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最後的攻擊

J-32機羣與F-44機羣的纏鬥一直持續到J-25P機羣全部撤走爲止。

凌晨…不到,剩餘的十三架J-32主動撤退,F-44也沒有繼續糾纏。在長達二十分鐘的格鬥中,雙方飛行員都耗盡了‘精’力,甚至可以說是疲憊不堪。對飛行員來說,第五代戰鬥機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在進行高過載機動的時候,飛行員承受的負荷幾乎達到極限,幾輪下來就會汗流浹背。正常情況下,第五代戰鬥機的格鬥時間不會超過五分鐘,而且多數時候也能在五分鐘內分出高下。事實上,大部分時候,第五代戰鬥機之間的‘交’戰規模都不大,主要是需要更大的作戰空間,因此‘交’戰時間也不會太長。這次,雙方各出動了數十架,戰鬥持續了二十分鐘。

既然繼續打下去已無意義,那麼撤退成爲雙方的理想選擇。

也就在這個時候,前出的艦載預警機發現了正從北面飛來的反潛巡邏機羣。

…過三分,兩架預警機對印度反潛巡邏機羣的規模做出了準確判斷:數量在四十架左右,而且採用了密集編隊。

預警機上的空戰協調員沒有遲疑,立即聯繫最近的戰鬥機進行攔截。

…過五分,牧浩洋收到了預警機的報告。

此時,J-32機羣已經與F-44機羣分道揚鑣,J-25P機羣也在預警機北面,正在以巡航速度向南返航。

沒有什麼可猶豫的,所有戰鬥機立即轉向,攔截反潛巡邏機羣。

牧浩洋要做的,只是儘快派出加油機,讓前去攔截反潛巡邏機的戰鬥機能夠獲得足夠的燃油返回艦隊。

到這個時候,戰局已經非常明瞭了。

印度海軍出動了反潛巡邏機,只是規模沒有牧浩洋想像的那麼大,肯定是空軍的高強度轟炸產生了效果。

至於能否攔截反潛巡邏機,基本上沒有懸念。

即便第一輪攔截行動失敗,特遣艦隊也有足夠的時間組織艦隊防空,派遣更多的戰鬥機前去攔截。

可以說,時間非常充足。

…過十分,二十四架掛上了夥伴式加油吊艙,還攜帶了對空彈‘藥’的J-32B陸續從四艘航母上起飛。

在爲返航的戰鬥機補充燃料之後,它們還將在艦隊北面六百公里外巡邏。

隨後,牧浩洋增派了二十四架防空戰鬥機與四架艦載預警機,把艦隊各個方向上的防空範圍都擴大到了六百公里以外。

因爲離印度本土足夠遠,所以不用擔心遭遇印度空軍的戰鬥機。

說得簡單一些,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肯定沒有戰鬥機護航。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方向上只要有四架J-32B,就能及時擊落來犯的反潛巡邏機,至少能夠衝散反潛巡邏機羣,使其無法發起攻擊。

做出這一安排後,牧浩洋手裡還剩下十六架J-32與一百四十架J-32B,而且這些戰鬥機都能在四點之前再次升空。

…二十五分,北面的截擊戰鬥打響了。

爲了避免在次與印度空軍的戰鬥機遭遇,J-32與J-25P機羣主動退縮到預警機巡邏空域附近,沒有主動北上。

因爲在之前的戰鬥中耗光了對空導彈,或者沒有攜帶對空導彈,所以J-32與J-25P只能用航炮攻擊反潛巡邏機。當然,這也足夠了。反潛巡邏機根本沒有對空自衛能力,也無法在戰鬥機面前進行規避。

可以說,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大屠殺。

不到十分鐘,四十架從美國引進的P-10A就全被擊落,沒有一架逃脫,總共三百二十名機組成員中,只有不到三十人倖免於難。要知道,反潛巡邏機不是戰鬥機,沒有安裝彈座椅,也就無法在遭到攻擊後逃生。只有僥倖迫降在海面上,而不是直接墜入大海,或者是在空中爆炸解體,機組成員纔有生還希望。

如此慘重的損失,也有印度空軍的責任。

當時,反潛巡邏機遭到攻擊後,發出了求救信號,而且呼叫了附近的戰鬥機,但是沒有得到迴應。根據印度空軍的戰報,此時戰鬥機已經返航了,可實際情況是,F-44機羣應該就在北面不遠處。也許剩下的幾架F-44無法幫助反潛巡邏機突防,但是至少能夠掩護部分反潛巡邏機撤退,畢竟中國海軍的戰鬥機也沒有多強的攻擊能力,在遭遇印度戰鬥機後肯定會有所收斂。可惜的是,這些F-44沒有飛回來,而是按照預警機下達的命令,返回位於印度南部的空軍基地。

此外,最大的問題出在戰術部署環節上。

在組織反潛巡邏機的時候,印度海軍沒有安排護航戰鬥機,也沒有要求空軍提供護航戰鬥機

可以說,這是最大的失誤。

雖然很多人把責任歸結到了辛巴身上,認爲是他安排的攻擊戰術,而且他也沒有提到要爲反潛巡邏機提供掩護,但是歸根結底,仍然是印度軍隊的內部問題,即空軍與海軍幾乎是各行其是,沒有協同作戰。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空軍與海軍能夠協同作戰,至少應該爲反潛巡邏機安排護航戰鬥機,哪怕只有幾架,也肯定能在這場戰鬥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改變戰鬥結果。

此外,印度空軍與印度海軍的編制也有問題。

雖然印度海軍有一支規模不算小的岸基航空兵,但是沒有岸基戰鬥機,所有部署在陸地上的戰鬥機都屬於空軍,只有艦載航空兵裡的戰鬥機屬於海軍,所以印度海軍的岸基航空兵實際上是一支支援力量。顯然,這與中國海軍的情況完全不同,中國海軍不但有規模龐大的艦載航空兵,還有一支擁有數百架戰鬥機的岸基航空兵,以往還擁有過轟炸機,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打擊力量。

如果印度海軍保留了岸基戰鬥機,情況肯定會大不相同。

可以說,這些印度軍隊內部的問題,葬送了這支反潛巡邏機部隊。

損失的不僅僅是四十架反潛巡邏機,還有印度海軍的遠洋反潛能力,而這對今後的戰鬥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要知道,在失去艦隊後,反潛巡邏機是保護戰略航線必不可少的力量。

收到前線戰報,牧浩洋不但鬆了口氣,還堅定了再次發起攻擊的想法。

四點整,在防空戰鬥機升空後,執行第三次打擊任務的戰鬥機被送上了飛行甲板,陸續彈‘射’升空。

這次,牧浩洋不但派出了十六架J-32執行護航任務,還動用了四十八架J-32B執行護航任務,只讓九十架J-32B掛上了對海攻擊彈‘藥’,其中四十二架攜帶反艦導彈,四十八架攜帶反艦制導炸彈。

印度艦隊幸運的逃過了第二次打擊,但是絕對不可能逃過第三次打擊。

可以說,這次攻擊毫無懸念。

要知道,印度空軍不可能再次出動四十架F-44掩護印度艦隊,甚至連派遣其他戰鬥機都辦不到,因爲印度南部地區的作戰飛機就沒有剩下多少了。即便印度空軍再次派遣戰鬥機掩護印度艦隊,也不可能是六十四架F-32的對手,反而會在掩護印度艦隊的戰鬥中損失更多的戰鬥機。

至於已經遭到重創的印度艦隊,根本跑不了多遠。

可以說,這次打擊也沒有什麼好描述的。

攻擊從五點二十分開始,首先是四十二架J-32B發‘射’了反艦導彈,隨後四十八架J-32B進行了凌空轟炸。攻擊在五點五十分之前結束,只有兩架J-32B在投彈的時候,被印度戰艦發‘射’的防空導彈擊落。

六點四十分,天‘色’放亮的時候,印度艦隊已經不存在了。

在遭到如此猛烈的打擊之後,五艘航母均在六點十五分之前沉沒,五艘巡洋艦與五艘多用途驅逐艦也在此之前沉沒,十五艘防空驅逐艦中,只有三艘堅持到了天亮之後,不過都在七點之前沉沒,二十艘遠洋護衛艦中,八艘堅持到了七點之後,最終只有一艘離開戰場,不過在返航途中,被一艘巴基斯坦海軍的常規潛艇擊沉。印度艦隊的兩萬八千多名官兵中,僅有不到三千人倖免於難。

特遣艦隊沒有立即撤離戰場,而是在天亮後展開了搜救行動,主要搜尋跳傘飛行員。

直到十五日上午十一點,特遣艦隊纔在馬爾代夫羣島西南轉向北上,前往阿拉伯海,準備獲取補充的戰鬥機。

事實上,在這場戰鬥中,特遣艦隊的損失也不小。

根據中國海軍公佈的戰報,特遣艦隊在戰鬥中損失了十九架J-32、二十八架J-32B與四十七架J-25P,總共有七十四名飛行員陣亡或者失蹤,另外還有兩名艦隊官兵負傷,“南嶺”號在戰鬥中遭受輕微損傷。

當然,這只是戰鬥損失。

除此之外,還有兩架J-32、七架J-32B與十五架J-25P在返航途中墜毀或者迫降,導致三名飛行員陣亡。在回收戰鬥機的時候,還有一架J-32B撞上了“天山”號的阻攔網,導致一名飛行員負傷。

從損失上講,這也許是自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後,中國海軍損失最大的一場海戰了。

所幸的是,特遣艦隊裡的戰艦都沒有大礙,“南嶺”號的損傷根本不值一提,在十五日上午就修復了。

與取得的戰果,以及產生的重大戰略意義相比,特遣艦隊的損失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62章 弄巧成拙第82章 擔憂第8章 高歌猛進第59章 起始點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6章 窗戶紙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4章 拉力賽第19章 新戰線第39章 餘輝第66章 分工合作第64章 致命打擊第35章 軍事政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8章 膽識第69章 外援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28章 導火索第32章 針鋒相對第8章 經濟賬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12章 開戰第72章 對峙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24章 勇敢面對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57章 爭論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57章 老少校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7章 戰略目的第8章 經濟賬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6章 樂觀派第44章 出山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8章 決裂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101章 反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68章 光速第66章 真假英雄第8章 經濟賬第38章 猛攻第39章 餘輝第21章 突如其來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53章 巧合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75章 三板斧第58章 搶先一步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3章 生存競賽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50章 重創第26章 排兵佈陣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6章 真假英雄第4章 艦隊出港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48章 突發奇想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3章 敵後營救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39章 救援行動第19章 人心所向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6章 馬蜂窩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
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62章 弄巧成拙第82章 擔憂第8章 高歌猛進第59章 起始點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56章 窗戶紙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4章 拉力賽第19章 新戰線第39章 餘輝第66章 分工合作第64章 致命打擊第35章 軍事政變第98章 嚴陣以待第32章 關鍵時刻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8章 膽識第69章 外援第89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228章 導火索第32章 針鋒相對第8章 經濟賬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12章 開戰第72章 對峙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24章 勇敢面對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65章 完勝之途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57章 爭論第277章 小心爲上第57章 老少校第25章 走投無路第301章 暴政時代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27章 戰略目的第8章 經濟賬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6章 樂觀派第44章 出山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8章 決裂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101章 反擊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268章 光速第66章 真假英雄第8章 經濟賬第38章 猛攻第39章 餘輝第21章 突如其來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61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53章 巧合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75章 三板斧第58章 搶先一步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53章 生存競賽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50章 重創第26章 排兵佈陣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66章 真假英雄第4章 艦隊出港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48章 突發奇想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23章 敵後營救第183章 不能爲而爲之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39章 救援行動第19章 人心所向第34章 空軍出擊第16章 馬蜂窩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