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對策

趙禎的話提醒了所有人,夏竦瞬間覺得身體發涼,如果析津府得不到其他補給的話,所有的糧草怕是頂不住二十多萬人半個月的人吃馬嚼。

狄青並不擔心,頓首說道:“其實無妨,十六衛的將士定然能突破遼人的防線,打開一條統路並不難……”

趙禎搖頭否定了他的話道:“是不難,但是你有想過沒有,朕的計劃是什麼?不是簡單的守住析津府這麼簡單,你們別忘了,朕要拿下的可不只是析津府,也不止這南京道,乃至整個燕雲,朕要拿下的是遼人的西京道!”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望向趙禎,原本他們認爲陛下想要拿下西京道不過是說說而已,現在看來並非如此,難怪陛下不動大同府等燕雲之地,只要拿下了遼朝的西京道,那整個燕雲便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在大宋的包圍之下唾手可得!

狄青瞬間明白了趙禎的意思,連一向大膽的他都被趙禎的計劃驚呆了,嗓子發乾的沙啞着說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把遼皇的二十萬大軍留在析津府?!”

此言一出大殿中的衆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誰都沒想到趙禎的胃口這麼大,不光是要守住析津府打的讓遼人敗退,還要把遼人這二十萬大軍留下,要是放在以前,或是放在別的帝王身上,大家都會覺得癡人說夢,但放在趙禎身上大家反而有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

整整二十萬大軍,這可不是小數目,即便是二十萬頭畜生也要殺上許久,並且遼人的戰力相當可觀,要是拼死突圍,帶走大部分人並不是什麼難事。

見衆人的表情驚訝,趙禎覺得比較欣慰,還好只是驚訝而不是荒謬,這說明大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伸手拿起一邊的箭頭,牢牢的釘在析津府的外圍,很快一個巨大的包圍圈便出現在地圖上,使得原本大宋的困局迎刃而解。

趙禎笑道:“如果朕讓曹瑋,楊懷玉兩人兵分兩路,斷遼人之後路,楊懷玉克昌平而取居庸關,曹瑋鎮守順州牛欄山一帶,遼人何處可逃?

朕的十六衛兵馬不是主動迎敵,而是鎮守險要之地,再以朕手中的十萬大軍爲主導,殲滅遼朝來犯之兵又有何難?朕不要遼皇耶律宗真的項上人頭,朕只要你們最大程度上的擊殺遼軍便可。

而且現在遼人的手中可沒有二十萬大軍,這段時間遼人的前軍基本消耗殆盡,手中只有十幾萬人,估計人數還不及十六衛的人數,裡應外合之下,朕不相信他耶律宗真還能帶着這些人回去,最少他要再留下十萬人!”

彭七一拍大腿的說道:“陛下之所以讓遼人覺得能夠圍困我析津府,是爲了拖延遼軍,使得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我大宋的口袋之中?”

夏竦對兵事的瞭解僅停留在書本上,但即便是他也知道官家的打算,難怪官家要讓遼人攻上城牆,難怪官家不讓狄青率領背嵬,踏白出戰,這是爲了向敵人示弱。

可現在關鍵的問題是糧草,夏竦覺得所有計劃的基礎都要建立在析津府糧草充足的前提下,否則城中大軍如何能堅持到曹瑋和楊懷玉的十六衛拿下居庸關和順州?

“起奏陛下,城中糧草已然不多,遼人如若不攻城,我大宋軍民該用何果腹?”

一旁的彭七一想也是啊!如果遼人就是圍而不攻,大宋守而不出,那問題來了雙方僵持之下,該如何補充糧草,要知道遼人的大軍已經把析津府圍的水泄不通,他們能雖是從外面補充糧草,而大宋的軍民卻沒有米下鍋!

糧草一直是戰爭時期最重要的物資,沒有之一!許多戰爭的慘敗不是因爲戰術,戰法,裝備,士氣等問題,而是因爲糧道被切斷,失去了後勤補給,斷其糧道是常用的計量,有着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輕鬆的便能擊潰數倍與自己的敵人,古代將領大多喜歡使用這一戰術。

畢竟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這種買賣是一本萬利的。

趙禎瞧着衆人的擔心和不解微微一笑道:“朕當然不會讓城中軍民餓肚子,還記得拿下析津府後源源不斷往城中運來的馬車吧?其中便有從大宋運來最重要的東西,糧草!”

狄青和夏竦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難怪官家明知遼人的困城之計卻並不擔心,原是早就有了準備,而彭七覺得官家是瘋了,那一車車運來的東西明明是磚石!怎麼會變成糧草!?他親自試過,比磚石還堅硬,用鑿子才能鑿開,不是磚石是什麼?

小心的開口道:“官家,那些不是磚石嗎?還帶着蔡記的徽記嘞!臣用鑿子才能把它們鑿開,將士們如何食用?”

趙禎翻了個白眼道:“連你們都認爲那是磚石,遼人的探子會覺得是什麼?這是朕在防患於未然,如果遼人知道我大宋糧草足夠,還會在城外和我們耗着嗎?

朕讓這南京道堅壁清野還有什麼用,再說你也不想想,析津府缺少磚石嗎?朕有必要從大宋運來磚石以供析津府之所需?還特意從用蔡記的?!”

彭七尷尬的點了點頭,連連說到:“官家聖明,官家聖明……”

那些從大宋運來的壓縮餅乾都是從蔡記的水力工廠出來的,壓縮餅乾的材料不難找,但工藝卻有些複雜,雖然原理簡單,不過是把炒制好的材料壓縮在一起而已。

可現在的大宋除了水力和人力之外就沒有別的動力,蒸汽機的製造還處在研發階段,否則有巨大的蒸汽動力,這壓縮餅乾應該有更多才是。

如今大宋國內並沒有因爲戰爭而產生什麼負擔,反而因爲戰爭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任何一個時代,戰爭都是經濟的強效催化劑,因爲大宋在經歷戰爭,於是就需要更多的物資,而這些物資則是由朝廷向民間商人採購的,於是這些商人便有了銷售渠道,只要給朝廷的商品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的買賣誰不喜歡?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