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

宋軍在高原上前進的速度很快,但又很慢,這是吐蕃人發現的一個特點,之所以很快是因爲宋軍行進的速度很快,他們第一次見到那麼多的馬車出現在高原上,宋軍幾乎都是在乘坐馬車前進,其他人也是在騎馬趕路。

這使得宋軍的行軍速度很快,但同時宋軍推進的速度又很慢,吐蕃人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宋軍這是在拖延時間以獲得後方的補給,軍中的糧食越多,宋軍的危險便越小。

兩軍交戰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吐蕃人脫誤可退,同樣宋軍也是如此,宋軍一旦戰敗,三十萬大軍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是“以大欺小”但楊懷玉的壓力也大,他率領三十萬大軍,若是被吐蕃人給擊敗,那必定是遺臭萬年的將軍。

誰能想到大宋現在居然輸不得了?他知道眼下就是關乎國運的一戰,一旦吐蕃被拿下,大宋的四周幾乎便是鐵桶一塊,其他的外朝對大宋毫無威脅。

宋軍在積石山便停了下來,對面的吐蕃人已經有些忍不住了,但楊懷玉想不明白爲何吐蕃人不再積石山伏擊他。

吐蕃人當然想要伏擊宋軍,但他們卻更希望用積石山來拖延宋軍的後勤補給。

積石山乃是祁連山的一部分,在吐蕃人的認知中這座有匈奴人起名的祁連山幾乎宏偉不可翻閱,也是一道漢人難以逾越的屏障。

但對於這片土地,漢人卻有自己的記載,早在上古時期,華夏文明便已經接觸到了這片土地。

《尚書·禹貢》中有“浮於積石”、“導河積石”之說。後被司馬遷引入《史記·夏本紀》中。

《史記·集解》曰:“積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經也。”《史記·索隱》又曰:積石在金城河關縣西南。積石峽谷自古是蘭州黃河谷地通往吐蕃高原的要隘。

積石山的峽谷乃是進入吐蕃高原的要道,此地在角廝羅的控制下設立了積石關,宋人喚曰“積石鎖鑰”。

鎖鑰一詞可見此地的重要,吐蕃人在山上隱藏了軍隊,同時也在不斷的加固積石關,對於吐蕃人來說,這裡是阻止宋軍前進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試探宋軍戰力的最好辦法。

兩軍交戰,最想要做的便是試探對方的戰力,這是誰也躲避不了的問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吐蕃人對宋軍的瞭解還停留在西征西夏的程度上,畢竟角廝羅這麼多年來並未知曉宋軍的戰力,即便是大宋攻伐青塘,雙方之間也沒有多少真正的戰鬥,角廝羅的青塘部一心想要撤走,他不願自己部族的勇士和宋軍刀兵相向,不是心存敬畏,而是恐懼。

當時的他知道大宋的戰力有多麼強大,自然不願意讓青塘部的勇士做出無謂的犧牲,撤向高原纔是他們的緩兵之計。

宋軍不斷的前進而吐蕃人不斷的後退,雙方之間雖然劍拔弩張,但卻並未交戰。

積石山下的關隘已經被吐蕃人加固的極爲堅固,但吐蕃人依舊覺得不夠,他們自己都知道火器有多厲害,宋軍的火器比吐蕃的更爲高明,這是他們心知肚明的事情。

漢人最討厭的地方就是會琢磨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火器便是漢人琢磨出來的,威力奇大讓人驚歎,而吐蕃人的火器相比漢人必然是差的很遠的。

積石關被吐蕃人建設的極爲堅固,最少在他們認爲已經足夠抵擋宋軍的進攻了,火器再厲害也是有限度的,只要城牆足夠厚,便能抵擋宋軍的火器。

楊懷玉接到的命令是緩慢向前推進,讓吐蕃人有足夠的時間調集大軍,這時一個拿捏有度的差事,並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跟隨狄青多年,作爲狄青副將多年的楊懷玉自然從狄青那裡學到了用兵的穩重,這一點是其他人在戰場上極少擁有的。

趙禎也正是看好楊懷玉這一點,所以才用他領兵,至於狄青,這老倌彷彿過了哦戰場熱血的癮,現在除了在兵部正常點卯外,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參謀兵事院。

他對王韶提出的全新戰術模式極爲感興趣,甚至到了着魔的程度,這是最讓趙禎驚訝的地方。

畢竟傳統冷兵器和熱兵器之間是一種鄙視鏈的存在,即便是現在還有些將軍牴觸火器,認爲火器可以輔助軍隊,卻不能成爲軍中的主力。

而軍中和朝廷也因此分爲兩派,以王韶這種軍武院出身有接觸過格物的參謀兵事院官員支持火器的推廣,而兵部的官員卻支持繼續保持原有的模樣。

雙方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但狄青不同,這老倌是兵部尚書,但卻對火器異常的着迷,當然這樣的行爲也使得兵部的官員有些不待見他,經常因爲觀點的不同吵得不可開交,這要得益於大宋良好的“政治環境”。

當宋軍抵達積石關外的時候,對面的吐蕃人已經發出了信號,號角聲,戰鼓聲聲聲震耳。

這是宋軍與吐蕃軍隊的第一次交鋒,積石關的守軍是在告訴宋軍,你的一舉一動都我的監視之下。

但楊懷玉並沒有立刻率軍進攻,相反他在積石關外安營紮寨,十萬宋軍已經開始構築防禦的柵欄和石頭堆砌的圍牆,這一舉動讓積石關的吐蕃軍隊有些納悶,到底誰纔是守軍?

楊懷玉的中軍十萬人已經在積石山了,左軍和右軍依舊在緩緩推進,這二十萬大軍繞過了積石山,左軍的是從毛兒蓋出發,右軍則是從青海路沿着北面進軍。

這二十萬人的大軍也都在吐蕃軍隊的見識之下,只不過相比楊懷玉的中軍,沒有那麼大的力度而已。

吐蕃人很聰明,只要中軍受挫,所有宋軍的戰意都會受挫,中軍被擊潰,宋軍也會被擊潰,宋軍的行動如此緩慢,根本就不可能對積石關形成合圍。

那二十萬大軍的目標分別是北面的脫思麻部和南面的脫思兌部,而在那裡吐蕃依舊準備了大軍嚴陣以待。

難道只有他楊懷玉會分兵之計?吐蕃人依舊想到了,這就是針尖對麥芒的戰鬥,角廝羅從一開始便如此安排,死死的的拖住宋軍前進的腳步,讓他們在高原上不斷的消耗力量。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