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

趙禎的話一出口,楊采薇的眼神立刻變得兇狠,原本的媚眼如絲瞬間成餓狼一般猙獰,咬牙切齒的從嘴中擠出,“你騙我!”

“朕沒騙你,朕是大宋的官家,言出法隨,既然答應封他西平王就一定會做到!”趙禎甩開肩膀上的手對着楊采薇一字一頓回答。

楊采薇的目光慢慢平靜下來,微笑着恢復之前的妖媚,對着趙禎清澈的雙眼說道:“希望官家履行承諾!”

趙禎當然會履行承諾,這是他早早打算好的事情,給党項李明德一個西平王爲的是安撫党項人,現在的大宋的軍隊,後勤還沒達到趙禎的預期效果,如果一個西平王能爲自己爭取時間,趙禎不介意用一個微不足道的爵位麻痹敵人。

西平王這個爵位趙禎很喜歡,他與後世的平西王多麼的相似,康熙皇帝能用手下大臣的人頭爲朝廷爭取時間,趙禎爲什麼不能用一個虛無縹緲的爵位做緩兵之計的誘餌?對付李明德這樣狡猾的狐狸就是要先以爵位賞賜安撫,再出其不意的興兵討伐。

不收回大宋的養馬之地趙禎決不罷休!在趙禎看來,逃出京城的王欽若唯一做過正確的事情就是提醒老爹馬匹對軍備的重要性。

楊采薇這個党項間諜居然把微不足道的爵位看的如此之重,實乃大愚若智!

對於利用女人這種事情,趙禎心中一點愧疚也沒有,這個女人就是個隨時會噬人的毒蛇,對這樣的人趙禎從不憐憫,也不會把多餘的同情用在她的身上。

宮中到處是哭臨的聲音,趙禎帶着羣臣在老爹和劉娥常去的地方抹眼淚,他敏銳的發現不光是自己,就連丁謂寇準等兩府相公也是不斷的用袖口擦眼睛,看來大家都是用薑汁幫忙,否則誰能哭臨三十七次之多?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皇帝和大臣的表演纔算結束,趙禎的眼睛已經不成樣子,眼球充血紅的像是害了眼睛,薇拉看到後心疼的手足無措,還是三才機靈端來牛乳給趙禎清洗眼睛,牛乳可以緩解薑汁造成的燒灼感。

趙禎慶幸自己用的是薑汁,要是用上茱萸怕是眼睛都瞎了!

好歹這種事情這輩子就一次,忍一忍就過去了,還好唯一能安慰趙禎的是,明日能出東京城前往鞏縣,這對從未離開過京城的趙禎來說充滿了激動。

按照大臣們的說法,趙禎身爲官家是不用親自送葬的,可趙禎極力的反對,甚至擡出了孝道和大義來做擋箭牌,開玩笑自己視察的機會可不多,絕不能被困在東京城中,他是大宋的國君,不是東京城的主宰!

從開封到鞏縣要路過鄭州管城,汜水,等地,很有可能還會在西京洛陽過夜,這是趙禎接觸外面世界的最佳途徑,他剛剛登基,本就主少臣疑哪能有機會巡行各地,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趙禎雖是一國之君,但想要真正的微服私訪幾乎不可能,君主離開皇宮這樣的地方都要有幾千名禁軍的保護,何況是出了東京城到各地溜達?

歷史上所謂微服私訪幾乎都是暴君的專利,北朝劉宋的末代昏君宋廢帝劉昱,就特愛微服私訪,但他卻在微服私訪路上殺人。雖然他在集市上與常人無異,可在往返集市的路上凡是遇到路人統統都要殺掉,碰上孕婦,還兇性大發,親手剖開孕婦肚子看胎兒是男是女,如此禽獸的事蹟自然被後人引以爲鑑,敲響了警鐘,當趙禎委婉的說出想要微服私訪的時候,連陳琳都被他嚇的差點癱軟下去。

這次能離開東京城的機會對趙禎來說實在難得,沿途雖不能親自查看百姓的生活,卻也能派遣信得過的人收集情報,黑手的許多重要成員再次被他調回禁中,帶御器械自不用說,連鼠三那樣溜門撬鎖的飛賊也頂着一個御前斥候司指揮的名頭,把他樂的找不着北。

晚上的皇宮靜悄悄,宮人們爲了不影響宮中貴人的睡眠,走路的時候都是踮着腳,冬日裡除了後苑別的地方連鳥叫聲都沒有,不用說都被內侍捉了去。

薇拉看着滿滿一盆的牛乳被端出去眼中充滿了不捨,“主人,太浪費了……不如賞賜給奴婢,奴婢光會捏腳暖牀,還會做乳酪。”

可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她的漢話說的越來越好,在三才的教導下連稱爲都能很好的運用。

“這些不用你操心,自有御膳房會處理,想吃什麼就說給三才便是,他自會讓人操持。”趙禎合上手中的奏疏,笑眯眯的對薇拉說道,在他的眼中這個金髮碧眼的女人是心思最純潔的,甚至超過了王語嫣那個小妖精。

黑手傳來消息,王語嫣雖然被她父親接走,可整個碧雅軒的情報依然向她的手中彙總,雖然趙妙元也有一份,可王語嫣的行爲讓趙禎擔憂,是不是自己把她帶壞了?

這份奏疏便是宋小乙派人通過馬元方承上來的,其中詳細的記載王語嫣的家庭背景,未來老丈人還真不簡單,不光是個富家翁,還是個經融高手,更加讓趙禎擔憂的是他世家豪族的身份!

王蒙正居然是太原王氏的族長!

真沒想到這個老丈人隱藏的這麼好,居然能把自己的身份硬生生的僞裝成蜀商,趙禎想到太原王氏忍不住翻開老爹的隨筆,一段龍飛鳳舞的飛白清楚顯示他當時的憤怒。

“太原王氏與三槐王氏皆出琅琊故地,兩家所藏豪右,卻稅負無幾,實乃國之大賊!王旦,朕之輔弼,卻亦爲三槐王氏之人,極盡巧言,言其厲害,朕深知其所爲卻無應對之策,欲除王氏必除世家豪族,如今之法唯有以貧家子弟入仕方可應對,然御史多言貧家子弟亦有世家資助,爲今之計尚不可得……”

讀完老爹的這段筆記,趙禎只覺得不光有憤怒,還有深深的無奈,老爹已經看到了世家豪族的威脅,甚至還想出瞭解決辦法,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其實解決這種文化教育資源壟斷,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出資在各地興辦學校,老爹被思想的怪圈困在裡面,形成思維定勢,趙禎是兩世爲人,怎麼能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這是他改革的第一個要點,也是基礎。

培養人才需要時間,趙禎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他才十三歲,完全能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況且不一定要從孩子開始培養,只要把貧家子弟從世家大族的手中歸攏到朝廷的教育體系下就行。

輕輕的合上老爹的隨筆,用特製的盒子裝好,這對趙禎來說就是老爹留給自己最大的寶藏。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