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重擊落空

下午兩點,在經過痛苦的精神折磨之後,尼克松終於決定,暫時拋棄第四艦隊。

爲什麼說暫時呢?

因爲“小鷹”號的損傷已經得到控制,航速由十六節提高到了二十節,而且正在四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向南航行,所以他還不能拋棄第四艦隊,只是決定讓第三艦隊轉向南下,離開較爲危險的海域。

按照他的想法,等到天黑之後,再向西航行,前往迪戈加西亞。

當然,這樣一來,就無法在二十七日夜間獲得補充的戰鬥機,得等到二十八日清晨,他也得把這個消息發出去。

下午四點不到,尼克松收到消息,“小鷹”號的航速已經提高到了二十四節。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奇蹟。

這艘航母總共被十七枚一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擊中,是第四艦隊裡三艘航母中,受損最嚴重的。在二十六日的戰鬥結束時,“小鷹”號完全喪失了航行能力,甚至沒有足夠的電力把涌入艦體的海水抽出去。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修復受損的艦體,並且把航速提高到二十四節,主要歸功於及時趕到的驅逐艦。在驅逐艦的幫助下,“小鷹”號重新啓動了關閉的聚變反應堆,恢復了電力供應,然後在數百名官兵努力下,堵住了主艦體上的漏洞,控制住了進水量。更重要的是,“小鷹”號的防護設計主要針對空中打擊,其懸空的主體部分能夠承受一千公斤級炸彈直接攻擊,而位於中央的主艦體的結構強度非常大,也不易被炸彈直接擊中。如果採用的是傳統船型的話,恐怕“小鷹”號早就被炸得粉身碎骨了,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

這條消息,多多少少是個安慰吧。

確定艦隊能轉向前往迪戈加西亞後,尼克松在四點派出了一架運輸機,讓吉布提的戰鬥機不要急於飛過來。

隨後,第三艦隊轉爲向西航行。

直到這個時候,尼克松依然不知道,他已經被一艘中國潛艇盯上了。

這也難怪,第三艦隊突然轉向南下,讓“刺魟”號不得不跟着南下,而且在下午兩點後把航速降到了二十四節。原因很簡單,隨着靠近第三艦隊,“刺魟”號暴露的概率大增,必須減速降噪。

只是,第三艦隊轉向西行,給了“刺魟”號新的機會。

原因是:第三艦隊轉向後,立即把航速提高到三十三節。

以這個速度航行,戰艦上的探潛設備都將失靈,只有反潛飛機能派上用場,而第三艦隊出動的反潛飛機,主要集中在“小鷹”號附近,因爲尼克松認爲,中國潛艇在北面,會首先攻擊“小鷹”號。

也就是說,當時在“刺魟”號附近,根本沒有美軍的反潛飛機。

這樣一來,“刺魟”號就能以三十五節的速度追擊第三艦隊,而且能夠沿最短的切線航線前進。

此時,特遣艦隊的偵察機已經出發了。

在此之前半個小時,海軍的反潛巡邏機就已升空。這些反潛巡邏機都攜帶了重型反艦導彈,只是飛行速度非常慢,所以需要提前出發,才能在牧浩洋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戰場,與後出發的空軍戰鬥機協同作戰。

四點半,空軍的戰鬥機開始出發。

到了五點,空軍與海軍的加油機開始升空。

因爲加油機的速度也非常慢,而且這次的攻擊距離更加遙遠,需要把加油空域向南移動五百公里以上,所以加油機在五點出發後,要到六點半左右才能趕到,正好與完成了偵察任務的艦載戰鬥機會合。

可以說,所有戰術環節都安排得像瑞士鐘錶一樣精確。

問題是,現在還缺乏一個條件:特遣艦隊偵察機提供的戰術情報。

要知道,空軍的戰鬥機、以及海軍的反潛巡邏機都攜帶着對海攻擊彈藥,前者還得在超出作戰半徑的海域作戰,後者也幾乎達到了最大作戰半徑,都沒有能力執行偵察任務,必須得到艦載航空兵支持。

沒有準確的戰術情報,這輪攻擊就不會收到任何結果。

五點十五分,一場意外的遭遇戰打響。

尼克松在四點派出的運輸機與牧浩洋在四點派出的偵察機遭遇,地點在迪戈加西亞西面大約一千公里處。

這場突然遭遇,把雙方的飛行員都嚇了一跳。

只是,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偵察機用航炮擊落了運輸機。

有趣的是,美軍運輸機在第一時間發出了報告,特遣艦隊的偵察機卻沒有向牧浩洋彙報情況。

也許,偵察機飛行員認爲還沒有找到第三艦隊,沒有必要向艦隊彙報。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牧浩洋並不瞭解情況,尼克松卻在五點二十分,讓第三艦隊再次向南轉向。

可惜的是,這次尼克松沒有讓艦隊直接南下,只是調整了航向。

準確的說,是把航向指向迪戈加西亞南面。

後來,尼克松承認,他在當時犯了一個錯誤,即低估了對手的決心,認爲儘量靠南一點就能避開特遣艦隊。

在二十七日傍晚,第三艦隊確實避開了特遣艦隊。

六點不到,一架向南飛行的偵察機打破無線電靜默,在上午的交戰海域附近,發現了第三艦隊。

隨即,這架已經飛行了兩千五百公里的偵察機轉向飛往加油空域。

偵察機發現的不是第三艦隊,而是落單的“小鷹”號航母,以及伴隨其航行的四艘反潛驅逐艦。

毫無疑問,偵察機飛行員犯了嚴重的錯誤。

只是,這也不能責備飛行員。在過去的一天裡,特遣艦隊的飛行員平均執行了三次作戰任務,任務總時間超過十五個小時,而且間隔時間都不到四個小時。可想而知,飛行員都已精疲力盡。

可以說,這是一個連牧浩洋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高強度作戰行動中,官兵的精力一直是個嚴重的問題。雖然中國海軍早已做了針對性的安排,比如每個航空聯隊都按照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標準配備飛行機組,但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隨後的戰爭中,因爲人力資源不足,類似的問題還會層出不窮。

這份偵察報告,點燃了二十七日傍晚的戰火。

接下來半個小時,空軍的兩百多架戰鬥機與海軍的一百多架反潛巡邏機,對“小鷹”號航母戰鬥羣發起了毀滅性打擊。

毫無疑問,“小鷹”號與四艘驅逐艦的結局非常悲慘。

根據倖存的美軍官兵回憶,打擊結束的時候艘驅逐艦已被炸成碎片,“小鷹”號則在猛烈的轟炸中斷成了好幾截,連同三千多名官兵沉入大海。最終,這五艘戰艦上只有不到三十名官兵倖免於難。

可是,這是一次絕對錯誤的打擊行動。

即便沒有遭到轟炸,“小鷹”號也會在二十八日夜間,或者二十九日凌晨被追來的潛艇擊沉。

更可惜的是,這場戰鬥消耗掉了牧浩洋安排的最後一輪空中打擊力量。

六點半不到,牧浩洋就收到了前線戰報,得知攻擊的不是第三艦隊,而是隻有一艘航母的美軍艦隊。雖然當時牧浩洋還不大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因爲在攻擊之前,“美國”號與“企業”號就已沉沒,所以沒人知道第四艦隊只剩下了“小鷹”號,但是可以肯定,這輪攻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這個時候,再調整計劃已經來不及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牧浩洋打破無線電靜默,也於事無補,因爲攜帶着彈藥的戰鬥機與反潛巡邏機不可能在戰場上空徘徊,必須儘快完成攻擊行動,然後與早已就位的加油機會合。

可以說,當時牧浩洋有點沮喪。

根據所掌握的情報,他只能肯定擊沉了一艘航母,而且在他看來,第四艦隊的另外兩艘航母已經逃走。雖然第四艦隊不可能逃得太遠,但是牧浩洋也用光了所有王牌。最快要到二十八日凌晨,他纔有可能組織起新的打擊行動,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他甚至無法出動艦載戰鬥機執行偵察任務。

也就是說,不出現奇蹟的話,這場海戰已經結束了。

雖然特遣艦隊沒有遭受嚴重損失,艦載戰鬥機很快就能得到補充,而且海軍還有相對充裕的人才儲備,但是放跑了美軍聯合艦隊,特別是五艘航母,牧浩洋就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攻擊迪戈加西亞。

在他看來,這是戰略上的重大失敗,而取得的戰術勝利根本扭轉不了局面。

別的不說,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恐怕要等到二零五三年下半年,中國海軍才能集中起足夠多的兵力攻打迪戈加西亞。除此之外,中國海軍還必須堅持打防禦戰,儘可能的保全手裡的艦隊。

真要拖到二零五三年,戰局將變得對美軍有利。

只是,在這場開戰後規模最大的海戰中,本來就有很多奇蹟。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海戰結束,特遣艦隊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因爲第四艦隊已經全軍覆沒,第三艦隊也遭到重創。即便無法立即登陸迪戈加西亞,也有能力在下一場海戰之後發起。

毫無疑問,特遣艦隊有足夠的實力戰勝落單的第三艦隊。

更重要的是,這場海戰還沒有結束。

七點剛過,一份電報送到了牧浩洋手上,電報內容讓他驚詫不已,也讓他重新點燃了勝利的希望。

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2章 匹夫有責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83章 第一步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48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2章 成果第22章 年關第46章 大戰略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章 唯一選擇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4章 連環拳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9章 首輪空戰第86章 膠着第65章 門檻第47章 前哨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33章 蠶食第73章 關鍵裝備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53章 謀略家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0章 別無選擇第32章 關鍵時刻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68章 南海戰略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9章 妥協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4章 覺悟第95章 快馬加鞭第90章 機遇第53章 再次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7章 不測風雲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7章 假設第21章 次優選擇第90章 突發奇想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7章 太空戰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2章 大決戰第73章 關鍵裝備第14章 拉力賽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7章 山窮水盡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38章 不歸路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9章 惡仗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41章 孤注一擲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2章 找準目標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2章 大獲全勝第89章 一枚導彈第20章 別無選擇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66章 硬骨頭第5章 宣戰第52章 預料成真
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32章 匹夫有責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283章 第一步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48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2章 成果第22章 年關第46章 大戰略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2章 唯一選擇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79章 盲目猜測第84章 連環拳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9章 首輪空戰第86章 膠着第65章 門檻第47章 前哨第95章 快馬加鞭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33章 蠶食第73章 關鍵裝備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53章 謀略家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0章 別無選擇第32章 關鍵時刻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68章 南海戰略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9章 妥協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74章 覺悟第95章 快馬加鞭第90章 機遇第53章 再次攻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7章 不測風雲第88章 進退維谷第47章 假設第21章 次優選擇第90章 突發奇想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7章 太空戰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22章 大決戰第73章 關鍵裝備第14章 拉力賽第98章 假戲真做第35章 軍事政變第27章 山窮水盡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102章 反導攔截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238章 不歸路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69章 惡仗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41章 孤注一擲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5章 千慮一失第42章 找準目標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62章 戰術反擊第52章 大獲全勝第89章 一枚導彈第20章 別無選擇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05章 完美伏擊第166章 硬骨頭第5章 宣戰第52章 預料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