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

皇帝的宮殿從來都不歡迎男人的出現,即便是有也是宦官,若是不想變成宦官那就只能變成外戚,只有外戚出現在皇宮的宮殿裡纔不會遭到朝臣的彈劾。

作爲皇帝的妹婿,蔡伯俙就擁有這個殊榮,但若是可以,他寧願不要這個殊榮,或者說能掉頭就跑最好。

雖然來過皇帝的御書房不止一次,可眼下他卻有些發矇,不知爲何,此次的路線和御書房不太一樣,路上的宮人消失的一乾二淨,只有宮牆上的禁軍站的筆挺。

三才在前面帶路,他早就知道蔡伯俙會進宮,官家白天和他一起吃飯,晚上定然是要召他入宮的,否則兩人也不會吃的那麼多。

七拐八拐的進入和偏院,蔡伯俙便知道三才是故意帶着自己繞路,根本就不是去御書房,而是通過一處小門進入了崇文苑的後衙。

皇宮對別人來說就是一個大迷宮,即便是有地圖在高高的宮牆下也會迷路。只有三才這般的宮中老人才會把每條路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個地方蔡伯俙熟悉,崇文苑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皇帝藏書的地方,但卻不知道這裡其實是大宋真正的機要之地。

許多決策都是在這最中間的小小建築中決定的。

崇文苑經過了改造,無數的繩索連接着中央的秘閣,所有需要的卷冊,書籍,史書,甚至是外朝的消息都在四周的公廨中存放。

無論需要什麼,只要上了秘閣把紙條放進籃子中通過繩索和滑輪遞到公廨中,很快便會有人把東西通過繩索遞過來。

而掌管公廨的不是官吏,而是宮中的老內侍,他們已經把皇宮當作自己的家,即便是年齡到了也不願出宮。

外面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陌生,他們不願走,也不想在宮中做個無用的人,雖然官家會養着他們,但這些老僕總打算做些事情。

於是忠心的僕從便有了在崇文苑服役的差事,皇宮中的宦官越來越少,這是趙禎的旨意,要那麼多的宦官幹什麼?

宮中除了需要排場之外根本沒必要有那麼多的宦官,這個社會講究孝悌,宦官在入宮之後便算不得正常人,剝奪了他們作爲人的自由和尊嚴。

宮女卻不同,只要年紀到了,從皇宮中離開的時候都帶着宮中的賞賜,這可是榮耀無兩的事情,神都城的百姓都是爭搶着要的。

誰都知道皇宮中的宮女大多由皇后親自調教,作爲母儀天下調教出來的女子自然是世間最好的!

一般的宦官人家的小娘子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而這些宮女出宮之後幾乎都會選擇良家出嫁,並不貪圖榮華富貴,也不貪圖權勢之家。

對於她們來說早已見慣了權勢和富貴,在皇后的精神影響下只希望嫁給一個良家尋常過日子罷了。

於是這些宮女的身份便愈發清貴起來,讀書人家只要能娶一個宮中出來的女子,便是榮耀無兩的事情。

秘閣之中燈火初上,寂靜的彷彿沒有一個人,但蔡伯俙卻知道四周都是人,無數雙眼睛正盯着自己身上的要害……

崇文苑乃是大宋最爲既要的所在,看似沒有人,但事實上卻是守備森嚴,黑手中唯一一支在大宋境內還尚存的武裝就駐在崇文苑,一同的還有皇城司。

倆個密衙職司共同宿衛,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院落中燈火通明,蔡伯俙和三才兩人的影子投射在前門,趙禎瞧見了便對門外道:“進來吧!正主還沒來,你這陪客倒是來了。”

隨着機括聲,秘閣的大門被推開,露出了蔡伯俙的胖臉:“官家,孔宗願還未來?”

趙禎擺了擺手:“沒有,說不定朕今晚要白等了。”

蔡伯俙想了想道:“不會的,他今夜必來,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官家已經把話說的那麼清楚了,臣甚至把腰牌遺落在孔府……”

三才冷笑道:“若是孔宗願不識擡舉,奴婢這就請他去皇城司!”

“哈!若是你去了,纔是正中人家下懷!人家又沒犯法,憑什麼去皇城司?還是你請去的?便是犯了法也該去大理寺纔對!”

蔡伯俙和三才兩人閒嘮嗑,趙禎坐在御座上品茶,這是一場秘密交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秘閣中的人都不在。

張從質不在,蘇軾也不在,自從蘇軾被從雲南路調回神都城後便每日在秘閣中點卯,只不過他雖然點卯出勤,但卻不參與秘閣事物。

不是趙禎不允許,而是他老子蘇洵不允許,趙禎單獨召見過蘇洵,老頭倔強的很,他把蘇軾的錯誤歸咎於自己,同時也向趙禎明說,蘇軾的性格不適合在秘閣中做事。

聰明人卻因爲性格不能爲自己所用,趙禎覺得這是不對的,於是便和蘇洵定下約定,什麼時候蘇軾能有殺伐果斷之心,什麼時候去秘閣做事。

這段時間蘇軾在神都城的殿前司負責北平府的典獄出勤,殿前司有負責神都城的押運行刑之責,無論是黥面,斬首,發配流放,都需要殿前司派人協助。

而這便是鍛鍊蘇軾的好地方,雖不是一筆決人生死,但其中的道理和智慧卻有很多。

蘇軾缺少殺伐果斷之心,如此便最適合鍛鍊他,正所謂缺什麼補什麼正是這個道理。

華燈初上,趙禎看着卷宗,蔡伯俙把玩着沙盤中的木偶,這些木頭人雕刻的栩栩如生,有的金髮碧眼,有的皮膚黝黑,有的臉頰通紅。

不用說也知道這些是什麼人,或是天竺人,或是塞爾柱人,或是大秦人,或是吐蕃人。

就在三才進開始入定的時候,門口的小鈴鐺傳來清脆的聲音,頓時一個機靈的醒了,蔡伯俙也放下手中的木偶望向三才,只有趙禎依舊在品茶。

今夜無論是孔宗願來或是不來都沒有影響,他只是在秘閣之中翻看一些有趣的資料,所有關於孔家的歷史資料。

這個大家族要想商議出一個結果需要一段時間,但趙禎沒想到這麼快孔宗願就來了,這還沒到後半夜呢!

神都城的繁華自不用說,華燈初上的時候纔是夜生活剛剛開始的時候,孔宗願選擇這個時候前來還真是出乎趙禎的意外。

怎麼也要選擇深夜前來纔是最穩妥的,但想想也就釋然了,深夜前來雖然人少些,但更會引人注目。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