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

如果仔細的觀察契丹的西域地圖,便會很快得出一個結論,契丹人的西域已經被大宋完全壟斷。

從大宋的寧夏路開始,到于闐,再到新疆一個極大的弧度完全把契丹人的西域所包圍,剩下的唯一缺口僅在契丹的上京道的粘八葛部。

但可惜的是,想要從粘八葛部抵達西域要翻過漫長高聳的金山山脈。

單單是這一點就要了命,金山就是後世的阿爾泰山!山高險峻,路陡道遠,稍有不慎便會財貨兩空,基本上沒有商賈回冒險前往。

這條天然屏障不光能阻止大宋再拿下西域後向北推進,也成爲契丹人自己的巨大障礙,只能通過準格爾盆地繞過大宋的新疆地域繼續向西出發。

而這條商道被趙禎看在眼中,只一道聖旨,浩浩蕩蕩的狄青大軍便開赴西域邊境等待,切斷契丹的商路,使得契丹的貨物只能耽誤在當地而不得前進。

隨着時間的增加,契丹的貨物越多越多,越來越需要資金週轉,越來越需要走出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和大宋撕破臉,擊敗宋軍。

可這段時間契丹人對大宋軍隊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甚至於當地的守軍不敢出營於大宋對抗,只能求助朝廷,讓朝廷派出更多的軍隊前來。

但是問題來了,契丹的朝廷秉持減少摩擦,努力恢復貿易的原則並不願和大宋撕破臉,一旦雙方之間爆發戰爭,以後能賣出去的商品就更少了。

契丹人已經通過幾年的時間在經濟復甦上下了大功夫,完全不原意“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苦日子。

朝臣們不願意,做生意的商賈也不原意,這就沒有辦法了,他們知道契丹被大宋卡住了喉嚨,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可若是一旦開戰,後果不堪設想。

越是繁榮的國家越厭惡戰爭,因爲這會耽誤所有人賺錢啊!

蕭撻裡爲了穩定契丹上層,不短的鼓勵貴族階級開設工廠投入到商號之中,也就是說先在的契丹衝女皇到宗室,從宗室到外戚,再到廣大貴族都不希望開戰。

因爲越有錢他們便越瞭解大宋的實力,越覺得自己的錢財還沒賺夠。

天下的錢財什麼時候能賺夠?

沒有時間!但契丹人並不知道,或者說並不瞭解國內市場的消化能力,商賈們爲了賺錢,爲了彌補損失,只能不斷的生產,單純的希望以高產量低價格彌補損失。

但這麼一來完全是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契丹人只是一味的效仿大宋,效仿大宋的工廠,效仿大宋的出口,甚至效仿大宋的產品,可卻從來沒有研究過經濟到底時這麼一回事!

從頭到尾都把眼睛盯在了別人的身上,而不回頭看看自己的問題。

於是乎商品過剩生產的同時也運不出去,只能想辦法以低廉的價格在契丹國內自己消化,而到了這個時候契丹人才猛然發現,自己根本就消化不了!

沒辦法,人口實在太少了,而生產出的東西又太多,一家能需要多少的瓷器?夠用就行了,能消費多少的布料?夠穿就行了!

至於馬鞍之類的東西更是出現了嚴重的滯銷………………

於是契丹人便在着個時候開始認真的考慮如何對付西域的宋軍。

總不能一直被人家這樣卡住脖子,這是要逼死契丹啊!

出於求生的本能,契丹決定對大宋駐紮在西域的守軍進行反擊。

趙禎早就知道這場戰爭無論如何都是要打的,契丹人已經徹底被大宋封鎖,這段時間契丹人都是靠內部消化過剩的東西,現在消化不了當然開始發瘋。

所以從大宋拿下黑汗開始,趙禎便下旨狄青,讓他暫不歸朝等待時機。

這一等就是三年之久,軍中的將士雖然也能勉強接受,畢竟是皇帝的旨意,但他們不知道,新疆早已被大軍如同爬犁一般犁了好幾遍,爲何還不歸朝。

征伐黑汗的軍功賞錢一個字不少全都發了,這讓他們心中稍稍有些底。

但按道理來說論功行賞可是在歸朝之後,在大軍開拔之前發放算是個什麼事!

誰不想早日返鄉和親人團聚?誰想在塞外之地待這麼久?

都不想,三年的駐紮使得許多將士心中焦急,說難聽點這地方兩個母豬都沒有啊!

因爲擔心出征的將士夜不歸宿或是和當地女子產生關係而耽誤大軍的行程,亦或是拍拍屁股走了辜負人家引起地方上的矛盾。

宋軍是不允許隨便離開軍營,只能由虞侯帶着離開,天黑之前必須回營,這就導致多餘的精力無處發泄,狄青舉辦的足球賽已經到了三五日一場的地步,根本沒用。

即便是他自己也很納悶,官家到底要讓自己幹什麼。

當來自神都城的皇城司幡子把趙禎的旨意交給他的時候,狄青這才恍然大悟,瘋了似的衝出白虎節堂,站在行轅門口大叫:“擊鼓!點兵!”

一陣死寂之後,哄……整個行轅跟着狄青瘋狂起來,而傳旨的皇城司幡子懵逼的站在原地。

好半天后纔回過神來,苦笑着指了指手中的明黃色卷軸道:“狄帥,您好歹把旨意接了……”

狄青回過神來接了趙禎的旨意,隨便的踢了幡子一腳屁股:“大軍即將開拔,速速離去,晚了我怕你走不了!”

狄青的話沒有騙人,幡子很快就發現軍中不同了,最少和他看的時候不同。

原本沒什麼人的營門瞬間變得明火執仗,一大羣人不知從何出而來瘋狂的敲擊着巨大的牛皮鼓,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傳遍四方。

隨着隆隆的鼓聲,巨大的高臺被假設起來,並且不斷的有騎士策馬而來。

很快形成一股潮水把通往中軍大營的路全部都佔了,這時候皇城司的幡子才醒悟過來,逆向的從中軍出去。

往日裡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的皇城司幡子今天卻成了縮頭烏龜,被策馬而來的偏將,先鋒,校尉,指揮,虞侯一頓呵斥臭罵。

不是因爲他的帶來了官家的旨意,而是他在路上沒有在快些。

這就是他孃的不講理了,幡子欲哭無淚,顯然這些人就是想罵自己。

他那裡知道,軍中的將士不怕征戰,也不怕卸甲歸田,最怕的就是等待,在這新疆的戈壁上了無音訊的等待。

三年沒有家中消息,同樣的家中也三年沒有他們的消息,連是死是活都不自動啊!

心中怎能不擔心,說不定回家之後,婆娘以成他人婦了!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
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