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再次見面

美韓聯軍登陸元山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重大轉折點。

雖然在此之前,黃峙博已經料到美軍將在朝鮮東海岸開闢第二戰場,加快北上進軍的步伐,從側翼撕開人民軍設在北緯三十九度線的戰略防線,也及時通報了朝鮮人民軍,但是人民軍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元山守軍僅有一個步兵師,兵力不到一萬,根本不是美軍第一陸戰師的對手。

戰鬥打得最艱難的地方不在海上、也不在陸地上,而是在天空中。

隨着元山登陸戰打響,聯軍把制空優勢區由北緯三十八度推進到北緯三十九度,全力轟炸北緯三十九度以北地區的人民軍防空部隊,集中力量肅清志願軍建立的防空走廊,重點打擊志願軍空軍。

登陸作戰打響後四個小時內,雙方在北緯三十九度線附近打了五場空戰。

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是美軍的空中優勢非常明顯,取得了零比二十一的交換比。

慘痛損失讓廖文綱不得不把防空走廊收縮到鴨綠江一線,重點攔截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聯軍戰機,避免與美軍空優戰鬥機爭奪制空權。

如何迎戰f-22a,成爲志願軍空軍的頭號重任。

那兩名落在敵後的飛行員顯得至關重要。

收到“海蛇”號的戰報後,黃峙博讓徐褶濤給汪譽涵下達了一條命令:去韓國東海岸把獲救的飛行員接回來。

這道命令,讓汪譽涵非常惱火,甚至讓他有點後悔。

要是沒在伏擊美軍運輸船隊後及時發出戰報,黃峙博就不會知道“海蛇”號已經離開釜山海峽,正在日本海北上前往朝鮮清津港,也就不會發來這道很有可能讓“海蛇”號葬身海底的命令。

汪譽涵並不知道,“海蛇”號是第一艘進入日本海的中國潛艇,也是當時唯一到達日本海的中國潛艇。

伏擊運輸船隊後,兩艘039型常規潛艇先後被反潛巡邏機擊沉,伏擊了“哈爾西”號驅逐艦的040型潛艇在避開反潛巡邏機之後,沒敢進入釜山海峽,而是轉向返回黃海,最終到達朝鮮新義州。

因爲韓國海軍加強了西海岸地區的反潛巡邏力量,在朝鮮海峽部署重兵,所以牧浩洋他們只能前往韓國東海岸,爭取與潛艇會合。

能去接應他們的,只有汪譽涵的“海蛇”號。

此時,牧浩洋他們已經到達江原道的玉溪鎮。

馬明濤確實有能耐,不但爲他們弄到一條橡皮艇,還搞到九套潛水裝具。

龐躍龍正在教晏鷹搏怎麼使用潛水裝具,六名特種兵在附近警戒。

“這是與潛艇的會合地點。”馬明濤把衛星定位器交給牧浩洋,上面用醒目的紅色標記標出了潛艇的位置,“大概兩個小時後,潛艇就將到達。我會在這裡等待四個小時,如果潛艇沒來,你們還得回來。”

“你不跟我們回去?”

“當然,我不是蛙人。”馬明濤笑了笑,說道,“放心吧,有安在旭少將罩着,我在這裡非常安全。”

牧浩洋也笑了起來。“這麼說,今後沒機會見面了?”

“那可說不準,誰知道你們會不會再次來韓國做客?”馬明濤拍了拍牧浩洋的肩膀,說道,“路上小心,有危險就回來,別死撐,我們另想辦法。”

“行,我們就此話別吧。”

兩人握了手,沒有敬禮,畢竟這裡是韓國。

五分鐘後,八名特種兵與一名飛行員搭上橡皮艇,離開了寂靜的港灣。

因爲空中有聯軍的巡邏機與預警機,所以橡皮艇沒有發動機,八名特種兵得在兩個小時內劃到十海里外的會合地點。

對海軍陸戰隊的特種兵來說,這不是什麼難事。

海面下,“海蛇”號已經以十二節的速度潛航了四個小時,即將到達會合地點。

靠近韓國領海,汪譽涵把潛航速度降低到八節。

Wшw¤ ttκan¤ ¢ 〇

“海蛇”號在伏擊運輸船隊的時候用光了彈藥,如果不小心暴露行蹤,被潛伏在附近的韓國潛艇發現,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

汪譽涵不得不深感慶幸,因爲聯軍沒料到伏擊“格里德利”號的潛艇會進入日本海。

到達會合海域後,汪譽涵讓輪機長霍德專關閉了推進器,以兩海里爲半徑,圍繞會合點航行。

沒過多久,被動聲納探測到了特種兵用高頻聲響發生器發出的信號。

“海蛇”號懸停在離海面二十米的深度處,汪譽涵親自趕往魚雷艙,迎接從魚雷發射管裡爬進來的特種兵。

誰也沒有想到,幾天前從魚雷發射管爬出去的特種兵會以同樣的方式返回“海蛇”號。

見到最後一個進來的牧浩洋,汪譽涵笑着搖了搖頭。

“老魍,我們又見面了。”

“是啊,我們又見面了。”汪譽涵笑了笑,“怎麼樣,韓國泡菜的味道還不錯吧?”

“沒吃過,肯定比不上涪陵榨菜。”牧浩洋跟汪譽涵握了手,“聽說,你們在釜山海峽幹了一大票,收穫了不少戰果吧?”

“差不多,反正魚雷導彈都用光了。”汪譽涵朝不認識的晏鷹搏看了眼,說道,“這位就是你們去營救的飛行員?”

“對,他是晏鷹搏上尉。”牧浩洋點了點頭,又爲汪譽涵做了介紹。

晏鷹搏的情緒不太高,只跟汪譽涵握了握手,大概還沒緩過勁來。

“我給你們安排了一個獨立艙室,住不下的話,可以在這裡搭地鋪。”汪譽涵帶着牧浩洋他們朝指揮艙走去,“魚雷都用光了,這裡能住十幾個人。我第一次上潛艇的時候,就住在魚雷艙裡。”

“你是學火控出身的?”

“當然不是,潛艇艇長要麼來自航海部門、要麼來自輪機部門。當年的潛艇,空間非常狹窄,兩個人擠一張鋪,剛上潛艇的實習兵只能睡地鋪。”汪譽涵回頭看了眼牧浩洋,笑着說道,“現在好了,一人一鋪。只是我這艘潛艇不像老周那艘,專門給你們這些特種兵留了鋪位。”

“我們去哪?”牧浩洋把話題拉了回來。

“清津港。”

“清津?”牧浩洋愣了一下,說道,“朝鮮港口?”

“對,志願軍司令部下的命令,接上你們後,去清津港向人民軍報道。我們將在那邊補充彈藥,修理受損的尾部壓載艙,還要塗上人民軍的標誌。一切順利的話,半個月後將再次出海作戰。”

“你們沒收到消息?”

“什麼消息?”

“美韓聯軍已經在元山登陸。”

汪譽涵的眉頭跳了幾下,神情馬上嚴肅了許多。

“聽說你們乾的這一票,對聯軍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短期內不可能在東海岸開闢第二個登陸場,所以清津應該沒有危險。”

“希望如此吧。”

牧浩洋知道說錯了話,立即轉移話題,說道:“大概什麼時候能到清津?”

“爲了接你們,蓄電池用光了,只能使用燃料電池。以現在的航速,大概四十個小時後才能到達。”

“要這麼久?”

“也許不止四十個小時。”

“什麼意思?”

“日本海不是黃海。”

牧浩洋愣了一下,還是沒有明白汪譽涵的意思。

“日本海的平均水深在一千米以上,非常適合攻擊核潛艇作戰,美軍在這邊部署了三支航母戰鬥羣與三支兩棲艦隊,保守估計,至少有六艘美軍的攻擊核潛艇在這邊活動。”汪譽涵調出海圖,說道,“雖然暫時沒有發現韓國潛艇與美國潛艇,但是我們只能沿着靠近海岸線的淺水航道北上,不能直接前往清津。航程超過直線距離大約五十海里,航行時間將增加十個小時以上。”

“美軍潛艇不會來淺水海域?”

“應該不會。”

牧浩洋沒有追問,反正問了也搞不明白。

“放心好了,我們以極低速度航行,噪聲遠遠低於海洋背景噪聲,除非美軍潛艇離我們不到十海里,不然不會有危險。”

汪譽涵沒多做解釋,說多了牧浩洋也聽不懂。

此時,美軍確實沒把心思花在伏擊船隊的潛艇上。

因爲被擊沉的運輸船中,有兩艘專門運載提供給兩棲攻擊艦的彈藥物資,所以在登陸作戰打響後,部署在兩棲攻擊艦上的陸戰隊航空兵沒法按計劃完成轟炸任務,美軍不得不調動部署在日本海的核潛艇,用巡航導彈打擊縱深目標,減輕陸戰隊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的作戰負擔。

這些潛艇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是一艘由“俄亥俄”級改裝的巡航導彈核潛艇。

按照美俄的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美國只能保留十四艘戰略核潛艇,所以“俄亥俄”級的前四艘,即ssbn726“俄亥俄”號、ssbn727“密歇根”號、ssbn728“佛羅里達”號與ssbn729“佐治亞”號相繼接受改造,去掉“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換成“戰斧”巡航導彈。

與“奧斯卡”等前蘇聯建造的巡航導彈核潛艇不同,美軍的四艘巡航導彈核潛艇的主要任務不是打擊海上目標,而是用巡航導彈打擊地面目標。

一艘巡航導彈核潛艇能攜帶一百五十四枚巡航導彈,相當於一個航母戰鬥羣裡所有護航戰艦的攜帶量!

在航空兵任務繁重、無暇他顧的時候,巡航導彈核潛艇成爲美國海軍的打擊利器。

登陸作戰的前兩波火力支援中,“佐治亞”號發射了一百二十六枚巡航導彈,承擔了百分之二十五的縱深打擊任務。加上七艘攻擊核潛艇發射的七十六枚巡航導彈,潛艇總共承擔了百分之四十的縱深打擊任務。

如此強大的火力支援,爲登陸成功提供了有利保障。

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45章 無用之舉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01章 反擊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7章 利誘第88章 奢望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9章 新戰線第46章 決策點第73章 擴軍備戰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59章 遺贈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75章 主戰場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5章 明智之舉第44章 出山第153章 關鍵日第46章 登島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64章 三管齊下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27章 改進第52章 順手拈來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63章 第一站第36章 破例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48章 災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72章 對峙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35章 導火索第7章 鋼鐵鯊魚第45章 越界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6章 負擔第196章 突襲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94章 託管第76章 樂觀派第92章 突擊失敗第37章 抽絲剝繭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96章 突襲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2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270章 投降第62章 戰略意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7章 犧牲品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71章 再上戰場第52章 大獲全勝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0章 誰更瘋狂第8章 節外生枝第203章 覆滅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6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各讓一步第6章 幽靈墜落第79章 盲目猜測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83章 科學寶藏第58章 死撐
第53章 情報聯絡員第45章 無用之舉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101章 反擊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7章 利誘第88章 奢望第16章 耐心等待第19章 新戰線第46章 決策點第73章 擴軍備戰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59章 遺贈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60章 集體智慧第202章 分散的防線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75章 主戰場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65章 明智之舉第44章 出山第153章 關鍵日第46章 登島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64章 三管齊下第26章 逐步推進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27章 改進第52章 順手拈來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63章 第一站第36章 破例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4章 鬼子出動第248章 災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6章 重拳出擊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72章 對峙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35章 導火索第7章 鋼鐵鯊魚第45章 越界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6章 負擔第196章 突襲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94章 託管第76章 樂觀派第92章 突擊失敗第37章 抽絲剝繭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96章 突襲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32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公衆事件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270章 投降第62章 戰略意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7章 犧牲品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71章 再上戰場第52章 大獲全勝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0章 誰更瘋狂第8章 節外生枝第203章 覆滅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6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各讓一步第6章 幽靈墜落第79章 盲目猜測第30章 小事化大第30章 誰更瘋狂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83章 科學寶藏第58章 死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