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

趙禎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大婚過後所有人對自己的態度都不一樣了,別的不說,就連三才也變得奇怪起來,每日都會送一些滋陰補腎的湯藥到福寧宮,難道在別人的眼中自己的身體就那麼虛嗎?!

一碗鹿茸湯下肚,頓時覺得身體暖洋洋的,趙禎舒服的打了個嗝,還是三才貼心知道自己要補補,伸手把碗遞給三才道:“算你機靈知道要讓朕補一補。”

三才諂笑道:“那是當然,官家這纔剛剛大婚,總要把之前虧欠的補回來纔是,可萬萬不能讓皇后娘娘看出破綻來……”

趙禎嘴角微微抽搐,三才這貨的意思是自己在楊采薇的身上耗神太多了?

這纔剛剛把王語嫣娶回宮,沒想到三才和薇拉兩人就這麼快的叛變了,也不看看薇拉現在對王語嫣的態度,簡直就把王語嫣當成解救她與水火中的主人來伺候。

鬱悶的走到外殿,對着正在給王語嫣整理衣服的薇拉道:“給朕穿衣!”

王語嫣笑眯眯的說道:“這可不行,薇拉給我穿衣,待會臣妾親自服侍您。”

趙禎微微的翻了個白眼,說的好聽親自服侍自己,哼!只不過是在吃其他女子的醋罷了,誰不知道自己剛娶的這位皇后是個愛吃醋的醋罈子!

這纔剛剛進宮幾天就把好些宮女給放出了宮,美曰其名的是趁着年輕趕緊找一個好婆家嫁了,省的年老珠黃的時候嫁不出去,雖然陪了不少的銀錢,可哪有宮女才二十多歲就放出宮去的,惹得王曾在紫宸殿的留身奏上單獨和自己說了好幾回皇后善妒非母儀天下之主的品行。

但趙禎實在懶惰管她,自己現在最操心的就是過幾日將要舉行的將門和軍武院的比試,這是將門挽救自己臉面最好的手段,可惜趙禎不看好楊懷玉,雖然知道現在的狄青還不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涅面將軍,可從他的成績來看,穩紮穩打的功夫就不是楊懷玉能對付得了的。

在王語嫣笨手笨腳的伺候下,趙禎扎着鬢角頗高的髮髻帶上了展腳襆頭,他終於知道爲什麼宋代皇帝會和臣子一樣帶襆頭了,原因無他,舒適隨意又不失端莊威嚴。

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裡,用紗作表,再塗以漆,可以隨意脫戴,皇帝或官僚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僕役則多戴無腳襆頭。

帶這東西的時間長了,走起路來當然不喜歡往狹小的地方去,否則襆頭必然會有所剮蹭,這也是花娘爲什麼能認出一身便服的趙禎身份高貴。

隨手對王語嫣擺了擺道:“朕今日早朝過後要去軍武院,你們就不要等朕一起用午膳了,自在宮中玩樂便是。”

本是好意的話可在王語嫣聽來卻不舒服,什麼叫在宮中玩樂,她身爲後宮之主,當然要有好多的事情要做,不光要管理好禁中的宮娥內侍,還要處理禁中大大小小的事物,手底下管着將近兩千人呢!

而且六尚局,內侍省等等地方都少不了向她彙報,之前沒有就罷了,現在有了誰敢無視?

王語嫣微笑道:“官家莫要操勞的太厲害了,禁中掛念您的可不止臣妾一個人……”

這話說的趙禎三步並作兩步的遁走,王語嫣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她知道了什麼?

直走到大慶殿的後殿才停下喘勻了氣拉住三才道:“皇后的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她知道朕和楊采薇的事情了?!”

三才低頭小心的說道:“這事情瞞着宮外容易,可要想瞞着皇后娘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幾日奴婢看着娘娘經常在宮中走走停停的,還喜歡詢問那些年紀小的宮女,怕是……”

趙禎一摸額頭仰天長嘆:“這事情不好辦了,算了由她去吧!大不了朕這幾晚去御書房睡便是!”

三才臉色大變道:“官家這可萬萬使不得,您在大婚之後這一個月都是要和娘娘同房的,這是天家的禮儀,起居注上都會寫下的。”

趙禎憋了半天來了一句:“讓陳彤把起居注拿給朕看看!”

在漢代起居注是決不允許皇帝親自觀看的,但自從唐朝開了觀看起居注的先河後,到了宋朝皇帝觀閱成了慣例,三才想都不想的就打發三才去內史省的起居郎處討要。

趙禎看着小跑的陳彤微微皺眉,這一切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皇權在不斷的加大,也越來越難以掣肘,從漢到唐再到宋,起居注的翻閱權限一次又一次的變化這正說明皇權一次有一次的加強。

大宋還好一些最少能打着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口號且依然保留着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和諸多參知政事的副相,皇帝也不是能爲所欲爲的,如果昏庸的頒佈聖旨,臺諫系統甚至有封駁權,到了明朝皇帝就更厲害了,太祖直接廢了宰相。

趙禎感嘆這位皇帝同行中的大能,每日早上五點開始批閱奏疏,事無鉅細的都要親自審閱生怕錯了一點百姓遭殃,雖然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可身體吃不消啊!

但老朱的那句話還是好的:凡帝王居安,常懷警備,日夜時刻不敢怠慢,則身不被人所窺,國必不失;若恃安忘備,則奸人得計,身國不可保矣。

無限的權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是個問題,顯然在趙禎自己的手中是好的,但是如果放在子孫後輩的手中有會如何呢?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輩就個個都是明君。

陳彤小跑的回來了,但趙禎卻揮手道:“朕不看了,傳旨,以後凡大宋君王起居注,皆不得取閱,此爲永例,子孫若敢逾越天必殛之!”

陳彤和三才對視一眼,官家今天是怎麼了?往日裡他可是總喜歡把控一切的,現在居然不取閱起居注,還下詔子孫後輩都不許看,這難道是要重開漢朝舊制?

趙禎邁步走進大慶殿的正殿之上,在御座上坐下後三才便叫道:“八月朔望,羣臣奏事!”

朔望就是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這一天也恰巧是每個月的第一天,這對大宋的朝堂來說是最緊張的時候,因爲官家規定每月朔望之前朝臣必須要做好當月衙門中的總結,而官家會根據這些總結考察前一個月的完成情況和下個月的安排。

相對於清水衙門,中書省,三司和樞密院是最爲繁忙的,他們的事情最多也最爲複雜,其次是九寺和開封府,畢竟是天子腳下的地方行政,事情更是多如牛毛,但趙禎只要求他們給出當月的案件數據和犯人的罪行這也還在能力範圍之內。

朝政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一個個大宋行政機構不斷的上前彙報,趙禎一樣樣的給出解答,這是相當費神的事情,好歹他手中也有着各個衙門的總結。

趙禎是總攬全局,他要知道大宋各部門之間的運轉情況,但沒必要事無鉅細的去處理,與後世的企業領導者類似。

大慶殿外的鐘聲敲響了九下,朝會即將結束,趙禎笑眯眯的望着曹瑋說道:“曹樞密,你將門的子弟可準備好了,軍武院可是上奏本科學子已經準備和將門一較高下了!”

曹瑋出班道:“啓稟陛下,將門後背楊懷玉願意一是鋒芒!”

趙禎微微點頭:“嗯,果然是將門虎子,很好!那這次推演就由將門楊懷玉對軍武院狄青好了,孰高孰低一比就知!”

這是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讓將門看清軍武院的水平,也可以將門成爲軍武院的磨刀石。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