號稱“中華神盾”的國產相控陣雷達。配合三套火控照射雷達,“蘭州”號能同時攔截十二個空中目標,防空能力不亞於“伯克”級驅逐艦,遠遠超過了中國海軍此前裝備的任何一種戰艦。

只是,“蘭州”號並非十全十美。

在服役的最初幾年,受各種因素影響,“蘭州”號的一直不具備完整的戰鬥力,比如相控陣雷達的可靠性問題就使得該艦在服役之後,多次返回造船廠維修。直到二零一一年,在解決了技術問題之後,“蘭州”號才形成全面戰鬥力,具備實戰能力,後續艦的建造工作也同期展開。

有趣的是,在最初幾年裡,“蘭州”號一直在南海艦隊服役。

不是東海艦隊不需要防空驅逐艦,從戰略局面來看,東海艦隊正面釣魚島與臺海,更需要防空驅逐艦。真正的原因,正是“蘭州”號存在的問題,使得東海艦隊更加傾向於技術成熟的052B型。

直到第二次朝鮮戰爭結束,“蘭州”號才被調往東海艦隊,擔任艦隊旗艦。

這個安排,與黃峙博在軍隊內部搞的人事調動有很大的關係。

調到東海艦隊後,“蘭州”號更換了包括艦長在內的所有高級軍官,低級軍官與士官也被換了一半。

雖然這些調動讓很多人不滿,但是“蘭州”號因此成爲了中國海軍中,技術骨幹最多的戰艦之一。當時,“蘭州”號上的三百多名官兵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佔了三成,所有水兵都有專業職稱。

黃峙博不是海軍將領,卻非常清楚海軍是高技術軍種。

決定海軍戰鬥力的,除了性能先進的艦艇,還有能力突出的官兵。在很大程度上,官兵的素質更加重要。

擔任艦隊旗艦三年間,“蘭州”號的狀態一直非常理想。

在三月份的陸海空聯合登陸演習中,“蘭州”號不但完成了所有演習科目,還取得了超常成績,獲得黃峙博親自頒發的集體嘉獎。

當然,這艘戰艦還有一個不爲外人所知的秘密。

在轉投東海艦隊之前,“蘭州”號以安裝艦隊旗艦所需設備爲名,返回江南造船廠,進行了爲期半年的全面改進。裝上去的,不僅僅有艦隊指揮設備,還有中國海軍第一套電磁對抗系統。

事實上,正是爲了安裝電磁對抗系統,改進工作才持續了半年之久。

因爲052C型驅逐艦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作爲艦隊旗艦,所以僅僅安裝指揮設備,兩個月就足夠了。

此後三年,每次回港維護,“蘭州”號都會得到特殊照顧,換上最新的電磁對抗設備。

若論在惡劣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蘭州”號絕對是中國海軍中的佼佼者,即便放眼全球也能名列前茅。

在三月份的演習中,“蘭州”號就頂住了最猛烈的電磁打擊。

當然,東海艦隊中,接受過類似改裝的不止是“蘭州”號。在二零一九年初,幾乎所有大型戰艦都做了改進。只是受排水量限制,其他戰艦的改進並不徹底,而“蘭州”號得益於高達七千噸的標準排水量,以及較爲充裕的改裝空間,其電磁對抗能力,遠遠超過了其他驅逐艦與護衛艦。

可以說,電磁戰的迫切需要,已經對水面戰艦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拿中國海軍來說,早在二零一四年除,052D型防空驅逐艦的設計工作就已完成,但是隨後爆發的第二次朝鮮戰爭,讓中國海軍認識到,現有的大型戰艦受初始設計限制,再多的改進也不如新設計的戰艦,而要想讓戰艦獲得完備的電磁對抗能力,就得提供足夠大的內部空間。

結果就是,052D的設計方案在二零一四年底被推翻重來,連已經鋪設完畢的一號艦龍骨也被拆掉。

因爲全新設計一種新式戰艦需要好幾年,而中國海軍有大量服役超過二十五年的驅逐艦需要替換,所以在二零一五年底,海軍通過了052D的改進設計方案,通過放大的方式爲安裝完整的電磁對抗系統提供基礎條件。

根據美國防務雜誌的猜測,重新設計的052D型驅逐艦的標準排水量超過九千噸,滿載排水量接近一萬一千噸,超過了“伯克”級、“愛宕”級等幾種大型驅逐艦,僅次於“朱姆沃爾特”級。與增大的排水量相比,052D的實際防空能力並沒比052C增強多少,而且並不具備較爲完善的全面戰鬥力,比如僅搭載一架反潛直升機,配備的反艦導彈爲八枚,區域防空導彈爲四十八枚,遠低於同級別驅逐艦。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052D增加的排水量全部用在了電磁對抗系統上。

果真如此的話,052D絕對超過了同樣改進過的“朱姆沃爾特”級,建成後肯定是世界上電磁對抗能力最強大的戰艦。

原因很簡單,重新設計後的“朱姆沃爾特”級僅有大約一千噸的排水量用在了電磁對抗系統上,而052D高達二千噸。因爲中國在電磁對抗技術領域並不比美國差,所以增加的系統重量足以決定對抗能力。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蘭州”號對面,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任何一艘戰艦具備完善的電磁對抗手段,即便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服役的四艘多用途驅逐艦。

中國海軍敢於在這個時候挑戰日本海上自衛隊,與超羣的電磁戰能力不無關係。

在全面電磁戰的環境下,戰艦的電磁對抗能力足以決定海戰的勝負!

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5章 奮起一戰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66章 硬骨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79章 海灣第64章 致命打擊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51章 時間點第42章 第五代第274章 覺悟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34章 決勝點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70章 後果第79章 另闢蹊徑第73章 餘波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1章 決戰開始第68章 歷史時刻第24章 反擊第20章 惹是生非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0章 此消彼漲第55章 兩強相爭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9章 餘輝第14章 拉力賽第59章 於公於私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80章 歸宿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0章 餘波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8章 勞動力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46章 全速北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38章 警鐘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2章 針鋒相對第30章 周旋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32章 成果第92章 怎麼打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第一槍第7章 又見熟人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9章 人心所向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章 鬥爭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5章 支柱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6章 幽靈墜落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3章 闖關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53章 橄欖枝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79章 撲火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
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5章 奮起一戰第64章 退與不退第166章 硬骨頭第78章 多此一舉第79章 海灣第64章 致命打擊第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51章 時間點第42章 第五代第274章 覺悟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34章 決勝點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70章 後果第79章 另闢蹊徑第73章 餘波第44章 加速追擊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1章 決戰開始第68章 歷史時刻第24章 反擊第20章 惹是生非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0章 此消彼漲第55章 兩強相爭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9章 餘輝第14章 拉力賽第59章 於公於私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80章 歸宿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20章 餘波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38章 勞動力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46章 全速北上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35章 軍事政變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38章 警鐘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2章 針鋒相對第30章 周旋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77章 太有主見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32章 成果第92章 怎麼打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第一槍第7章 又見熟人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88章 最後關頭第19章 人心所向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章 鬥爭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35章 支柱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51章 快節奏空戰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6章 幽靈墜落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43章 闖關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53章 橄欖枝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79章 撲火第18章 千鈞一髮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