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

小小的囚房中傳來撕心裂肺的慘叫,即便是丁掌櫃把所有問題都如實交代了,還是沒有逃過被折磨的命運。

帶着倒刺的藤條鞭子不斷的抽打在丁掌櫃的後背上,他的後輩早已變成一堆爛肉,每一鞭下去都會帶起大塊的肉屑,這是最殘酷的鞭撻。

整整半個時辰,石保興都沒有停手,即便是丁掌櫃已經死去他卻依舊在不斷的揮舞着手中的鞭子,直到鞭子揮舞下去帶起內臟他才停手。

石保興要把心口中的怒火發泄出去,呂夷簡當着各家的面把丁掌櫃的身份戳破,讓石家的顏面掃地,若是不把這丁掌櫃給打死,石家在東城豪門中的地位必然受到排擠,衆人望向自己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這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於石家來說都是奇恥大辱。

回到密室的石保興隨手把供詞放在了呂夷簡的手中:“這是賊廝的供狀,一字不差…………”

呂夷簡盯着石保興嘆道:“你不該把他打死,畢竟他已經是官營買賣的人,打死了……”

石保興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死了便死了,若是真的找上門來,隨便拿個人去頂缸便是,我石家還不缺這樣的人。”

楊文廣在邊上溫聲說道:“此事已經揭過便莫要再提,眼下諸位應當如何?”

呂夷簡小聲道:“諸位莫要操心,此時官家蹤跡不顯,爲的就是逼迫我等,讓我等沒有出路,即便是面聖求饒也不可能!”

“呂公慎言!”黑色陰影中的人羣中傳出一聲喝止,讓呂夷簡的身型微微一頓,隨即轉身冷笑道:“諸位還要裝糊塗到什麼時候?眼下已經是“兩軍交戰”,陛下打算把我等趕盡殺絕,打算把東城豪門連根拔起,打算讓開國的勳貴之家全部消失,怎麼難道你曹家就能例外?!”

黑色的陰影中,曹玹默默的站了起來:“謹言慎行方爲上上之策,既然心知肚明的事情何必說出來?我等是爲了掙錢,卻不是爲了和官家敵對,諸位難道想要和整個大宋爲敵嗎?!”

低聲的討論出現,顯然這個問題非常的複雜,東城豪門聚集在一起是爲了利益,他們自始至終也沒有想過背叛大宋。

唯一想要的就是在追求財富而已,他們是大宋的開國勳貴,也只能是大宋的開國勳貴,除此之外他們不想做任何事情。

即便是和官營買賣以及蔡記開戰,東城豪門也沒想過和趙禎對抗,也沒想過要背叛大宋,有些事情在他們看來並沒有背叛大宋,但在趙禎眼中卻是已經背叛。

呂夷簡冷聲道:“現在不是我等要和官家,和大宋爲敵,而是官家在以我等爲敵!無論是東京城的官營買賣,還是神都城的錢莊,無論是咱們的貨物積壓還是揹負大筆借貸之錢哪一樣和官家離不開?!”

曹玹點頭道:“話是如此沒錯,但卻是我等咎由自取,官家在數年之前已經派人去了各家商號傳消息,要求各家不得壟斷買賣,且增設工廠吸納百姓入工,花錢從格物院買下便利之器,降低價格,薄利多銷,但諸位誰聽了?!”

“老曹,話不能這麼說,你家也沒有遵從官家的旨意啊!再說在場之中你曹家也不能例外吧?”

曹玹點了點頭:“這是自然,但曹玹還記得官家說過的一句話:人就是要爲自己負責!自己犯下的罪,就要自己來贖!我不管你們如何,反正我曹家從今日開始折賣貨物,抵償錢莊的錢款,諸位請自便!”

“曹玹!你瘋了!你這是在分裂我東城豪門,你若是今天出了這個門便永遠不再是開國勳貴!我等與你割袍斷義!”

石保興的怒喝讓曹玹頓了頓,回首冷聲道:“都這個時候還不棄子認輸?丁掌櫃是被官營買賣收買了不假,但他的消息就一定是假的嗎?

就算是假的又如何,東京城小甜水巷的貨價有改變嗎?

若是沒有,諸位告訴我咱們拿什麼和他們鬥?還靠着家底死撐着?非要等官家翻臉?不妨告訴諸位,官家根本就不在神都城,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曹玹的話讓衆人大驚失色,但隨即也就明白了,爲何這幾日打探都沒有消息,爲何官家無論如何也不召見自己,原來官家早已離開了神都城。

在東城豪門的勳貴們眼中,官家離開神都城的根本目的就在於躲避他們的入宮請見,官家是徹底對他們失望了,甚至連見一面,當面拒絕的心思都沒有。

密室中的黑影都是東城豪門的勳貴,他們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官家已經厭煩了,他們沒有退路。

但眼下的密室分成了兩派,一些人支持曹玹,打算折賣貨物,歸還錢莊的欠款,並且收攏羽翼,不在與官營買賣和蔡記抗衡。

另一些人以呂夷簡爲首,認爲事情還有轉機,現在不能放棄,折賣貨物是個愚蠢的決定,只會讓東城豪門元氣大傷。

而在這個時候石家和楊家的態度便更爲重要,他們的偏向會決定一大部分人的走向,而就在這個時候,石保興和楊文廣都拿不定主意。

石家有個石元孫,楊家有個楊懷玉,這兩人在朝中地位都不低,都是正三品的冠軍大將軍和懷化大將軍,統領上四軍。

這樣的地位別說是在朝中,便是在官家哪裡也不低,能統領上四軍的存在,哪一個不是官家的心腹之臣?

所以石家和楊家更爲偏向曹玹這一邊,但他們又不好直接表態,畢竟心中對如此大的基業還是不捨的。

曹家是真的沒有什麼人了,自從曹瑋死了之後,曹家在大宋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甚至連皇后的召見都少了許多。

這也是曹家不願意和趙禎對抗的直接原因,他們不希望曹家真的沒落下去,成爲神都城中的二流家族。

最少在明知道虧錢的情況下不能再把官家心中對曹家的印象給虧了去!這纔是最大的不值得!

曹瑋在死前曾經一再說過,“王旦之死可保王家三代富貴,曹寶臣之死之可保曹家兩代富貴,小心行事,萬萬不可招惹官家!”

這句話在曹玹心中刻着,甚至一刻也不敢忘記,但就在之前,誰家也不能進宮的時候,皇后卻召見了自己的小侄女,這是兄長曹瑋的獨女,一直待字閨中未曾婚嫁。

這讓曹玹看到了希望……………………

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
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