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

無論蔡伯俙和鼠三兩人在高麗掀起多大的風浪,趙禎的大宋依然是穩定的,朝廷依然是和諧的,並未對大宋造成多大的影響,至少趙禎是這麼覺得,消息還沒有在朝中傳開。

只有文德殿稍稍有些不同,這裡是大宋相公與皇帝對奏的地方。

蔡伯俙攻陷高麗晉州矗石城的消息趙禎已經收到,三才把書信再次傳遞給了朝中的諸位相公,而諸位相公呆立原地的表情卻讓趙禎稍稍有些坐立不安。

打破僵局的首先是三司使包拯,這老倌一撩起前襟,左腳向外一邁,趙禎便知道這位要說什麼,果然,包拯躬身道:“起奏陛下,蔡伯俙此舉乃大不敬,陛下因發金牌召回,並下旨責罰!”

趙禎心中哀嘆,但面上卻露出溫和的表情道:“包卿所言有些過了,高麗人殺我大宋將士,對鴻臚寺的公文視而不見,如此蔡伯俙纔會引兵入境,向高麗人討個說法。”

包拯微微搖頭:“微臣並非是在責難蔡伯俙,而是他的所作所爲有損大宋顏面有損官家威儀,但他的事情做的卻沒錯,高麗人殺我大宋將士,其罪當誅,即便是用上整個矗石城的百姓陪葬也不爲過,但他用兵兩萬攻伐高麗州城,此前無有來報,此乃不敬皇權,不敬陛下!”

別說是趙禎,即便是龐籍都稍稍有些驚訝,沒想到一項把禮儀規矩看的比什麼都重的包拯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連他都是如此,別人還能說什麼嗎?

隨着包拯的話,文德殿中的氣氛變得稍稍輕鬆起來,只要他不死命的與皇帝硬懟,這文德殿中的氣氛永遠是融洽的,最少要比充斥着御史的紫宸殿要好得多。

龐籍出班道:“包學士說的是,蔡伯俙引兵報復雖在情理之中,但畢竟是行雷霆手段,需向官家報奏,得了官家的旨意在動手纔是。”

但說着說着龐籍又話鋒一轉道:“但事發突然,高麗又距離我大宋千里之遙,隔海相望,來回耽誤時日徒增損耗不說,單單是那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戰機便稍縱即逝。

況蔡伯俙此人雖爲外戚,官家卻授意文資,又領兵在外,若是不能有所作爲,沒有隨機應變的果斷,官家還要他作甚?如此才能體現他臨危不變處事有度!朝廷雖不該賞獎,卻也不該責罰。”

龐籍的話有禮有節,最關鍵的是和了一手好稀泥,聽着順耳也就罷了,還能勸說包拯把事情輕輕放下,關鍵是包拯聽進去了,躬身對趙禎行禮道:“臣莽撞了,未曾想到蔡伯俙所處之地。待其歸來,臣必當上門致歉。”

趙禎笑着擺了擺手:“你若是上門致歉,還不把他的心肝給嚇出來?!此事你上奏無錯,他確實過於莽撞,但也不失給高麗人一個警告,我大宋行商在高麗境內屢屢受到刁難,這是不爭的事實。

眼前之事也因高麗人誤把我大宋兵卒當成行商而引發,可見高麗人早已無視我大宋國威,若非如此豈能輕易羞辱刁難?

蔡伯俙此舉乃是在高麗立威,也算得上揚我國威,但所用之法稍稍過激了些,既然他已經撤兵,便不再議論此事,待其從倭國回返,朕再另行申斥。”

蔡伯俙的事情這就算過去了,皇帝與相公的對奏大多要處理繁瑣的公務,這些公務有些並不算是大事,但有些卻影響較大,尤其是涉及到宗室,官員這種代表朝廷顏面,相公又不能直接責罰的。

歐陽修最先開始了常務上奏:“啓奏官家,今年的殿試何時開始,學子們過了春闈,又隨官家南郊祭天,一路上所學頗多,報效朝廷之心赤赤,萬萬不可拖延,傷了學子們的心啊!”

趙禎笑了笑:“朕有意爲之,之前他們經歷春闈之後,又在整個北京城百姓乃至大宋百姓的注視下隨朕南郊祭天,心中之激動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心情激盪之下,怕是會說不該說的話,寫不該寫的文章。

朕寬鬆他們一段時日,讓他們放鬆心神,平心靜氣,保守靈臺清明,方可殿試,如今看來,北京城的學子也該散夠了心,着禮部傳旨,四月初八與大慶殿開殿試,朕親自閱卷。”

歐陽修躬身道:“臣領旨!”

隨着歐陽修的退回,所有人鬆了口氣,殿試遲遲不能舉行,民間的議論已經逐漸出現,所有人都在猜測官家的用意,甚至有些人擔心今年不會有殿試。

學子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但官家就是沒有示下,朝廷也無法擅自承諾什麼,事情就這樣拖着,其實這只不過是趙禎的一項心理測試而已。

殿試,這是爲國取仕的最後一道關卡,看似是榮耀的殿堂,但也是責任的宮殿,一旦通過殿試所錄取的士子,便成爲大宋的官員,今後很可能宣麻拜相成爲大宋的相公,這是進士科,從科舉取仕以來最爲榮耀的一科。

別的不說,單單是這文德殿中的相公有那一個不是進士科出身?這也是爲何民間會把進士科說成相公科的原因,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盯着嘞!

但越是如此,趙禎便愈發重視進士科,今年他要提高進士科的質量,如何提高?便只能在殿試中增加難度!

往年的進士科一旦得了春闈功名,成爲貢生的他們再參加殿試便很難被刷下,幾乎每屆參與殿試的貢士最後都得到了進士的名頭,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但今年趙禎爲了提高難度可不打算就這樣輕拿輕放,有些人得了貢士之後,參見殿試的熱情便不那麼高漲了,主要原因是他知曉自己的水平,殿試主考策論,其他的內容一改不考。

而策論這種東西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政治水平與頭腦,簡單的來說,一句話便可暴露他的才能,因此許多人選擇用稍稍中庸的文章矇混過關。

這樣的文章沒有什麼營養,只不過是歌功頌德,或是追憶大宋立國不易,太祖太宗功德之類的,還有些人指出時弊,卻沒有解決之道,一個勁的說這不好,那不好,可全文沒有一處表達自己的觀點,形同白話。

這些文章並不能體現個人的才能,但即便如此,作爲皇帝很難給這些人刷下去,因爲這些文章沒毛病……

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
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