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左右爲難

錢德勒的判斷一點都沒錯,在海空鏖戰中慘敗,對日本軍人的信心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收到最後的戰報,荒川太郎獨自返回辦公室,翻出曾祖父用過的武士刀。

這把刀並不名貴,因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荒川太郎的曾祖父僅官至少佐,還在葫蘆島度過了一段不光彩的時光。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荒川太郎的曾祖父返回中國,花重金從一名收藏家手裡買來了這把武士刀。

從此以後,這把來歷不那麼可靠的武士刀成爲荒川家族的傳家寶。

在這把武士刀的鼓舞下,荒川家族的三代人中,有十三名男性從軍。

只是,之前十二人幹得都不怎麼樣。

官至少將後,荒川太郎從伯父手裡得到這把刀,也就此確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

現在,荒川太郎只想做一件事、七十多年前他的曾祖父想做卻沒做成的事,可是鼓足勇氣之後,荒川太郎還是沒有下得了手。

這把將官指揮刀太長了,不適合拿來切腹。

在自裁的思想鬥爭中,荒川太郎也想通了一些事情,只要活着就沒有失敗,還有反敗爲勝的資本。

荒川太郎非常勇敢的活了下來。

雖然作爲空中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荒川太郎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他認爲,最大的問題不在指揮層面上,也不是空中自衛隊的官兵沒有竭力奮戰,而是武器系統存在嚴重的性能缺陷。

軍人再優秀,沒有合適的武器也打不了勝仗。

海空戰不是地面戰,技術兵器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了人員素質。

這個時候,日本內閣已經陷入兩難境地。

遞交戰報的不是荒川太郎,而是海上自衛隊司令木村小次郎上將。作爲總指揮,木村小次郎表現得非常積極,在荒川太郎不肯出頭的情況下,主動提交了戰報,還通過電話向首相彙報了交戰情況。

只是,木村小次郎沒把話說死。

不是他在偏袒荒川太郎,畢竟兩人在作戰問題上有很大分歧,木村小次郎一直反對空中自衛隊單獨作戰。他故意留有餘地,主要還是爲自己留條後路。如果把話說得太死,讓小林光一覺得問題出在空中自衛隊身上,很有可能把海上自衛隊派上去。木村小次郎並不笨,沒有空中掩護,艦隊什麼也不是。

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希望打贏這場戰爭,更希望在艦隊的主導下打贏這場戰爭。

爲此,就不能讓小林光一絕望,必須讓首相對勝利充滿信心,同時得正面日本軍事力量的結構性缺陷。

只有填補了這些缺陷,才能打贏戰爭。

在電話中,木村小次郎強調了艦隊的作戰能力,同時強調艦隊沒有遭到打擊,仍然有足夠的能力挑戰中國海軍,奪取制海權。只是在此之前,必須重組空中自衛隊,讓空中自衛隊扮演原來的角色。

什麼是“原來的角色”?

從日本軍事力量的名稱就看得出來。

在組建軍事力量時,沒有使用“國防軍”,而是使用的“自衛隊”,表明日本的軍事力量以國家自衛爲主,並不具備對外進攻能力。數十年來,日本一直奉行“自衛方針”,特別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之前,幾乎所有國防建設都在爲增強國家防禦力量服務,即便少有的進攻性軍事力量,比如空中自衛隊的f2多用途戰鬥機、海上自衛隊的常規潛艇,也是按照進攻性防禦戰術打造。

如此一來,空中自衛隊“原來的角色”就是防空。

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提議,空中自衛隊的主要任務就是爲艦隊提供防空,協助艦隊奪取制海權。

因爲荒川太郎不肯露面,所以木村小次郎代表了軍方。

由他轉達的信息非常明確:自衛隊還沒有喪失作戰能力,只要合理應用、有效彌補存在的缺陷,仍然有希望贏得戰爭。

這下,小林光一有點左右爲難了。

作爲一名理智的政治家,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在開戰的第一天輸掉戰爭,即便能在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中找回一點面子,也很難扭轉戰局,更難以奪回釣魚島,至於戰勝中國海軍與空軍,更是無從談起。

打下去,日本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獲得的利益卻非常有限。

最明智的選擇是與中國停戰,在輸掉全部本錢之前結束衝突,爲東山再起留下寶貴的軍事基礎。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一支軍隊的靈魂不是先進的武器裝備,而是訓練有素的軍人。

拼下去,只會有更多的軍人血灑疆場。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不是軍人,也不大清楚軍隊的狀況,更不可能知道軍隊還有沒有戰鬥的信心。

在這個時候,他只能聽取軍人的意見。

在小林光一左右爲難的時候,喜田多一郎送來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消息:美國當局已經答應提供更加全面的軍事援助,除了武器裝備之外,還打算派遣部分美軍官兵以自衛隊軍事顧問的身份參戰。

“錢德勒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去華盛頓商討具體事宜。”

“美國打算參戰?”

“不是參戰,只是派遣軍事人員參戰,而且是以志願的方式。細節上的問題,要等我到了華盛頓才能詳談。”

小林光一長出了口氣,沒有急着表態。

美國的幫助肯定至關重要,可是小林光一也知道,這是一顆裹着糖衣的毒藥。

從一開始,最積極的就是美國,而不是日本。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是小林光一早就懷疑是美國製造了這場戰爭。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讓中日徹底交惡,從而把日本變成對抗中國的橋頭堡。

事實上,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這麼做。

蘇聯解體之前,日本是對抗紅色帝國的橋頭堡。在整個美蘇冷戰期間,日本不但爲美國提供了前進軍事基地、承受了紅色軍團的巨大壓力,還在數十年間耗費巨資,從美國採購了數千億美元的軍火。雖然利用美蘇對抗,日本也獲得了不少好處,比如在朝鮮戰爭期間走出戰後陰霾,在越南戰爭期間獲得經濟騰飛,一躍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在短短二十多年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但是富裕起來的日本也爲西方世界貢獻了不少力量,比如在海灣戰爭結束後,沒有參戰的日本卻成了最大的戰爭經費分擔國,貢獻了聯軍戰爭費用總開支的百分之八十。

即便在此之後,日本也沒能擺脫美國的控制。

在持續了七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日本成了最大的受害國,而美國則藉助第二次朝鮮戰爭順利渡過難關。

在榨乾日本的最後一滴油水,甚至敲骨吸髓之前,美國肯定不會罷手。

事實已經證明,除了韓國與朝鮮,日本是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最大受害國。

隨着美國進行戰略收縮,日本被推上了前沿陣地。美國不肯與中國正面對抗,日本成了排頭兵。

小林光一也不肯站上去,可是局勢不由他做主。

從一開始,小林光一就認識到,就算他不想打,這場戰爭也會爆發,而在其他首相任期內,肯定會更加糟糕。

眼看日本就要因爲二十九日的慘敗退出戰爭,美國急不可耐的站出來,擺明了不會讓日本輕易收場。

那麼,該如何處置呢?

小林光一打量了喜田多一郎一番,說道:“喜田君,你認爲我們能打贏嗎?”

“首相……”

“我需要你的誠懇回答,不要帶任何感情因素。”小林光一又嘆了口氣,說道,“可以把所有因素都考慮進去,比如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以及軍隊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但是不要加入個人感情。”

“這……”喜田多一郎非常爲難。

雖然是防衛省大臣,但是喜田多一郎是文職官員,甚至沒有服役經歷。他也是防衛廳升級爲防衛省之後,第一個純粹的文職防衛大臣。小林光一提名他出任防衛大臣,正是因爲他沒有軍隊背景。

更重要的是,喜田多一郎是一個沒有多少主見人。

也許,他算得上是一個明智的政治家,在很多問題上與小林光一有相同的見解,但是他嚴重缺乏獨立處置重大事件的能力。

在平常,這不是什麼問題。

一個弱勢的防衛大臣,能讓首相更加有力的控制軍事建設,並且更加從容的與軍人進行周旋。比如在審定軍費預算的時候,往往由喜田多一郎跟軍人唱對臺戲,再由小林光一出面調解。

只是,現在卻成了問題。

如果喜田多一郎沒有主見,去了華盛頓,肯定會被錢德勒擺佈。

“喜田君……”

“首相,不管怎麼說,現在不是停戰的最佳時機。”喜田多一郎知道沒辦法迴避,只能硬着頭皮說道,“我們在一天內戰敗,後果將難以設想。國內政治動盪將無法避免,在對外關係上,特別是與美國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戰敗,與美國的關係將變得更加重要,我們更加需要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堅持下去,除了爲了勝利,還能維繫與美國的同盟關係。”

小林光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也正是他必須得考慮的問題。

戰勝了,日本將獲得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至少在西太平洋地區獲得最大話語權。

戰敗了,日本將不得不把國家的安全建立在美日同盟之上,因此就不能在這個時候得罪美國。

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80章 轉變第93章 鋌而走險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8章 猛然覺醒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79章 救星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5章 宣戰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7章 全面動員第39章 戰禍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9章 十萬火急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66章 硬骨頭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84章 強攻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85章 矛盾爆發第3章 把握機會第115章 遭遇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69章 登門求教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47章 金蟬脫殼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4章 反擊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96章 突襲第48章 反潛戰第5章 宣戰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35章 全局第3章 戰前會議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68章 上前線第19章 新戰線第257章 切入點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章 禁運效果第219章 做徹底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3章 金狗第77章 誘餌第82章 戰火再起第7章 直覺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24章 昏了頭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68章 推波助瀾第77章 太有主見第52章 預料成真第60章 集體智慧第60章 振作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章 禁運效果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5章 聲東擊西第71章 打撈沉船第91章 再接再厲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97章 警戒圈第90章 機遇第194章 誘餌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2章 新崗位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56章 難題第13章 分外事第159章 盟軍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63章 不可避免第283章 第一步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6章 水下力量
第25章 光明磊落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80章 轉變第93章 鋌而走險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2章 技術工作者第38章 戰前會議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18章 猛然覺醒第36章 分外之責第179章 救星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5章 宣戰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7章 全面動員第39章 戰禍第94章 戰略價值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206章 餘波未盡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9章 十萬火急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66章 硬骨頭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84章 強攻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85章 矛盾爆發第3章 把握機會第115章 遭遇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69章 登門求教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47章 金蟬脫殼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4章 反擊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96章 突襲第48章 反潛戰第5章 宣戰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35章 全局第3章 戰前會議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68章 上前線第19章 新戰線第257章 切入點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章 禁運效果第219章 做徹底第31章 風捲殘雲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3章 金狗第77章 誘餌第82章 戰火再起第7章 直覺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24章 昏了頭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68章 推波助瀾第77章 太有主見第52章 預料成真第60章 集體智慧第60章 振作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章 禁運效果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5章 聲東擊西第71章 打撈沉船第91章 再接再厲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32章 分兵攔截第297章 警戒圈第90章 機遇第194章 誘餌第15章 虧本買賣第72章 新崗位第19章 主動攻擊第156章 難題第13章 分外事第159章 盟軍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63章 不可避免第283章 第一步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76章 水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