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

“和西面通商?!”

賢覺很快便品出呂夷簡的話中三味,眼下大宋什麼最掙錢?當然是和西域有關的買賣,而和西域有關的買賣中走私纔是最掙錢的行當!

聽話聽音,賢覺知道呂夷簡的打算,自己帶着一部分的佛門子弟前往吐蕃傳教之後,那便可聯合東城豪門把持大宋的走私買賣。

雖然賢覺不想讓佛門成爲別人賺錢的工具,但現在卻不同,大宋佛門自己也要養活自己,沒有東城豪門的幫助,佛門根本就沒有賺錢的門路。

單單靠那些爲數不多的香火錢根本無法滿足佛門的開支,龐大的佛門原本完全不會因爲錢財而擔心,可現在卻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佛門的福田也需要向大宋的朝廷繳納糧食,並且在大宋的農人免去夏秋兩稅之後佛門依舊要向朝廷繳納糧稅,這根本就說不過去,爲何連農人都不需要繳納的糧稅僧侶卻要繳納?

佛門也需要錢,所謂佛要金裝,若是沒有錢,寺廟破敗瞭如何修繕?若是沒有錢,僧侶的開銷誰來供養?

吃穿用度,哪一樣不需要大量的錢財來支撐?佛門自從被趙禎針對之後就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進項,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百姓不再信佛,香火錢就更少了。

佛門和東城豪門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時候是相互利用,眼下佛門有傳教吐蕃的機會,東城豪門怎會放過?

呂夷簡知道,讓皇帝改變利用佛門教化吐蕃的想法是不可能的,那既然不能改變,不如把佛門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如此便能讓東城豪門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最近一段時間,東城豪門的商賈已經開組建商會了,這是一件大事,誰也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出現岔子,更不可能全力幫助佛門度過眼前的難關。

呂夷簡無法幫助佛門,而佛門也無法和東城豪門聯手,於是離開大宋去往吐蕃傳教便是唯一的選擇,但選擇歸選擇,他們還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佛門可以成爲東城豪門與吐蕃之間的橋樑,成爲天下最賺錢買賣的橋樑。

走私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最賺錢的買賣,這一點賢覺清楚,呂夷簡更清楚,在這個時代的走私不光是繞過關卡避免向朝廷交稅那麼簡單,更是爲了暴利而存在的行當。

賢覺和呂夷簡之間不過是寥寥數語,但雙方之間都是心知肚明,走私這東西最賺錢的不是一般的貨物,而是不能出現在明面上的東西。

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榷場已經有很多東西不能買賣了,原本暢銷的吐蕃貨物在榷場幾乎消失得一乾二淨,即便是有也沒人敢買賣。

不是不想買,而是不敢買,趙禎已經下旨,對吐蕃的大部分貨物禁賣,即便是一般的東西也要收取驚人的稅收,如此誰還會去買吐蕃的貨物?至於大宋的貨物也有許多無法出售,鐵器,成藥,棉衣,毛衣,甚至是藥材都不得售賣,更別說牛筋,牛角之類的軍需品了。

吐蕃人最需要的茶葉雖然能賣,但價格高的嚇死人,吐蕃的商人極少有能買得起的,而多是依靠走私獲取。

大宋的茶葉在哪裡賣不動?別說是吐蕃,便是在西域也能賣得動!

大宋的西域和唐時的西域大爲不同,唐時的西域已經成爲大宋的新疆路,無數的商賈往來與此,並且朝廷還在新疆路的主要線路上修建了城池關隘。

大宋現在的西域已經向西推進,只要是鐵門關外的西方便統稱爲西域,其中也包括塞爾柱王朝。

塞爾柱王朝,往西的歐洲地區都是在西域的範圍之內。

從呂夷簡的話中賢覺就知道,吐蕃已經在和西域通商了,而來自西域的貨物在大宋最爲搶手,寶石,香料,毛織的衣物、金銀器物、戰馬甚至是奴隸。

而東西中有些是不能販賣到大宋的,有些則是要收取高昂的關稅,商人自然是不希望繳納太多的稅費,畢竟這些都是他們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東西。

但朝廷法度就是這樣,買東西要收稅,買東西同樣也要收稅,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稅費的錢加在商品的價格中收買。

所以西域的貨物在大宋的價格很高,並且有些東西還是有價無市。

若是能把稅費的錢省下來,同時還能賣出繳納稅費的高價,這是多好的事情?商人重利,不是沒有人想到這一點,並且還有人這麼去做了,這就是走私。

走私有多賺錢?據說神都城中最早走私的一個商賈名叫名叫孫三角,他不是往來西域的商人,也不是大宋的商人,而是專門幫助別人把東西走私到大宋的掮客。

此人也不知用的什麼門路,就是能把西面的東西運到大宋來,開始的時候朝廷買沒有重視,於是他便利用那段時間不斷的走私貨物,從一個小小的掮客一下成爲神都城中數一數二的豪富。

這可是不簡單的事情,一般的商賈便是買賣在賺錢也別想成爲神都城中的豪富之家,家中府宅在神都城中沒有個三五坐便是再有錢也不算是豪富。

可用的錢財沒有個上百萬貫就不能自稱豪富,也沒人認你這個豪富。

但孫三角便做到了,不光是走私賺了錢,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被朝廷治罪,原因很簡單,那時朝廷還沒有專門管制走私的律法。

若是治罪孫三角便是“不教而誅”,這事情朝廷是幹不出來,於是便被他得逞,迅速的脫離了走私開始了正當的買賣。

同時大宋有一批和孫三角一樣的人,他們都是靠着走私發家致富,並且最後乾乾淨淨的作着正經生意。

一個尋常的掮客居然能變成神都城中數一數二的豪富之人,這走私的賺錢程度可想而知。

無論是呂夷簡還是賢覺,都清楚走私的利益所在,這不光是走私錢財那麼簡單,更是在把佛門,吐蕃,以及東城豪門的關係捆綁在一起。

之前東城豪門不是沒和吐蕃做過走私的買賣,但都是小打小鬧的事情,雙方之間充滿了猜測和懷疑,誰也不信任對方。

現在不同了,呂夷簡相信,只要有佛門在中間,那東城豪門和吐蕃之間的走私將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中人存在!

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
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