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趙禎並不知道今天和老爹的談話會關係到東京城的變化,此時的他正在思考老爹剛剛所說的:“帝王並非無情人,本心卻含天下義?這話實在提醒我要重視情義?還是說老爹不希望我變成獨夫?”

趙禎最怕的就是獨夫,什麼是獨夫?民之賊也!

是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治者,《尚書》雲:“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連一直尊重皇權的儒家都會對殘暴統治者喚以獨夫的稱呼,可見做個沒有情感的統治者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趙禎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不會的東西就去請教老師,宋綬和魯宗道兩人看着趙禎久久不語,太子問的問題實在駭人聽聞,居然問什麼是獨夫!

這是所有帝王避之不及的問題,沒有人願意把自己和獨夫牽扯到一起,甚至連這個詞都不願提及,趙禎看着他們毛骨悚然的樣子開口解釋:“今天我和寇相公入景福宮與官家對奏,官家說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人就是獨夫,而帝王首先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之後纔是大宋的官家!如有一個沒有情義的人成爲官家就是獨夫!”

這下魯宗道和宋綬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原來是官家在提醒太子,這就是在情理之中了,否則太子也不會提起獨夫這個禁忌詞語來。

“太子殿下沒有理解官家的意思嗎?”宋綬提筆在紙上寫下獨夫二字笑眯眯的對趙禎問到,他總是這幅慈祥的樣子,趙禎覺得他很容易讓人親近,不像魯宗道經常板着一張臉。

“學生知道獨夫是何意,卻不知父皇的意思,難道是讓我對皇后娘娘……”

“太子慎言!”魯宗道急急的打斷趙禎話,不管太子要說什麼,只要是涉及到皇后劉娥準沒好事,現在可是皇后監國,所有關於皇后的話題都不能輕易的脫口而出。

“太子的話沒說完你就激動成這樣,難怪是個魚頭參政!”宋綬翻了個白眼說道。

大概是因爲兩人的風格不同,宋綬和魯宗道經常互相攻擊,不過在趙禎看來這種攻擊完全是好朋友之間的笑罵,看不出一點生氣的樣子。

“你懂什麼,現在是什麼時候,咱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太子殿下,忘了王公之前的交代?!”

提到王旦,宋綬立刻就不吵了,長嘆一口氣的說道:“太子殿下,官家的意思其實是告訴殿下,一個連身邊人都不愛的人怎麼能愛天下人?這樣的人就成了獨夫。一個沒有感情的帝王。”

趙禎終於明白了,老爹的這句獨夫是在提醒自己,不能作一個像漢武帝一樣的無情帝王,而是要做一個擁有博愛的大宋官家!

轉頭對魯宗道和宋綬行禮道:“學生知曉了,也明白官家的意思。兩位先生放心我一定不會做一個獨夫,至少我現在深愛着王語嫣,也很喜歡妹妹,還有蔡伯俙和晏殊!”

宋綬笑眯眯的點頭:“太子有男女之愛,兄妹之愛,友人之愛,這很好,獨夫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但是太子現在還是不要過於接近女色,王家小娘子在東宮中已然是太子妃的架勢!男人不光要治國平天下,還要治家!太子是國之儲君就更不用說了。”

魯宗道的話讓趙禎掩面而逃……

看着趙禎的背影宋綬笑罵道:“你還好意思打趣太子,也不看看你自己,你做到齊家了嗎?我可聽說你家的那位可是厲害非常,前段時間你去燕來樓……哈哈!”

魯宗道的臉變得更黑了,怒道:“你好歹是個太子直講,真是有辱斯文!”

宋綬的臉色變得有些嚴肅的問道:“你還別說,之前的太子直講張懷政真的和周懷政有些關係?”

“嗯,應該是的,我原先也認爲兩人只是同名不同姓而已誰知吏部的記錄顯示兩人是遠親。”

“難怪張懷政被皇后娘娘訓斥。周懷政可是個小人,咱們可要小心不能讓他和太子有所接觸,我聽說周懷信來找過太子,但並未有什麼圖謀。”

“反正還是小心點好,這個周懷政不是什麼好東西……最近的東京城可不太對勁!”

魯宗道的話讓宋綬一驚:“我最近也感覺到了,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的!”

哼~魯宗道端起茶杯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坐下,從鼻子中發出一聲輕哼道:“你也不想想,東京城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這麼大膽起來,居然敢說太宗臨幸小周後!還有就是把當年金匱之盟又翻出來了!連燭影斧聲這樣大逆不道的傳言都開始冒尖,你說這不是有心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還能有甚?”

宋綬毫不在意的笑道:“這是蠢!你擔心什麼?”

“嗯?此話怎講?”魯宗道坐直身子的問道。

“說你是魚頭參政還不服氣,你想想這些造謠之人除了被官家以雷霆手段誅殺還會造成什麼別的影響?兄終弟及已經是事實,覆水難收,難道還能讓給太祖一脈不成?再說趙元儼他是誰?他不也是太宗的子嗣,這樣的傳言對他沒有一點好處啊!”

“不是八大王那會是誰呢?”魯宗道在聽完宋綬的分析後思索起來。

微微一笑,宋綬輕輕的咳嗽一聲,在魯宗道看向自己後指了指茶碗。

“你這老匹夫休要賣關子,想喝茶自己倒!”魯宗道的臉瞬間輕鬆下來開始笑罵。

宋綬捋着鬍鬚用手點着他:“你就一點也不肯吃虧,咱們這麼想,誰之前和太子有過節?出言誹謗太宗又對誰最有利?”

魯宗道站起身下意識的說道:“當然是遼人,遼人!”

“對!就是遼人,他們可是被太子收拾的不輕,也被人嘲笑了許久,張儉是什麼樣的人,完全是個不肯吃虧的貨色,爲了遼朝賣命許久,怎麼能不替他的遼主找回點面子來,還有嘛……”

“別在那裝腔作勢,我給你倒茶就是!”魯宗道端起茶壺給宋綬滿上。

“這就對了,請教就要個請教的樣子,你想想最近又出來了關於王家小娘子的傳言,說她傾國傾城大有小周後之風姿,你說呢!”

砰的一聲魯宗道拍案而起怒道:“定然是遼人無疑!”

“誒!不可武斷,我卻覺得可能是朝中的某位所謂,別忘了後黨可是對太子……”

“你的意思是說丁……”

“慎言!”宋綬一個哆嗦差點把茶潑了去,這個魚頭參政嘴上也沒個把門的。

“你怎麼不擔心?”

“擔心什麼?沒見皇城司的惡鬼出來了嗎?是他最好,省的髒了咱們的手,不是也無所謂他能安穩幾天,何樂而不爲,咱們現在就是要靜觀其變,這是寇相公的話,叫我轉告與你就是怕你擅動……”

“那你不早說!我還說你怎麼一下通透起來,原來是得了寇相的指點!”

宋綬揶揄的笑了笑:“你這脾氣啊……”

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
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