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

蔡伯俙在城中引起的轟動一點也不比蕭撻裡下令北撤要來的小,甚至超越了北遷對契丹百姓的重要。

和趙禎一樣,蕭撻裡從一開始給契丹百姓灌輸的感覺就是大宋一定會對契丹行進慘無人道的滅族,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和大宋有着百年宿怨民族。

所以在大多數契丹人,甚至是朝臣的眼中,大宋都不會輕易停下征伐的腳步,既然沒有退路,那隻能和大宋戰鬥下去。

但蔡伯俙的言論一出就不一樣了,契丹人這下發現他們並非只有一條出路,大宋也不是真的要把契丹人趕盡殺絕,或是內遷同化,他們甚至還能自己擁有草原上的土地!

這些話都是大宋的駙馬,這次的正旦使蔡伯俙所說,對於他契丹人並不陌生,甚至有不少人在提及他的名號時神奇大拇指,讚一聲:“言出必行蔡伯俙!”

當年他在上京城中經營蔡記給他自己賺取了大量的好名聲。

做生意最講究的便是一個信字,靠別的辦法或許會一夜暴富,但要想把商號做大,做強,唯一的辦法就是童叟無欺,誠實守信。

蔡伯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但把蔡記經營的很好,甚至連自己的個人信用,名聲都經營的極佳。

所以蔡伯俙的說的話契丹百姓願意相信,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朝臣們的耳中,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極爲重要的信息,而這一點蕭撻裡一直瞞着他們。

蔡伯俙的目的達到了,巨母城的市井中已經開始傳出各種各樣添油加醋的“版本”。

隨着蔡伯俙的“無意”傳播,巨母城中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和言論。

有人說,宋和契丹之間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一切的根源不過是緣起燕雲十六州的爭奪罷了,而燕雲又不是契丹自己奪取的,那是“兒皇帝”石敬瑭自己雙手奉上的,這能怪得了誰?

現在大宋和契丹之間沒有什麼仇怨,大宋不過是想要草原臣服,這就是漢家王朝高高在上的驕傲,那不如與大宋議和,臣服大宋後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

最少能保住契丹的草原啊!

對於契丹人來說,草原的重要不言而喻,中京道和上京道的草場被宋人佔據了,否則也不會北遷,眼下若是失去整個草原,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言論得到了不少契丹百姓的支持。

當然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依舊堅持和大宋戰鬥,只有贏得了戰爭才能保全契丹。

城中的這兩派觀點吵得很厲害,一時間居然在年關的時候演變成一場大“論戰”,雙方之間誰都有道理,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羣衆”紛紛站隊。

唯獨蔡伯俙一個人站在旁觀席上看的津津有味,連他都沒想到自己的言論在契丹引起如此大的爭論,這對契丹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但對大宋來說絕對是好事。

從一開始他也只是簡單明確的傳達大宋的意思,傳達趙禎的話而已,可現在卻沒想到契丹人自己亂了起來。

他從一開始只是爲了讓契丹人的內心動搖起來,誰曾想到居然還出現了爭論?

但他並不知道,契丹人的內心已經積壓了太多的憋屈,憤怒,恐慌,迷茫,這些負能量裹挾在一起,一直隨着契丹人北上,現在驟然安定下來了,又是年關之前,這種情緒在蔡伯俙的“點燃”下瞬間爆發。

是戰是和已經成爲這個年節契丹諸位重要的話題,茶餘飯後每個人都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契丹日落西山的時候,更是如此。

突如其來的動盪讓蕭撻裡措手不及,但很快她便冷靜下來,顯然蔡伯俙在巨母城中所說的話已經產生了效果。

別說是平民百姓,便是朝中官員甚至是自己也被他趙禎開出的條件所打動,若是隻要向大宋稱臣納貢,宣誓王化,這也算不得什麼。

但他趙禎要的不僅僅是這些!

蕭撻裡忽然明白,爲何從朝堂到民間會如此爭論,他們都想着留有退路,都想着重新回到他們原來的土地,可被大宋奪取的中京道,上京道還會回來嗎?

絕無可能,他趙禎能把這些土地佔據了,豈能再還給契丹百姓?

這看似是對故鄉土地的眷戀,可事實上且並非如此,朝臣和契丹百姓已經看不到希望,眼下雖然在巨母城中還有一絲安慰和庇護,可在大宋強大的國力面前卻難以匹敵。

現在的巨母城是複雜的,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有人想要逃跑,有人想要死戰到底,有的人卻想着以戰促和,如此紛亂的局面還了得?

蕭撻裡知道,這是蔡伯俙在故意擾亂巨母城中的民心,在這個萬難之時最需要的便是團結一心。

蕭撻裡在心中冷笑,其實他趙禎絕不會給契丹機會,他是要把契丹變成他趙家的契丹!利用蕭仁這個擁有大宋和契丹兩者血脈的孩子來統治契丹。

城中的亂象並沒有對蕭撻裡造成多大的困擾,反而是蔡伯俙的話讓她心中出現一絲擔憂。

趙禎不會輕易許諾這麼多的好處給契丹,尤其是在大宋兵甲高歌猛進的時候,這更顯得物極必反,蕭撻裡和趙禎一樣都是皇帝,他豈能看不出其中的問題?

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換做是自己也不會停下攻伐的腳步,放任大好機會從手中溜走。

所以趙禎所說的一系列優待政策在蕭撻裡眼中都是陰謀詭計,唯一的問題是即便蕭撻裡知道問題但卻不知道趙禎耍的是什麼手段。

她知道趙禎即便是給契丹人以土地,也是有相當苛刻的條件,所有人都看到的了帶來的好處,卻沒有發現潛在的代價。

與魔鬼做交易能有好下場嗎?

包括畢世傑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可以和大宋談一談,畢竟是大宋先派出使臣來找契丹的,說不定宋人已經後力不繼。

唯獨蕭撻裡依舊堅持,但她並不牴觸召見蔡伯俙,她的想法是當衆讓蔡伯俙把話說死,徹底暴露宋人的本來面目,同時還也讓還心存幻想的人徹底死心。

既然他趙禎想要裝的道德仁義,那自己就偏要把他的“僞善”扯下來!

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
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